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圍繞「廣東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主題接受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專訪,就我省如何嚴控土壤汙染風險答記者問。
主持人:汙染防治攻堅戰,還包括淨土防禦戰,請問目前我省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如何?受汙染的地塊如何修復和利用?
魯修祿:土壤環境質量關乎國家糧食安全,以及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環境安全。去年我省完成了對農用地土壤的詳查工作,今年工業用地的詳查工作也正穩步推進。目前,全省各縣(市、區)已全部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名錄,截至今年10月,我省納入建設用地汙染地塊土壤環境信息系統的地塊共2032個。目前全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未發生因疑似汙染地塊、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韶關大寶山礦區土壤生態環境修復成效明顯
汙染地塊修複方面,自2017年以來,我省逐步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制度,對於風險評估結果表明需要實施修復的地塊,將按照「誰汙染,誰治理」原則,由土壤汙染責任人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編制修複方案,報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並實施。汙染地塊安全利用方面,我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建立全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監管聯動機制,為嚴控土壤汙染風險,我省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一是嚴格規劃管理,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充分考慮土壤汙染風險,合理確定土地用途,明確建設用地汙染地塊在開發利用必須符合規劃用途的土壤環境質量要求;二是嚴格供地管理,對經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為汙染地塊但未明確修復責任主體的地塊,禁止進行土地出讓;三是嚴格再開發利用管理,對未達到土壤汙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風險管控、修複目標的建設用地地塊,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防範人居環境風險。
【來源: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