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願與「臺獨」分子同臺為哪般?

2021-02-08 軍工圈

15日,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2020大選國民黨參選人郭臺銘表態願意配合「臺獨」勢力舉辦的活動,引發名嘴痛批。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的標題截圖

一個口口聲聲「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人,一個爭取國民黨提名2020大選的參選人,郭臺銘卻表態願意配合「臺獨」勢力舉辦的活動,不僅讓臺灣藍營大跌眼鏡,也引發了臺灣社會的廣泛爭議。

作為在大陸有眾多投資,被視為在大陸各階層有著廣泛人緣,對兩岸交往曾起著積極作用的臺灣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這一挺「臺獨」舉動,更讓大陸民眾不得不重新審視郭臺銘,不得不引起大陸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反思。

一、郭臺銘挺「臺獨」的經過

近來,臺灣政壇對香港修例問題特別「關心」,民進黨中央和當局各路人馬都紛紛表態支持香港反對派發起的鬧事行動,反對香港修例,並藉此大肆攻擊大陸政府。綠媒、「臺獨」政黨和「臺獨」分子更是興奮異常,不斷在臺灣社會對香港修例鬧事事件推波助瀾,竭力渲染,藉此抹黑、詆毀「一國兩制」、鼓吹「臺獨」的必要性。但傳統的藍色媒體發出的聲音卻相對理性,沒有隨民進黨和綠媒起舞,資深媒體人黃智賢、董智森等人甚至在媒體上直接揭批香港反對派發起反修例鬧事的真相,怒斥民進黨和「臺獨」分子的言論。

臺灣《中天新聞》節目視頻截屏

在臺灣人氣很高的網絡紅人「館長」陳之漢雖然原來批評過民進黨,但後來與「臺獨」分子往來越來越熱絡,請「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和曾任「臺獨」政黨時代力量主席、現任時代力量「立委」的黃國昌上他的網絡直播間進行直播,宣傳「臺獨」主張,陳自己也在直播上宣稱「自己就是『臺獨』」。

黃國昌(左)上「館長」陳之漢網絡直播截圖

11日,陳之漢在他的網絡直播中不僅指責香港政府的修例行為、大罵大陸政府,還對發出理智聲音的臺灣藍營媒體和媒體人進行瘋狂攻擊,稱他們是「紅色媒體」,讓他們「滾出臺灣」,並稱要舉行所謂的「拒絕紅色媒體大遊行」。黃國昌對此立馬積極響應,並向臺當局成功申請了本月23日臺北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辦所謂的「拒絕紅色媒體、守護臺灣民主」遊行。

13日,郭臺銘在臺灣《中天新聞》一檔節目中接受臺灣歷史科補教名師呂捷的採訪中,被問到「會不會參加黃國昌在凱達格蘭舉辦的23號遊行」時,郭臺銘毫不猶豫地答道:「他們邀請我,我會去!」

《中天新聞》視頻截圖(前三提問最後是郭的回答)

郭臺銘的這番表態,立即引發了臺灣社會的廣泛議論,更令國民黨難堪。因為國民黨在反對「臺獨」的立場上一直是很鮮明的,而作為國民黨2020大選的候選人,明知道時代力量是「臺獨」政黨,而且黃國昌向來就對國民黨的態度就是深惡痛絕,罵起國民黨來可謂什麼難聽的語言就用什麼。對於這樣的「臺獨」政黨、對於這樣一個對國民黨懷有深仇大恨的政客舉辦的活動,而且實質上針對的就是傾向國民黨的媒體的活動,郭臺銘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感,相反還表示欣然接受邀請,願意與他們同臺。

這就是郭臺銘「願配合『臺獨』」的經過。

二、郭臺銘的企圖

郭臺銘「願配合『臺獨』」的表態與國民黨的主張顯然是南轅北轍。長久以來,郭臺銘在藍營中一直色彩堅定,特別是在大陸給大眾的形象較好,幾乎沒有人相信他會支持「臺獨」。可這次他為何做這番表態?難道他也要變色?

臺灣媒體對此幾乎都是一種解釋,即郭臺銘是為其大選考量,是為了適應臺灣社會氛圍必須迎合國民黨之外的選民,他是一個政治素人不懂政治的複雜性。這樣的觀點同樣在大陸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但筆者不認同這樣的觀點。自計劃參與2020角逐以來,郭臺銘的所有表現都是按照自己規劃好的程序在進行,對於突如其來的時代力量黃國昌舉辦的23日大遊行,他的這番表態必須符合他最近以來宣稱的主張,絕非信口開河,更不是他不懂政治遊戲規則,而是正好藉此向臺灣社會公開自己的立場,針對的正是國民黨和大陸政府。所以郭臺銘的這番表態是有意而為之,是有所企圖的。

第一,有別於馬英九和韓國瑜,爭取國民黨黨內初選第一。

郭臺銘自宣布參選以來,各種民調都顯示,他的民調一直僅次於韓國瑜。韓國瑜之所以贏得臺灣民眾的喜歡,除了民進黨做的太爛之外,他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俗民氣質和鼓勵兩岸交流的兩岸政策是關鍵。因此,郭臺銘要想贏得國民黨初選,他必須首先打敗韓國瑜。所以,他表現出來的一切言行都儘可能與韓國瑜有所不同才對。

以往,郭臺銘是非常傾向馬英九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觀點的,因此,無論是在馬英九兩屆任期內,還是民進黨上臺後,他一直都是馬英九的堅定支持者。又因他的企業在大陸有廣泛的布局,與大陸交往很深,所以在對待兩岸政策上他是積極支持交往、支持和平發展的。

然而,自從去年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意外大勝,特別是韓國瑜一舉拿下高雄之後,今年又開始了2020大選的角逐,郭臺銘嗅到了國民黨重新執掌臺灣的機會。於是,他參選的意願逐漸顯露,並最後成為事實。這時的郭臺銘已不再是原來臺灣首富的郭臺銘,而成了一個對「大位」虎視眈眈的政客郭臺銘。

從政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標杆人物,郭臺銘的標杆人物是馬英九和川普。川普從富豪成為總統讓郭臺銘看到他也行的希望,而馬英九第一次上臺的高人氣讓他知道了怎樣對選民投其所好。但當前的臺灣氛圍已非馬英九當時人氣高的環境,民進黨上臺三年來雖然做的一塌糊塗,但國民黨並沒有因「九合一選舉」的勝利獲得臺灣民眾真正的心。因此,郭臺銘只有表現出既有與馬英九當初相同的氣質,又有別於馬英九的不同才能得到臺灣民眾,特別是贏得藍營民眾的支持。

同時,由於韓國瑜的高人氣一直持續不減,這對於郭臺銘來說並非好事,對他爭取「大位」無疑是最大的一個障礙。因此,把韓國瑜身上的吸引力拉倒自己身上來是郭臺銘必須要做的。雖然韓國瑜與郭臺銘同屬一個陣營,但郭臺銘也要表現出與韓國瑜在兩岸觀點上的不同。

於是,我們看到,自宣布參選以來,郭臺銘在公眾場合一直突出他頭上戴的帽子上面「中華民國國旗」圖像;比馬英九更強調中國是指的「中華民國」、更強調「必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更強調「中華民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強調「臺灣是中華民國的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郭臺銘的這些表態已不再是馬英九時期模糊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是實質上向「兩個中國」發展的趨勢。他的這種態度對於死抱「中華民國」殭屍的選民來說,自然是欣喜若狂,而對於中間選民和淺綠選民也有相當的吸引力。

臺灣《臺視新聞》視頻截圖

然而,郭臺銘的這種意識顯然不是大陸所需要的,更會給兩岸交往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對統一有百害而無一利,大陸絕不會認可。這一點,郭臺銘看得很清楚,所以,他自宣布參選以來便開始將槍口轉向了大陸,發出不少本不該是他發出的聲音。如,當韓國瑜今年到訪香港要拜訪中聯辦時,郭臺銘公開表示反對;當韓國瑜表示對香港修例鬧事「不知道」時,郭臺銘卻公開表示是「一國兩制的失敗」,並高調指責大陸政府;當臺灣有媒體質疑他在大陸有眾多的企業是否會影響他當「總統」時,他狂妄叫囂「不是我怕他們,而是他們怕我」,並表示「只要給我幾個月,我可以將企業都搬出中國」;當「臺獨」政黨時代力量舉辦「拒絕紅色媒體」大遊行時,他完全不顧及自己是國民黨候選人的身份,竟然表態欣然接受「邀請」等等。

《鳳凰網》發表的標題截圖

郭臺銘上述的言行確實與馬英九、韓國瑜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國民黨內少有的公開狂妄的做法。他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贏得國民黨黨內初選。但他太自以為是了。

郭臺銘宣布參選後對大陸立場的轉彎已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把視線拉回長一點可以發現,他從中美貿易戰開始時就規劃好了今天的做法。

對於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郭臺銘一直表現出來的態度認為「這是臺灣的機會」,並且很早就開始了一些布局。如赴美拜訪川普、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廠等。特別是在5月初拜訪川普時,郭臺銘不僅向川普表達了他將參選臺灣「總統」的意願,而且明確表示他將「擺脫親中形象」。在中美貿易戰時刻,郭臺銘向川普不僅表示了對美國的大筆投資,而且還表達了「親美脫中」的意願,十分清楚地宣誓要與美國站在一起。

BBC中文版報導的標題截圖

如果說民進黨親美得到美國是讚賞的話,那麼郭臺銘的親美則贏得了美國的熱烈歡迎,因為郭臺銘是在關鍵時刻給美國送去了大禮,讓美國得到了實惠。

郭臺銘還在訪美回到臺灣之後,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中美貿易戰是臺灣前所未有的機會,要在此Good Timing(郭臺銘的諧音)扮演更重要角色。他還稱期待「中國轉型成功」。而他口中的「中國轉型成功」指的是「中國政治改革」,實現民主自由。由此可見,郭臺銘的圖謀與國民黨的一般人更「宏大」。

郭臺銘的一些「親美抗中」言論還有很多,這些言論很出格,很奇葩,但在臺灣社會很起作用。他一定以為這些對他的初選會有幫助,以為這樣與當初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是一個套路,會收到一樣的效果,會成為「臺灣的川普」。然而,他的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太過於自信了。

三、郭臺銘太忘乎所以

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與他在大陸的發展和獲取的收益有著極大的關係,更與大陸相關部門、省市地方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為了爬上臺灣「大位」,不惜調轉槍口對向大陸,他太忘乎所以,自不量力了!

郭臺銘,1950年10月18日出生,其父為山西人,母親為山東人。1973年2月,郭臺銘創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塑料產品,員工僅有15人。1975年公司開始做模具、電鍍、電子產品等代工廠,易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直到1977年公司才開始扭虧為盈。1980年後隨著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鴻海開始生產計電腦連接器、機殼等產品。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開拓臺灣之外的市場,1985年在美國成立了分公司。1988年,鴻海進入大陸市場,在深圳投資建廠成立了富士康科技集團,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後成為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接著陸續在大陸珠三角、長三角、渤海灣等遍布大陸西南、中南、東北等地區建立了30多個科技工業園區和企業。自1991年至今,鴻海在大陸的營業收入保持超過50%的複合增長率,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連接器和計算機準系統生產商。2005年以來連續躋身《財富》世界500強: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2007年第154位、2008年第132位、2009年第109位....2018年第24位。

2016年8月11日,中國反壟斷部門批准了鴻海(富士康)對日本夏普的收購交易;2018年5月11日,中國證監會核准了富士康首發申請,6月8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總額2,712,042.84萬元。

在鴻海的發展過程中,大陸(富士康)的增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國家領導人和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到集團視察,給予政策上的巨大支持,大陸當地省市政府在土地、資源上則給予了具體的優惠支持和對郭臺銘本人給予了相當高禮遇,有的地方甚至為他的到來鋪上紅地毯。

可鴻海(富士康)在大陸的負面事件也不時發生,如員工跳樓事件、大陸員工與臺籍員工同工不同酬現象、承諾不兌現、違規超負荷加班等等,每當發生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大陸當地相關部門的協助解決。

因此,郭臺銘之前無論是受到大陸省市領導的接待還是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時,他都會對大陸政府對鴻海(富士康)的支持表示出深深的感謝,表示「富士康的發展與大陸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可是今天,當中美貿易戰關鍵時刻,郭臺銘卻毫不猶豫佔到美國一邊對付中國大陸,宣布參選後就將槍口調轉過來對準大陸。郭臺銘篤定大陸在中美貿易戰中會敗下陣來,甚至以為中國政局會發生變化,以為鴻海在大陸有眾多的企業大陸政府就會怕他,把他在經營企業的獨斷專橫、把在臺灣做老大的習性對待大陸社會,實在是太忘乎所以了,太不自量力了,就如臺灣《中國時報》對他的一篇評論所說的——郭臺銘忘記了他是誰!

四、值得反思的幾個問題

大陸對待郭臺銘可謂善待有加,甚至形容為抬愛、寵愛都不過分。然而,他當前對待大陸的攻擊態度已到了讓人無可忍受的地步。特別是現在竟然配合「臺獨」政黨和「臺獨」分子的舉動,已與民進黨沒有什麼區別。郭臺銘當前的言行,與一邊在大陸撈好處,一邊回臺灣攻擊大陸的「兩面人」有何區別?對此,有些問題確實值得反思:

這些年來,大陸為了國家統一,為了營造兩岸和睦,一直堅持替臺灣企業家、臺灣民眾著想,真誠視他們為同胞,不斷出臺各種在大陸創業、發展、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然而,在這過程中,對於「兩面人」缺少應有的提防,對於像郭臺銘這樣的資本大亨過於寵愛。對於真值得這樣做的人當然會起到積極作用,但對於心懷叵測,居心不良的人,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大陸的優惠政策必須用在值得享受的臺灣企業家和臺灣民眾身上,而不應該一味以資本作為標準和只看表面現象。

如果將郭臺銘當前攻擊大陸的言論僅視為選舉語言,今後將吃大虧。郭臺銘當前的言行既是臺灣社會氛圍造成的,同時也是他真實的心態反映。國民黨,乃至相當數量的藍營人物口頭上反對「臺獨」,但從心眼裡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牴觸情緒,他們希望「中華民國」永存,說穿了就是希望永遠保留「兩個中國」,將臺灣作為永久的「中華民國」所在地,所以什麼「中華民國在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等等都是這種心態的真實反映。這與「臺獨」和「兩國中國」實質上沒有區別。

對此,我們必須旗子鮮明地予以揭穿。

大陸不幹涉臺灣選舉是正確的。但對於在選舉中的「臺獨」言行,特別是將大陸作為對象進行攻擊以此賺取自己利益的現象和人物,無論他是何種黨派,大陸都應該及時提出警告和批判。不應該顧忌大陸警告了國民黨的人,民進黨就可以從中漁利。其實,就目前國民黨的狀態以及國民黨在臺灣民眾心中的期待,即使在當前民進黨不受歡迎的情況下,臺灣民眾也不一定就會將選票投給國民黨。

因此,無論是誰,只要膽敢攻擊大陸,做出越紅線的舉動,大陸就該第一時間予以強有的駁斥和批判。

筆者與臺灣一些學者做過交流,他們反映,凡大張旗鼓主張統一的臺灣人士,不僅在臺灣受到打擊,在大陸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相反,越是言行上反對統一,甚至鼓吹「臺獨」的人,不僅在臺灣受到追捧,而且在大陸也「吃得開」,甚至常常被大陸有的機構寬容、保護。所以,讓一些為統一奔走呼喊的臺灣人士有一種「越是反對統一、越是反對大陸越吃得開」的感覺。這是誤解還是事實難以判斷,但確實發生過鼓吹「臺獨」的人士在大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受到大陸有的機構熱情接待(筆者之前曾就此發表過不少揭露文章)。這種局面,無論是誤解還是有其它的原因,都必須得到改變。

讓該臭的臭,該香的香,絕不可讓投機分子得到好處。

「九合一選舉」後,臺灣政治情勢和社會氛圍對國民黨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國民黨除了長時間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外,並未及時抓住時機趁勢換回百姓對國民黨的信心,沒有乘勝追擊展開對民進黨的批判,用事實揭批民進黨的謊言和陰暗,進一步激發民眾對民進黨的反感,展現國民黨的正義氣概,讓大好時機就這樣失去。接著就投入了對2020大選的啟動,而國民黨的內鬥內行、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毛病很快顯現出來,讓民眾從討厭民進黨的情緒馬上轉移到國民黨身上。國民黨的陋習似乎永遠也改不掉,越來越不像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政黨。從拉郭臺銘、捧韓國瑜參加初選的手段和國民黨內初選程序的安排,已經讓民眾感到厭惡。

反觀民進黨,其實啟動2020大選要比國民黨晚,可前兩天初選結果已經出爐,接下來全黨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團結一致將蔡英文再次送上「總統」的寶座。而本來啟動早的國民黨現在依然在進行黨內初選,五個候選人的較量和廝殺已拉開序幕,即使初選出爐也得需要好長時間彌合自損的傷口。因此,國民黨能否贏得2020還是個大問號。

除了選舉上的問題,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至今沒有實質上的新意,還是馬英九的那一套。馬英九的「三不政策」、「一中各表」在當時無論是對島內還是對大陸都是有著積極作用的,但是,現在馬英九的這些觀點在島內並不新鮮,對於大陸來說已經早已過時。再從對待統一的真實想法來看,國民黨實際上並沒有想這麼做。別看吳敦義提出了籤署「和平協議」的問題,但如果真要是國民黨2020執掌臺灣,「和平協議」要麼被高高擱置,要麼根本提不出來,打水漂的結局幾乎是百分之百。

因此,就長遠來看,國民黨不是大陸所能靠的對象。其實,說一句不好聽的話,民進黨贏得2020或許更有利於統一的早日實現,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展開說了。

歸納一下,郭臺銘的配合「臺獨」表態,即暴露了其醜陋的面目也撕開了國民黨的偽裝。筆者分析,郭臺銘不可能贏得國民黨的初選,國民黨的2020大選也很懸。

相關焦點

  • 蘭斌強:郭臺銘挺「臺獨」、反大陸,讓人無可忍受!
    一、郭臺銘挺「臺獨」的經過近來,臺灣政壇對香港修例問題特別「關心」,民進黨中央和當局各路人馬都紛紛表態支持香港反對派發起的鬧事行動,反對香港修例,並藉此大肆攻擊大陸政府。綠媒、「臺獨」政黨和「臺獨」分子更是興奮異常,不斷在臺灣社會對香港修例鬧事事件推波助瀾,竭力渲染,藉此抹黑、詆毀「一國兩制」、鼓吹「臺獨」的必要性。
  • 昨今臺灣 韓國瑜說想念高雄市民 郭臺銘明批「臺獨」暗罵韓國瑜
    第一站先到阿蓮區為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王齡嬌站臺,韓國瑜一開口即說「各位鄉親大家好,大家好不好?我好想念大家!」中評社認為,韓國瑜回防高雄,將可望帶動選情,爭取高雄選民的信心。 五、郭臺銘左批「臺獨」右罵韓國瑜,要讓兩岸、美臺關係都安定中評社30日報導,29日,郭、柯、宋同臺輔選。
  • 臺灣藝人黃安舉報盧廣仲為「臺獨」分子
    自稱「臺獨剋星」,「93」閱兵前後在微博連發盛讚祖國、怒批「臺獨」言論的臺灣藝人黃安,繼9月底微博舉報支持「臺獨」的臺灣女網民後,22日又在微博曬出「戰績」,舉報臺灣歌手盧廣仲為「臺獨」分子,使其在大陸東莞的演出疑因此遭撤換。
  • 「臺獨」的陪葬品?近8成臺民眾願為臺而戰?
    「民主基金會民調:中共若武統臺灣,近8成民眾願為臺而戰」。即使堅持「臺獨」主張的「臺獨」分子,他們也清楚地知道,「臺獨」只不過是他們追求的一種理念而已,要想真正實現是不可能的。然而,當下的民進黨試圖挑起兩岸戰爭以此達到「臺獨」的目的,在明知臺軍不可能成為其「臺獨」的幫手之後,現在把臺灣老百姓推到最前面,用民調「8成臺灣民眾願意為臺而戰」來展現所謂的民意,實際上就是企圖通過綁架臺灣民眾達到軍隊不可能達到的「臺獨」目的。
  • 臺獨分子說明書 (論臺獨為何都是智障)
    因為必須理清這個問題,我們才能能明白:2 - 港獨、臺獨分子的莫名優越感從何而來?3 - 為何港獨、臺獨分子會出現?並不是解釋不清他們為何要鬧臺獨,只是因為真的很難理解「同樣是人,怎麼他們就能這麼蠢?」灝澤並沒有任何點滴看不起臺灣民眾的意思,只是看不起那些臺獨分子罷了。有趣的是,那些臺獨分子又很可笑,因為它們的組成基本由以下人群構成:1 - 被民進黨洗壞腦袋的底層年輕人。
  • 「臺獨」分子不知死活(日月談)
    這一舉動擺明了是妄圖推動「法理臺獨」。民進黨在謀「獨」路上「飆車」、不斷試圖挑戰大陸底線的行為是極其危險的。我們嚴正警告「臺獨」分裂勢力,不要低估14億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事實。1945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臺灣隨之光復,重回祖國懷抱。
  • 拉清單讓「臺獨」頑固分子無處遁形
    在島內則加緊推動「漸進臺獨」「去中國化」,加緊建構、灌輸「臺獨」意識形態,甚至妄圖通過「修憲」「公投」來謀求「法理臺獨」,屢屢挑戰大陸底線,使得兩岸關係局勢日趨複雜嚴峻。「臺獨」勢力的囂張行徑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嚴重威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予以有力打擊和遏制,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就是大陸為打擊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而採取的重大舉措。
  • 雲石:郭臺銘參選背後——轉了一圈,原來資本才是臺獨的最大威脅
    在新的環境下,兩岸關係對臺企的生存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搞的好,臺企可以享受政治優待;要是被臺獨搞砸,臺企也難逃池魚之殃。這種情況下,臺資對臺灣政治施加影響的動力和欲望也越來越強。郭臺銘作為臺灣第一商業大佬,臺企在陸的代表,出面參選2020,也就可以理解。 而郭臺銘如果能夠當選,對兩岸關係肯定是有極大好處的。
  • 國臺辦回應盧廣仲被指為「臺獨分子」:具體情況不了解
    國臺辦回應盧廣仲被指為「臺獨分子」:具體情況不了解 澎湃新聞記者 郭琛 實習生 陳柯芯 2015-11-25 21:05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要給「臺獨」分子拉個清單?
    香港《大公報》從權威渠道獲悉,針對島內外「臺獨」勢力活動猖獗、氣焰囂張,為予以有力打擊,中央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對那些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採取嚴厲制裁等有效措施,包括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及《刑法》、《國家安全法》
  • 你真以為他們對臺獨分子沒有好感?話說蔣介石對臺獨分子還真是溫柔
    你說熱的心會把冰雪融消,你說戰士的墳墓比奴隸的天堂更明亮,你說生命是飄揚的旗幟,靈魂是嘹亮的號角,你說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願意把牢底坐穿,你說願心血化為光明的紅燈
  • 韓國組合Twice成員周子瑜被曝為臺獨分子?!
    近日「臺獨剋星」黃安在其微博裡爆料韓國組合Twice成員周子瑜為臺獨分子。
  • 王德華:決不給臺獨分子在大陸「表演」的機會
    黃安轉發的網民@透明空靈長微博稱,「在臺灣稱大陸為中國的無一例外都是臺獨分子,而盧廣仲是最鮮活的例子」。黃安解釋說,「他的作品我沒意見,我舉報他的理由只有一條:臺獨」。  「支持黃安」、「向東莞主辦方致敬」、「打擊臺獨、藏獨、疆獨華夏兒女人人有責」等等跟帖,表達了網民對黃安和東莞主辦方的支持。每一個點讚,雖然都是渺小的,但這些渺小匯聚起來,就會成為抑制臺獨勢力的磅礴力量。
  • 李敖稱蔡英文是投機分子 直言「臺獨」是假的(圖)
    原標題:李敖稱蔡英文是投機分子 直言「臺獨」是假的(圖)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李敖9日於臺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天青年論壇」開講時,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投機分子」,並直言「臺獨」和「臺獨」分子都是假的。   李敖說,蔡英文是新一代的投機分子,當年民進黨成立時,蔡英文還在國民黨當官僚。他說,蔡的功勞便是趕走「前一代的投機分子」,也就是謝長廷、蘇貞昌及陳水扁等人。
  • 被「臺獨」分子視為肉中刺,臺灣「三劍客」無所畏懼,蔡英文虛了
    不過也有許多希望祖國統一的臺灣群眾,他們自發選擇反抗臺獨分子,一切都是為了臺灣能夠重新回歸大陸。其中就有張安樂徐照雄以及黃智賢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用各自的行動表示內心希望祖國統一的想法,不過這三人肯定是讓一些臺獨分子不滿意。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拉清單讓「臺獨」頑固分子無處遁形
    自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以來,島內「臺獨」勢力氣焰囂張、活動猖獗。「臺獨」分子一面挾洋自重,與外部勢力加緊勾連;一面不斷挑動兩岸對立對抗,大搞「經濟脫中」「文化去中」,為兩岸交流設置種種障礙,企圖人為切斷兩岸聯繫,嚴重阻礙兩岸正常交流。
  • 「臺獨」分子誤判形勢興風作浪 必將自取滅亡!
    民進黨當局從去年上臺後操弄一波接一波的系列動作,一邊大肆「去中國化」、一步步向法理「臺獨」邁進,一邊以「綠色恐怖」在全臺形成威懾效應,企圖壓制逐漸增大的統派聲音。不思發展經濟,鐵了心與大陸為敵,種種倒行逆施將臺灣拖入「政治鬥爭」泥淖,最終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據海峽導報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
  • 與「臺獨」分子抗戰到底,臺灣「三劍客」無所畏懼,蔡英文慌了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臺獨」分子的猖狂,讓他們不斷的打壓著那些愛國人士,甚至恐嚇,迫害那些愛國人士。除了國民黨,還有很多黨羽在擁護著國家統一臺灣分了很多的黨羽,蔡英文屬於民進黨,也正是因為這次選舉過程中蔡英文得到了很多民進黨的大力支持,所以才成功地入選為臺灣的執政人。而且這些民進黨都是「臺獨」分子並把一些愛國人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祖國統一是一場艱難的鬥爭。
  • 郭臺銘弟弟表態:堅決反"臺獨",不希望戰爭發生在下一代身上!
    他說,如果蔡英文真的搞「臺獨」,將第一個去蔡英文辦公室翻牆抗議。郭臺強(圖源:聯合新聞網)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昨日,臺灣正崴董事長郭臺強表示,兩岸和平發展是大家共同的期望,試問兩岸人民有誰願意打仗?兩岸要在「九二共識」下,加強溝通,努力找到和平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