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勝訴】信息公開沒有公開信息,必須給老百姓說明理由!

2021-01-13 騰訊網

家住四川省雅安市的王女士的房屋面臨著被徵收拆遷,但是一直未被告知有關的徵地批文、補償標準等相關手續。因與徵收方多次協商未果,聽周圍拆遷戶介紹史西寧律師辦理拆遷案件非常專業,於是找到了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委託其作代理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接受委託後,在史西寧律師的幫助下,王女士向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擬徵地方案公告、徵地方案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相關信息。但卻收到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稱,所申請公開的信息並非本行政機關負責公開的。

針對上述信息公開回復,史律師代理王女士向區政府提起了行政複議,要求撤銷該信息公開回復並責令其限期書面公開王女士所申請的政府信息。

近日,區政府作出了複議決定,支持了史西寧律師提出的複議請求,撤銷該信息公開回復並責令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區在10日內重新作出答覆。至此,本案在接受委託取得第一個階段性勝利。

史律師提醒∶

實踐中,會出現被拆遷人要求拆遷管理部門提供與拆遷有關的文件被拒絕的情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製作的政府信息,由製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在收到行政機關進行「非本機關」答覆時,我們應把握的關鍵點是「行政管理職責」。

首先,受理機關要確認的是,申請人申請獲取的信息應屬於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時製作、獲取和保存的信息。這裡的行政機關包括受理機關以及受理機關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

然後,受理機關再確認申請人申請獲取的信息是否是本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過程中形成的,進而判定是否能夠答覆「非本機關」。

史律師提醒各位朋友們,非本機關信息是指政府信息不屬於本機關負責公開。法律中對非本機關負責公開政府信息的答覆作出了具體規定,即行政機關必須要說明理由。

相關焦點

  • 【四川勝訴案例】徵地拆遷第一關,信息公開知情權利不容忽視!
    在日常徵地拆遷維權案件中,老百姓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不知道如何獲取徵地拆遷的相關信息。從我們接觸到的部分被徵收人來看,通過小道消息或者口頭通知獲取徵信息的較多,沒有見過官方正式的徵收文件,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無法全面獲取信息,也不能有效保存證據,在發生爭議的時候對被拆遷人相當不利。
  • 【浙江勝訴】政府信息公開還能這樣答覆?法院不支持!
    】政府信息公開還能這樣答覆?  在日常徵地拆遷維權案件中,老百姓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不知道如何獲取徵地拆遷的相關信息。從我們接觸到的部分被徵收人來看,通過小道消息或者口頭通知獲取徵信息的較多,沒有見過官方正式的徵收文件,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無法全面獲取信息,也不能有效保存證據,在發生爭議的時候對被拆遷人相當不利。此時主動向行政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便成為被拆遷群體很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
  • 史律師揭秘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2019年5月15日,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的修訂對被拆遷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指出史律師總結出政府拒絕信息公開的「十大」藉口和理由:    一、申請理由不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 濰坊市信息公開專欄
    結果反饋 意見採納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辦公室 公開本級部門預決算說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三十條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不明確的,行政機關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說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答覆期限自行政機關收到補正的申請之日起計算。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行政機關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無需「特殊理由」
    新條例有助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範圍和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最主要表現為刪去了舊版條例中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須有「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的規定。根據新條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機關不得再以申請人申請公開的信息與本人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無關為由,拒絕公開信息。
  • 政府信息公開
    哈密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本機關)掌握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開的外,均予主動公開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予以提供。需要獲得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建議閱讀本《指南》。一、公開範圍本機關主動向社會免費公開的信息範圍參見本機關編制的《哈密市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怎麼公開?怎麼管?
    李長安:以往我們談到的政府信息公開主體大多是政府等行政機關,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公共企事業單位其實也是信息公開的主體。隨著教育、醫療、水電熱氣等公共需求的增加,我們必須重視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問題。此次《辦法》使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走上法制化、規範化道路。一方面,能夠使民眾對於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有更多的知情權,對此類單位的運行有更多的了解。
  • 最高法判例: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提出方式
    》的規定,當面提交和郵政寄送是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基本渠道,行政機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為進一步便利申請人,鼓勵行政機關根據自身實際,開通傳真、在線申請、電子郵箱等多樣化申請接收渠道。行政機關應當將本單位所開通的申請接收渠道及具體的使用注意事項,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專門說明並向社會公告,並對已經專門說明並公告的申請接收渠道承擔相應法律義務。行政機關沒有按照上述要求專門說明並公告的,應當充分尊重申請人的選擇。
  • 六安市政府辦公室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本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  3、申請注意事項       1.申請人委託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應當提供委託代理證明材料;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請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選1至5名代表提交申請,並提供推舉證明材料。       2.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本機關會給予指導和釋明,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說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
  • 淺析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需注意的問題
    2、不應當公開的信息  (1)法定不予公開的信息。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公開的情形應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凡屬於政府信息,如不存在法定不予公開的事由,均應予以公開。  (2)過程性信息。
  • 正文內容 - 濰坊市信息公開專欄
    政府網站專題集中公開、部門網站公開 公開本級政府和部門預決算說明
  •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應當具備信息檢索、查閱、下載等功能」。為更好貫徹落實這一規定,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設置,提升主動公開工作實效,加強政府信息管理,提出如下意見:一、找準定位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是發布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的公開平臺,也是加強重點政府信息管理的管理平臺。
  • 謠言止於信息及時公開
    據央視報導稱,4月5日有媒體發布消息稱,4月1日,滬渝高速交警利川大隊民警查扣一輛運載炮彈至吉林的普通貨車,引起網民關注(信息時報4月6日)。  因為信息公開及時,所以公眾的疑慮很快消除,否則就又有可能謠言再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 第711號)
    第三十條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不明確的,行政機關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說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答覆期限自行政機關收到補正的申請之日起計算。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行政機關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善於吸取信息公開敗訴教訓,讓政府更透明
    廣東在信息公開領域的表現堪稱不俗,而如此上佳表現當然可以有更系統、更多元的原因歸納,逐步完善、細緻化的信息公開制度,是促成政府透明、財政透明、司法透明等多領域績優表現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組源自今年3月廣州市政府2019年《信息公開工作報告》中的數據被媒體援引。
  • 傳染病疫情信息公開的障礙及克服
    傳染病防治和突發事件應對,時間節點最為關鍵,信息發布也必須爭分奪秒。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該條文,如果要公布傳染病疫情信息,邏輯上必須先滿足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確認出現了「傳染病」,否則就不存在「傳染病疫情信息」,也就談不上信息發布。這也是為什麼在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後,技術部門、醫療機構、主管機關一直糾纏於病原體是不是SARS病毒的一個原因。
  • 信息公開方式以主動公開為主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製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部署加強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 信息公開法規不能成「沒牙的老虎」
    深圳市殘聯理事長祖玉琴回應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不是「三公」經費,沒有公開的規定和要求,而且「敏感」。(《人民日報》6月3日)  殘保金確實不是「三公」經費,但是難道只有「三公」經費才需要公開嗎?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章的規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信息」,「財政預算、決算報告」,「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這些都屬於應當「主動公開」或者「重點公開」的信息。
  • 信息公開才能不讓人猜謎
    封面新聞相關報導截圖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張全林12月18日,昆明市西山區政府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白魚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項目》規劃編制單位終止招選的情況說明,揭開了近日關於湖畔大學雲南分校是要繼續建設還是要撤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