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很多寶媽寶爸訴苦著天天帶孩子去醫院有多痛苦。然而寶寶生病的原因卻驚人類似。夏季是一年中最容易缺鋅的季節,每年7 、8 月份看病的寶寶,缺鋅的發生率高達60%以上。所以在盛夏來臨之際,應做好補鋅的準備。
血清鋅(Zn)正常值:7.65~22.95微摩爾/升(50~150微克/分升),如果血鋅水平在正常低限以下方可做出缺鋅診斷.
相關症狀
☆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頭圍等發育指標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顯得比較矮小。
☆與同齡孩子比較,動作及語言發育遲緩,記憶力低下。
☆缺鋅使唾液中磷酸酶減少, 味蕾功能減退, 故出現厭食、偏食、口腔炎、口腔潰瘍等, 嚴重時常有精神不振、萎靡、抑鬱、行為異常等症狀。
☆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特別是呼吸道疾病,如感冒。
「鋅」都去哪兒了
攝取不足鋅主要來源於瘦肉、肝、蛋、奶等動物蛋白食品,夏天寶寶不喜歡吃葷腥,導致鋅攝入減少。另外,夏天寶寶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也會影響鋅的吸收。
出汗過多夏天氣溫高,容易出汗,汗中含有較多的鋅,導致鋅丟失過多,寶寶一天隨汗液丟失的鋅可高達4毫克。寶寶和樹木一樣,春夏季節生長發育較快,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他們本身生長發育就迅速,需要鋅量大,所以容易出現鋅缺乏。
其他原因人工餵養的寶寶更容易缺鋅。因為初乳中含鋅量比成熟乳高,寶寶出生後未哺初乳或母乳不足,又沒有及時添加富鋅輔食,就會導致鋅攝入不足。另外,早產、偏食挑食、患佝僂病以及易出汗的寶寶都容易缺鋅。
缺鋅的防預措施
要防止寶寶缺鋅,首先應保證每天攝入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需要量。一般根據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剛出生到6個月以內的寶寶,日需量為3毫克;7~12個月的寶寶,日需量為5毫克;1~3歲的寶寶,日需量為10毫克。當然,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應達到20毫克的日需量,才不會影響寶寶的鋅攝取量。
富鋅輔食: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胺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但是很多寶寶會對這類食物有過敏反應,不宜多吃,這也是寶寶缺鋅的原因之一。植物性食物中的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0%左右。
健康的鋅:科學配比
自然界存在多種鋅,尤其是在孩子缺鋅的夏季市場上更是有很多鋅,家長往往看的頭暈眼花不知如何選擇,平常選擇每天可以補的鋅,如果檢查後缺鋅的厲害,建議補充藥物鋅,實在不知道怎麼選擇,建議遵醫囑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