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反饋丨俞的讀音?

2021-03-05 純中醫黃海濤

俞在中醫裡面是個常見的字,也是個多音字。

但經常聽人讀錯。

尤其是大家經常把肺俞(shù)、肝俞、心俞、脾俞、腎俞等俞(shù)的讀音,讀成了(yú)。

在中醫裡,俞、腧、輸這三個字經常出現。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 俞  yú ㄩˊ
 1. 文言嘆詞,表示允許:~允(原指帝王允許臣下的請求,後在一般書信中用作請對方允許的敬辭)。
 2. 安:「古聖人不以感私傷神,~然而以待耳」。
 3. 姓。
● 俞  yù ㄩˋ
 1. 古同「愈」,更加。
 2. 病癒。
● 俞  shù ㄕㄨˋ
 ◎ 同「腧」。

● 輸
  shū ㄕㄨˉ
 1. 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運~。灌~。~出。~入。~血。~電。
 2. 送給,捐獻:~納。捐~。~將(jiāng)。
 3. 敗,負:~贏。~理。~了兩個球。
 4. 墮壞,敗壞:~平(使其敗壞)。
 5. 表示,吐露:~心(表示誠心)。~實。~誠。

● 腧  shù ㄕㄨˋ
 ◎ 人體上的穴道:~穴。肺~。胃~。

(《內經詞典》)

(《漢語大字典》)

綜合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在作為穴位來講時,俞、腧和輸都應該讀(shù)這個音。

其他的讀音則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確定。

作為中醫的學習,不同的讀音可能意味者不同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時,要認真對待。

中醫經典注音本系列只是為了幫助大家在學習的時候減少一些障礙,不代表就是準確的。

旨在拋磚引玉,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探索中醫的奧秘,共同為健康服務。

學中醫 愛中醫 用中醫 揚中醫

相關焦點

  • 讀者反饋:我的74天自律筆記
    再者視頻中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很多演講都是非常幽默的。偶爾的有人對我的TED視頻分享點讚或者評論表示喜歡,就會很激動。結論:一件你有丁點喜歡並且每天不用花很多時間,沒有像減肥一樣需要立即反饋的事情於我來說更容易堅持。而且中途還會有偶爾的小驚喜。4】英文現實:英文原著堅持了一本,後面因為每天時間安排滿滿,沒有時間,而且自己並不喜歡,認為是一種負擔。
  • 【洋蔥音樂】這些歌詞讀音,連原唱都唱錯了
    ღ點擊上方可收聽節目主播 | 洋蔥放肆聽歌|品讀生活昨天應該是我職業生涯裡一個滑鐵盧,話說我接到一條廣告錄音,發現裡面有個讀音讀錯了,於是我把它打了回去。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從容淡定」在粵語中念什麼?
  • 專家糾正王菲《清平調》讀音
    美中不足的是,王菲是按照鄧麗君的讀音一字不差來唱的,因此在讀音方面出現了瑕疵,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晨報記者專訪文學專家和方言學者,他們一致認為,王菲對古詩詞的推進已起到表率作用,而對於讀音的糾正並非討伐——唱錯不以學術相要挾,唱對那就是錦上添花了。為求完美,5月延至7月發《清平調》是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二節 古詩詞中「騎」的讀音第一節我們探討了「斜」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但如果說人們對「斜」的讀音存有異議,那麼對另一個字「騎」的讀音就可以說是存在爭議了。當然對現代人所寫的文章,我們自然按現代的讀音了,「騎」也無須例外。最後,筆者也寫過幾首含有「騎」字的詩和詞,讀音文中都已經涉及,就留給細心的讀者去判斷吧。【甘州遍】驃騎戰祁連 ◎南郭居士關山望,明月出長安。
  • 從「送一瓶避孕膏」看由姓名讀音鬧出的笑話
    所以,起名字時在追求文化性、知識性的同時,必須統籌考慮姓與名的搭配、名字的讀音等問題,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在某地的文化界有兩位作者,一個叫宋一平,另一位叫畢雲高,經常聯名發表作品。兩人的名字從字面上看都不錯,但如果連在一起讀出來,就容易產出歧義。有的讀者把這兩位作者戲稱為「送一瓶避孕膏」。
  • 普通話讀音問題分析
    比如「輟、綴、 掇、啜」,只是偏旁不同,但是讀音差異較大。有的人把「夙願」讀為「鳳願」也是由於兩個字字形相近造成的字音誤讀現象。對於形近字誤讀,可行的對策是認真辨析字形,了解 不同的偏旁或者筆畫代表的不同意義,以此入手記準讀音。      多音字是指不止一個讀音的字,包括多音多義字和多音同義字。多音字誤讀也是由 漢字的特點決定的,多音字在現代漢字中佔相當比例。
  • 中國有兩座名山讀音相同,相距1000公裡,卻很容易混淆
    比如下面我們將要給你講的這兩座山,中國有兩座山讀音相同,相距1000公裡,卻很容易混淆。究竟是哪兩座山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01一:讀音相同的兩座名山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想去【láng yá shān】,你知道他想去的,究竟是哪座山嗎?河北保定的朋友,肯定會說:不就是我們易縣西邊那個狼牙山嗎?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大家都知道的啊!
  • 正確讀音還是大眾讀音?一場對語言發展變化問題的思考
    漢字讀音要改?近日,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標音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事情起源於網上熱傳的一篇文章——《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文章提及,部分漢字的讀音因為遷就大眾讀音而進行了更改,把原本「錯誤」的讀音改成了標準讀音。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不知讀者您之前是否也讀錯過呢?這首詩中的「看」的確應該讀(kān),究其原因,還得從詩詞的叶韻說起。所謂葉(xié)韻,一作「諧韻」、「協韻」,是詩韻術語。謂有些韻字如讀本音,便與同詩其他韻腳不和,須改讀某音,以協調聲韻,故稱。南北朝有些學者按當時語音讀《詩經》,感到好多詩句韻不和諧,便將作品中某些字臨時改讀某音。
  • 讀者反饋丨氣血孰多孰少?
    今天收到讀者的提問,問我哪個正確。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讀音調整體現時代變遷
    浙江在線杭州2月20日訊 這幾天,一則《注意了:這些字新華字典裡讀音都改了!》的舊聞又躥紅了。雖是舊聞,很多讀音的變化還是讓大家有點不適應,比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又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
  • 《抬夢老鼠》的故事還記得吧,讀者反饋總結來了,文長字多,抱歉了!
    一、前言    讀者反應理論認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從事的是一種解釋活動,因此讀者在看過文本後的感受,讀者何時以及如何建構文本意義,讀者所建構的意義受到文本那部分影響,讀者對資料的解釋與運用 (也就是閱讀產生的影響) ,必定與個人歷史背景及生活情境有關。
  • 聽,林倫倫老師教你讀廿四節氣的潮語讀音!
    從潮語讀音中,我們會發現廿四節氣名稱中有些字跟它的常見讀音不同。例如:雨,在「雨水」和「穀雨」兩個名詞中,都讀成u2(羽),這是個文讀音,就像「羽」也讀u2一樣。俗語還有「糊糊塗塗,清明穀雨」,「糊塗」的在這個俗語中變調讀成「hu2tu2」,「雨」讀「u2」 與「tu2」(塗2)押韻。「雨水」的「水」在老一輩人口中,也讀sui2(穗2)。
  • 廿四節氣的潮語讀音你會嗎?
    從潮語讀音中,我們會發現廿四節氣名稱中有些字跟它的常見讀音不同。例如:雨,在「雨水」和「穀雨」兩個名詞中,都讀成u2(羽),這是個文讀音,就像「羽」也讀u2一樣。俗語還有「糊糊塗塗,清明穀雨」,「糊塗」的在這個俗語中變調讀成「hu2tu2」,「雨」讀「u2」 與「tu2」(塗2)押韻。「雨水」的「水」在老一輩人口中,也讀sui2(穗2)。
  • 坐騎走了,說服也走了……這些字讀音在悄悄發生變化
    所以,語文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多音字、異讀詞的讀音。比如:參差、確鑿、呆板、說客、顫慄、強迫、軋鋼、骨殖……為什麼?因為這些看起來書寫難度並不大的字,在歷史上讀音卻不斷發生變化。不同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父母教給你一個讀法,老師教給你另一個讀法。所以,很多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怎麼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字始終存在不同的讀法。
  • 王小盾:關於《清平樂》讀音問題的答疑
    此答疑文亦將以《關於<清平樂>讀音問題的答疑》一名,刊於《古典文學知識》今年第5期。為免繁瑣,下文簡稱《我看<清平樂>的讀音》一文為《我看》,簡稱《王小盾:<清平樂>的「樂」應該讀「yuè」》一文為《讀「yuè」》。
  • 廿四節氣的潮語讀音
    從潮語讀音中,我們會發現廿四節氣名稱中有些字跟它的常見讀音不同。我至今也僅僅收錄到這個詞有此讀音。《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中的「兢」、「冰」與「驚」是同韻部的字,也是文讀-êng1韻母,白讀- gian1韻母。不過不是一字均可文白兩讀,而是選擇一個白讀或者一個文讀音。如「冰」字平時也讀bian1(兵),但在此詩中,為了押韻就得讀bêng1(並1)。
  • 普通話讀音標準是怎麼來的
    審音,即是審定字的讀音,制定標準語的規範。近代中國標準語的制定自清末開始,民國時期有兩次審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三次。1955年審音時,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得以確定。1980年代的審音開始採用「統讀」,統一了沒有實際意義區別的讀音,例如「究」(舊有jiù音)統讀為jiū,「橙」(舊有chén音)統讀為chéng。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這都是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同,語言屬性、用法也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