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田壽賀子創作自傳劇本 刻畫動人的夫妻之情

2021-01-09 搜狐網

  搜狐娛樂訊 (文/aya)10日消息,有日本國民電視連續劇之稱的《阿信》(NHK電視臺)的編劇、著名劇本作家橋田壽賀子第一次以自身人生經歷為藍本創作的最新作《妻子送走丈夫時》被拍成SP日劇,將於7月23日在TBS電視臺播出,播出時間為東京時間晚9點。

  《妻子送走丈夫時》是橋田壽賀子回憶23年前與丈夫巖崎嘉一死別的情景寫下的首部自傳性質的作品。想起那段日子,橋田壽賀子說:「我活到今天,覺得沒有比那再痛苦的事了。」

  橋田壽賀子在40歲時起嫁給身為TBS電視臺製作人巖崎嘉一。SP日劇描寫的是二人結婚後到巖崎嘉一59歲、橋田壽賀子63歲的秋天為止發生的故事。故事梗概:巖崎嘉一得了重病,從TBS退職,努力與病魔作戰並取得了勝利,踏上了屬於他、也屬於他們夫婦二人的第二次人生。那個時候橋田壽賀子正著手創作NHK大河劇《春日之局》的。某天,巖崎嘉一得知自己患上了無法施行手術的癌症,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橋田壽賀子不得不一邊寫作大河劇劇本,一邊凝神殘酷的現實……劇中,夫妻間充滿牽掛的感情、橋田壽賀子作為作家對工作的熱忱以及圍繞在二人周圍、給予他們溫情和勇氣的友誼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橋田壽賀子說:「失去人生伴侶,不管有多麼痛苦,我想只要我們努力活著,就能感受到對方在守護著我們。但如果我們消沉下去,那對方也不會開心。夫婦是無法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被剩下的那一個,就算為了死去的愛人,也必須好好活著。希望大家能在這部作品裡感受到我想表達的東西。」

  SP日劇《妻子送走丈夫時》由岸本加世子(出演電影《花火》)、大杉漣(出演電影《花火》)主演。飾演橋田壽賀子的岸本加世子與橋田壽賀子本人以及巖崎嘉一的父母都是朋友。岸本加世子說:「我真的沒有想到在巖崎去世23年後,自己能出演這樣的一部作品。電視劇中已經寫到了,雖然巖崎沒有對橋田老師說過一句像『我愛你』這樣的溫柔的話語,但巖崎的深沉的愛仍然很好地傳達給了橋田先生,這是一部能讓觀眾們從心底感受到他們二人深刻的夫妻之情的電視劇。」

相關焦點

  • 劉禹錫的春詞,通過對宮女神態的傳神刻畫,表現了她不勝幽怨之情
    走到庭中查數新開的花朵,蜻蜓有情飛到了玉簪上頭。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時浩」之稱,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
  • 《暗花》北京殺青 導演黃健中:以情動人很催淚
    一向擅長女性題材的導演黃健中在接受採訪中說,「《暗花》是我看過最好的劇本之一,故事的最大看點是以情動人,老闆光在看樣片時就曾幾次掉眼淚,我估計,整部戲下來,至少有八九次能讓觀眾流淚。」《暗花》複合型題材路線 不輸《青盲》《懸崖》黃健中以多變的風格一直活躍在影視創作的一線,從電影《小花》、《如意》到《良家婦女》,從《大鴻米店》、《紅娘》到《我的1919》,從電視劇《大風歌》到《霧柳鎮》,在他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幾乎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 杜國威談劇本創作
    香港傑出劇作家杜國威先生從事創作以來,對工作全情投入,勤奮多產,已發表近60部舞臺劇及30餘部影視作品。
  • 日本喜劇之王的創作秘籍
    七天之間,椿一交出的劇本全無笑料,卻是部前所未有的喜劇傑作。這個劇本讓向坂笑了83次。劇本註定無法通過審查,椿一併沒有遺憾,因為他在前一天他收到了入伍通知。  椿一終於走了,臨走前向坂叮囑他:「別輕易說為了國家而死,就象你寫的臺詞——真正值得人為之赴死的只有燒肉。」
  • 話劇劇本創作的4個要點
    舞臺指示:劇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時說出的文字說明部分。一般包括對劇情發生時間、地點的提示,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藝術處理的要求,對人物形體動作、心理活動和場景氣氛的描述等。因此,在藝術構思中,根據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圍繞全劇的中心事件,為每個人物設計出由許多行動導致大行動的行動貫穿線,遵循這樣的人物行動線,層次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質特徵,才可能塑造鮮明生動的舞臺形象。 揭示人物性格還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動作,有時這種細節動作可能與主題思想、戲劇衝突沒有直接聯繫,但對刻畫人物性格卻十分有用。
  • 大河劇的劇本是如何創作的?
    2002 年,憑藉NHK連續電視小說《櫻花》摘得橋田壽賀子獎,2008 年和 2011 年,分別負責 NHK 大河劇《篤姬》和《江~公主們的戰國~》的劇本創作。著作《女人之道為一本道》(小學館出版)等成為日本話題性作品。
  • 新作《三色鐲》歷時8年重新演繹圖蘭朵,王小平:小說創作比劇本創作要快樂得多
    對於這部新小說,新電影,王小平都有很多話想說,談到小說創作和劇本創作有何不同時,王小平說:「寫劇本是在為一個宏偉的工程打基礎,寫小說是一個人的戰爭,但對我來說,我更喜歡小說,因為它更自由,隨意,沒有束縛。」
  • 《山海情》:一種鄉土中國的縮影,一部真實動人的史詩
    不同於這種自然環境的粗獷氣質,劇中用各種信息量飽滿的人物細節特寫給情節表達注入了生命,使之有血有肉、真實動人:為喜歡的姑娘捎帶一塊當地的油餅,咧著嘴說「看你吃比我自己吃還香」的得寶;給臨行外出打工的女兒的包裹裡偷偷塞進幾張紙幣的白校長;親情、友情亦或愛情,經那一代人特有的羞澀隱忍的方式表達出來,
  • 嚴歌苓將陸焉識刻畫為浪子 稱浪子回頭更動人(圖)
    作為嚴歌苓顛覆性轉型之作,小說《陸犯焉識》主要處理的是知識分子在中國近代動蕩歷史中的命運和他們的精神世界,大有「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之氣概。  知識分子的悲劇歷史命運  《陸犯焉識》「小說以深遠的濟世情懷,將知識分子陸焉識的命運鋪展在中國近當代政治這塊龐大而堅硬的底布上,檢視了殘酷歲月裡生命可能達到的高度」。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文/顧無【引觴漫談】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然而,我們對於李煜的了解,好像還是停留在他亡國之後的幾首千古名篇上,很少會觸及到李煜做皇帝時期的創作。原因大概是是那時候的創作題材庸俗,詞筆爛豔,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不符合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理念。看人們對晚唐時期《香奩集》的評價就知道了。
  • 年度亮眼之作《天下糧田》,匠心刻畫一部精妙絕倫的群像志
    良果必有良因,《天下糧田》的金牌編劇高鋒,導演闞衛平,總製片人俞勝利、肖凱,製片人趙明、李傑林、張衍等團隊人員對劇情所做的邏輯嚴密、精彩迭起、節奏充實的創作,加之精良考究、遵循歷史的場景製作水平,共同構成了這部劇的良品外殼。同樣的,全劇一以貫之的文學文化氣質與精妙絕倫的群像刻畫則是《天下糧田》劇作的精緻血肉。
  • 編劇養成記之劇本大綱的創作方法
    實際拍攝只認劇本,大綱是個過渡產品或展示性產品。只有在劇本未成形的前期,故事大綱的作用才能突出顯現。特別是我國現階段的影視行業,甲乙雙方互不信任對方的水平和人品,加上工作流程極不科學,或者不同的甲乙方工作方式千差萬別各有各的執拗,導致百分之八十的公司和機構都採用互虐的方式進行劇本創作,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常常都是乘興而來,切齒而散。
  • 彝族歌劇《聽見索瑪》以情動人
    美聲加RAP,吟誦蒼茫與力量 彝族歌劇《聽見索瑪》以情動人 作為迄今為止我國西部唯一的國際戲劇節、世界冬季戲劇節,本屆戲劇節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立足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遊等七大內容支點,踐行「戲劇即生活」的理念,倡導戲劇創作社會化、戲劇欣賞大眾化,打造戲劇的「香格裡拉」。講述脫貧攻堅 彝族村寨的真實生活  「我不是大雁,掠不過山巒;我不是太陽,不知曉天地冷暖。
  • 春夏秋冬又一春,《西安千古情》創作紀實
    總導演黃巧靈在創作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帶領藝術創作團隊,深入採風,腳踏著這片土地,才會真正尋找到屬於這座城市的根脈和情懷。創作團隊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採風從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到半坡遺址,從兵馬俑到華清池,從灞河之畔到三過村,宋城藝術創作團隊踏著歷史的印跡,追尋著西安這座古老而青春的城市在每一個歷史階段的高光時刻。
  • 鏈子橋和憂鬱的星期天
    跟其他人一樣,鏈子橋很早以前就通過影像進入到我的記憶之中,那是電影《憂鬱的星期天》。2014年10月,我到布達佩斯,跟我擁有共同的影像記憶的一個老友就在微信上問我,看到鏈子橋沒有?我說肯定當然必須。《憂鬱的星期天》那部電影,一開頭進入觀眾視野的,就是俯拍的鏈子橋。
  • 編劇||劇本創作,獲取故事靈感的的實用方法——借力!
    創作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種,寫出好故事的方法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用心。用心講一個故事,並成功將它拍成舞臺劇,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但卻有大批大批的戲劇人們前赴後繼。馮陸和張肖這兩個年輕導演,就是其中之二。動漫也是講故事有了想法,有了素材,有了感覺不會將之組合成一個井然有序的動人故事,怎麼辦?
  • 《詩經》裡動人的戀慕之情
    文心清賞|《詩經》裡動人的戀慕之情多情最是春庭雪,年年落滿離人苑。它的數量雖多,面目卻不同,有如百花爭豔,各各呈現著動人的風姿。有些詩表現少男少女熱烈真誠的戀慕,像泉水一樣晶瑩, 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衛風·木瓜》);有些詩描寫山林草野,不期而遇的幽會,像大自然一樣樸野、清新,如《鄭風·溱洧》詩,共二章,選錄第二章:溱與洧,方渙渙兮。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一句道出夫妻之情的真諦
    人的一生有很多種情,愛國情、兄弟情、姐妹情、父母情、友情、愛情。每一種情對人們來說都很重要,人的一生幾乎都在為這些情所牽絆,正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有所寄託、有所方向更有所期待。在這些情當中親情是上天註定的,從出生開始便與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朋友情是在合作關係中產生的比較友好的一種情誼,愛國情是個人對國家湧生出來的一種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