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2020-08-30 醫藥導報

《浪姐》是一場被預先剝奪目的地的旅程。所以姐姐們談不上多麼有個性,而只是反反覆覆的「學習」、「成長」。沒有目的地,所謂乘風破浪只是辛苦地玩水而已。

選手能在節目裡復活,節目能在觀眾心裡復活嗎?至少在我心裡,沒有。

大約七八年前,女團在國內還算一個新生事物。我作為記者,有幸比較深入地探訪了一下當時剛剛成立的某些女團。雖然原則上不接受18歲以下的女孩兒,但其實有些才16歲。

我還重新學到一個詞,「畢業」,也就是離團。依稀記得規定畢業的年齡,是22歲左右。這些16-22歲的女孩,住在一個類似學校宿舍的地方,每天對著鏡子反反覆覆練舞。我的感覺是,更像馬戲團無辜的小動物,但她們說自己是「偶像」。我還很擔憂這些「偶像」「畢業」後怎麼辦——她們甚至都不能說很好看,因為當初篩選的標準,恰恰就是必須鄰家,而不能太美。簡而言之,當年我覺得,女團,是一種青春剝削工廠。我個人很不喜歡女團。

不料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至少在三個月前是真的火),讓我又重新接觸到女團。看著看著,突然有一瞬間恍惚,我不知道這些美麗的姐姐們,和我當年見到的那些女孩們,誰更慘——畢竟姐姐們「上了年紀」(海陸語),還要再被剝削青春。

就像第一期裡阿朵說的那句話:「我已經很久沒有被別人打分了。離開歌壇的時候是我給別人打分。四十多歲被別人打分,這種感覺好酸爽。」我覺得更酸爽的是,寧靜那句「反正我要長大了。」

人也許可以一直在身體和心態上保持年輕,但不可能一直在「長大」,除非你先強迫自己變回幼稚。據(開場時黃曉明)說,30+女團選秀,是全世界首創。但一個東西之所以之前沒人搞出來,不一定是別人沒想到,也有可能是它本身就不合理。比如說,人可以發明蒸汽機,但人沒辦法發明永動機。

按照設計,這個真人秀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出一個五至七人的,前所未有的30+女團。直到第十期,杜華總還在信誓旦旦、激情滿滿地吆喝這件永動機般不合理的事。為什麼十幾歲的小姑娘可以組團,30+的姐姐就組不了團呢?這倒不是因為30+的年齡本身減損了姐姐們的顏值身材和實力,而恰恰是因為30+的經歷。就像30歲的人還可以做高考題,也不可能再回去高考了。人不需要這麼證明自己。

姐姐們不是白紙,在各自領域早都有所成就,就算不是當紅一線,也至少自成一格,不然節目組也不會去找她。小明不是反覆說:這是加分項嗎?參加節目可以增加或者說重拾曝光度,但她們拿著這份曝光,肯定得用到自己的本行上去嘛——比如一條新聞說,萬茜在節目播出後,收到很多劇本,這對她當然是好事,但對那個假設中的「30+女團」顯然就很不便,如果到時候團裡的五或七個成員,個個都像萬茜一樣收到很多工作邀請,這團的時間怎麼協調,這幾個人能合演幾次?

這點小玄機,連我都能看出來,更別說杜華總和各位姐姐了。既然大家都知道最後的成團大約只能是一種象徵性的榮譽,那麼這個秀就有點像打那種不賭真金白銀的健康麻將。我相信姐姐們打得很敬業,也很漂亮,但那終究只是場面熱鬧。

來源:文摘周報

編排:雪梅

曉玲醫生「溫心」提醒您:關注5·12國際護士節

百年大疫後,向奮不顧身的白衣戰士首個節日致敬

太極山泉水,天然弱鹼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既然大家都知道最後成團大約只能是一種象徵性的榮譽,那麼這個秀就有點像打「不賭真金白銀」的健康麻將。我相信姐姐們打得很敬業,也很漂亮,但終究只是場面熱鬧。沒有目的地,所謂乘風破浪只是辛苦地玩水。選手能在節目裡復活,節目能在觀眾心裡復活嗎?至少在我心裡,沒有。 大約七八年前,女團在國內還算一個新生事物。
  • 《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不火了?
    數據證明,《乘風破浪的姐姐》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但是如同上述評論,「高開低走」、「越看越沒意思」、「追不下去了」等聲音開始慢慢地出現。《乘風破浪的姐姐》真的高開低走了嗎?就連表演結束之後,成團見證人黃曉明與觀眾互動的串詞大部分都是:「姐姐們的表現A不A?炸不炸?」「炸」「群舞」「唱跳」等正在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現場評委的高分評判標準。這當然跟現場與視頻呈現效果、觀感不同有關。但如此結果和反饋卻沒能讓節目組做出改變:慢歌不容易獲得高分的前車之鑑下,三公四首歌曲僅有一首慢歌。這就頗有種「選到這首歌就極可能淘汰」的觀感。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最喜歡的幾個舞臺
    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這個夏天也要結束了……這個夏天,「姐姐」這個詞變得閃閃發光;姐姐們的出現,讓女孩子們不再畏懼老去;乘風破浪,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很長時間沒有這麼追著一部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了。今天我來說說姐姐裡我最喜歡的那些舞臺。
  • 《乘風破浪的姐姐》,很多人喜歡萬茜,我卻喜歡張含韻
    不過說到這個暑假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還屬《乘風破浪的姐姐》。是因為一個女性的朋友一直在扣扣上給我安利她一直很喜歡的萬茜小姐姐,每一集都瘋狂給我安利萬茜小姐姐來。所以每次我都給她表達了我多喜歡張含韻,不會「移情別戀」的。
  •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簡而言之,當年我覺得,女團,是一種青春剝削工廠。我個人很不喜歡女團。 不料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看著看著,突然有一瞬間恍惚,我不知道這些美麗的姐姐們,和我當年見到的那些女孩們,誰更慘——畢竟姐姐們「上了年紀」,還要再被剝削青春。就像第一期裡阿朵說的那句話:「我已經很久沒有被別人打分了。離開歌壇的時候是我給別人打分。四十多歲被別人打分,這種感覺好酸爽。」我覺得更酸爽的是,寧靜那句「反正我要長大了。」
  • 一縷黃馬尾的萬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為何這麼好人緣
    為何她讓很多姐姐們都喜歡她呢?她為何有這樣的魅力,一看就知道了,不用多說了。因為很多姐姐都很好觀察,她們姐姐們不但在舞臺上的表現,更加是練習的時候,還有發表自己的感言的時候,那一言一動就會讓姐姐們都喜歡上了。你看她哭,都不會像別的姐姐一樣,怕弄化了妝容,她就喜歡真情洩露。多麼一個感性的女人啊,這樣的姐姐,肯定讓人喜歡。她是一個外冷內熱的人,而且不會欺負別人,小瞧別的姐姐的人。這更是她的通透點。她就是這麼真實,誰不喜歡真實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名單 為何復活的姐姐們帶著「殺氣」
    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名單 為何復活的姐姐們帶著「殺氣」《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播到現在,終於迎來了大家心中期待的復活賽,孟佳、沈夢辰、阿朵、袁詠琳、王智、王麗坤……小姐姐們要回歸了。他們之中的7位姐姐將會組成復活團,與場上的兩個存活團進行PK。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又A又颯的萬茜小姐姐你喜不喜歡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真的是超級的火啊,走到哪兒好像都聽到別人都在談論《乘風破浪的姐姐》,喜歡哪個姐姐,哪個姐姐的舞又跳得特別得棒,聽到同事們在說,我也特意去看了這個節目。看了以後,就被萬茜小姐姐圈粉了,看以前的電視劇的時候,我就很喜歡
  • 作為女性,我真的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圖片來源@豆瓣文丨首席人物觀,作者丨王明雅,編輯丨江嶽當男性觀眾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時,他們究竟在看什麼。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一位男性朋友,對方答:張含韻和金莎。為什麼喜歡這兩個人呢,「酸酸甜甜就是我,很甜啊」。怎麼看鄭希怡,陳松伶呢。「沒印象。」他想了想,補了句「好像屬於年紀比較大的」。還喜歡誰呀。「黃齡吧,唱歌好聽,很可愛的。」
  • 作為女性,我真的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圖片來源@豆瓣文丨首席人物觀,作者丨王明雅,編輯丨江嶽當男性觀眾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時,他們究竟在看什麼。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一位男性朋友,對方答:張含韻和金莎。為什麼喜歡這兩個人呢,「酸酸甜甜就是我,很甜啊」。怎麼看鄭希怡,陳松伶呢。「沒印象。」他想了想,補了句「好像屬於年紀比較大的」。還喜歡誰呀。「黃齡吧,唱歌好聽,很可愛的。」上述答案僅代表我這位朋友的個人觀點,但他對這檔節目的偏好及關注點,或許已經代表了大多男性朋友。
  • 我們為什麼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來了!首期節目上線時因為微博熱搜暫停而導致沒有熱搜,但之後的每一期都是霸榜的節奏。不同於以往選秀類節目選手大多是鮮肉和鮮花,這個節目首次將對象聚焦在30+的女性。在受夠了國內選秀白瘦幼秀的審美PUA之後,這檔綜藝的出現簡直令人眼前一亮。
  • 《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火勢如此猛烈
    《乘風破浪的姐姐,比如之前的《花兒與少年》,《我家那閨女》等其實都是請的30+女星來參加,為何這個選女團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能迅速火爆?金句頻出,展現每個姐姐的性格。 節目開播最吸引實現的幾大咖位吸睛者:寧靜——我一直在一線;鍾麗緹——50歲的美人魚;張雨綺——性格直爽的山東大妞;黃聖依——貴婦下凡,霸氣提要求;伊能靜——青春不老的傳奇。
  • 許飛:不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我不知道自己的無知和傲慢
    文/宸曦微涼看最新一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小涼覺得自己像個神經病,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舞臺上的30個姐姐,到了最後時刻,竟然哪一個小涼都覺得捨不得。許飛被淘汰了,一點也不意外。「我不會後悔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如果沒有來,我不會知道自己的傲慢和無知。」許飛邊哭邊說。的確是這樣的,畢竟每個參加節目的姐姐,哪一個都沒那麼簡單,雖然都是30+的年齡,甚至很多人的人氣已經大不如從前,但是和曾經的《超級女聲》選秀完全不同,這些見過大風大浪的姐姐,哪一個不是「有故事」的女人?
  • 罵聲和質疑再多,我還是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如今舞臺落幕,臺下的「硝煙」卻仍然未散——畢竟還有9月4日成團之夜,是否能出道成團,也許有些姐姐不在乎,但對於更多姐姐來說,成團的機會意味著更多曝光和資源,背靠湖南衛視這麼大一個平臺,有野心、想在事業上更進一步的姐姐,很難不心動。
  • 《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底還「撕」不「撕」?
    首先,這幾天,黃聖依和劉芸等幾個姐姐在網上讓大家不太喜歡,《姐姐》的加更,可以衝淡洗白一下之前的評價,防止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引導輿論風向向節目組期望的正軌發展。另外,為何《姐姐》為何不延續這種短更的模式,每天半個到一個小時,佔據用戶的碎片化時間,一直更到周五,每天陪伴觀眾,增加用戶粘性,細化節目的記憶點?叨叨覺得不錯。
  • 神仙姐姐!劉亦菲鑽石發箍驚為仙女,為何沒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
    劉亦菲再接再厲,在2004年憑藉仙俠劇《仙劍奇俠傳》趙靈兒一角,意外獲得了高人氣與關注度,不過這一切並不不意外,劉亦菲有紮實的表演功底,也是科班畢業。果不其然,在2005年因在武俠劇《神鵰俠侶》中飾演小龍女而火遍大江南北。
  • 乘風破浪的姐姐:群魔亂舞的時代
    最近湖南衛視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幾乎每一期都能成為熱搜頭條,也是各大娛樂媒體爭相追蹤報導的爆炒事件。而且難能可貴的是,竟然保持長久的熱度,每一期都能爆點,也是近期娛樂的巔峰事件。單就該檔娛樂節目來說,邀請已經出道多年的三十多位女性藝人組成豪華陣容本身就是一個的話題。從環節設計上來看,通過才藝表演,展示他們身上執著追求夢想,不因年齡而不服輸的精神。這可能是節目的初衷吧。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可以!
    「不喜歡我的人也可多,上面說我性格有問題的人多得是了,你怎麼不看評論呢?」姐姐們累了,就直接說累了,喊救命,說想回家。「扮少女」是一種在全社會物化女性潛意識下的不自覺或被迫選擇。《乘風破浪的姐姐》把話筒交給已經超過30歲的每個姐姐,讓她們自己來發聲。以「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少女感走紅的張含韻說,30歲之後的美,由她自己創造。
  • 《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如此火爆?這三點告訴你原因
    要說近期最火爆的綜藝,那必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了。自6月12日中午12點在芒果TV播出以來,迅速火爆起來,截止目前為止播放已經3.9億次,成為綜藝節目榜單第一名。大咖雲集的綜藝節目非常多,但為何《乘風破浪的姐姐》能迅速火爆,讓人不得不愛呢?小豌豆已經被30位姐姐俘獲了!姐姐們的每一個瞬間都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美」,一分鐘都捨不得快進。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分明是「興風作浪」!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已經超過30歲的姐姐站在舞臺的中央,把話筒交給每個姐姐,讓她們自己來發聲。看到小時候我喜歡的陳松伶,現在坦然地有點胖,坦然地說自己50多歲了,坦然地毫不掩飾衰老痕跡,在舞臺上鎮定自若釋放魅力,我比以前更喜歡她了。原來她安安靜靜遠離娛樂圈,還是這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