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在三國歷史中,龐德可以說是武力高強,做事剛猛極具魄力的武將。一直以來,龐德都是馬騰馬超父子手下的心腹大將,但在劉備與張魯的戰鬥後,為何馬超沒有帶上龐德一同去投降劉備?難道真如《三國演義》中所說,是因為病不能隨行而留在漢中的嗎?
根據《三國志·龐德傳》記載:"(龐德)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太祖定漢中,德隨眾降。"這裡並沒有提到龐德有病,只是說龐德沒有選擇跟隨馬超投降劉備,而是選擇了留在了漢中張魯那裡。在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龐德也就跟隨眾人投降了曹操。
那麼有機會跟隨馬超投靠劉備的龐德,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歷史上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依然能夠根據一些史料內容進行推測。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龐德"龐德授命叱敵,有周苛之節。"由此可見,龐德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忠勇之將,相較於投降劉備,他還是更希望守護漢中領土,和當地百姓戰至最後一刻。
《三國志》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在關羽和龐德抬棺決戰時,關羽就問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誰知龐德罵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在龐德的視野中,曹操擁兵百萬,實力雄厚,再加上曹操保護了漢獻帝,擁有一定的正統性,也許在漢中時龐德就已經鐵了心準備跟隨曹操了。
不過在曹操手下,龐德也得到了重用,曹操非常賞識驍勇善戰的龐德,還封了他為關門亭候。龐德也用忠義勇猛報效曹操的恩德。在抬棺決戰前,他就對督將成何說:"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不少人都認為像龐德這樣的勇將,如果投靠了劉備,那麼劉備手下又會增加一名非常能打的將領,自己也不會被關羽所殺。不過人各有志,龐德還是用他的剛武勇猛讓更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龐德的形象不止存在於史書之中,在《三國演義》、《全面戰爭:三國》這樣的影視、娛樂作品也展現了龐德的勇猛。比如在三國題材SLG遊戲《九州劫》中,龐德就以一個武力出眾的五星武將形象出現,遊戲立繪中的龐德一手拿刀,一手抬棺材,在戰場中衝鋒陷陣,看起來威猛十足。
龐德的技能也對應了他和關羽"抬棺決戰"歷史典故,這個技能可以在戰鬥的前三回合中幫助隊友抵擋普通攻擊和主動技能,並使自身進入恢復兵力效果,是團隊內肉盾前排的不二之選。在遊戲中,龐德還能和馬超再度聯手,兩人可以組成"卷土西涼"的組合,配合上王異的輔助效果,馬超在單回合內打出相當恐怖的爆發傷害,在國戰中能夠發揮相當恐怖的效果。
三國歷史中的龐德生性剛猛,驍勇善戰,充滿了熱血男兒的陽剛之氣。如果不是早早碰到關羽,最終被斬殺,龐德又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說說你的觀點吧。
看三國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