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CPU時代
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集成電路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國內市場上,由於受到了美國近兩年來的無端封鎖行動影響,我國也開始大力投入了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研發之中,從晶片設計軟體到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裝和晶片測試都開始加大投資力度,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晶片產業鏈的升級部署。
雖然我國在晶片的各個方面都在努力,但是在最底層的晶片架構上,桌面級晶片依舊由英特爾的X86架構主導市場,移動級晶片由ARM架構主導市場,這在短期內似乎很難被突破,畢竟這兩大架構已經發展出了生態,想要再打造一套類似級別的產品不容易。
但是,即便是這樣,晶片架構市場的格局也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晶片代工技術的不斷升級,如今ARM架構晶片正逐漸「入侵」原本由X86架構所主導的桌面級晶片市場,這似乎是意味著新CPU時代即將來臨。
華為蘋果先先一步
首先是在2019年1月份,華為率先發布了基於ARM架構開發的鯤鵬920晶片,該晶片對標的市場很明確,那就是伺服器級晶片,而能夠應用於伺服器端的產品,也必然能夠應用在PC端,所以這是一次破局之旅。
而在華為打開大門之後,2020年11月11日,蘋果公司在新品發布會上也帶來了全新的晶片產品M1,這款M系列的晶片的應用場景也非常明確,那就是個人電腦端,也就是說,蘋果放棄了與英特爾的繼續合作,選擇自己研發晶片了,並且需要知道的是,這款M1晶片還不是基於英特爾X86架構的,而是基於ARM架構的,這意味著,蘋果這次對英特爾的放棄很徹底。
而在發布M1晶片之後,蘋果方面也開始積極為M1晶片構建軟體生態,如今谷歌、Adobe等軟體廠商都已經完成了基於ARM架構的軟體產品的開發。
聞風而動的微軟
不過,即便如此,X86架構所主導的桌面級市場份額依舊沒有被撼動,因為微軟旗下的Windows系統和英特爾組成的wintel組合,構建出來的強大競爭壁壘依舊存在,憑藉著Windows的市場佔有率,ARM架構想要大舉攻陷X86架構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偏偏在華為蘋果領頭之後,根據12月19日消息顯示,微軟公司也開始聞風而動了,據悉微軟已經對外界表態,將會推出一款新的Surface產品,而這款產品將會搭載微軟自研的基於ARM架構開發的處理器。
這也就是說,微軟也開始入局了,而微軟的入局必定會帶來Windows系統對ARM架構晶片的完美適配。
總結
而伴隨著微軟對於ARM架構晶片的入局,這也意味著,在未來wintel聯盟所構建起來的強大競爭壁壘將消失,未來微軟將基於ARM架構構建起一個新的聯盟,屆時ARM架構在桌面級晶片市場的局面將被快速打開。
但是面對ARM架構的強勢入場,英特爾毫無反抗之力,並且由於X86架構的特性,英特爾很難將X86架構打入移動晶片市場。
這儼然就是一副ARM強攻,英特爾毫無還手之力的態勢,難道這就是「英雄遲暮」嗎?
你覺得隨著ARM架構在桌面級晶片市場的發展,英特爾晶片會不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