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朋友請聽好》引發的婆媳討論,看漢代儒家禮制下的婆媳關係

2020-08-28 江湖丨那些事

由易烊千璽、謝娜與何炅擔任主持人的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觀眾可通過信件,或是在節目直播時打電話等方式,來分享自己的故事。

日前有位女士因婆媳不和致電向該節目求助。何炅認為「婆婆不喜歡兒媳這件事,不能說婆婆不對。因為婆婆本身就沒有義務要去喜歡兒媳」。他對於婆媳關係的看法,很快引起大眾的探討。

有不少網民同意,親如母女的婆媳關係或許存在,但一定是極少數,否則也不會有「婆媳關係是千古難題」的說法。



自古以來,想要家庭和諧,很大的因素取決於婆媳關係是否和睦,自漢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獨尊儒術」後,處在儒家禮教初步萌芽的漢代,婆媳關係又是如何呢?

漢代建立之初,便面臨到秦代遺留下來的社會與家庭問題。知名的思想家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就曾嚴厲批評秦代時的家庭關係:「商君違禮義,棄倫理,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假父耰(音同優,整地的農具)鉏(音同廚,除草的農具)杖彗耳,慮有德色矣;母取瓢碗箕帚,慮立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並踞。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睨」。



賈誼點出,當年秦孝公(公元前381-前338年)力排眾議,放手讓商鞅(公元前390-前338年)推動變法,迅速將秦國改造為強國,即使後來商鞅被殺,其政策仍在秦國延續下去直到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統一天下。但商鞅變法帶來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因專攻人心弱點,鼓勵人們互相揭發違法言行,讓家庭人倫與禮儀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秦代世風崩壞。


賈誼舉例,兒子只是把鋤頭、掃帚借給父親使用,就一副了不起的樣子;母親只不過隨意拿取瓢碗箕帚,就遭到責罵,而媳婦竟與公公坐一起給孩子餵奶!

而文中的「婦姑」,說的就是婆媳,婆媳彼此看對方不順眼,互相謾罵怒目而視。以賈誼為首的漢臣,看到「秦滅四維而不張,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亂僭而無差,父子六親殃戮而失其宜,奸人並起,萬民離畔,凡十三歲(但實際上秦朝共15年)而社稷為墟」。有鑑於秦朝短短十幾年就滅亡,士人紛紛要求要重塑家庭關係,當時的社會已經變成父母不照顧兒女、兒子媳婦不孝順父母、手足之間不願謙讓的情況。

道德的淪喪已經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為了改變秦代以來的社會風氣,漢廷決定整合先秦時期的儒家禮儀,以此規範社會,其中特別重視媳婦與公婆之間的關係。


婆婆與媳婦該如何相處,仍是婦女間熱門的討論話題。圖為《織耕圖》(局部),畫中描繪婦女持家的辛勞

漢宣帝在位時(公元前73-前49年),有禮學家戴德、戴聖將流傳下來的《禮經》編成兩個選本《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內容皆片面強調媳婦的道德規範與應盡的義務,還要無條件地服從以達到家庭和睦,且對待公婆需「婦事舅姑,如事父母」。這項要求,無論是在以婆婆為中心的漢代婆媳關係,還是期望婆媳關係如同母女一般的現代社會,都是難以做到的。

翻閱傳世的漢代文獻,虐待媳婦的婆婆可說是層出不窮。《後漢書.應奉傳》與《搜神記》都記載了一位堪比今日戲劇裡的「惡婆婆」:「後漢南康鄧元義,父伯考,為尚書僕射。元義還鄉裡,妻留事姑(婆婆),甚謹。姑憎之,幽閉空室,節其飲食。羸露日困,終無怨言。」

鄧元義與父親伯考前往京城,留妻子侍奉母親。鄧妻雖已非常小心地服侍婆婆,但仍被婆婆嫌棄,不僅被關在空屋,飲食還遭到限制導致身體虛弱,不過她一句怨言都沒有。伯考知道這件事後,不忍媳婦繼續受到虐待便將她送回娘家,後來鄧妻改嫁將作大匠應華仲。之後鄧元義在路上看到前妻坐朝車出門,還特地向旁人解釋:「此我故婦,非有他過,家夫人遇之實酷,本自相貴」,表示前妻雖然改嫁他人,但在前段婚姻裡並無任何過錯,而是母親太過嚴厲。


另一個惡名昭彰的婆婆,就是知名的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裡,男主角焦仲卿的母親。兒媳婦劉蘭芝聰明、勤勞,嫁入焦家後「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婆婆四處刁難,逼得劉蘭芝主動要求離婚,儘管焦仲卿懇求母親改變態度,焦母仍以「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為理由拒絕兒子,導致夫妻雙雙殉情的悲劇。


從這兩則漢代婆媳問題導致夫妻離婚的事件,可以看到漢代的婆婆在家庭中有一定的權威,她的意見必須得到尊重與維護,因此每當婆媳間發生矛盾時,最後多以犧牲媳婦的權益——休妻,來解決問題。

另外,自漢武帝設立「孝廉「來任用官員後,大力推行孝道,因而對媳婦有著很高的道德要求。使得有些士人僅是一點小事,便主動休掉妻子,如《二十四孝.湧泉躍鯉》的主角姜詩,與妻子龐氏一同侍奉母親,由於薑母喜飲江水,每天都是龐氏提著桶子去汲江水給薑母。一天龐氏去汲水路上遇到大風,無法及時回到家讓薑母喝到水,於是姜詩以此為由休掉龐氏。

漢代媳婦為了維持婚姻、家庭,不得不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地與婆婆相處,《女誡》的作者班昭(45-117年),也花了不少筆墨在書中分享多年來當媳婦的心得經驗談,告訴女兒該如何與婆婆相處,以及不順從婆婆的後果。


婆媳問題也同樣困擾《女誡》的作者班昭,為此,她在書中留下許多媳婦與婆婆相處經驗談。圖為《女誡》書影

結語:漢代可說是儒家禮教開始逐漸成形的階段,這一時期所訂定的規範,不僅使漢代社會風氣耳目一新,也對之後的朝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狄波拉的婆媳相處之道,好的婆媳關係,是這樣的
    就這件事,狄波拉也曾坦言:「 老人家,如果別人幫你鋪好了臺階讓你下,你還不下,那你就是自找麻煩。因為,老人家最重要的就是要識做,不然你將會不受歡迎,以後無論去哪裡,做什麼事,都沒有你參與的份了。另外,她還和張栢芝就謝霆鋒的問題說道:「你不用聽他的話,但是你要聽我的話,因為我二十幾年都搞不定他,相信你一個人也很難搞定,所以我們要兩個人一起搞定他,我煲湯,你就拿給他喝;我罵他,你就哄他;我兇他,你就裝嗲,討他開心。
  • 趙麗穎婆媳起爭執,馮紹峰霸氣護妻:婆媳關係好,離不開老公這點
    好的婆媳關係,應當是劃清適當的邊界,讓每人都處於舒服的狀態。就連主持人孟非也說:「處理好婆媳關係,一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二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好的婆媳關係,無非是兒媳保持禮貌,婆婆保持距離。
  • 婆媳關係難相處,怎麼辦?
    所以後面我就不願意說話,也不願意和自己媽媽說,也不和老公說,自己心裡彆扭幾天就好了,有的時候自己也勸自己想開了,不可能和婆婆過一輩子、她說話就那樣,上班還得需要婆婆照看孩子,倒是婆婆給看孩子看的挺好。感覺自己很壓抑,有的時候老公說回家都沒個樂模樣,可能也和自己生活的環境、習慣有關。
  • 「好婆媳」周秀珍 林藝玲:婆媳關係處得勝似親娘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二十一)「好婆媳」周秀珍 林藝玲:婆媳關係處得勝似親娘周秀珍,今年71歲,現住在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新墘18號,在竹園街道開了一間為群眾服務的衛生所,她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 婆媳關係最忌諱什麼?如果做到3點,婆媳關係再不好也差不到哪去
    女人在結婚前後,但凡朋友間聚會都少不了有關婆婆、未來婆婆的話題。大家各倒各的苦水,好像婆媳關係註定矛盾重重。一直以來,很多粉絲也都跟我們將和婆婆之間的矛盾,難道婆媳關係就這麼難處理嗎? 其實不然,如果你做到3點,就算婆媳關係不好也差不到哪去。
  • 50歲鍾麗緹為60歲婆婆慶生,好的婆媳關係,需要婆媳共同努力
    然而,在前段時間,鍾麗緹和婆婆之間的關係卻一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甚至有了婆媳之間不和的傳聞。所以說,在婆媳關係中,能有一個開明的婆婆真的很重要。正是因為如此,婆媳關係有所惡化也就在所難免,其實,想要良好的婆媳關係,是需要婆媳之間共同努力的。
  • 教你如何才能正確處理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十分複雜,改革開放以來婦女地位不斷提高,婆媳矛盾也在升級,所以這對男人來說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話題,我在第一次婚姻中也缺乏經驗。以處理婆媳關係。讓我們先分析和討論一下。如果婆媳雙方都能設身處地、相互理解,不僅婆媳之間不會有大的矛盾,而且會發展得像親子關係一樣緊密。2)避免爭吵。當婆媳之間出現分歧和矛盾時,雙方必須保持冷靜。即使一方發脾氣,另一方也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反應,待對方情緒平靜後再討論處理存在的問題。
  • 自古婆媳是天敵,8部反映婆媳關係的家庭劇帶你走進生活百態!
    《雙面膠》這部劇講述的是上海姑娘麗鵑嫁給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夥子亞平,婆婆傳統思想嚴重,與麗鵑現代的生活方式完全衝突,婆媳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摩擦不斷升級。劇中中所反應的婆媳矛盾已經不僅僅是日常瑣事和情感糾葛引發的明爭暗鬥,其中引入的文化因素是婆媳關係這個老話題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當婆婆遇上媽》這部劇講述了青年一代與老年一代之間的故事。
  • 丈夫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
    丈夫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 愛情總是突然來襲,像仲夏午後的暴雨,沒有陽光的角落,那一聲「愛你」像天使的翅膀划過心扉。提起婆媳關係有的人就已經開始頭疼了,很多人就是因為害怕婆媳關係而不願意結婚,婆媳之間有了矛盾是很難修復的,大多數人還是處理不好婆媳矛盾。
  •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關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聰明的媳婦,從不把婆婆當媽。婆媳之間,到底要怎麼相處?其實,婆媳如何相處,答案就在慧敏的話裡:太把婆婆當媽了。大部分婆媳關係不好,並非婆婆天生一副「惡」心腸,也不是媳婦太挑剔。而是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弄錯了婆媳之間的關係。
  • 《請回答1988》豆瓣9.7分,只一個情節,便理清了婆媳關係
    文/金秋情感苑最近在追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一直看到第四集,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情節,我就納悶豆瓣為什麼會9.7分,彈幕裡有人四刷、五刷,甚至還有十刷的,心下頗有點不以為然。可她這好脾氣,卻換來婆婆變本加厲地傷害:「我怎麼能不擔心,你過成這個樣子,你是故意做樣子給我看的嗎?
  • 婆媳關係緊張要不要離婚?關鍵看男人的態度
    如果沒有那個做丈夫和兒子的男人,婆婆跟兒媳恐怕永遠都沒有交集,兩個毫無相干的女人,讓她們在同一屋簷下和平生活一輩子,恐怕需要高超的藝術和技巧。所以婆媳關係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一個令人困擾的難題。」無獨有偶,日本有這樣一本書——《婆婆對付兒媳77計》,這本書中說:「如果誰能想到一個絕妙的解決婆媳關係的辦法,應該授予他諾貝爾獎金!」
  • 豆瓣9.7分的《請回答1988》,只用一個情節,便理清了婆媳關係
    文/金秋情感苑最近在追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一直看到第四集,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情節,我就納悶豆瓣為什麼會9.7分,彈幕裡有人四刷、五刷,甚至還有十刷的,心下頗有點不以為然。直到第五集,終於看出9.7分值在哪裡了。
  • 解讀另類【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的複雜在於它不是單一的關係,而是多重關係,牽扯到夫妻,姑嫂,妯娌和祖孫關係等等。 ,通常最容易因為婆媳關係惡劣而導致婚姻破裂。 這樣的競爭意識下,很容易否定對方的觀點,這樣潛在的抗爭就產生了。
  • 婆媳關係怎麼處理?
    處理婆媳關係有三種方法:說話技巧、應對技巧和原則。 2應對技巧。 媳婦應該適應婆婆,從婆婆的出發點看問題,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這樣。老人們的一些做法肯定有問題。這個時候,媳婦放不下,比如對孩子的教育。老年人往往溺愛他們的孩子。在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勇敢地堅持原則,努力改變老年人的觀念。
  • 婆媳關係怎麼處理?這個沙龍公益活動「多角度」告訴你~
    為進一步樹立良好家教家風,營造溫馨溫暖家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12月12日,貴州省婦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在貴陽舉辦"處理婆媳關係的藝術"主題沙龍公益活動。活動邀請家庭教育指導師何馮燕、律師李小芳、心理諮詢師張力仁參與,三位專家分別從家庭關係、婚姻法務及心理健康等角度,與30餘位家庭代表圍繞婆媳矛盾及家庭關係進行交流與分享。活動中,何馮燕通過精彩的案例導入,引發大家思考討論,結合現實生活事例,從婆媳矛盾成因、婆媳關係定位、婆媳衝突應對等方面對各類常見婆媳不合現象進行解析。
  • 《婆婆與媽媽》開播:婆媳矛盾難解決?處理得好婆媳關係甜如蜜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婆媳關係一直是整個家庭最難解決的矛盾,尤其是當婆婆和媳婦發生爭執的時候,丈夫在其中是壓力最大的,特別是有了寶寶以後,老人們的教育觀念總是和年輕人的教育觀念有一些衝突,這個時候難免就會引發一些&34;。
  • 羅永浩和婆媳關係有什麼關係?
    他們三個人和羅永浩的直播又有什麼關係?羅永浩和婆媳關係又有什麼關係?且聽志玲一一道到來。一、好色有品,情商高的男人其實事業更容易成功從前有個朋友跟志玲聊過天,他說,他總結過社會上成功男女的經驗,男的就是靠自己幹活,女的主要就是情商高。我聽後覺得有幾分道理。
  • 好的婆媳關係關鍵是「拎得清」,何炅昆凌都懂,你卻還不明白!
    這下徹底激起了曉敏長久以來的怨氣,和婆婆起了不小的爭執。在座的好姐們都能感受到曉敏的難過和憤怒,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勸她。曉敏結婚近十年,和婆婆的關係一直是矛盾多過和諧,每次發生衝突,都只聽見曉敏抱怨,從不想著去解決。作為好姐妹,我想幫她一下,哪怕可能會被「嫌」。
  • 《婆婆和媽媽》:伊能靜教科書式的婆媳關係
    最近芒果臺正在熱播反映家庭代際關係的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節目播出後引來很多人圍觀。節目中伊能靜和秦昊媽媽這對婆媳關係獲得了滿屏羨慕的聲音,引發了很多人對於婆媳關係更深層次的思考。而在節目中伊能靜卻把婆媳關係變成了「姐妹關係」,他們是如何把婆媳關係相處得如此融洽呢?為對方著想很重要婆婆明知道伊能靜大兒子9歲,卻沒有因為年齡差距反對他們結婚,讓秦昊既然選擇就不要再有其他想法,不要辜負伊能靜,因為怕伊能靜耗不起受傷害。節目中,他們一起吃飯時,伊能靜看婆婆遲遲不動筷子,怕飯菜不和婆婆胃口立刻起身親手為婆婆做下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