史律師揭秘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2021-01-13 網易

2021-01-01 18:35:09 來源: 小陳說法

舉報

  政府在徵地拆遷中,徵拆雙方地位不對等,可能造成被拆遷人獲取信息不及時,當被拆遷人想了解徵拆手續文件時,就需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獲得。2019年5月15日,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的修訂對被拆遷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指出史律師總結出政府拒絕信息公開的「十大」藉口和理由:

  

  一、申請理由不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也即,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應該是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請人應該證明這一點。

  但在實踐過程中,行政機關卻常常濫用上述規定,隨意給申請人扣上「申請理由不合法」的帽子,並以此為由拒絕信息公開申請。如:政府會先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其信息用途的說明,如果申請人提供了信息用途說明,有的政府機關就會再要求申請人提交其他的證明材料。總之就是要找各種藉口為難申請人,從而達到拒絕信息公開的目的。

  二、申請內容不明確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21條第4款規定: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實踐中,部分政府則利用這一規定,只要不想公開,就以「所申請的信息不明確」為由拒絕信息公開,或者據此要求申請人補正材料,而實際上當事人已經提供了法律要求的所有材料,政府要求補正的材料申請人根本無法獲得,政府只是想藉此來阻礙當事人行使權利。

  三、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國家秘密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行政機關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實踐中,這一藉口比較少用,但還是存在著部分政府以「國家秘密」為幌子,拒絕政府信息公開的情形。

  

  四、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後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徵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

  實踐中,這也是政府最常用的藉口之一,只要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到第三方,哪怕只是涉及到第三方的名稱、經營範圍這種基本信息,政府機關也將其作為「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來處理,再以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為由拒絕當事人的申請。此時我們就此作罷嘛?肯定不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但是能夠作區分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提供可以公開的信息內容。可以區別處理再做答覆。

  五、不拒絕也不作答覆

  實踐中,還有某些政府部門遇到信息公開申請,就採取沉默態度,既不拒絕,也不答覆。

  這些政府機關的心態往往是:一是認為大多數申請人都不懂法律,即使自己不作為,申請人也無可奈何;二是認為一般的申請人根本不敢或者不願去起訴政府機關。

  六、不屬於本機關

  實踐中,政府信息公開的答覆往往回復不屬於本機關,這樣也就可以糊弄申請人了,但是真的如此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或者該政府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繫方式。因此這樣的回覆是不合法的。

  七、沒有利害關係

  近年來,隨著公眾權利意識日益增長,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數量也出現了猛增。其中,要求國土部門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佔比較大,在此情形下往往要求申請人和所申請的信息具有利害關係。例如,成都四川某商場承租人拆遷利益案件中,在面臨拆遷的過程中,向當地國土部門申請相應的徵地批覆等材料。但是國土部門以申請人是承租人,不具有利害關係為由拒絕公開上述材料。幸運的是,經過史律師的努力,當地國土部門公開了相應的信息。

  

  八、過程性信息

  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機關自己制定的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規範性文件,往往任意限縮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他們動輒以文件屬於「不宜公開的內部政府信息」為由拓寬《條例》規定的不宜公開的範圍。正如史律師代理的都江堰市的案件中,對於依據徵地批覆作出的安置方案,被告律師一直主張系過程性信息,可是該過程性信息已經付諸於實施,對當事人的土地進行了清表,可見不屬於過程性信息,過程性信息是屬於政府部門之間的公文來往,並不對外發生法律效力。

  九、主體不適格

  在一般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需要提供申請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比如申請人的身份證、土地承包證、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除了需要上述主體資格證明之外,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申請者需要具備「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條件,才能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最高人民法院公開徵求意見的有關審理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司法解釋中,也要求「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是否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由原告履行證明義務。」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行政機關濫用上述規定拒絕信息公開的情形。

  十、不符合「一事一申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 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意見》第三條的規定,申請要求公開的信息類別和項目繁多,應按照「一事一申請」原則。

  在行政與司法實踐活動中,負有信息公開義務的行政機關怠於履行職責的方式和情況多種多樣,以「一事一申請」為由拒絕答覆,或者通知重新提交信息公開申請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行政機關刻意逃避履行職責或者是拖延履行其法定義務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四川勝訴】信息公開沒有公開信息,必須給老百姓說明理由!
    接受委託後,在史西寧律師的幫助下,王女士向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擬徵地方案公告、徵地方案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相關信息。但卻收到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稱,所申請公開的信息並非本行政機關負責公開的。 針對上述信息公開回復,史律師代理王女士向區政府提起了行政複議,要求撤銷該信息公開回復並責令其限期書面公開王女士所申請的政府信息。
  • 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無需「特殊理由」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近日全文公布,將於5月15日起施行。有關專家和律師表示,新條例有助於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在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方面有所改善,但一些可能導致行政機關濫用「公開豁免權」的規定在新條例中依然存在,有效保障公眾知情權的制度設計還有缺陷。
  • 【浙江勝訴】政府信息公開還能這樣答覆?法院不支持!
    【浙江勝訴案例】政府信息公開還能這樣答覆?法院不支持!  在日常徵地拆遷維權案件中,老百姓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不知道如何獲取徵地拆遷的相關信息。從我們接觸到的部分被徵收人來看,通過小道消息或者口頭通知獲取徵信息的較多,沒有見過官方正式的徵收文件,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無法全面獲取信息,也不能有效保存證據,在發生爭議的時候對被拆遷人相當不利。此時主動向行政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便成為被拆遷群體很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三十條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不明確的,行政機關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說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答覆期限自行政機關收到補正的申請之日起計算。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行政機關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保姆縱火案被害人親屬真的與保姆一方聯合了?
    從被害人家屬代理律師的發表聲明的內容和被害人家屬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來看,被害人家屬代理律師貌似是支持縱火保姆的辯護人,其實有搭便車實現真實目的將小區物業公司和公安消防機構拖下水為後續主張民事(或行政)賠償做鋪墊的嫌疑,這也就是被害人家屬代理律師在聲明中所稱的「但我們也已經準備好,在目前現有證據的情況下,儘可能在法庭上最大程度地說明事實過程,使犯罪行為不逃脫懲罰,也使林先生一家得到其他正當的訴求
  • 六安市政府辦公室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網際網路聯繫方式:zwgkyjx@luan.gov.cn (僅用於接收信息公開工作有關意見建議,不受理依申請公開申請。如需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請查看第二部分"依申請公開")。       同時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等場所設置政府信息查閱點。  本機關還將採用新聞發布會、政府公報、媒體、便民資料等輔助性的公開方式。
  • 最高法判例: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符合「一事一申請」原則
    在實際工作中,有時會遇到一個申請要求公開分屬多個行政機關製作或保存的政府信息,有的申請公開的信息類別和項目繁多,受理機關既不能如需提供,又難以一一指明哪條信息不存在,哪條信息屬於哪個行政機關公開,影響了辦理時效。
  • 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不再要求「生產、生活、科研」需要
    多位研究行政法領域的學者和律師向南都記者表示,新條例有助於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在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方面有所改善;但舊條例中一些可能導致行政機關濫用「公開豁免權」的規定在新條例中依然存在,有效保障公眾知情權的制度設計還有缺陷。
  • 政府信息公開
    哈密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本機關)掌握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開的外,均予主動公開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予以提供。需要獲得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建議閱讀本《指南》。三、公開時限各類政府信息產生後,本機關將儘量在第一時間內予以公開,最晚自信息產生後的20日內公開。
  • 怎樣理解政府信息的含義?
    究竟什麼才是需要公開的政府信息,是一個直接關係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能否得到正確適用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在歷年來的法考中也多次考查,值得重視。所謂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 第711號)
    第三十條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不明確的,行政機關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說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答覆期限自行政機關收到補正的申請之日起計算。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行政機關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應當具備信息檢索、查閱、下載等功能」。為更好貫徹落實這一規定,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設置,提升主動公開工作實效,加強政府信息管理,提出如下意見:一、找準定位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是發布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的公開平臺,也是加強重點政府信息管理的管理平臺。
  • 最高法判例: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提出方式
    》的規定,當面提交和郵政寄送是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基本渠道,行政機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為進一步便利申請人,鼓勵行政機關根據自身實際,開通傳真、在線申請、電子郵箱等多樣化申請接收渠道。二審法院認為「李建超將信息公開申請發送至jkq×××@l63.com郵箱,應認定未提出信息公開申請」是錯誤的,此郵箱是鄭州市政務服務網所公示的,李建超依申請公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但二審開庭之前,鄭州經開區管委會私自修改刪除此郵箱地址,二審法院對此事實未予查明。
  • 2019年蘄春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全文包括總體情況、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個部份進行編制。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統計期限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 淺析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需注意的問題
    2、不應當公開的信息  (1)法定不予公開的信息。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公開的情形應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凡屬於政府信息,如不存在法定不予公開的事由,均應予以公開。  (2)過程性信息。
  • 【四川勝訴案例】徵地拆遷第一關,信息公開知情權利不容忽視!
    此時主動向行政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便成為被拆遷群體很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 如何獲知該信息,行政機關是否會保障當事人獲知該信息的權利?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以結合代理的四川信息公開勝訴的個案具體講解,老百姓獲知與自身有關的政府信息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剝奪!
  • 楓林街道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工作概況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貫徹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重要舉措,是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楓林街道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指定專人負責政務公開資料的收集、梳理、匯總及上傳。
  •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門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實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對舉報、投訴、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的處理以及應對情況,由各級政府辦公室對本地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實行責任追究。  第七條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實行量化百分制。
  •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覆格式文書
    經審查,您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符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需要補正下列內容:□申請公開的內容不明確, (本機關指導和釋明) 請補充修改《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並重新提交;□缺少身份證明,請補充提交身份證明複印件(□委託證明材料等);□缺少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請補充修改《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並重新提交。
  • 律師上書文物局申請信息公開
    1月7日,滄州律師韓甫政稱,「文物認定」是一種行政行為,安陽「曹操墓」被確認的程序和實體合法與否,將直接關係到其認定或同意認定的法律效力。據了解,數日前,韓甫政寫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並於昨日提交至國家文物局,希望依法公開從發掘計劃許可到發布安陽西高穴大墓為「曹操墓」的相關政府信息,和「曹操墓」認定的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