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劇的劇本是如何創作的?

2021-02-11 知日

如果有一部以「大河劇的製作」為主題的大河劇,那麼主人公一定就是編劇了。在大河劇製作前期,編劇的作用尤為重要,他們對人物的設定、情節的篩選和表現決定了大河劇的質量。

今天想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日本知名編劇田淵久美子創作大河劇《篤姬》的故事。

△ 田淵久美子,1959 年生於日本島根縣益田市。2002 年,憑藉NHK連續電視小說《櫻花》摘得橋田壽賀子獎,2008 年和 2011 年,分別負責 NHK 大河劇《篤姬》和《江~公主們的戰國~》的劇本創作。著作《女人之道為一本道》(小學館出版)等成為日本話題性作品。

對田淵久美子來說,幕府末期的歷史是非常遙遠而複雜的,她本人並不十分清楚,所以,在 NHK 大河劇工作人員和田淵商量確定,新一年要創作一部背景設定在幕府末期的大河劇的時候,田淵久美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幕府末期的日本史。

田淵久美子表示:「我當時想,如果創作一部連我這種不了解幕末歷史的人都能看明白的大河劇,觀眾們肯定會買帳的。」

△ 《篤姬》(2008),宮崎葵主演

確定了幕府末期這一時代背景後,接下來就是選擇一部大河小說進行改編。當時,有許多符合要求的大河小說進入了 NHK 製作組的遴選範圍,但最後確定宮尾登美子的小說《天璋院篤姬》為大河劇原故事,則是靠了田淵久美子的直覺。

「其實我就是憑直覺。當時只看了封面我就決定要以這本小說為藍本進行創作。」田淵這樣回憶道,「NHK 的工作人員問我知不知道篤姬是誰,我說,完全不知道。NHK 也已經習慣我憑直覺的風格了吧。後來,我翻開小說,才知道這是宮尾登美子老師的作品。」

在大河劇創作中,編劇和原作者的溝通是很重要的,兩人意見的差異如何調節,決定了大河劇的原作小說和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故事是相似還是不同。在最終播出的大河劇《篤姬》中,篤姬開朗而積極,然而,宮尾的小說《天璋院篤姬》中,篤姬的形象要黑暗得多。

田淵久美子讀完原作後,並不想令自己筆下的人物呈現出這樣的形象。她認為,「劇本創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觀眾們最深層的喜好,」而現在,「一個積極陽光、不斷拼搏的女性形象是觀眾們希望看到的」。

田淵作為女性,也希望出現在大河劇中的女性能夠更加有力量,從而借她們的形象鼓舞電視機前的女性觀眾不斷奮鬥,同時使男性觀眾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女性的偉大力量。

作為編劇的她拜訪了宮尾登美子,闡述了自己的想法,而宮尾登美子也很痛快地說:「按你的想法寫劇本就好。」於是,田淵久美子將大河劇中的篤姬改編成了一個勇敢開朗又富有現代精神的女性形象。

但是,她沒有將篤姬的形象設定為「超級女主角」,而是將她圈在了特有的時代局限之中,因為她不希望篤姬太過完美而遠離觀眾。

得到了原作小說創作者的認可,劇本的改編就更容易了。而且,比起 2011 年的《江~公主們的戰國~》,《篤姬》的創作容易得多,因為歷史上關於真實的篤姬的資料留存下來很少,留給編劇自由發揮的餘地更大。

篤姬是最終進入幕府後宮「大奧」的女人,對田淵久美子來說,篤姬在大奧之外的故事如何呈現就是一個難題。她甚至絞盡腦汁:「有沒有什么女性是可以自由出入大奧的呢?」

最後,和篤姬一樣出身於薩摩藩的小松帶刀(瑛太 飾演)就成了連接大奧與外界的紐帶。而歷史上的小松帶刀和篤姬很有可能從未見過面。

在劇本的創作中,田淵久美子也時不時需要請教專家。《篤姬》中有一個情節是篤姬和小松帶刀一起下圍棋。在寫作這段劇情時,田淵就在想,在幕末時期,男女能面對面下棋嗎?

她請教了《篤姬》的時代考證老師,得到的回答是:「那時候男女不能下將棋,但下圍棋是可以的。」這才有了這段圍棋的劇情。

就這樣,在原作小說的基礎上,加上專業指導,劇本的創作才生動具體,並且能與歷史相調和。在這一方面能否成功,也是對編劇功力的考驗。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除了對人物性格進行整體把握以外,編劇對於故事的呈現方式也有著決定權。大河劇《篤姬》的敘事方式就是以篤姬和帶刀兩人的視角展開的,這種雙視角的手法在 NHK 大河劇中比較罕見。

對此,田淵久美子這樣解釋道:「如果視角固定的話,觀眾容易迷惑,而且我們此次創作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女性觀眾,但是那些對歷史不了解的女性觀眾是否能理解幕府大奧和外面世界的不同呢?所以,最終我選擇雙視角的方式,讓兩個人交換護身符,他們雖然不在彼此身邊,心卻在一處,每每看到護身符,就能想起對方,兩個人的故事也得以分別展開。」

由於日本的電視劇播送為每周一集,觀眾們在本周的觀看結束之後總會有許多反饋意見,其中一部分便是對人物命運走向的意見。所以很多時候,大河劇的劇本並不是拍攝開始後就不再更改了,而是會在某些情況下「順應群眾的呼聲」。

在《篤姬》第 48 集《無血開城》中,有一個情節是德川家定以幽靈的形象出現,鼓勵並救了篤姬。這個讓許多人念念不忘的場景,實際就是因為觀眾呼聲太高而增加的。NHK收到了非常多的觀眾來信,許多人表示不希望家定死去,但歷史上,德川家定又確確實實死掉了。

該怎麼處理這個棘手的矛盾成了田淵久美子的大難題。她想了好久,和製作人討論來討論去,終於想到讓德川家定以幽靈的形象再次出場的點子。

這也許是作家意志受觀眾影響而改變的例子,也有許多作家在面臨此種困境時仍會堅持他們的「作家性」,即「寫自己所想」,而田淵的想法並非如此,她說:「我是為觀眾奉獻的,我至今堅持這一觀點。」

本文節選自《知日·一起看大河劇吧!》特集

小林遙步/文

圖片來自網絡

  知日招募指南  

圖書策劃編輯/營銷編輯/商務經理…click!

    新書速購! 

點擊下圖查看本書介紹👇🏻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買連結

-

☟點擊圖片,直達歷史熱門文章☟

-

石田徹也/坂元裕二/諫山創/坂本龍一/樹木希林 /BGM之魂/拉麵/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源氏物語/東京 /日本製造 /優良設計獎 /枯山水/櫻花入魂/是枝裕和/增田宗昭/蔦屋書店/beams/昭和顏/日本酒/山口組/庵野秀明/ 腦洞 / 小野洋子 / 天明屋尚 /火花 / 現代霓虹藝術力 /上田義彥/ 岡崎京子/ 樹木希林/雜誌研究所/J-POP進化論/日式笑點/富士山攻略/工匠達人/吃茶店/字體設計/動畫與卡通的區別/太宰治/是枝裕和/天野喜孝/川上量生/橫濱瑪麗/志村健/北野武/三谷幸喜/倫敦靴子/又吉直樹

相關焦點

  • 大河劇是日本的良心?
    它以家族世系的生活思想為題材,以一個時代為寫作背景,將各類人物、事件相互穿插關聯,創作出如同長江大河般的連續性長篇小說。相對中國而言,大河小說在日本的發展則順暢很多,湧現出了一批如吉川英治、山岡莊八、司馬遼太郎、陳舜臣等著名的歷史小說家,為「大河劇」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河劇」就是在將大河小說進行劇本化改編和創作後,將其拍成電視劇影視化。
  • 侯鴻亮透露《琅琊榜》第三部劇本已完成,《大江大河3》在劇本創作中
    站在創作和市場的角度,侯鴻亮向骨朵表達了自己的「任性創新論」。3、4、5季是「基於阿耐還有新的歡樂頌小區的故事」…… 不只是新劇,我們聊劇集市場,也聊正午陽光這一年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創作有關的一切。
  • 媲美康熙王朝的大河劇,是日本的良心嗎?
    相對中國而言,大河小說在日本的發展則順暢很多,湧現出了一批如吉川英治、山岡莊八、司馬遼太郎、陳舜臣等著名的歷史小說家,為「大河劇」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河劇」就是在將大河小說進行劇本化改編和創作後,將其拍成電視劇影視化。
  • 文創 ​日本大河劇的「死」與「生」
    在5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大河劇由最初的輝煌,逐漸沒落下來,面臨發展的瓶頸。而最新播出的《真田丸》成為大河劇的亮點,可謂一挽狂瀾。《真田丸》的成功,既讓人們看到了大河劇的發展新路徑、新經驗,也讓大河劇的創作者不斷思考如何重現大河劇繁榮。 11月16日,日本NHK宣布2019年播出的大河劇將以奧運會為題材。著名編劇宮藤官九郎將操刀劇本。
  • 《大江大河》背後的編劇袁克平:15年才原創4個劇本
    作為編劇和作家,袁克平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而《大江大河》的熱播卻引起了公眾對他的關注。 《大江大河》是袁克平首次改編小說原著,也是繼《下海》之後他第二次創作改革開放題材,延續了他以往僅有的4部電視劇劇本的一貫優秀。
  • 《大江大河》編劇袁克平:創作時幾度痛哭流涕
    近日,深居簡出的編劇袁克平和編劇幫記者暢談了一個下午,揭曉這部劇的創作始末、自己的人生變遷以及在他眼中正午陽光的獨特之處。編劇袁克平。 圖片來自 「編劇幫」微信公眾號寫劇本時幾度痛哭流涕「寫《大江大河》,我幾次痛哭流涕。」袁克平說。
  • 收視率慘澹,曾經的日本國民神劇「大河劇」,被廢棄與遺忘!
    大河劇的收視率的一路滑坡,究其原因,毫無疑問是創作題材的枯竭,就像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採,當採無可採之後,不得不尋找可替代的再生能源,作為壽命超過50年的超長系列,大河劇的題材的枯竭似乎不可避,因而,只能逐漸轉向一些次要歷史人物的拍攝,這對講究歷史考證的大河劇來說,少了很多精彩性與可拍攝性。
  • 大河內的創作之道
    《白箱》中的腳本會議顧名思義,系列構成負責創作故事大綱,將腳本會議中提到的要點糅進整個故事中去,同時決定整個劇本的情節走向。如果說創作一部動畫劇本是蓋一座高樓,那麼系列構成就是設計師兼施工隊頭子,各個編劇就是其手下的工人——蓋完之後發現樓塌了,第一責任人自然就是系列構成了。但另一方面,在腳本會議中,監督、製作人、投資人也都會對故事內容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也可以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 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從《大江大河》《閩寧鎮》看主旋律創作...
    11月12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電視劇分論壇繼續在成都舉行,侯鴻亮著重與業內同行分享了中國影視劇創作在堅持題材守正、觀點守正、正字守正同時,如何做到表達創新、形式創新、傳播創新。侯鴻亮首先將《大江大河》《閩寧鎮》兩部正午陽光出品的主旋律作品作對比。「一個是自主選題,一個是命題作文,一個花了10年時間,一個要在1年內集中創作。」
  • 【搜索】大河劇, 如何取悅90後?
    其實,大河劇的概念當前已經只是單純地指長時間播放、演員陣容強大的大型電視連續劇。雖然改編自小說,但不同於我們的古裝劇,其多有嚴密的歷史考證,可以當做教科書來看。而演員也會因為出演大河劇而感到光榮,那是對演技的一種無上的肯定。大河劇對歷史的嚴謹是出了名的。這首先體現在字幕上,這裡的字幕不是翻譯的字幕,而是提示人物、地點、時間的字幕。
  • 從日本大河劇看如何傳播民族故事
    大河劇,是什麼鬼?「大河」一詞來自法文詞彙的「roman-fleuve」,是指以家族生活為題材圍繞主人公呈現時代發展的長篇小說。目前日本的大河劇,是由日本放送協會(下稱NHK)自1963年發起,每年製作1部,從1993年發展成2部每部約50集。
  • 小慄旬飾演坂本龍馬 @NHK大河劇《西鄉殿》
    追新番新聞組/原創翻譯@是Y據悉小慄旬將出演鈴木亮平主演的NHK大河劇
  • NHK大河劇《麒麟來了》開播 第一集收視率高達19.1%
    由長谷川博己主演的NHK大河劇《麒麟來了》開播。人民網東京1月23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由長谷川博己主演的NHK電視臺大河劇《麒麟來了》於19日(每周日晚8時)開播,其第一集的平均收視率在關東地區為19.1%、在關西地區為19.3%。
  • 精品難出圈,《大江大河2》們的劇N代困境
    其二,《大江大河2》沒有流量加持,劇集零宣發,後期營銷較少,年末電視劇觀眾的分流也使其難以突出。其三,對比《有翡》、《巡迴檢察組》等大眾題材,年代劇有著天然的「短板」,其聚焦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故事決定了嚴肅命題的基調;作為續集的《大江大河2》並非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因此《大江大河》系列自帶觀看門檻,流失了圈層外的觀眾。
  • 新醬觀劇 | 歷史的滾滾洪流·NHK大河劇
    新一年大河劇的主演通常會在當年的紅白歌會上露臉,拜託觀眾們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多多關照。大河劇的演出者幅度非常廣,有時候邀請的主角、配角,會橫跨非電視電影界的人物,比如舞臺劇演員、傳統藝術人員、歌手、偶像、搞笑藝人,陣容非常多元,能夠吸引到廣泛的觀眾群體。能夠出演大河劇對於演員本人來說也是很大的榮耀。
  • NHK大河劇《麒麟來了》將於8月底繼續播出
    《麒麟來了》主演長谷川博己人民網東京7月23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NHK電視臺22日宣布,從6月開始暫停拍攝工作的NHK大河劇《麒麟來了》將從8月30日開始繼續播出。《麒麟來了》的劇本作者是創作了第29部NHK大河劇《太平記》、《夏目漱石的妻子》、《破獄》等作品的池端俊策。作為大河劇,這還是首次以智將·明智光秀為主角,並將其謎一樣的前半生展現在大家面前。故事從很多豪傑在成為「豪傑之前」的時代開始,並對這些豪傑的「誕生」分別進行了描述。
  • NHK大河劇頻繁出現問題 換角收視低風波不斷
    來源:新浪娛樂(文/棗)因澤尻英龍華被捕而受影響的NHK2020年大河劇《麒麟來了》,本周二正式宣布,由於需要重新拍攝部分內容,原定2020年1月15日的播出日期延後至1月19日,當然,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會延後一個月播出,目前《麒麟來了》的集數和大結局播出時間也尚未確定
  • 《大江大河2》周日見,《閩寧鎮》《正青春》等大劇也在這張最新片單裡
    12月20日起到明年初,《大江大河2》《閩寧鎮》《正青春》三部大劇將依次登場——日前,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發布了「美好時代劇獻」的第二季片單。早在劇本打磨階段,侯鴻亮就表示,《大江大河2》要拆解的難題,是如何將藝術的真實與歷史的真實、戲劇的矛盾與現實的矛盾做出最有效的結合,「我們想呈現的,不是『宅鬥』或『廠鬥』,是跳出了局部矛盾後,專屬於《大江大河》的情節。其中包括一些觀念的碰撞、改革與保守的角力。」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追求的「實」都有跡可循。他們專門去寧波實地調研、體驗生活,又在實拍階段搭建實景還原時代氣息。
  • 松本潤將主演大河劇!
    NHK電視臺公布了2023年的大河劇,劇名《怎麼辦家康》(どうする家康!)
  • 橋田壽賀子創作自傳劇本 刻畫動人的夫妻之情
    搜狐娛樂訊 (文/aya)10日消息,有日本國民電視連續劇之稱的《阿信》(NHK電視臺)的編劇、著名劇本作家橋田壽賀子第一次以自身人生經歷為藍本創作的最新作《妻子送走丈夫時》被拍成SP日劇,將於7月23日在TBS電視臺播出,播出時間為東京時間晚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