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島第 49 條推送
🇳🇴
快時代,因速度而焦慮
慢直播,讓世界慢下來
♫
2020年,一場疫情讓全球停擺,
雲旅遊、慢直播突然流行起來。
慢,反而成為另一種潮流:
慢食、慢活、慢綜藝、雲旅遊……
當中國人習慣了超高速時代快車,
我們用「慢」來治癒「快」時代的焦慮。
▲李子柒的田園生活、綜藝《嚮往的生活》、歌曲《從前慢》、鄉村民宿、去大理……近些年,太多流行的文化現象與慢相關。好比織一件毛衣明明需要30小時,
李姑娘只濃縮3分鐘給你看。
慢,中國人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而在遙遠的北歐挪威,
他們竟然真的花150個小時,就只直播織毛衣!
▲挪威NRK電視臺連續25小時直播一堆柴火從點燃到熄滅全過程、直播織一件毛衣全過程,最無聊的一期,卻有超過100多萬人收看。也是這一把火讓挪威慢直播紅遍全球。挪威慢電視,慢得太不可思議了!
挪威人把這一檔真人秀節目,
稱作慢電視,Slow TV。
它堪稱史上最催眠的電視節目:花上幾小時、幾天幾夜,盯著電視看一堆柴火燃燒🔥、一群阿姨織毛衣🐏、一次火車旅行🚄……乍一聽簡直無聊透頂,卻屢屢成為挪威的收視率冠軍,甚至有一次,全國66%人口都守在電視前。
要知道,中國春晚的最高收視率也就40%。
今年,挪威慢電視11周年了。
😂沒錯,這節目居然火了11年。
這些在常人觀念裡
「不可能在電視上播」的節目,
恰恰道出了北歐生活的真諦:
有趣的事情總是不經意出現,
想要知曉,就得繼續看下去。
今天,時差島帶你看遍挪威慢直播
👀
什麼是挪威慢直播
▲挪威慢電視創辦人託馬斯·海勒姆(Thomas Hellum)登上TED演講舞臺。他還把某次慢直播的時長:134小時42分45秒,印在了T恤上。
▲11年來,挪威慢電視至今已經播了26期。
11年,挪威人都直播了什麼?
繼2009年火車直播首秀一炮打響後,
2011年,電視臺把鏡頭裝在「挪威名片」海達路德郵輪的船頭,進行了長達135小時、整整6天6夜的旅行全過程直播——事實證明,挪威人太愛這種超長慢直播了!足足320萬人收看,佔了全挪威人口2/3。
這期節目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成為當時世界最長的直播紀錄片。
▲這部超長、超瘋狂的6天挪威西部沿岸郵輪風光紀錄片,無間斷地記錄了郵輪行駛的全過程。
很快,吉尼斯紀錄又被自己刷新:
2017年,馴鹿遷徙,直播了7天7夜!
這是最具人類學意義的一次慢直播了。馴鹿是北挪威符號,每年春季的馴鹿大遷徙更是一次史詩般的自然盛景。100多公裡,從冬牧場芬馬克高原一路追蹤到夏牧場法拉海岸,成就了慢直播經典之作。
有趣的是,馴鹿群遷徙到一半走累了,停下來大休息,電視臺只好暫停直播,等待它們再次上路(原來挪威人也有忍不住叫停的時候……
他們也直播有意義的大事
中間有幾年,對慢直播「太無聊」的批評聲音多起來,於是,自尊心超強的挪威人開始「嚴肅而有意義」地搞事情。
大教授講歷史課夠深度了吧?
2014年《200分鐘講透200年挪威史》
2015年《24小時加長版歷史公開課》
2015年《200分鐘講透二戰史》
.
想像一下,我們天天直播賣貨,挪威人直播50位學者24小時講課、70萬學生實時收看,還熬了一整個通宵,這民族也太愛學習了。
▲挪威著名學者Frank Aarebrot為觀眾講挪威史。還有勵志的100小時徒步之旅,
就一直走一直走……
▲2018年,挪威著名探險家 Lars Monsen在峽灣地區進行了長距離徒步,300多萬人收看。這是2019年挪威慢直播10周年,卑爾根車站搭起了一塊木頭數字鐘,每過1分鐘,就人工更新一下數字,整整持續了24小時。▲主持人受不了了,說讓他們慢慢搭,咱們停一下,我要去喝水…
當然,挪威人最擅長的
還是直播無聊的時間
更慢、更無釐頭的,
是他們直播「比無聊更無聊的時間」。
除了直播一整夜柴火燃燒,
各種無聊直播還包括:
🎄8小時,直播廚師做聖誕烤肉;
🌊12小時,直播世界最大漩渦薩爾特流;
🐟24小時,直播如何釣一條三文魚;
🐏25小時,直播通宵織毛衣;
🐔42小時,直播母雞孵小雞……
▲2013年織毛衣之夜,直播25小時,居然有100多萬人收看。▲2019年復活節,直播32枚雞蛋誰先孵出小雞,還搞有獎競猜,這個腦迴路真是奇葩…▲直播薩爾特流,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漩渦。最大直徑10米,深度5米。2020年新冠疫情襲來,
挪威人的無聊慢直播更「恰逢其時」。
數百萬人圍觀一隻小松鼠、一隻灰林鴞,
能緩解一下病毒帶來的恐懼嗎?
▲2020年疫情期間,挪威廣播公司播出了斯瓦爾巴群島的郵輪慢電視,但從收視率上,觀眾們明顯更愛看這種小動物的無聊日常。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驚呼:
挪威人真是閒瘋了吧?!
▲歐巴馬2018年訪問挪威,他評價挪威慢電視的原話是:This is true. Video of logs burning for hours. And hours. And hours. That's crazy!挪威人究竟有多痴迷慢直播?
整個世界都發自肺腑懷疑人生:
這樣的慢電視真的有人看嗎?
坦白講,相當火爆!
11年來,慢直播一直擁有超高收視率。
很多老觀眾深陷屏幕,無法自拔:
一位76歲老先生,
收看了卑爾根火車的全程直播,
火車抵達終點時,他竟然起身取行李,當腦袋撞到了窗簾架,才想起原來在自己家裡!
一位中年主婦,
在自家客廳看郵輪直播看入了迷,
聞到一股煙味,第一反應竟是給直播熱線打電話說郵輪起火了……經接線員提醒,才發現是自家廚房的鍋燒乾了。
還有一位82歲的超高齡觀眾,
守在電視前,整整5天沒上床睡覺。
生怕錯過什麼,結果最後什麼都沒看到。
不甘心只做觀眾,要參與感!
2017年的夏日火車直播,電視臺提前公布了直播時間與路線。這下,一場原本呆在沙發上的慢直播,瞬間變成了一場全民戶外狂歡——沿途17個郡、118個地區、172座車站的居民紛紛走出家門,舉著國旗夾道恭候火車到來。
甚至,很多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出現了。
有人打出標語「我很自豪出生在這裡」「歡迎來到羅弗敦群島」,有人在車站現場求婚……挪威前首相、宋雅王后也會突然在鏡頭前露臉。
挪威這股慢調子,把外國人也傳染了
🇺🇸美國Netflix買下慢電視版權,
與好萊塢大片同臺播放;
🇬🇧英國航空也引入慢電視,
在航班上供乘客打發時光;
🇰🇷韓國電視臺派專人來挪威學習節目經驗;
.
🇬🇧最專業的是英國人,2016年,BBC推出了長達50小時的慢直播紀錄片,山脈、叢林、島嶼、沙漠、草原,從頭到尾沒有剪輯、沒有旁白;NASA把直播間帶到了宇宙,與你同步日月星辰和國際空間站日常;我們的iPanda熊貓頻道2013年上線迄今累積流量超100億。大熊貓的吃喝拉撒、各種憨萌日常引得全球網友圍觀。但無論如何,多年來
慢直播再其他國家只是小眾趣味、一時流行,
在挪威卻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國家行為藝術。
慢電視為何如此迷人?
挪威曾發起一項全民調研,
你究竟喜歡慢直播的什麼?
票選最多的答案也是:
Ja, vi elsker dette landet!
我們愛這個國家啊。
挪威社會學家Arve Hjelseth研究指出,
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是慢直播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歐人向來以高冷寡淡著稱,在挪威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很少有什麼事兒能讓所有人真正聚集起來,但慢直播卻做到了!」
這個節目之所以出彩,就是因為觀眾仿佛置身現場,好像真的坐在火車上、輪船上,或與他人一起織毛衣。這能把觀眾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是深藏在我們維京文化之中的。但這並不是全部的原因。
挪威人很喜歡慢直播的另一個命名:
Minutt for Minutt,一分鐘又一分鐘。
它的出處也很美妙↓
挪威網劇《SKAM》的一段經典情節:「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呆在這裡,一分鐘又一分鐘。這一分鐘,我們要親吻。」
慢,是節目的一切目標,
因為「慢」給觀眾了一個機會,
讓他們能夠從瞬息萬變的繁雜生活,
從膩在一起的網際網路中抽出身來。
人們看慢直播,並不為了看點什麼。
它像一種「看得見的白噪音」,
讓人獲得一瞬間的鬆弛、被治癒。
生活大多數時候都是無聊的,
但總有一些瞬間值得你花時間等待,
哪怕,最終什麼都沒有出現。
生活有些奇怪時是最棒的
Life is best when it's a bit strange
2020年伊始
時差島也嘗試了慢直播
《百年孤獨》慢直播第二季
- END -
文圖 | 時差島團隊 魯楠
© 時差島出品
世界各國巡遊
▼
中國各地巡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