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據商務部8月14日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通知,我國將在京津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試點期限為3年,由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線管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蘇州等地區及未來冬奧會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續視情況擴大到其他地區。
專利註冊達84項!中國數字貨幣已領跑全球
目前,數字人民幣在我國正展現巨大活力。中國是全球範圍內首個對國家數字貨幣進行實測的主要經濟體,在數位化的實際經濟體系領域,中國已率先領跑全球——美國數字商會調查數據顯示,在數字貨幣支付領域,我國已註冊84項專利。
需要知道的是,在數位化驅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國家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主導權爭奪態勢明顯,數字人民幣的正式試點,意味著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邁進了一個新階段。但需知道,其他經濟體在數字貨幣領域的進展也不慢,據國家清算銀行(BIS)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有6家央行表示3年內可能發行可供個人和企業「一般使用」的CBDC。
比如日本,2020年1月,日本央行便宣布成立了「CBDC應用可能性評估意見共享小組」,小組包含除美國之外的G7國家,並吸納了擁有技術優勢的瑞典及瑞士,目的在於共同研發CBDC尖端技術。日本欲當「領頭羊」,歐盟也不甘落後,2019年年末,歐洲央行便成立了專家小組,探討發行CBDC的可能性。
加速去美元化!數字貨幣正衝擊美元霸權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主要經濟體加速研發CBDC時,美國卻選擇「掉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表示,對一些國家來說,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很具緊迫性,但在美國,現金依然被廣泛使用,支付網絡眾多,銀行領域多元化,目前還不清楚央行數字貨幣能在美國提供什麼額外的價值。
美聯儲闡述的央行數字貨幣「無用論」,其背後實則反映了該國對美元地位的擔憂。要知道,一旦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布局成熟,那麼貿易往來可能就會選擇一種或多種更加便捷、低成本的主流央行數字貨幣,對於美元的需求就會下降,甚至屆時美元會被大量拋售,這將引發美元的貶值,美元霸權地位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實際上,美元信用的不斷下滑的局勢,已加速了各國央行研發數字貨幣的決心。國際清算銀行對中央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全球66家中央銀行中,有80%正在研究數字貨幣,10%家則即將發行。
總的來說,在全球去美元化的背景下,數字貨幣的誕生,其根源在於技術進步、對全球經濟和金融規則的創新。這也可能意味著,數字貨幣的發展將是未來全球金融科技的重要主線之一,或將改變現金美元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地位。
文 | 李銀蘇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鍾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