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活得那麼喪,不看點「大河劇」怎麼行?

2021-02-09 知日

畢竟,這幾十年來,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大河劇都能稱得上是日劇界的扛把子。

自1963 年誕生之初,大河劇便著眼於以「人」的角度來展現廣闊的歷史。如今已走過50 多年的大河劇,故事發生背景從平安時代到平成時代,跨越10 多個世紀。在歷史的大帷幕下,「人」的情感與能量噴薄而出,盪氣迴腸,直擊人心。

大河劇所講述的,是「人」 的歷史。自古英雄為佳話,大河劇卻不僅僅局限於描繪諸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豪傑的對決與興衰。悲情人物如真田信繁,浪漫情懷如坂本龍馬,風華絕代如川上貞奴,率真聰慧如篤姬,忠誠可靠如新選組浪士,腹黑惡女如日野富子,這些人物也是大河劇主角的重要構成。而對於具體人物的描繪,在不同的劇中也有著不同的角度,同時隨著考證資料不斷充實,人物形象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近藤勇、土方歲三、衝田總司、伊東甲子太郎...《新選組!》2004年

▲青春年少的篤姬與小松帶刀《篤姬》2008年

▲英雄輩出的戰國時代《軍師官兵衛》2014年

▲身著鎧甲的真田信繁《真田丸》2016年

雖然跟21 世紀第一個十年相比有差距,但2016 年的《真田丸》創下近5 年大河劇收視率新高,真田父子三人血濃於水的親情與真田信繁本人的勇猛成為這部片子的主要看點,鬼才編劇三谷幸喜更是給嚴肅的歷史劇本帶來了幾分詼諧幽默。

《真田丸》前期戲份裡,最為搶鏡的竟然是草刈正雄扮演的父親真田昌幸

按大河劇套路,「父親」這個角色一般都是高大偉岸,要教授孩子很多道理。偏偏真田昌幸在歷史上享譽「表裡比興」,那麼角色本身也自然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真田家主君武田家滅亡之後,面對到底應該追隨哪一家,真田昌幸最初竟然準備用抽籤來決定,足見上百年亂世已經給戰國武將帶來一種「諸行無常」之感:既然誰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的主君會不會身死人手,那不如放棄忠誠,轉而保命。

在劇中,真田昌幸也是金句頻出。「只要富士山,淺間山火山不噴發,武田家族就不會滅亡」,結果下一秒鏡頭就是時隔四十八年,淺間山火山噴發;真田信繁請教父親真意如何,他卻很認真的回一句「我真不知道啊...」(完全沒有表率作用...)

而堺雅人所飾演的真田信繁,在歷史上的記載其實少之又少。於是,在劇中他更多的是「歷史的旁觀者」的角色,他是一位失敗者,是一位悲劇型的英雄。在《真田丸》的大部分時間裡,真田信繁都是一個冷眼旁觀的「智慧型將領」,「 在特殊境地中也擁有獨特存在感的人」。即使到了他死去的大坂之戰,「真田也不是一心求死,而是直到最後都滿懷希望,不斷向前」。

再說說篤姬

幕末至明治時期,日本處於巨大的時代變革之中,有這樣一位率真聰慧的女子,在櫻島上無憂無慮長大,命運之輪卻讓她成為關乎大奧和德川幕府未來生死的人。

天保六年(1835),薩摩藩島津家一門的女兒島津於一出生。嘉永六年(1853),於一成為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的養女,更名為篤子。在御年寄幾島的瘋狂訓練下,公主篤姬具備了統馭大奧的素質。為幫助薩摩影響將軍家,安政三年(1856),21歲的篤姬終於成為第13 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御臺所。卻不曾料到一場未曾謀面的政治聯姻,竟成就了一段短暫悽美的愛情。

「我呢,御臺,第一次希望能把德川將軍家的香火流傳下去。倘若留下了香火就能夠守護你和子孫後代,守護我的家人。」

▲儀態大方的篤姬《篤姬》2008

可不到兩年,家定突然病逝,悲痛欲絕的篤姬遂落髮為尼,成為天璋院。島津齊彬隨後也於鹿兒島去世,德川家茂繼承將軍之位,安政大獄之風颳遍全國。後又發生櫻田門外之變、公武合體、兩次徵討長州、大政奉還和鳥羽伏見之戰等動亂,德川幕府終究是在時代洪流中崩塌了。篤姬為保住德川慶喜的性命以及大奧女眷們的生活,在各大政治勢力間不斷奔走。

宮崎葵飾演的篤姬,從少女時期的稚氣天真,到公主篤姬的優雅,再到大奧御臺所的從容與最後的平靜與淡薄,她像一束光,照進了家定的生命裡,她也成為了日本歷史上備受尊崇的女性之一。

大河劇對人物的塑造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從早期作品中的井伊直弼、原田甲斐、平將門、柳澤吉保、北條政子、足利尊氏、日野富子,到近年的北條時宗、山內一豐、平清盛、黑田官兵衛等,莫不如是。最能以小見大,體現大河劇與時俱進的,反倒是一些配角,其中尤其不能不提「石田三成」這一人物。

石田三成雖然至今尚未作為主角在大河劇中登場過,但出場率並不低,是格外有分量的配角。截至目前,「石田三成」 已先後在《太閤記》《國盜物語》《黃金的日子》《女太閤記》《德川家康》《獨眼龍政宗》《春日局》《秀吉》《葵 德川三代》《利家與松~加賀百萬石物語~》《功名十字路》《天地人》《江~公主們的戰國~》《軍師官兵衛》《真田丸》中有過15 次出場。

▲《黃金的日子》近藤正臣飾石田三成

早期飾演石田三成的演員,如石坂浩二、奧田瑛二、近藤正臣、鹿賀丈史、伊武雅刀、宅麻伸等,有的面惡,有的常演反派;而近年來的三成,逐漸由真田廣之、江守徹、小慄旬、中村橋之助、加藤剛、原田龍二、荻原聖人、田中圭等正面形象居多或氣質亦正亦邪的演員來出演。

如今流行的石田三成的形象,就源於德川光圀、司馬遼太郎等人的理解。他被描述為一位足智多謀、頗具行政才華的文吏,性格高傲、孤芳自賞、直言不諱,屬於缺乏人望的孤臣。在秀吉死後,其他家臣紛紛拋棄豐臣家的世態炎涼之下,他是為數不多的忠於主家的臣子,最終壯志未酬,以身殉道。正如日本和中國對於諸葛孔明的推崇,後世觀眾將自身欣賞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壯志未酬身先死」等悲劇美學也寄托在了三成的身上

▲《葵 德川三代》江守徹飾石田三成

回到大河劇,今天這種「失敗的英雄」的先聲,就現今存有影像的作品而言,一般認為始於《黃金的日子》。這一版的三成由近藤正臣先生飾演,擺脫了以往其他影視劇中的奸臣形象。而後三成的人物形象經歷了反覆,仍有些作品描繪他的撥弄是非、冷酷無情、攬權怙勢,例如《女太閤記》《德川家康》。還有的作品,甚至演繹了三成與主母澱殿(茶茶)的曖昧傳聞。

《葵 德川三代》中,江守徹先生的三成算是現存版本中的集大成者。這一版的三成,既秉承了一貫的忠義形象,為主君不計個人得失,在兵敗被捕後當著家康的面,也敢直斥其不臣之心。面對敵人指責他掀起無益之戰,他問心無愧地說:「此戰是否無益,後世自有公論。」《天地人》中,小慄旬繼1996 年之後第二次飾演三成。這一版的三成更像是內向的孩子,外冷內熱,不善言辭,處事偏執於理性,與感性的主角直江兼續形成互補的關係。

▲《天地人》小慄旬飾石田三成

還有最激勵人心的坂本龍馬,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和我們清末的喻培倫、林覺民等人有相像之處,家境優渥但對於時代和國家有自己的見地和想法,並願意付諸實踐。是一個浪漫主義與英雄氣概並存的人物。意志消沉的時候看他,總是能起到類似於「打雞血」的效果。

以主人公及其家族為軸而展現時代發展,依託於史實,戲劇化的改編增加了藝術張力,大河劇準確把握了「有用卻無趣」和「有趣卻無理」之間的平衡點,「有趣又有用」,這就是大河劇極受歡迎的迷人特質。

為什麼說大河劇是日劇代表?它如何做到長盛不衰?一本《知日•一起看大河劇吧!》特集,帶你走進大河劇製作的臺前幕後,感受日本歷史與日本人文精神的內核。

特集看點

1.大河劇製作揭秘


代表NHK最高水準的大河劇耗時兩年,從選題到後期宣傳,每一步都是製作團隊通力合作的成果。在大河劇製作團隊中,最重要的是編劇,三谷幸喜、田淵久美子、宮藤官九郎……他們的想法會直接影響整部劇的風格與收視。

2.最為全面嚴謹的考證


每部大河劇的考證及指導專家多達數十人,大到歷史時代、建築,小到服飾、方言都有專家的指導。知日特別專訪了《真田丸》時代考證專家丸島和洋,揭秘最為繁瑣嚴謹的歷史考證工作。

3.專訪作曲家服部隆之


音樂是透明的劇情,《新選組!》《真田丸》《半澤直樹》……為了一部大河劇,至少要寫120曲目的服部隆之,將會如何看待故事與音樂的關係?

4.題字:大河劇的書道藝術


每一部大河劇誕生之時,都會邀請專門的書道家為大河劇題字。或大氣磅礴,或規整莊嚴,或英氣灑脫,一起欣賞名家們為大河劇精心設計的題字吧!

5.特殊大河劇《坂上之雲》


連播三年的「21世紀特殊大河劇」,名作家司馬遼太郎不願其登上熒幕的秘密!

6.敵在本能寺!


「本能寺之變」是諸多大河劇津津樂道的題材,而激戰之後引人深思的是,在權力變換的關頭,該選擇忠義隨主,還是相時而變?

7.大河劇紀行:史跡與博物館


大河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片後的紀行,介紹與情節相關的歷史名勝。那麼,我們也隨大河劇一起,探訪實地中的日本史吧!

《知日·一起看大河劇吧!》特集

 風靡日本的大河劇究竟是什麼?一本了解!

全網預售中

京東/噹噹/天貓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大江大河》:這樣一部土土的劇是怎麼吸引年輕觀眾的?
    《我們這四十年》《江河水》《正陽門下小女人》《外灘鐘聲》……每部劇都各有角度,各選切入點,盤點一年的「獻禮劇」,基本可以覆蓋改革開放的各個行業和重要地區了。劇雖然多,但像主旋律熱劇《人民的名義》一樣引起全民轟動和熱捧的並不多。
  • 看起來像是一部正經的大河劇?不,有了雅人叔怎麼嚴肅得起來……
    這部叫做《真田丸》的作品作為今年NHK所推出的大河劇作品,播出之後,收視和口碑都很不錯。  作為NHK歷年的大製作,大河劇的演員陣容豪華,收視率也多年保持在高位。  然而最近幾年大河劇的收視卻下滑嚴重,《花燃》和《平清盛》平均收視均為12.0%,並列史上倒數第一。
  • 《大江大河2》三大男主將經歷離婚、入獄、喪母風波,準備好沒?
    《大江大河2》三大男主將經歷離婚、入獄、喪母風波,你準備好了嗎?文/聽歌打娛在2020年年底可真的是好劇輪番開播呢!讓觀眾們期待了一年多的《大江大河2》終於登上了大熒幕,正午陽光的電視劇果然是不負所望了!2018年,由王凱、童謠、楊爍以及董子健主演的《大江大河》初登熒幕。該劇憑藉精彩的劇情、演員精湛的演技收穫了一眾好評。但在兩年前這部劇並沒有完結,而是給觀眾們留下了一個更加激昂勵志的預告。兩年後,原班人馬將《大江大河2》帶回觀眾眼前,從開播之日起就收穫了很高的收視率。
  • 這部劇整天玩,但是我看過最有趣的大河劇
    》,哦,不,《真田丸》。《真田丸》是NHK放手一搏的一部劇,在此之前隨著晨間劇和常規劇的不斷崛起,大河劇一度跌入低谷。2015年《花燃》的收視曾打破最低收視,僅僅有9.4%,最終回以收視率關東為12.4%,關西為12.8%結尾。
  • 那些一年到頭追大河劇的人,到底在看什麼?
    小到情愛,大到忠義,大河劇從來都是飽滿的。大河劇提倡的精神是堅持,是熱血,是勇氣,是使命感與擔當,是真善美。《知日》為大家總結了大河劇的七大看點,一起重溫那些精彩瞬間吧。看點一 女性的力量歷年的大河劇雖然主人公多為男性,但是《江~公主們的戰國~》等大河劇鮮明的表現出了女性的力量。借用《江》《篤姬》等劇的編劇田淵久美子的話:「我希望大河劇中的女性展現出積極陽光,不斷拼搏的形象,為電視機前的女性們加油,讓大家不斷奮鬥。」
  • 2020大河劇部分主演役發布
    2020年,以人氣最高的戰國時代為題材的4K攝影大河劇,將以全新的角度描繪明智光秀這一備受爭議的戰國英雄,這部《麒麟駕臨》(暫譯)也將回到大河劇的原點
  • 日本的「大河劇」究竟是什麼劇?
    那些活在書本裡的人物和時代再次惟妙惟肖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帶給我們那遙遠年代的震撼。沒錯,這次要和大家嘮一嘮的就是不但演繹的年代久遠,本身自己也是由來已久的「大河ドラマ(たいが)」。 主人公多為男性,從2000年之後,以女性為主人公的大河劇開始多了起來。下圖為日本至今為止播出的大河劇列表(來源:日本維基百科)
  • 《大江大河2》不負期待,「劇王」來拯救劇荒了
    《大江大河2》的豆瓣首頁,齊刷刷滿眼都是五星:有人說:「完全不負期待,延續了第一部的高水準」、還有人說:「這個職場描寫夠真實,總算看到不把觀眾當傻子的劇了」,還有人看著看著辛酸地想起了宋運萍:「《大江大河2》好看,可我好想姐姐,難受!」
  • 10年來,大河劇怎麼看待戰國主線?
    我知道沒有美女群壓陣,你們是不會來看的(玩笑)。主角是山內一豐與千代夫婦,講述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國武士如何通過好好站隊,哦不,好好努力而成為土佐國20萬石大名。立意挺好,也符合日本70年代上升期的上班族幻想。原著是司馬遼太郎力作,也是所有司馬著作之中第一個收視率超過20%的大河劇,洗刷了司馬「大河劇收視毒藥」的惡名。
  • 大河劇的劇本是如何創作的?
    如果有一部以「大河劇的製作」為主題的大河劇,那麼主人公一定就是編劇了。
  • NHK《真田丸》口碑收視不俗 大河劇堅守歷史陣地
    「大河劇」這一名稱源自「roman-fleuve」(大河小說),即通過描寫一個人物或一個家族來反映其所處時代的變遷。NHK從1963年開始將眾多大河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每年一部,每部約50集,採用周播形式,正好播滿一年。50多年來,大河劇已發展成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劇招牌,日本演員也以出演大河劇為榮。
  • 大河劇是日本的良心?
    大河劇這玩意,中國人接觸的不算晚。1988年中央電視臺曾播出過大河劇《武田信玄》,引發了不小的戰國熱,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大河劇不僅在日本培養了大批的歷史迷,也成為中國的日本史愛好者直觀了解日本歷史的主要渠道。
  • 2021開年好劇《大江大河2》從三方面探討這部劇為何好看
    2021年國產劇開年好劇就是《大江大河2》了,《大江大河2》絕對擔當得起「經典」二字,現在已經播完了,今天就好好品一品這部劇。王凱飾演的宋運輝是國產劇裡少有的不讓人討厭的」高大全「正面角色,」秉正道而行「的宋運輝在那個大江大河波瀾壯闊的年代裡仿佛一道光照亮了無數的奮鬥者。
  • 《大江大河2》第4季度開播,宋運輝為何離婚,投入梁思申懷抱
    《大江大河1》一經播出好評如潮,無論是製作還是口碑上都是穩居高分,堪稱精品良心劇。2》中宋運輝的最大看點就是他和梁思申的感情線了,早已成家的宋運輝為何會與原配妻子程開顏離婚,投入梁思申的懷抱呢?宋運輝怎麼看都是稀裡糊塗地把婚給結了,因為在那個年代,自身家庭條件不好,程開顏又是工人階層出身極好,宋運輝也就默認了。
  • 《我的大叔》豆瓣9.4,2018年很喪的高分韓劇,可以治癒你
    不知道大家追劇沒有,暑假了,時間都不知道怎麼打發,所以小編也去追了些劇,不知道之前給大家推薦的《live》大家看沒有。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是一部比較好的韓劇《我的大叔》,如果說《live》一種職業的喪,那麼《我的大叔》則是一個女孩和一個大叔的喪!
  • 9.4分的《大江大河2》收視平平,《大秦賦》憑狗血逆襲成劇王
    反觀近期最具爭議的《大秦賦》,這部劇雖然被喜歡大秦系列劇的粉絲們一路罵上熱搜,張魯一演技不佳、劇情假到離譜、選角徹底失敗等評論更是層出不窮,但總體來看《大秦賦》的平均收視居然是系列劇中最高的一部。而與目前市場上熱播的所有影視劇相比,《大秦賦》在收視層面上堪稱是「劇王」。
  • 《大江大河2》定檔將至,刪減11集,2020國產劇迎來「高光」時刻
    宋運輝的命運尤其讓人關注,不僅僅要面臨在國營經濟中的危機,同時與成年後的梁思申的感情戲也成為本劇有一大看點。不過本次女主則換成了楊採鈺,很多人認為這是資本角逐的結果,甚至有些擔心她在劇中的表現。不過《大江大河2》尚未播出,楊採鈺飾演的梁思申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還需待劇播後進一步觀望。
  • 《Live》活得沒有那麼喪也一起來看這部劇吧
    因為盧編和裕美才會看的劇。足夠優秀的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業。平凡的普通人很多時候卻是工作選擇了我們。這些從事著特殊高危工作的警察一直提到的使命感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責任感。也許我們不夠優秀,但只要是做事認真願意接受挑戰有責任心的人,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勝任。可惜現如今遇到的職場新人裡像韓靜吳和廉尚秀這樣的實在太少。
  • 2018年第一國產劇憑什麼是它——《大江大河》
    就是這部劇,《大江大河》。 乍一聽名字,社長腦海裡浮現的是黃土高坡和灰濛濛的畫面,聯想到劇裡的內容無非是紅旗飄飄歌頌之列,老幹部之類。 但能拿下公認相對來說公平的豆瓣榜單第一,這劇必然有著不一般之處。 果然,《大江大河》製作公司的背景就很厚實,出自正午陽光之手。
  • 「喪文化」入侵國產劇
    這種表演形式來源於歐美,最開始玩脫口秀的都是底層人民,他們通過將自己生活的困境和囧事通過戲謔的方式宣洩出來,越喪越慘的故事似乎能夠搏得觀眾們更多的笑聲和掌聲。 李誕也是「喪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因在微博寫下「人間不值得」而大火,他的文字也往往能夠通過簡單的表達方式引起網友們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