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出現了很多的種糧大戶「退地潮」的現象。種地真的賺不到錢嗎?下面就是我發小的親身經歷,你看了還會大批的承包土地嗎?
一:2012年秋天,我們村的責任田承包期限到了,村裡打算重新劃分責任田,並且號召村民進行自願土地流轉。有幾個常年在外地打工的老街坊找到我說,我們幾個都在城裡打工,也沒有功夫管理那幾畝責任田,你有一輛拖拉機,多種點地也累不著。我說,你們也知道,種地根本掙不到錢,一斤麥子還不如一瓶子水值錢。他們說,承包費多少你說了算,都是種地的,我們沒空管理,要是長了一地的草,我們看著心疼。
老街坊們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再推辭也說不過去,就對他們說,我和媳婦商量商量,合計合計再說。
以前我和兩個弟弟都在萊蕪加工席夢思床,收入比種地強多了。後來我父親年紀大了,他老人家萬一生個病長個災的,我們兄弟仨都不在身邊不行。我是老大哥,只有我回來照顧老爺子,種著我和兩個弟弟的責任田。
到了晚上,我和媳婦商量,她說要不咱給他們種著,反正咱家裡有老的需要照顧,又不能出去打工,多種點地,還能多少增加點收入。
於是,我以每個人400斤小麥的條件,承包了這幾戶村民的50多畝責任田。
村裡有幾個在廠裡上班的村民,還有一些年齡大了,種不了地的叔叔大爺聽說我承包了一些地,也紛紛找到我,要把地流轉給我。
那時,我有一輛舊的50馬力拖拉機,種小麥的時候,幫助附近的村民耕耕地,到了小麥熟了的時候,我再把旋耕犁卸下來,按裝上小麥收割機為村民們收割小麥,掙點辛苦錢。
當時我想,我自己有拖拉機,要是多種點地,就省下了耕、種、收的費用,應該能賺到錢,絕不比出去打工差。況且自己都是五十出頭的人了,很多工廠也不要我這麼大歲數的了,多種點地,攢點錢,到兒子結婚的時候,少受點難為!
最重要的是,我的老父親都七十多歲了,我還能守在老爺子身邊。
發小的部分農業機械
那天晚上,我和媳婦板著手指算好了,村裡人均責任田1.3畝,我是一個人給400斤小麥,也就是說算下來每畝地交給他們307斤小麥。再加上每畝地125元的小麥補貼,也是我的,這樣算下來,我的的承包費也就200來塊錢。
那些把地承包給我的村民也挺高興,因為他們身在外地打工,心裡始終放心不下家裡的幾畝地。比方說,過了年要給小麥施提苗肥,澆返青水。到時候還要噴灑農藥,還要收割,再加上種的糧食又不值錢,要是專門請假回來管理,一來二去的費用也不少,沒有帳算。
用那些村民們的話說,他們常年在外打工,家裡的地顧不上,棄之可惜,種之沒空,這樣把地包出去,啥也不用管了,到時候每個人還能分到四百斤小麥,保住了一年的口糧,自己還能安心的在外打工掙錢,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我把這些地承包下來後,和以前一樣種常規作物——麥子和玉米。我知道種小麥,玉米收入低,但相比種別的農作物來說比較穩定。雖然糧價偏低,但也沒有過大起大落,還有,種麥子玉米最大的好處是省工。
所以,那年我把這50多畝地接過來之後,全部種上了小麥。為了降低成本,不管多累,他和妻子堅持不僱人,天天長在地裡。好在我有一輛50馬力拖拉機,自己耕地,自己播種,省下了這部分費用。
趕上那幾年風調雨順,沒有旱澇,幾乎年年小麥畝產沒有低於1000斤,按當時的市場價1塊錢1斤小麥算,毛收入1000元。除去種子50元,化肥150元,灌溉兩次30元,農藥25元,在減去承包費400斤的小麥,落到手裡345元。
這裡邊沒有算上我和媳婦的人工費,也沒有算上我用自家的拖拉機耕、種、收的費用。如果加上耕地50元,收割50元,播種20元,那一畝地夏季這一季收入200來塊錢。
流轉了50多畝地,小麥這一季,收入了10000來塊錢。
儘管收入了這麼點,我和媳婦也挺高興,因為種玉米不但省勁,投資也少。
到了秋季,我又把玉米賣了,除去各種費用,每畝地收入了500多塊錢。這樣一年忙下來,50多畝多畝地,純利潤收入了3萬多塊錢。當然自己的功夫搭上沒有算進去,還有自家的農業機械的費用,也沒有算進去。
種地就是這樣,越不忙越能掙到錢。比方說,莊稼需要灌溉了,老天爺下開了雨,不但能剩下澆地柴油錢,關鍵是不耽誤功夫。
二:過了兩年,村裡又有幾乎村民找到我,說是也要把地轉給他,我算了算,要是把這些地都轉過來,就有小百十畝了。要是這麼多地從播種,到收割,用別人的農業機械的話,每畝地就得給別人200多塊錢,這100多畝,就得開支2、3萬。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再添置些農業機械,這樣首先能保證自家的莊稼到了收穫季節時,用著方便。
俗話說,爭秋奪麥,莊稼到了成熟的時候,要是趕上陰雨天,說爛到地裡就能爛到地裡。
於是,我籌集資金,先後添置了玉米收割機,小麥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徹底的把那輛50拖拉機淘汰了下來。
那幾年,該當我走運,年年風調雨順,100畝責任田,忙下一年來,從沒有掉下6、7萬塊錢來。
乍一看,我們兩口子搭上各種農也機械,忙活一年,除乾淨落掙6、7萬塊錢不多,但我覺得還湊活。因為,種上麥子以後,一直到過了年的正月十五,地裡幾乎沒有活幹,要是願意幹點別的,就找點別的活幹,不願意動了,便歇上三個來月。相比打工來說,錢掙的雖然不多,但要自由的多,關鍵是能在家照顧老人。
晾曬的小麥
三:2016年,我們這裡出現了好多的種糧大戶,有一家企業一下包了我們這裡八九個村子的5000畝地,價格是每畝地400斤小麥,400斤玉米。
我不明白,我每畝地的承包費400斤小麥,不僱人,搭上自己的農業機械,100畝地,我們兩口子沒白沒黑的忙活一年,才落到手裡6、7萬塊錢,他們的承包費價格這麼高,能掙到錢嗎?
這時候,我們村的領導找到我,說上邊要求村裡土地流轉,要我把我們村的土地全部流轉下來,價格和那些種糧大戶一個價,每畝地400斤小麥,400斤玉米。我說這麼高的價格我可包不起。
村領導就說,現在國家有優惠政策,流轉的土地越多,補貼越多。你自己有這麼多的農業機械,有這個條件,別人想要流轉,還得先要投資購置農業機械。
村領導還忽悠我說,人家都是400斤小麥,400斤玉米了,你要不把價格長上去,誰還把地再包給你?你投入了那麼多資金,購置了這麼多的農業機械,沒有活幹,你不著急上火嗎?
村領導還說,你流轉的地多了,你要買化肥、種子、農藥都能便宜不少,因為你要的量大呀!
村領導說的我猶猶豫豫的,也是,都把地包給了種糧大戶了,那些大戶必定會添置農業機械。那麼我這些農業機械,賣又不值錢,要是不賣,又沒活幹,只能成為一堆破銅爛鐵。
再說,我也聽說過,流轉的地越多,國家的補貼越多。還有,因為我用的各種農資量大,我可以直接從廠家進貨,這方面就能省不少錢。
就這樣,我又流轉了村裡其他村民的200多畝,這樣加上以前的100多畝,我一共流轉了300多畝。
糧倉
四:2016年秋後,村民們收了玉米,我還是種小麥。300多畝地不僱人根本忙不過來。所以我從村裡找了幾個村民幫著我種小麥。
雖然我種小麥都是機械化了,但由於地太多了,那幾天,我和我媳婦一天睡不了三四個小時。我負責用旋耕犁耕地,從早晨三四點鐘起來,一直耕到晚上十二點以後。我媳婦負責看著我僱的那幾個村民播種小麥。
那幾天可把我們兩口子累壞了,晚上睡覺腿都抽筋,手指都伸不開。
過了年,小麥要澆返青水,要施提苗肥,我從勞務市場上又僱了幾個村民,幫著我幹。不然,這麼多地,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幹不過來。
這一年的小麥收成還好,雖然老天爺從種上麥子到收麥子,沒有下過一場透地雨,但我還是想法設法沒讓小麥旱著。300多畝小麥平均畝產900多斤。這麼多地,這個產量還算說的過去。
到了年底,我拿出帳本算了算,種的地雖然多了,但收入卻沒見長。主要原因就是承包費高了。還有,之前村領導說,流轉的土地越多,國家的補貼越多,可是,我領到手的每畝只多了40塊錢。我去找村幹部,他說,第二年可能要多些。
到了2017年,我拿到手的補貼每畝只增加了60塊錢,加上原來的每畝125塊錢的補貼,一共就185塊錢。
到了2018年,小麥補貼就125塊錢,我去找有關部門問了問,他們說現在多的那塊補貼不是現金了,而是給你買了化肥,農藥,或者給你聯繫大型拖拉機,把你的土地深耕一遍。
媳婦說要不咱別種了,種這麼多地,操心受累還掙不上10萬塊錢,值不當的,咱倆出去打工一年最少還不掙個十萬八萬的。種這麼多地,操心受累不說,掙的也不多啊!
我說咱倆出去打工是能掙個十萬八萬的,還清心,可是咱爹年紀越來越大,我們兄弟仨都出去了,萬一他老人家病了,我們兄弟仨都不在身邊,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五:到了2018年秋天,玉米就要成熟的時候,老天爺下開了連陰雨,又刮開了大風。那天晚上,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驚肉跳的,終於還是不放心,拿著手電筒出了家門。
當我來到最近的那塊玉米地裡,我用手電筒向玉米地掃了一下,直接就5癱倒在了泥水地裡了——我家的玉米橫七豎八歪倒在了泥水裡了。
而且,暴風雨還沒有停的意思。
不知道我在玉米地裡躺了多久。心裡崩潰到了極點!好幾百畝的玉米都歪了,到了成熟的季節了,用不上任何的農業機械,只能用人掰玉米,可是,這麼多的玉米,要掰到猴年馬月啊!
我連滾帶爬地回到家裡,迎到正要披著塑料布出門的媳婦。這麼大的雨,她也不放心啊!
「玉米怎麼樣了?」媳婦看我狼狽不堪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問我。
我沒有搭理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著門外的瓢潑大雨。
「莊稼不收年年種!」媳婦看我心情不好,猜到了十有八九,怕我想不開,安慰我說「歪就歪了,大不了咱多僱些人,用人掰玉米。」
要收玉米了,可因為前幾天的暴風雨,把玉米都颳得趴在了地裡,收割機根本用不上。
不用收割機,三百多畝的玉米用人掰,什麼時候能掰完?爭秋種麥,關鍵是倒出地來種上小麥,別玉米減產了,再耽誤了種小麥,那損失可就大了。
沒辦法,我從勞務市場上僱了十多個農村婦女。我開著聯合收割機在前面收玉米,媳婦領著那些婦女在後面撿那些歪在地裡的玉米秸上的玉米。
因為不是給自家幹活,有的婦女幹活不上心,有好多的玉米在地裡沒有撿出來,等我開著拖拉機秸稈還田的時候,被打爛的玉米粒一堆一攤的。媳婦看著心疼,又拎著塑料編織袋,一點一點的把玉米粒裝進袋子。
那麼多地,掉了那麼多玉米粒,開始的時候還蹲著撿拾玉米粒,蹲久了腿麻了,就彎著腰,腰累的直不起來了,乾脆在地裡爬……
這還不是最糟心的,由於地多,收進家的玉米沒有地方放,全部堆在大門前的空地上。
那天早晨,我出門去地裡播種小麥,就看到那一堆玉米冒開了熱氣。這說明玉米溼氣大,堆到了一起,溼氣聚集,這是要發黴的前兆,得趕緊把它們扒開,或者倒堆。
可是,當時已經是寒露了,老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如果再不趕緊把小麥種上,年前積溫太少,生產量不足,就會影響來年小麥的產量。
再說,我們家大門前就這一塊地方,這麼多玉米晾曬到那裡?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到家的玉米不能眼睜睜看著發黴生芽吧!?
我趕緊叫媳婦到勞務市場僱人,把玉米能上屋的上屋,能攤到公路上的攤到公路上。
等我從地裡播完小麥回來,我看到我家附近的公路上都堆滿了玉米。我媳婦從勞務市場僱的那些人,用小推車正在一車一車的把玉米向公路遠處運去晾曬。
我拿起玉米看了看,已經有發芽的了,幸虧發現的早,要是再晚幾天,估計這麼多玉米都得升芽發黴,要是到那時,我的損失就大了。
過了寒露,終於把300多畝小麥種完了,那些玉米也在公路上晾曬著,按說我應該稍微鬆口氣了。
可是,那麼多的玉米晾曬在公路上,車來車往的,壓爛了不少,況且也不安全。
我找到村裡的幾個老街坊,一年400塊錢承包了他們廢棄的宅基地。
那些宅基地東家一塊,西家一角,大概有六、七畝。我把它硬化了,以後收了糧食就拉到這裡晾曬。
到了立冬,我總算鬆口氣了。小麥種上後長勢良好,公路上的玉米用玉米脫粒機也都脫完了。
六:沒事的時候我拿出本子算了算,這一年雖然麥子,玉米產量不低,除去各項開支,但因為實在是忙不過來,僱的人多了些,除去開支,承包的300多畝地收入了還不到三萬塊錢,這還沒有算自己家搭上的功夫和自己家農業機械的費用。
我和媳婦辛辛苦苦忙了一年,承包的300多畝地收入了還沒有三萬塊錢,我媳婦不幹了,說我一個娘們出去打工,一年最少也能掙上兩三萬塊錢。
300多畝地,忙活一年收入了三萬塊錢,說實話我也不想再承包了,可當初都籤了合同,拿了三萬塊錢的保證金,我要是反悔,首先三萬塊錢的保證金沒有了,我一個大老爺們也沒法在村裡立足了。
要是再承包下去,這麼高的承包費,根本掙不到錢。
那幾天可把我愁壞了,吃飯也吃不下,睡覺也睡不踏實。
那天,村領導看到我說,你不是購買了農業保險了嘛,你的玉米受災了,我早就給你報上去了,估計那筆款下來了。
我跑回家,找出農村商業銀行一本通存摺,到了銀行,讓營業員查了查,簡直哭笑不得。我的300多畝地的玉米受災款只有一千多塊錢,合三塊就一畝。
連累帶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腦袋疼了起來。才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血壓高,吃了降血壓的藥,但不見好轉。去了鎮上的衛生院,大夫問了問說是勞累過度,導致血壓升高,讓我在衛生院輸液。
可是我連著輸液了五天,頭疼的症狀沒減輕,反倒越來越重了。我對媳婦說,鎮上的衛生院醫療條件不行,看了這麼多天,一點也不管事,咱去省立醫院吧!
到了省立醫院,拍了CT,拿給醫生看。醫生說你這是動脈瘤,已經很大了,隨時都會引起腦出血,有生命危險。
承包了300多畝地,不但沒有掙到錢,反而差一點把命丟了。
我的頭部開了刀之後,那麼多地是種不了了,好在村領導知道我開過顱了,種那麼多地確實種不了了,經過村兩委來會研究,把保證金都退給我了。
從前年開始,我們這裡出現了好多種糧大戶退地的現象。
本來一家一戶的農民種著五畝六畝責任田,精耕細作,都掙不到錢,那些種地大戶全部僱人,增加許多人工成本,怎麼能掙到錢?
現在,村裡的地由我們村支書種著,別人說什麼也不種。村支書也不想種,但上面說,別的村的地都流轉了出去,你們村要是流轉不出去,那你這個書記也別幹了。沒辦法,村書記只好咧著嘴,稀裡糊塗地種著。
我種了三百多畝地,不但沒掙到錢,還累的差點把命丟了,我不知道別的種糧大戶是怎麼掙錢的,租金那麼貴,有什麼增收的門道。反正是我種了三百畝地,就賺 了一堆的破銅爛鐵。(因為農業機械折舊率太高,再加上更新換代太快,我買的那些農業機械貴點沒人要,當廢品賣又捨不得)
當初雄心勃勃流轉了300畝地,投入的大量的物力和財力,本來想著靠多種些地致富,可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棒!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