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連續5個月價平量升 明年1月實施全面降準可能性不大

2020-12-28 金融界

來源:東方金誠

作者: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

2020年12月15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95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與11月持平;12月MLF操作規模較到期規模多3500億元。對此我們做如下解讀:

一、12月MLF利率連續9個月未做調整,國內經濟「V型」反轉與外部不確定性猶存是這段時間政策利率保持不動的主要原因,預計短期內MLF利率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二季度以來,在疫情得到持續穩定控制的背景下,國內經濟出現「V型」反轉,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實現同比轉正,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近期監管層在多個場合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比較強勁」,或「經濟增長好於預期」。這意味著短期內沒有下調政策利率的需求。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近期監管層也強調,未來經濟復甦還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不能出現「政策懸崖」,即政策突然收緊。這表明短期內也不存在上調政策利率的條件。由此,12月MLF操作利率不動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展望2021年MLF利率走勢,經濟增速及通脹走勢是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受低基數因素影響,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GDP增速有可能出現同比19.0%左右的大幅反彈,全年有望實現9.0%左右的增長水平,但實際經濟增長動能不會顯著偏離潛在經濟增長水平,而明年通脹走勢有望整體處於溫和狀態。這樣來看,2021年出現經濟過熱、引發政策利率上調的風險不大。而在經濟增速反彈、監管層更加注重穩定宏觀槓桿率的過程中,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同樣很小。由此,若不發生新的重大衝擊,預計未來一段時間MLF利率將保持基本穩定,這也將逐步緩解當前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的擔憂。

二、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12月中期市場利率已現下行走勢,意味著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

今日央行開展9500億元1年期MLF操作,而12月MLF兩次到期量共計6000億元,表明本月央行通過MLF超額續作,向銀行體系投放3500 億元中長期流動性。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銀行為完成今年壓降結構性存款任務,12月壓降規模要達到10650億,為年內最高水平,因此當月對同業存單等替代性穩定資金需求較高。可以看到,12月14日國有行1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3.05 %至3.08%之間,股份行1年期同業存單加權平均發行利率達到3.15%,均遠高於銀行通過1年期MLF向央行融資的成本。由此,本月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較大,導致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

不過,自11月30日央行超常規開展2000元MLF操作以來,包括SHIBOR中長期品種、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內的中期市場利率已出現趨勢性下行走勢。這意味著伴隨結構性存款壓降接近尾聲,加之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實施「收短放長」操作,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正在受到遏制,已出現向MLF利率回歸態勢。根據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引導國債收益率曲線、同業存單利率等市場利率圍繞MLF利率波動,是當前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我們認為,繼8月短期市場利率DR007均值升至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附近並開始小幅波動後,12月開始的中期市場利率向MLF利率方向回調,標誌著自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來市場利率走勢將進入一個圍繞政策利率寬幅波動的過程,上下偏離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個基點之內。

三、12月MLF超額續作,2021年1月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

我們注意到,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據當時經濟走勢及貨幣金融環境,實施了全面降準。不過,2021年1月央行再度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一方面,近期央行持續通過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加之伴隨年底前銀行完成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市場利率或將穩中有降,對央行大規模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下降;另一方面,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它公開市場操作對衝;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全面降準會釋放較為強烈的貨幣寬鬆信號,與當前經濟形勢及政策目標不相符合。這樣來看,儘管不排除明年1月央行可能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部分達標金融機構可享受一定幅度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但通過全面降準大規模釋放中長期資金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接下來幾個月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

四、預計本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報價也將保持不變。

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報價的參考基礎,自去年9月以來,兩者一直保持同步調整。另外,近期以DR007為代表的短期市場利率基本圍繞短期政策利率波動,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等中期市場利率仍保持高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銀行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負債成本下降帶來的影響,意味著近期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難現明顯下行,報價行下調12月1年期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我們預計,本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報價將大概率保持不變。

相關焦點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 業內人士: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MLF再次超額續做。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Wind資訊數據顯示,12月7日和16日分別有3000億元MLF到期,累計到期規模達6000億元,而央行此次操作規模較到期多3500億元,這也是央行連續第5個月超額續做MLF。方正首席經濟學家顏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央行本月超額續做MLF仍與信用債市場風波有關。
  • MLF超額續做成常態 「1月全面降準」未必再來
    MLF連續5個月價平量升事實上,對於央行本月MLF的超額續做,市場並不意外。此前受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影響,利率債受到一定波及,疊加歲末月終效應,自11月末起,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就較為緊張。王青稱,這標誌著自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來市場利率走勢將進入一個圍繞政策利率寬幅波動的過程,上下偏離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個基點之內。明年1月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隨著MLF持續的超額續做,多數觀點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化,不會急於轉向。
  • ...專家:明年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較小,未來中期市場利率或穩中有降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12月中期市場利率已現下行走勢,意味著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明明則指出,9月份起,1年期AAA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升至1年期MLF操作利率2.95%之上,提價趨勢一直延續至11月底。同業存單利率與MLF操作利率的明顯偏離,已經遠遠超出了央行二季度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同業存單利率圍繞MLF利率運行的規律,也會累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和利率傳導機制的穩定性。
  • LPR利率連續8個月不變 專家預測明年走勢
    ,連續8個月保持不變。專家們普遍認為,12月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保持不變,當月LPR報價保持不動,符合市場預期。自去年9月以來,1年期LPR報價利率與1年期MLF中標利率始終保持同步調整,兩者的利率點差固定在90個基點。
  • 專家: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退出時機基本成熟 明年上半年降準可能性小
    □本報記者焦源源 明年上半年降準可能性小 中國證券報: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出現拐點引發市場關注,後期會如何演繹?隨著這些政策落地實施,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從3月開始提速,3月末同比增長11.5%,此後增速逐月提高,到10月末增速達13.7%。從結構看,今年社會融資增速的提高主要來自政府債券大幅增加,其次是人民幣貸款增加。前11個月,政府債券淨增加7.6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28萬億元,由此拉動社融增速約1.3個百分點。
  • 央行MLF連續四個月超額續作,「緊貨幣」過程有望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央行開展8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而11月MLF到期量為6000億元。這意味著本月央行通過MLF超額續作,向銀行體系投放2000 億元中長期流動性,而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四個月超額續作MLF。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MLF連續四個月超額續作,意味著央行正在向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避免中期市場利率過度偏離政策利率中樞。
  • 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與上一次強調「靈活適度」不同,這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將作為明年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 LPR連續8個月不變 「緊貨幣」在年底告一段落
    1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當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上次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上次為4.65%)。這意味著LPR已連續8個月「按兵不動」。 LPR調整擱淺早有預兆。
  • 6000億「麻辣粉」馳援流動性 連續兩月MLF...
    受央行超額續作MLF和統計局當天公布的8月主要宏觀數據好於預期影響,國債期貨午盤全線明顯上漲。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明顯下行,10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06收益率下行1.99bp報3.13%,5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05收益率下行5bp報2.97%。
  • 申萬宏源:明年會有兩次降準嗎?可能都不夠
    更符合邏輯的可能性是央行合理預期到年底財政存款將迎來高增,導致對基礎貨幣的擠出,從而在11月30日、12月15日連續淨投放5500億MLF進行對衝,以維持年內信用擴張稍顯寬鬆的增長環境,不至於收緊過早、過快。2)總的來說,央行年末的MLF淨投放並不具備提前操作的屬性,而是為對衝政府存款高增的被動之舉,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明年的貨幣政策操作方向。3)那麼,明年的貨幣操作會採取怎樣的組合呢?
  • 央媽大愛又來 8000億「麻辣粉」全面呵護 更是連續4個月超額續作...
    11月16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8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與10月持平。由於本月MLF有6000億元到期,這意味著本月央行通過MLF超額續作,向銀行體系投放2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四個月超額續作MLF。
  • 春節前資金缺口或達2萬億,降準「紅包」正在路上?
    2020年春節前的資金缺口約為1.9萬億元。為緩解資金壓力,2020年1月1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那麼,2021年資金缺口有多大?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降準預期落空
    2020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末,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價平量升」釋放什麼信號
    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人民銀行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MLF中標利率為2.95%,與11月持平。價方面,到目前,MLF利率已經連續9個月未做調整。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1月末要準備跨節,流動性總量應該維持在一定水平,2019年和2020年1月末超儲率均在1.4%附近,2018年偏高在2.6%,2017年偏低在0.5%。若2021年1月末超儲率回到1.4%,而2020年12月超儲率水平或在2.2%附近(第二部分有詳細數據),則超儲率較去年末下降0.8個百分點,對應可以釋放的超儲規模約1.5萬億,即動態可吸收流動性缺口約1.5萬億附近。
  • 央行開展2021年首次MLF操作,A股「春季躁動」行情或將延續
    1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逆回購操作。MLF操作包含對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到期的續做。
  • A股狂歡後債券交易員再陷沉思:7月降準或再推遲?
    經歷了5月的去槓桿,債市近期「投降式拋售」持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周二收盤已逼近3.1%。此前,三季度尤其是7月降準50-100BP是中外資機構的普遍預期,但牛市似乎對此造成了擾動。「我們測算7月會出現2.5萬億元的資金缺口,包括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債券發行所需的承接資金等,因此,7月降準的必要性很強,但股市連日大漲,可能要進一步觀望了。」
  • 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涉及錢袋子和健康……
    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23日下午3點,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於2021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將有所變化。支持一些抗癌藥、醫療器材、嬰兒奶粉的價格下降,與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關的部分進口設備以及零部件將有更充足保障。
  • LPR連續8個月不變 轉換猶豫期將截止 未來下調可能性不大丨火線解讀
    12月21日,2020年最後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2月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 ,兩個期限品種報價均與上個月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