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職業發展通道不暢導致工會社工「留不下來」,四川省總聯合多部門發力——
政策組合拳打破工會社工職業發展「天花板」
推動其融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擇優選派成為基層工會專職副主席、主席候選人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針對工會社工因隊伍建設和發展模式較為單一、工資待遇偏低、職業發展通道不暢等導致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四川省總工會近日聯合四川省委組織部、民政廳、人社廳等部門發布《關於加強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職業發展機制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打出推動融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體系、健全擇優招錄招聘機制、強化履職管理與技能培訓等政策組合拳,破除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近年來,四川各地工會不斷探索建立面向基層、充實基層、服務基層的工會社工隊伍。四川省總工會2019年的一項調研顯示,目前四川省有超過2000名工會社工,主要以社會招聘、工會招聘並納入政府公益性管理崗位、退休返聘等為主,其中有44.8%定崗在鄉鎮及所轄社區工會,月實得平均工資在4000元以上的僅佔總人數的3.1%,在崗超過10年的社工僅有4%。職業發展通道不暢、機制不健全是工會社工「留不下來」的重要原因。
根據《通知》,四川省將逐步建立由民政部門、人社部門、工會共同組成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人才培養協調機制,將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納入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評價激勵和培養體系;通過高效使用空缺編制,健全擇優招錄招聘機制,對綜合素質良好、長期服務基層、符合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條件的優秀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予以優先錄用;細化完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履職考核辦法,健全履職考核結果與職級晉升、薪酬待遇、擇優招錄招聘相掛鈎的聯動機制,實行職級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的動態化崗位管理;擇優推薦、選派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作為鄉鎮(街道)等工會聯合會的基層工會專職副主席、主席候選人,同時建立上掛鍛鍊、輪崗交流等制度。
《通知》提出,將健全落實「1+N」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培訓機制建設(「1」指新聘用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的初任培訓;「N」指根據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的崗位職責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崗位業務培訓),逐步實現培訓制度化、常態化、廣覆蓋。加強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職業發展機制建設的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爭取和落實工會社工成長進步的政策手段,不斷探索工會社工職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新路徑。
四川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多部門聯手發布《通知》,就是為了讓工會社工有幹頭有幹勁、有職級晉升意願、有職業發展預期目標,真正把優秀的工會社工充實到各級工會領導機關和職工服務機構中來。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