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兵用斷臂寫字,背後故事讓人熱淚盈眶

2020-12-23 正北方網

英雄的本質是什麼?

是永不言敗的精神

是用不屈精神創造奇蹟

87歲的周全弟

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在防禦戰中

他曾在雪地潛伏三天三夜

被嚴重凍傷截取四肢

近日,他用斷臂寫下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令網友排隊致敬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入朝參戰他被嚴重凍傷截掉四肢

1949年4月

未滿16歲的周全弟被抓壯丁當兵

不久之後,全國即將迎來解放

他所在國民黨四十七軍起義

隨後被編入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九兵團二十六軍

△周全弟老人

韓戰爆發後

周全弟所在部隊立即從駐地向鴨綠江開拔

連動員會都是在列車上進行

時間緊任務急周全弟和戰友們在邊境上只領到單棉衣褲和膠鞋就挺進朝鮮參與作戰

當年,朝鮮遭遇百年不遇極寒天氣志願軍們冒著零下30度的嚴寒執行狙擊美軍部隊的戰鬥任務周全弟和戰友們在雪地裡埋伏了三天三夜他回憶當時:「餓了,每天3個土豆充饑渴了就抓身旁的雪往嘴裡塞。」

但當衝鋒號吹響時周全弟發現自己手腳失去知覺,站不起來只能眼睜睜看著周圍戰友發起衝鋒他說:「再後來就眼前一黑啥也不曉得了……」

△志願軍戰士們從冰雪中發起衝鋒

戰鬥結束後戰友們找到奄奄一息的周全弟當時他的雙手雙腿被凍傷感染如果不馬上動手術切除就會有生命危險

醫療條件緊缺在沒有進行麻醉情況下醫生用冰塊將他四肢包住在他高燒昏迷時進行截肢手術:雙手從前臂處、雙腿從大腿根部截除

△志願軍老戰士、一級傷殘軍人周全弟

術後,醫生說:「如果7天沒醒就救不過來了。」但周全弟憑藉堅強的意志活了過來

斷臂後他用殘肢抱毛筆練習書法

失去了雙手雙腿後周全弟沒有輕言放棄生活不僅鍛鍊自己基本的生活能力他還嘗試用殘臂夾著毛筆練習書法

經過刻苦練習周全弟書法自成風格作品受到專家好評還多次在各類書法比賽獲獎

用殘臂練習書法並不僅是愛好他還通過書法作品對後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每當院校師生來休養院參觀學習周全弟都會主動到現場表演抱筆書法

△周全弟為來休養院慰問學習的群眾題字

幾十年時間周全弟累計寫了近2000幅書法作品

△周全弟老人書法作品

網友:向革命前輩致敬

斷臂傷殘老軍人抱筆書法和他背後的故事

令網友動容

「看到這一幕,令人感動!」「愛國之心永遠熾熱!致敬!」

......

向每一位曾浴血奮戰的英雄致敬!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綜合國防時報、網友評論等

[責任編輯:孟捷]

相關焦點

  • 87歲抗美援朝老兵,用斷臂寫下8個大字!
    87歲抗美援朝老兵,用斷臂寫下8個大字!歲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一級傷殘軍人他曾在一場防禦戰中雪地潛伏了三天三夜四肢因嚴重凍傷被截除>這八個字的每一筆都是老兵精神不屈的見證1949年4月未滿16歲的周全弟毅然替大哥去當兵留大哥在家照顧父母不久後他所在的軍隊被編入解放軍三野26軍
  • 造林千畝「點綠成金」——斷臂老兵的致富故事
    新華社福州10月4日電題:造林千畝「點綠成金」——斷臂老兵的致富故事新華社記者秦宏、趙雪彤山叫紅旗嶺,原是下雨泥沙俱下的「光頭山」;人叫蘭林金,是雙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的退伍軍人。10年前,在革命老區福建省長汀縣,這山這人「相遇」,人讓山變成一批人賴以致富的「花果山」。2003年,蘭林金在砂石場做爆破工作時不幸發生意外,造成一級傷殘,勞動能力基本喪失。但軍旅生涯養成的不服輸性格,使他不斷地進行自力更生嘗試。蘭林金嘗試過養鴨養魚,種油茶種毛竹等,但因缺技術、缺資金等,均以虧本告終。
  • 內江87歲老兵親歷上甘嶺戰役 上央視講述「一個蘋果」的故事
    ,內江志願軍老兵鄭時文受邀講述了志願軍英勇戰鬥的故事,引發全國觀眾深刻共鳴。內江老兵講述「一個蘋果」的故事「我是一個小小的通訊員,一個學生兵。我的任務,送戰地文書,搜集戰地情報,寫戰地通訊。小筆桿子寫得笨,但是要寫,因為我們全軍需要聲音!祖國需要聲音!」在央視演播廳,鄭時文慷慨激昂。在《難忘鐵血上甘嶺》節目中,鄭時文手拿蘋果走進央視演播廳,這個蘋果有著特殊的意義。
  • 九死一生,他們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
    犧牲的英雄,為和平而戰,浩氣長存;健在的老兵,曾九死一生,他們就是活著的歷史。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楚天都市報採訪了志願軍第十五軍6位老兵,推出《血戰上甘嶺-英雄老兵憶戰友》,講述6位英烈的故事。
  • 抗戰老兵剪影:當年軍帽裡寫著「死」字 | 圖片故事
    他成了一名老兵志願者。 老兵中,年齡最大的有107歲,「他們是抗戰期間的小夥子小姑娘,我們見面的時候已經是一百歲上下的老爺爺老奶奶了」。 起初,他只是想來看看他們,沒想過要拍片子。他沒有拍那些困苦的環境和身上的疤痕,只是記錄了老兵們的眼睛,「我是一個幸運的人,能遇到他們,看到他們眼中的光,有委屈,有遺憾,有憤怒,有自豪,有生死,更有想念」。 到2018年,老兵已經走了很多,他把拍攝的老兵眼神做成一個短片,為老兵籌款,其中很多人的名字被打上了白色方框。
  • 用嘴篆刻,用肚顛勺:斷臂後,七人在藝術中重生
    他們義賣自己的書法、篆刻、繪畫作品,用得來的資金捐助貧困山區的學校建設教學樓,希望以此來回饋社會。影片是通過七人的麗江聚會結構起來的,在義賣、飲茶、釣魚、聚餐等團體活動間,穿插講述每個人堅韌的人生故事,記錄他們生動的生活現場。依傍著麗江詩意的山水景色,七人圍桌而坐。「氣氛製造者」石曉華站起身,用腳趾夾起酒瓶,依次給六位哥哥倒上了黃酒。哥兒幾個咬住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
  • 解讀87版紅樓夢背後不為人知的拍攝故事
    正是這個建議,才讓紅樓夢走進千家萬戶,而87版紅樓夢之所以奉為經典,不僅因為拍攝的早,更因為他背後克服了無數個常人眼中的不可能。紅樓夢是一本殘書,也被文壇譽為「斷臂的維納斯」,劇本的改編成了當時最大的事,為此劇組請來曹禺、沈從文、蔣和森、周汝昌等當時國內頂尖學術研究大師,陣容之豪華空前絕後,讓人瞠目結舌。
  • 今晚,相約CCTV-7《老兵你好》欄目,聽內江老兵講述穿過硝煙的故事...
    今晚,相約CCTV-7《老兵你好》欄目,聽內江老兵講述穿過硝煙的故事—— 2020-10-17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時刻準備著》特別節目致敬老兵 英雄故事看哭觀眾
    熱淚盈眶 英雄故事感動人心用生命書寫崇高,用奉獻詮釋軍魂。從排爆、抗「疫」,到扶貧、助學……在國家需要的第一線,老兵時刻準備著!「挑戰死神」的拆彈專家張保國,用血肉之軀鑄造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金色盾牌。脫下軍裝,穿上警服,他仍堅守排爆工作,誓保一方平安。作為全世界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第一人,「禁區勇士」胡洪煒講述了退役21年來,帶領「王牌部隊」1800多小時超特高壓帶電作業,1200多公裡高空走線,只為保障萬家燈火的故事。網友表示,「這才是我們身後最強大的盾牌!」
  • 以「愛」之名,致敬老兵!
    乘坐主題婚車環遊西湖,抗美援朝老兵姚龍和熊菊芳夫婦興奮不已。11月30日,浙江杭州,抗美援朝老兵鍾恆夫婦和姚龍夫婦乘坐著裝扮一新的紅色1314路巴士環遊西湖景區。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杭州市公交集團共同發起「用愛向老兵致敬」主題婚車活動,1314路諧音「一生一世」,以此表達對老兵夫婦的美好祝福。「那個年代,拿票去換2斤糖,戰友們熱鬧一下,就算結婚了。」老兵鍾恆今年87歲,1951年3月入伍。他與妻子鍾慧英已相伴走過半個多世紀,沒能給妻子一個像樣的婚禮是他一直以來的遺憾。「沒想到今天補上了這個遺憾」,老人激動不已。
  • 楊議女兒舉行婚禮,87歲楊少華親臨現場,楊議現場熱淚盈眶
    在發表感言的時候,楊議激動得熱淚盈眶,表示這次參加婚禮是喜悅的,但是還帶著一點憂傷。楊璐陽的爺爺楊少華是相聲界大師級別的人物。如今孫女大婚,已到87歲高齡的楊少華也來到了現場,身子骨上去還非常的硬朗。由於爺爺在相聲界的影響力,在楊璐陽的這場婚禮上,大家也見到了許多熟悉的身影,很多相聲圈的名人都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 【橙子新聞】【新生入學教育】我院舉辦「聆聽老兵故事,傳承老兵精神」主題觀影活動
    為傳承老兵精神,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11月29日晚,我院組織新生在篤行樓A200舉辦「聆聽老兵故事,傳承老兵精神」主題觀影活動。紀錄片通過對時代楷模、201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張富清老人先進事跡的記敘,彰顯了共產黨人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揚了新時代中國最忠誠偉大的士兵樸實勤勉、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 老兵故事 新意傳播
    不只是楊養正老人,近年來,媒體發揮資源優勢,多方尋訪抗戰老兵,通過新聞報導保存了抗戰活歷史,一些媒體還策劃組織了幫老兵回家、圓夢行動。而今,抗戰老兵陸續辭世,尋訪抗戰老兵也進入「搶救性」階段,資源越是珍稀,越要有效利用。筆者認為,媒體需積極運用融媒體手段,創新傳播方式,豐富報導形態,讓老兵故事和精神走近更多年輕受眾。
  • 還記得非誠勿擾的「斷臂天使」嗎?成功牽手小鮮肉後,如今怎樣?
    自古以來,維納斯便是諸多文學作品、美術作品的寵兒,當年希臘農民伊奧爾科斯在地裡發現維納斯雕像的消息迅速傳開,引起無數人的爭奪,最終導致雕塑雙臂不幸被砸斷,從此以後,維納斯便成為「斷臂女神」。而這種殘缺,也成為一種美好。
  • 電影《我的心靠近你的夢》開機,以磁縣「斷臂天使」李娜為原型!
    該電影由邯鄲市青年編劇藤陽的作品《旅程》改編而來,電影的男女主人公將分別由臺灣勵志盲人歌手曹松章和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斷臂女孩楊佩扮演。以邯鄲殘疾人自立、自強為主線,講述了陽光的斷臂女孩與陰鬱的失明按摩師之間的情感故事,引導當代年輕人以陽光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挑戰未來、迎接並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 邱少雲放棄自救,身體燒焦壯烈犧牲,87歲戰友:抹黑邱少雲的人都是混帳
    邱少雲,1926年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玉屏村邱家溝,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解放軍,志願軍入朝作戰後是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連隊擔負著391高地掃除敵人障礙的爆破任務。10月11日,邱少雲所部潛伏進入391高地的一處蘆葦叢。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用最輕鬆的語調講最殘酷的故事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用最輕鬆的語調講最殘酷的故事 2020-11-05 15:16 來源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用最輕鬆的語調講最殘酷的故事 返回搜狐
  • 長沙抗戰老兵的故事:他們只期望不被遺忘
    他叫王光亞,今年100歲,是長沙倖存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軍人不怕犧牲,但是害怕遺忘。請不要忘記抗戰和犧牲的戰士。」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王光亞感慨。「七七事變」76周年紀念日之際,記者走訪長沙抗戰老兵,聽他們的故事。
  • 76年思鄉情,87歲臺灣老兵尋親巴南!據說,親人就在龍洲灣...
    △重慶籍赴臺老兵蕭運騫越靠近人生終點,越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今年已經87歲的蕭運騫,想在重慶巴南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根」。據蕭爺爺回憶,在他11歲的時候,由於聽聞當地招兵抓壯丁,他趕緊躲到山上避風頭,不料在山上碰到軍隊抓壯丁,由此開始了他多年的軍旅生涯,告別了家中3歲大的弟弟。最後,他隨軍隊抵達臺灣,改名叫「蕭運騫」。
  • 嶽陽87歲抗戰老兵重溫革命歲月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這天,嶽陽林紙黨群工作部、洪家洲社區負責人走訪慰問抗戰老兵、原嶽紙職工醫院副主任醫師劉長平,並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已經87歲高齡的劉長平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大夥與劉老及家人聊起家常,詳細詢問老人身體狀況,一起重溫革命戰爭時期的崢嶸歲月,暢談新時代發展變化,並叮囑老人要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