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鹽可甜、能文能武,臺下是一個蹦蹦跳跳的90後小姑娘,臺上卻搖身一變咿咿呀呀的小生模樣。這樣的反差萌是我們無從想像的,你只有見過舞臺上她那般的沉穩老練,才會不禁讚嘆:呦,這個小姑娘很不簡單!比起男小生的硬朗和有稜角,蒙蒙將女小生特有的秀氣,陰柔,表現的更具吸引力。
杭州藝苑上演了一場傳統越劇精品劇目《血手印》。這是鄭蒙蒙在單位裡第一部主演大戲,在現場,越劇畢派傳人鄭蒙蒙在該戲中扮演林昭得,她扮相文弱書生,唱腔韻味十足,將一個老實巴交的角色演繹得渾然天成的。表演成熟老到的她,讓人看起來很是過癮。對蒙蒙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如今的她褪去了學生時代的稚嫩,更像是一名成熟的越劇演員,將各種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無論是«何文秀»中的張堂,還是«紅樓夢»中的賈母,蒙蒙似乎都拿捏的很是準確,這種角色的變換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是觀眾感受不到的。「粉絲的認可是我堅持的最大動力」蒙蒙這樣說道。
作為冉冉升起的畢派新秀,鄭蒙蒙不僅在舞臺上獲得了無數觀眾的掌聲,閒暇之餘的她加入了專業的短視頻團隊,日常拍攝和直播,這種新的嘗試將傳統越劇文化走出了國潮範兒,這對其他年青一代的越劇演員來說,蒙蒙是很好的楷模和典範。
對話鄭蒙蒙
Q1: 其實作為年輕人來說,繼承傳統文化這一行的苦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懂的,你是怎麼啃下這塊硬骨頭的?
是啊,學戲的苦,並不是常人能體會的。日復一日的練功、練唱,這是一條用汗水、淚水鋪成的艱辛之路。我當時懷揣著夢想進入嵊州藝校,但去了發現自己的天生嗓音條件在班裡並不出色。有很多優秀的人,可我不想認輸。然後我就下定決心一次次犧牲午休時間,一次次晚飯過後去加練。
後來,慢慢的我的嗓音一點點洪亮通透起來,以至於粉絲們一度以為我說自己嗓音不好僅僅是一種謙遜。其實我屬於起步晚了的,我16歲才開始接觸越劇,別人都是12、13歲就開始學習了。除了嗓子以外,練基本功也讓我非常頭疼。看著別的同學輕輕鬆鬆地將腿舉過頭頂,我很著急。在那段時間裡,我只能憑藉不知道哪裡來的一股毅力,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Q2:做短視頻半年左右了,國潮範兒是你的標籤,這一行給你的生活方面有帶來什麼大的變化嗎?
我當時接觸抖音也是很偶然的機會,那天看我們藝校老師的直播,在直播間也交流了很多,自己其實很想去嘗試就跟老師連線,從完全小白的一個角色開始嘗試,很多直播按鈕什麼的也找不到規範什麼的也不是很懂,但還是一直試著試著,覺得還很有趣,因為看到很多戲迷朋友給我留言,說想聽戲,想聽我唱。我就一直在堅持,將傳統文化國潮範兒進行到底。
後來我跟專業的短視頻團隊合作,那段時間是我成長最快的時候,我覺得直播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難以接受,我把她當成了一個鍛鍊的平臺。其實我生活中也不太會講話的那種人,但在直播間我和粉絲朋友們互動,也就是我的蒙蒙噠們,口才、唱腔都提高了蠻多。大家都稱呼我蒙哥,我很喜歡,就霸氣中不失可愛。
Q3:對其他像你一樣年輕一代的越劇演員,你有什麼建議給到她們嗎?
其實很多像我一樣的越劇演員,我們心中是有一團火的,那團火是我們對傳統越劇文化的熱情。可很多時候,這股子熱情總被現實打敗,在單位我們可能只是小小的跑龍套演員,嘗試著各種角色卻又沒辦法真正讓觀眾記住自己,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我真的很感謝我背後的專業團隊,用新的嘗試、新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視頻拍攝、直播已經成為了我的日常,雖然有時候很累很累,可我很喜歡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我也希望很多像我一樣的青年越劇演員能和我一起,加入這個行列,年輕就是要有無限可能,誰說越劇文化不能國潮範兒的?我不就是一個例子嗎?
鄭蒙蒙簡介
26歲畢業於嵊州越劇藝術學校
杭州越劇院青年演員
畢春芳老師親自見證敲章的唯一再傳弟子
畢派新秀師承上海越劇院著名畢派小生丁小蛙
2016年1月25號舉辦了傳承戚畢藝術迎新春的折子戲專場
所學劇目:
«何文秀»飾演張堂
«血手印»飾林招得
青春版«紅樓夢»飾賈母
«光緒皇帝»飾光緒皇帝
«王老虎搶親»飾周文賓
«沉香扇»飾徐文秀
«玉堂春»飾王金龍
«鑑湖風雲»飾陶成章等
所獲獎項:
2015年紹興市折子戲大賽榮獲表演金獎
2019年榮獲越美中華青年演員戲曲大賽佳藝獎
就像鄭蒙蒙所說,自己踏上短視頻這條路並越做越大也絕非偶然,她背後有一整個專業團隊的支持—鏈貓機構,如今鏈貓已經成長為短視頻平臺越劇領域領先的頭部機構,它旗下所擁有的的不僅有鄭蒙蒙這樣優秀的青年越劇演員,還有包括越劇戚派傳承人餘玉嬋、金靜等資深越劇演員。為此我們對話鏈貓負責人,傾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問: 越劇在短視頻是比較小眾的圈子了,您是怎麼想到將這樣的傳統文化做起來的,又如何和國潮範兒結合起來?
答:其實越劇在江浙滬這一帶並不屬於小眾文化,不僅很多老人會去聽,年輕人也是略知一二的,不過如何將這個圈裡的傳統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認識它喜愛它,這是我們選擇短視頻的初衷。畢竟在風口上,它的影響力度是別家無法企及的。很多越劇演員,包括很多流派傳承人他們演出之餘會有空閒時間,如何將這些閒暇利用起來,去和觀眾粉絲近距離交流互動,達到傳承越劇文化的最佳效果,是我們團隊一直在前進摸索的導向。
「國潮」是我們最近打出的一個新的旗號,傳統文化需要我們這一幫人去傳承,不僅僅是越劇圈,包括琵琶、古琴等都是非大眾的器樂,同時很多老一輩的藝術家,他們身上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藝術氣息,你是不能忽視的。所以,我們和琵琶大師俞冰,以及國潮大爺POLO安等其他眾多的戲劇演員一起在堅持著做一件事,就是將傳統文化國潮範兒,讓更多年輕人去接受去熱愛,這也是我們團隊未來會一直堅守下去的方向。
最近我們啟動了「國潮短視頻」訓練營的課程培訓,這對於很多像蒙蒙一樣的青年演員來說是個很好的契機,無論你有無經驗,都可以加入我們,這是一個傳統文化和新型短視頻直播碰撞的平臺,年輕就要敢於去嘗試,去追尋,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把這件夠酷的事兒做大做好!
鏈貓喵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