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西寧市啟動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工作,12個小區、6605個家庭參與其中。早在2020年12月25日,城東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就開始入戶宣傳垃圾強制乾濕分離,得到絕大多數居民的支持與配合。
絕大多數居民支持
「家裡的溼垃圾主要是廚餘垃圾,包括剩飯剩菜、菜皮果皮、茶葉渣、過期食品等。幹垃圾屬於其他垃圾,包括裝果皮的垃圾袋、用過的餐巾紙、塵土、塑膠袋等。」1月5日18時30分,由城東區城管局、轄區街道辦事處、社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組成的垃圾強制乾濕分離入戶宣傳組,走進了夏都府邸東區居民冶秀珍家。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如何為家裡的垃圾分類、如何乾濕分離、廚餘垃圾投放注意事項等,發放《西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兩分類垃圾袋和相關宣傳資料。
除夏都府邸東區外,城東區尚東國際小區也是垃圾強制乾濕分離示範點,每天18時30分至21時30分,工作人員會挨家挨戶宣傳。
「幹垃圾裝進灰色袋子裡,溼垃圾裝進綠色袋子裡,再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裡。我們家有6口人,雖然人多但幾乎不會浪費糧食,每天產生的溼垃圾不多。垃圾乾濕分離挺好,不會覺得麻煩,能減少汙染、變廢為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冶秀珍說。
「我們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好垃圾乾濕分離,保護環境,實現回收再利用。」1月7日,夏都府邸東區居民周志文告訴記者,他家從這個月起就做到了垃圾乾濕分離,兩天扔一次垃圾,他也覺得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絕大多數居民支持生活垃圾乾濕分離,有居民已做到生活垃圾乾濕分離。」入戶宣傳時,城東區城管局辦公室副主任範軍提醒居民,冬季天氣寒冷,投放垃圾前記得把溼垃圾的水分控幹,以防結冰。
居民和物業的擔心
有居民問範軍:「我們做到了垃圾乾濕分離,後續的收運、處置等環節能做好垃圾乾濕分離嗎?」
這是居民的擔心。他們希望政府在垃圾強制乾濕分離的同時,相關設施要跟上,做好相關保障工作。
這也是物業公司的擔心。汪淑燕是寧夏中房集團西寧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她說,物業會配合城管部門、轄區街道辦事處、社區做好垃圾強制乾濕分離前期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的垃圾乾濕分離意識,但垃圾清運工作得跟上,後續工作才好開展。
範軍解釋,小區會實行「撤桶並站、定點投放」,居民在家中將生活垃圾乾濕分離後,投放至小區內專門的站點,再由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按照「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分類收運,杜絕混收混運。運輸過程實行聯單管理,建立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臺帳制度,定期向所在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其中,溼垃圾以專用車輛定時、定點、定線公交化巡迴收集直運為主,做到密封收集、單獨收運、日產日清;幹垃圾按照《西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夜間收集運輸工作的實施方案》分類運輸至指定處理地點,嚴禁出現露天傾倒二次分揀。
1月7日,城西區城市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工作拉開序幕。城西區城管局聯合轄區街道辦事處、社區、物業公司開始前期宣傳工作,確保每一戶居民都知曉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著手開展相關培訓和「撤桶並站、定點投放」,與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對接,做好分類拉運工作,確保垃圾強制乾濕分離取得實效。
桶邊督導員很關鍵
試點期間,為引導居民正確投放乾濕垃圾,物業公司將安排專人在每個投放站點監督,並做到開袋檢查,對投放不準確的生活垃圾重新分揀投放。在汪淑燕看來,桶邊督導員很關鍵。
「夏都府邸東區有7棟樓,831戶居民,需要安排專門的桶邊督導員做好宣傳、引導等工作,增加了工作量,意味著我們要招募員工,增加人員開支。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我們願意去做,我們會與城管部門、轄區街道辦事處、社區共同做好垃圾乾濕分離工作。」汪淑燕說。
依據《青海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要求,桶邊督導員要督導居民精準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特別是投放廚餘垃圾時,要將袋內廚餘垃圾投放至廚餘垃圾桶,將塑膠袋投入其他垃圾桶。按照《西寧市物業管理條例》,物業公司要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責任,安排專人負責引導、督促、分揀,幫助居民做到分類精準投放生活垃圾。
城東區城管局和城西區城管局也正在考慮安排執法人員進駐試點小區,每日定點督導。今後,還會對拒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多次勸導無效的居民及未履行生活垃圾分類責任的物業公司,根據《西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西寧市物業管理條例》予以處罰。
西寧市級財政將為每個開展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小區補助一定的資金,各區也將進一步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垃圾強制乾濕分離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發揮良好示範引領社會效益。 (記者 彭娜 實習生 桑太俄日措/文 祁曉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