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以色列反對重啟伊朗核協議

2021-01-1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據德新社特拉維夫12月27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警告說,以色列強烈反對一些世界大國與伊朗恢復2015年達成的核協議。

聲明說:「以色列堅信不應當回到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

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就將接替即將離任的川普總統。川普2018年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並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

聲明警告說,該協議「從根本上存在缺陷」,「為伊朗提供了一條黃金大道,使其得以為打造一個核武庫建設重要的基礎設施」,還向伊朗提供了使其在整個中東地區的「侵略行為顯著升級」的資源。

聲明說:「以色列明確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恢復這一糟糕的協議。」

報導稱,在拜登發出和解信號後,一些歐洲國家已表示,希望為2015年達成的核協議注入新的活力。

該協議旨在防止這個伊斯蘭共和國積累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鈾。作為回報,主要大國承諾通過取消制裁來結束伊朗的經濟孤立。

除了川普,內塔尼亞胡被視為這項核協議最強烈的批評者之一。以色列擔心,伊朗擁有原子彈會對其生存構成威脅。

德黑蘭領導層則指責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制裁實現政權更迭。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反對重啟伊朗核協議,拜登陷入兩難抉擇
    12月28日,據參考消息援引德新社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警告,聲稱以色列強烈反對世界大國恢復《伊核協議》的行為。隨即以色列還發布一則聲明,「以色列堅信不應當回到2015年的《伊核協議》。」可見,以色列的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不再願意和伊朗玩「表面功夫」那套。更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此次發表聲明的時間十分敏感。
  • 拜登的難題:伊朗核專家為何會在此時遇刺?|法克裡扎德|拜登|以色列...
    在德黑蘭以東44公裡的阿布薩德(Absard),一向行蹤神秘的伊朗核計劃核心人物、核子工程師法克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遭遇汽車爆炸後,於其坐駕內被數名槍手開槍擊傷,送院不治。相較之下,法克裡扎德作為政府任用的科學家而遭伏擊刺殺,卻是明顯的恐怖主義行為:一來是阿布薩德的工作本身不會構成威脅到他國安全(其政府的決定當然是另一回事),二是其主力傳聞中的核武計劃早在2003年結束,至今正因美國制裁而逐步違反核協議的伊朗也未有重新發展核武。
  • 蓬佩奧談及伊朗核計劃、內塔尼亞胡和本·薩勒曼會晤以及權力移交...
    蓬佩奧希望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籤署更多的關係正常化協議 2020年11月25日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談及向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移交權力進程
  • 九月份以色列與阿聯達成和平協議:攪動中東格局的五大看法
    以色列和阿聯的高級代表團於9月15日在白宮籤署一項由美國牽頭達成的歷史性和平協議,阿聯與以色列將正式建交。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巴林外交大臣將出席此次活動,並單獨與以色列籤署全面關係正常化的協議。 這些協議的籤署將改變中東格局。
  • 魯哈尼:要想重啟伊核協議,拜登就要取消對伊朗制裁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誓言,如果想重啟陷入困境的伊核協議,那麼即將上任的美國拜登政府將被迫做出讓步。  魯哈尼周四在交通和城市發展項目啟動儀式上表示,正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前一天要求的那樣,伊朗將尋求取消美國對德黑蘭的制裁。
  • 可能打擊以色列港口|平心而論
    道理很簡單,這個人太重要了,伊朗核計劃的首席專家,以色列一直認為伊朗在秘密發展核武器,只要把這個人斬草除根才能終止或延緩伊朗的核武器發展計劃。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早在2018年4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以色列有大量證據表明,伊朗在2003年正式結束核計劃之後的多年裡,一直在暗中進行「阿馬德計劃」,而法克裡扎德就是這項計劃的負責人。
  • F22生產線重啟倒計時?以色列計劃購買,不料外媒卻提到了中國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10月26日報導,以色列此前曾反對美國將洛克希德公司的F-35戰鬥機出售給阿聯,不過上周五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尼·甘茨與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會晤後,以色列最終同意了這次出售,不過以色列提出想要購買美國的F-22戰鬥機。
  • 伊朗又一核專家遭襲:5名武裝分子機槍掃射 伊朗再次劍指以色列
    以色列和西方國家稱這是一項軍事行動,研究在伊朗製造核武器的可行性。德黑蘭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其核計劃是和平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希望」計劃已於2000年代初結束。作為伊朗核協議的一部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人員目前正監控伊朗核基地。 2003年以前,法赫裡扎德曾經長期在伊朗原子能機構任職。
  • 以色列官員:我們真的不知道是誰幹的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周六表示,該國的首要任務是「明確懲罰」 在周五被暗殺之前,大多數伊朗人都不知道核科學家莫森 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但對於那些關注伊朗核項目的人來說
  • 伊朗致信全球60餘國軍方,關鍵證據公之於眾,以色列突然態度大變
    據伊朗《德黑蘭時報》當地時間1月6日報導,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日前公開表示,已經有足夠充分的證據表明,以色列在暗殺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哈塔米還透露稱,他在給全球60多個國家的軍方同行致信時,提到了這一點。
  •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外長聯合聲明
    一、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參與方,即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歐盟及伊朗,於2020年12月21日舉行了外長級視頻會議。會議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主持。二、全面協議參與方再次強調致力於維護協議,以及各自為此做出的努力。
  • 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要做的,伊朗明年核預算增加256%
    最近伊朗儼然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個國家關心的焦點,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伊朗的一名重要核科學家被不明人員當街暗殺,事件發生後,美國和以色列成為了伊朗心中的頭號嫌疑人。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要做的現如今,伊朗未表示出明確的軍事反抗行動,畢竟伊朗自己也明白,若是一旦亂了方寸,那麼就是落入了美方的圈套當中。
  • 對伊朗核專家被暗殺事件三緘其口,其中自有深意
    近期引爆輿論的莫過於伊朗核專家被暗殺事件,此舉被認為是美國、以色列和伊朗之間關係轉變的關鍵點。算上年初在伊拉克機場殞命的蘇萊曼尼,伊朗在一年之內已經失去兩個重要人物,以色列就此發聲,迅速否認自己與「核專家被殺」這件事的關係,但一向高調的「八卦王」美國這次卻罕見地保持了沉默,這背後又有什麼深意呢?
  • 伊朗核專家遭暗殺後續:兩重磅人物發聲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消息來源,正源自以色列前情報負責人。但一位以色列前情報負責人卻向媒體說出了不同的推測。環球網今天下午刊文披露,前以色列軍事情報局負責人亞德林受訪時表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訪問以色列的目的並不單純,可能與法赫裡扎德遇刺有關,「蓬佩奧顯然不是過來喝酒的」。言辭中,這位前情報官員暗指暗殺伊朗科學家,或是蓬佩奧和以色列「合謀」。
  • 蘇丹與以色列結束敵對狀態,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
    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蘇丹和以色列發表聯合聲明宣布,蘇丹與以色列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結束戰爭狀態。 美媒報導稱,在美國總統選舉日前,蘇丹繼阿聯和巴林後,成為第三個由美國斡旋與以色列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的阿拉伯國家。
  • 伊朗一天內兩設施再次爆炸,以色列:伊意外事故,不全是意外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有些事故是以色列發動攻擊導致,以色列是企圖美國總統川普能夠跟進,再對伊朗發動攻擊,像是1月份,狙殺伊朗高級將軍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那種行動,至於背後原因,是擔心要是川普落選,美國可能重回對伊朗和緩路線。
  • 暗殺伊朗核專家的武器,這回印度採購了,美媒:可戰勝中國無人機
    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導,伊朗核專家的死亡引起印軍的關注。其中,暗殺武器的以色列製造商憑藉這款SMASH火控系統,成功從默默無聞的存在到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軍事的關注熱點,印軍也避免不了跟風,先加緊訂購了一波。
  • 德媒:德國民眾走上街頭反對仇恨和排外 德著名歌手助陣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德媒稱,數萬人走上德國首都街頭示威,反對仇恨和排外。行動的發起者是一個取名為「不可分割」的團體聯盟。此次示威的宗旨是「為了一個公開的和自由的社會——團結而非排他」,反對右翼挑釁、歧視、地中海上難民死亡和社會福利縮減。4萬人報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