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卓別林第一部有聲片,他儘可能寫一個對話劇本,儘可能嘗試一次聲音的實驗,然而由於卓別林堅持一貫的「流浪漢」角色,聲音似乎又與角色不協調。反觀,聲音又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我們聽到的機械設備(有聲)對人的打壓(無聲)正符合了電影主題的象徵。卓別林總帶有純真的浪漫。影片宛如他早年時代的縮影,儘管工作根本無法讓人過上體面的生活,卻依舊保持著樂觀。就像結尾,你根本不知道明天會在哪兒,還是會跟著他走下去。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可悲可嘆可憐。誇張的表演,展現那個時代中苦不堪言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底層階段,從笑聲中看到當時社會現實,結局時主角相依微笑走向遠方卻又給觀眾留下希望。無論是表演力還是影片所傳達的思想均足以讓百年後的今天羞愧。節奏緊湊反轉多 工廠齒輪監獄打鬥大船下水百貨店輪滑 笑點太多了! 還有一段歌舞 看得好開心! 片尾雖然暫且沒有像樣的房子但前路上希望未失,太溫馨太治癒了! 仔細想我們生活的年代和我們所能想像的摩登時代 又和這裡對工業社會的描繪有多大區別呢 。
簡直被這片子迷住了,小時候看過很多卓別林的電影,現在重新找出來看真讓人有種笑中帶淚的感覺。片子開頭自動餵工人吃食物的機器簡直太天才了!卓別林不僅是喜劇演員還是前瞻大師發明家啊。卓別林對生活,愛情,工業時代的觀點全部寫在電影裡了。機器時代下個體的異化,或者說,物質時代下個體性的消解,關於異化的題目,我們可以在後現代的文藝創作中比比而見,思想家和大師們總能預見到人類即將面對的困境,卓別林同樣前瞻地呈現了文明時代人的尷尬處境和永恆話題。但卓氏的故事總會給你一個希望,儘管這希望在那絕望處境中飄搖不定,隨時可滅。人的機器化,精神壓力,鋃鐺入獄,家庭,罷工,不知道當時會有多少人從這部影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會有多少人從卓別林最後一抹笑容中找到一些生存下去的希望。卓別林有聲熒幕歌舞處女秀印象深刻。
無情地揶揄了整個工業時代和大蕭條,事實上整個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被卓別林殘酷地諷刺了一番。最後十分鐘的表演可以看做卓別林經典影像的濃縮,最後字幕上的幾句話讓人聯想到他們用血肉之軀在鋼筋混凝土社會艱難掙扎的悲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後不久,有聲電影就全面搶班奪權了。無聲電影在摩登時代落幕,表演大師卓別林則首次在影片中發出了聲音,頗有深意的巧合。對比城市之光,前者的濃濃的人性光輝是不可超逾的,但這部摩登時代所反思的社會性在今天也不過時。卓大師的經典,雖然很多鏡頭有點過頭了;跨時代的想像力,揭示的是那麼多現實,只要行動,總會越來越好的;看這片的時候,想到犯罪心理裡面,一幫人破案後一起看卓大師的膠帶電影的場景,很是溫馨。
工業革命的影響和資本主義低階的生活寫照。 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細節和橋段,至今的電影仍在模仿和引用。我們的喜劇,進步的只有畫面,只有技術,沒有橋段,沒有升華。雖然是1936年的電影,除了畫面是黑白的,對白少了點,其他一點都感覺不出他的陳舊。雖然是喜劇片,除了讓我笑到肚子疼外,還諷刺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尤其是一開始流水線的工作,更是讓人能聯想到最近熱門的富士康問題。午餐機器極盡反諷,所謂的提高效率。字幕的字體好喜歡。女主有點點像艾瑪。從那時起夢想就是有房子啊。吃那麼多毒品竟然還活著。生活的心酸,小人物的悲劇,難得的愛情。看著看著突然發現在小時候已經在中央臺看了好多遍。卓別林真是全才,編,導,演,製片,連配樂都一手操辦。總是能把最苦的故事用最快樂的方式講述出來。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帶著微笑一直走下去。
即使大機器時代是如此的冷冰冰和不近人情,但卓別林所扮演的小人物自始至終也沒有越雷池一步,做下真正違反法律的事情,點點滴滴的幸福都格外珍惜,知足常樂,以善良之心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社會,那麼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廠螺絲工,監獄生活,玩具商城溜冰鞋獨舞,酒吧獨唱,還有最後的黎明曙光。卓別林是個偉大的左派,可是現實未必比電影進步,一些特色的左派國家正在步入本片後塵 。經典的卓別林代表作,表現了工業時代的種種社會詬病,工人沒有保障,工作量大沒人性。而這麼沉重的話題被卓別林的幽默刻畫出了令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效果。那個自動餵食物的機器後來貌似還被很多其他戲劇電影借用了。機器生產給人帶來的麻煩遠多於好處。卓別林如歐亨利筆下的索比一樣,讓人不禁感嘆人生是如此的嘲諷。不過好在故事最後是滿滿的希望,他們攜手走向新的生活。
一部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的經典之作,很多人覺得此片是他最好的電影。他的舞臺魅力猶如一束光芒一般讓人一下子就體會出了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幽默感,這就是所謂的逗比吧。在憨豆,周星馳,趙本山身上都不難發現很多他的影子,喜劇鼻祖當之無愧。一部既具觀賞性,又有社會價值的佳作,這一次卓別林再次沒讓我失望,這部作品在風趣幽默的場景中無處不隱藏著那個時代的悲哀,男女主的愛情在時代的映襯下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又是那麼的動人,結尾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本片的音樂更是契合影片。演員方面,卓別林還是那個卓別林,寶蓮高黛真的很美。片子的題材過百年也不落後,導演對社會的洞察真是透徹。論表演,最後餐館裡他的獨舞段落讓人印象深刻啊,反覆看也看不膩,肢體語言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