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

2020-12-25 瀟湘晨報

17日清晨7點,在歷城區名輝豪庭小區,61歲的督桶員李新正在指導居民分類垃圾。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老師兒,你扔什麼垃圾?」最近,謝淑芬每天都要說好幾遍這句話。她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每天在家到出門工作,從月收入為零到月入2000+……這一切,都緣於她加入了一項新興職業——督桶員。

督桶員,顧名思義就是監督垃圾桶投放情況的人。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

前輩們

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

「2012年年底,我退休在家,應社區號召做了一名義務督桶員。」甸柳小區居民張露回憶說,當時社區垃圾分類設備有限,自己大部分時間是用手分類。她是濟南最早的一批督桶員。

2012年10月,濟南市選定甸柳小區和燕子山小區等作為全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進行四分類,小區內藍色、綠色、黑色、紅色垃圾桶一字排開,桶身上面分別標註了「可回收」「廚餘垃圾」「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的字樣,同時在各個點位上安排設置了全市最早的一批義務督桶員。

打開居民垃圾袋,腐臭味、酸澀味混雜在一起,那股子味道讓張露至今難忘。「一開始不習慣分類,不配合,說什麼的都有,鄰居對我做這個也不理解。」張露說,當時孩子勸她別幹了,「冬天挨凍夏天挨曬,都說我做這個不值得,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一直到社區垃圾分類慢慢停下來。」

據其介紹,社區垃圾分類的那兩年,環境明顯發生了變化,夏天在一樓再也聞不到垃圾桶周圍的異味,附近的蚊蠅也少了,環境變得乾淨整潔。

同張露一樣,劉春也是當年甸柳小區的義務督桶員。他回憶,當時自己一個人管兩個垃圾桶,每天收集分類最多的就是廚餘垃圾,最少的是有害垃圾。這項義務工作365天不休息。「比較繁瑣,一開始居民都混著扔,後來大家習慣了,逐步開始進行分類,那幾個試點的樓情況都慢慢變好了。」

「因為沒有強制要求,2012年那次試點只是一次小範圍的試點,主要集中在甸柳社區,那時候的垃圾分類監督員是現在督桶員的雛形,真正意義上的督桶員出現在2017年。」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新時報記者。

17日清晨7點,在歷城區名輝豪庭小區,61歲的督桶員李新正在指導居民垃圾分類。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正規軍

公司化運作定崗定薪還招應屆大學畢業生

19日清晨7點,在舜耕路社區宿舍內,身穿藍色馬甲,手戴塑膠手套,臉戴口罩的謝淑芬在3個垃圾桶前徘徊。

「老師兒,請問你扔什麼垃圾?」她衝著來人說,「我扔廚餘垃圾!」兩人對話後笑了起來。緊接著,謝淑芬打開垃圾袋,用夾子、鉤子開始仔細查看,將不屬於廚餘垃圾的夾出來放到一邊,隨後她繫緊了垃圾袋,把袋子放到了綠色垃圾桶內,拿出筆在早已準備好的小本子上寫下「投料量36kg,樓排號1」。整個流程用時不到10分鐘。和社區居民義務「督桶」不同,謝淑芬是「職業」的。

今年8月份,謝淑芬在網上瀏覽到一條消息:每天工作5小時,待遇2000—2500元,不用坐班。她立即報了名。接受了1個多月的入職培訓後,她成為了一名職業督桶員。

謝淑芬所在的小區共有19名督桶員,由光大生態資源公司負責安排布置工作,並發放工資。該公司在全市的槐蔭區、市中區、歷城區、高新區均有項目,招聘的督桶員共有百餘人,其中該公司在高新區章錦街道進行了垃圾分類全覆蓋,督桶員30餘人。

「公司的督桶員大部分年齡在40—55歲之間,年輕人很少,剛畢業大學生屬於重點培養的對象。」光大生態資源公司濟南項目負責人董浩向新時報記者介紹。

今年6月剛畢業的王麗就是主動應聘成為督桶員的。正式上班之前,她的父母曾極力反對。「他們希望我找一份不用外出的工作,但是我覺得這個工作挺好,時間自由,待遇可以,我是憑藉勞動養活了自己。」王麗說,最終她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至今工作已有半年。

新熱門

守桶6小時月薪2500+有時「一桶難求」

雖然每天面對的是垃圾,督桶員這一崗位有時也會出現「一桶難求」的情況。

在歷城區洪家樓,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需要的督桶員越來越少了,「第一個月需要三個人,第二個月兩個人,最後變成了一個人,屬於定崗不定人。」董浩說,部分垃圾分類先期試點小區,還設置了收集員、消殺員、擺渡員等,工資待遇不一。

近日,新時報記者在58同城網站看到了一條槐蔭區招聘督桶員的信息,上面寫著工作時間為6:30—10:00,17: 30—20: 00, 工 資 待 遇 為2500—3000元。隨後記者致電招聘電話,招聘人員表示督桶員主要是幫助居民合理進行垃圾分類,並協助臺帳管理。每個月休息兩天,還繳納意外保險,「這份工作有不少人報名,也有競爭。」

今年剛大學畢業的王麗是一名職業督桶員 新時報記者李焜染 攝

據了解,濟南市目前的督桶員還是分為義務勞動與非義務勞動兩類,組成人員也不一,有專職人員,也有社區志願者、物業工作人員等。「隨著垃圾分類明年全面鋪開,督桶員的需要肯定會大大增加,單純由志願者服務是達不到要求的。」董浩認為。

「居民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總體來看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早的城市差不多需要一年時間。我們也要根據具體推進的效果,因地制宜地進行。如果這個小區居民很快養成了比較好的習慣,就可以減少督桶員。」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督桶員起到過渡作用,是垃圾分類必不可少的一環。

「垃圾分類是一個新興產業,通過督桶一線能更清楚地了解到垃圾分類的相關政策和居民需求,通過積累後期可以有更好的發展。督桶員都是這麼過來的,往大了說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是有意義的事。」被問及為什麼想成為職業督桶員,90後的王麗這樣回答。

原標題: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每天工作6小時月薪2500+ 有大學生畢業後入職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守桶員」

值班主任:李歡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濟南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督桶員!月薪2000+,有大學生入職
    「老師兒,你扔什麼垃圾?」最近,謝淑芬每天都要說好幾遍這句話。她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每天在家到出門工作,從月收入為零到月入2000+……這一切,都緣於她加入了一項新興職業——督桶員。督桶員,顧名思義就是監督垃圾桶投放情況的人。
  • 西寧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有序推進
    除夏都府邸東區外,城東區尚東國際小區也是垃圾強制乾濕分離示範點,每天18時30分至21時30分,工作人員會挨家挨戶宣傳。「幹垃圾裝進灰色袋子裡,溼垃圾裝進綠色袋子裡,再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裡。我們家有6口人,雖然人多但幾乎不會浪費糧食,每天產生的溼垃圾不多。垃圾乾濕分離挺好,不會覺得麻煩,能減少汙染、變廢為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冶秀珍說。
  • 北京迎垃圾分類大考:強制分類時代的柔性政策能否走更遠?
    他記得早上出門時,海報內容似乎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的,下班回家再看,就毫無徵兆地換成了介紹生活垃圾如何分類投放和運輸處理的「北京市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和「垃圾分類處理流程」。不過這張海報並沒有告訴他,北京將於兩天後,也就是5月1日正式開始強制垃圾分類。北京曾經是中國第一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但卻並不是首個實行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
  • 海口秀英區開展垃圾分類演練,試點小區這樣做→
    試點小區已開展垃圾分類嘗試  督導、獎勵等方式加大居民參與度  在此次演練中,海口儲運小區作為試點的典型「三無」小區,展現出了相對成熟的垃圾分類工作狀況,小區居民基本熟悉並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中。  「我們小區104戶,自籌了一個6人管理小組,每天安排人員配合環衛部門人員在小區垃圾站進行分類督導。」儲運小區管理員、今年65歲的張運坤大爺說。
  • 「西寧市」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啟動
    自1月7日起,西寧市全力開展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標誌著西寧市12個試點小區,6605戶家庭正式進行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根據《西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1年行動方案》,今年西寧市將緊盯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個環節,進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強化法律法規制度機制保障,以「強制乾濕分離」試點為突破口,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提標擴面年行動,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知曉率達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戶數佔比達到97%、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不低於50%、可回收物和廚餘垃圾回收利用率合計達到
  • 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日前,市城市管理委印發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確立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
  • 230套分類垃圾桶擺放完畢!你會垃圾分類嗎?
    12日上午,延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召集延吉市各街道、試點物業小區相關負責人在延吉市萬城公館小區召開延吉市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記者在萬城公館小區看到,小區裡有多處都擺放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在每一個箱體上都註明了類別和明細,讓市民能夠更加方便投放。在小區樓道內也有相關的各類垃圾分類知識和分類進展情況。
  • 垃圾分類催生家用垃圾分類桶熱賣 摺疊式分類桶搶手
    垃圾分類催生家用垃圾分類桶熱賣 摺疊式分類桶搶手 2020-05-08 15:34:16   家用垃圾分類桶很搶手  垃圾分類催生了家用垃圾分類桶的熱賣。
  • 「綠色生活」新風尚——湘東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側記
    自去年12月春風小區試點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他便成為了一名垃圾站點指導員,每天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定時清洗垃圾桶。「以前所有垃圾都混雜堆放在垃圾桶裡,不及時清理的話氣味很難聞,特別是夏天,容易引來蚊子、蒼蠅。現在,垃圾定時分類投放、定時清理,一天運兩次,環境好多了。」彭志根笑著說。
  •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否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住建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強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雖然正式步入了強制時代,但《方案》明確,垃圾分類的強制對象主要針對試點城市的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等事業單位及一些公共場所管理等單位企業,對於居民則更多採取引導和鼓勵的態度。換言之,生活垃圾產生量最多、分類難度最大的居民環節仍將是未來垃圾分類制度實施的難點所在。有沒有可能通過「網際網路+」方式,讓居民垃圾分類這一「頑疾」迎刃而解呢?
  • 西寧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啟動,在這12個小區……
    西寧市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試點正式啟動!1月6日,我市召開2021年西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暨「強制乾濕分離」試點動員大會,標誌著我市12個試點小區,6605戶家庭正式進行生活垃圾「強制乾濕分離」。
  • 西寧這12個小區強制實行「生活垃圾乾濕分離」
    2021-01-07 10:20:30 來源: 你好西寧 舉報   西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新動作
  • 垃圾分類試點一年 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明年我市將進入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階段,將有效改變「理念上認同、行動上滯後」的局面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濰坊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明年我市將進入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階段,部分問題將會有效解決。
  • 分類垃圾桶精準投放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運
    分類垃圾桶精準投放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運 大字 日期:2020-12-17 來源:南昌新聞網   為貫徹落實《
  • 垃圾分類「動真格」!城市管理部門該如何有效監管?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20年底前,在重點城市的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18年1月,住建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北京、上海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實行強制垃圾分類,標誌中國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全面推行階段。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可不少天津人有些困惑垃圾分類了家裡是不是也要擺4個垃圾桶?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
  • 南京垃圾分類將進入「強制時代」 達人教你自製垃圾桶 分享妙招!
    今年,南京將有序推進小區撤掉樓前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預計下半年完成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了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近日,南京城管部門深入各個街道、社區舉行"青山綠水——垃圾分類大家談"活動。今天(3月31日),記者跟隨城管部門走進了南京鎖金村街道,看看老舊小區是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的。
  • 垃圾分類:四個垃圾桶前面滯留了半小時 手中的垃圾還在
    有的人在得知垃圾分類正式實施的前一晚,把家中要的不要的垃圾全部都扔掉了,為的就是第二天不要被門口保潔阿姨盯著分類;有的人在7月1號垃圾分類政策實施之前就已經在某寶網上購買了垃圾分類書籍,便於提前適應最嚴格分類政策的到來,據不完全統計,垃圾分類書籍銷量較去年同一時間增長了500%;為了提倡環保,可持續發展,很多上班族訂外賣的一次性餐具都不提供了,與此同時,某寶餐具銷量較去年同一時間增長近
  • 富景園小區試點廚餘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張頎)「廚餘垃圾是居民家中生活垃圾佔比較大的,這塊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就算成功一小步。」前日起,天元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在富景園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小區342戶居民,每戶都可領取到1個廚餘冷藏保鮮桶和可回收物環保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