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讀音還是大眾讀音?一場對語言發展變化問題的思考

2021-01-13 Nico的外語課

漢字讀音要改?

近日,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標音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事情起源於網上熱傳的一篇文章——《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文章提及,部分漢字的讀音因為遷就大眾讀音而進行了更改,把原本「錯誤」的讀音改成了標準讀音。

比如,「確鑿」一詞原本在詞典中的注音是què zuò,但是由於大多數人都讀què záo,所以要從俗,改成què záo。「說服」一詞原本在詞典中的注音是shuì fú,但是從俗改成shuō fú 。

古詩詞裡面的讀音也有改動,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在這裡原讀cuī,但是要改成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白雲生處有人家,要把xiá改成xié;一騎(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來自教育部的官方回應

看到這篇文章後,多數網友的態度都是表示不能接受,不支持這樣改。一來是認為正確的為什麼要遷就錯誤的,這樣不是撥正反亂了嗎?二來是認為古詩詞有自己的韻律韻腳,改了讀音就改變了詩詞的韻味。

此事引起轟動後,教育部給出了官方回應,原來文中提出的這些讀音變化還處於審核階段,且是在2016年,教育部就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由於《修訂稿》中很多異讀詞的拼音打破了大眾原本認知,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後一直處於審核階段,審核結果並沒有出來。目前這些字的讀音沒有改,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對漢字發展演變的思考

這件事至此水落石出,但卻引起了很多思考。文字要不要隨著使用的需要而變化?其實這個答案是百分之一百肯定的,因為如果文字不隨使用需要而變化的話,我們今天可能還在使用甲骨文。

文字是一直在變化的,原有的字會有字形、發音的變化。還有會很多新的字產生。這些變化都是根據使用群體的普遍使用需求而來的。

但是面對上面提到的那些字的變音問題,為什麼絕大多數網友都持反對意見呢?究其根本,就是這些改變並沒有符合漢字使用群體的普遍需求。

發展、變化是必要的、必須的、必然的,只不過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可以先更好地徵集一下使用群體的意見,這也是網絡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對英文單詞音、形變化的思考

作為一名長期研究英文單詞發音與詞形關係的英語教育者來說,這次的事件其實第一時間引發的是我對英文的思考。

中國人學英語一直以來的一大難題就是單詞,單詞不會讀,背不下來,背了就忘。

讀單詞、背單詞的工具有音標、自然拼讀等,但是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單詞學習問題。後來,我在自然拼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和總結出了英文單詞在發音和形兩個方面的相互關聯規律,利用英文是表音文字的特點,找出了26個字母在單詞中的排列組合機制,讓學習者能夠看著單詞本身就能讀出單詞,聽著單詞的發音就能寫出單詞,不用再一個一個查音標,也不用再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背單詞。

但是,十幾萬的英文單詞,其中有大量的外來詞、音譯詞、合成詞等,很多詞來源於其它語言,如德語、法語、阿拉伯語,還有很多詞甚至是直接挪用字其它語言。所以英文中有一部分單詞是沒有規律可循的,詞的拼寫、詞的發音,都無法找到規律。比如naive一詞就是直接使用的法語詞,裡面字母a的發音就非常少見。

以前我也常拿漢語來解釋英語,說漢語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有很多字的寫法、用法、讀音,都隨著人們的使用需要發生了變化。漢語當中有很多多音字,有些多音字有使用規律,有些沒有,沒規律的那些,我們就記住在詞中怎麼念就行了。

這次的事件,更是讓我切身感受到了語言是在發展變化的,字的讀音雖然還未確定要改,但是字需要隨著使用需求而改的這種主張是必然的。英文也是,任何語言都是如此,畢竟語言是服務於使用者的工具。

面對英文單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單詞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利用規律,可以做到會一條規律就能會一千個單詞的效果。而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十的單詞,大可不必較真兒。更何況,我們的日常需求,有幾千的詞彙量就夠了,而且大多是規律性極強的單詞。

學漢字,我們可以根據偏旁部首來估計讀音和意思;學單詞,可以根據字母的排列組合情況來推出發音。這樣的一些規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掌握。

相關焦點

  • 普通話讀音問題分析
    在文言文和古詩詞朗讀中,有些字的讀音產生了古今異讀的現象。對於播音員主持 人而言,究竟應該從古音還是從今音,是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這裡所說的古音,泛指古代的語音,不是音韻學所指周秦時期的語音;今音,泛指現代的語音,不是音韻學中的隋唐音。       例如「暴虎馮河"一詞當中的「馮」,古同「憑(憑)",藉助之意,應遵從古音讀為ping。
  • 「鄉音無改鬢毛衰」以後讀音是shuai,是時代變化還是文明讓步?
    圖片:00後上課劇照 2、漢語言文字背景 隨著人類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舉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倘若現代人真的能夠穿越回古代社會的話,一個問題就足夠讓現代人在古代社會寸步難行,這個問題就是語言壁壘。
  •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說服」的「說」是讀shuì還是shuō?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是讀jì還是qí……這兩天,《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等熱帖在朋友圈刷屏,列舉了教材和工具書中一些常見字的讀音變化,後文章被證實「炒冷飯」,是對2016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徵求意見稿的斷章取義。
  •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 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經典古詩詞裡一些字的發音「循古」還是「從新」引發爭議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和載體,古詩詞的字音本身也具有情感和審美價值。古詩詞的字音被改動後,其意境和美感是否會被破壞,這是爭議最大的地方。
  • 鐵騎(jì)還是qí?專家說,讀音最重要的還是約定俗成
    「鐵騎(jì)」還是「鐵騎(qí)」,「說(shuì)服」還是「說(shuō)服」,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今天,一些漢語字到底該怎麼讀,再次被刷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改讀音」,對此,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上海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徐默凡。
  • 騎qí還是jì?斜xié還是xiá?教材讀音頻繁更迭,錯誤讀音轉正了?
    道別常說的「拜拜」,不少人發音為bái,但實際上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它的正確讀音是bài。然而在第6版,「拜」增加了注音bái。另一個經常被讀成què záo的詞語「確鑿」,在詞典中原本的正確注音是què zuò,但新版的詞典表示,這個詞語的讀音從俗改為què záo。「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 尿尿的正確讀音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都念錯了!正確讀音很少用!
    今天看到微博上有一個熱搜:尿尿的正確讀音!這麼簡單的一個詞語,還需要上熱搜普及一下?懷著疑惑的目光打開了微博的熱搜以後發現,原來自己真的錯了,我就是念錯的其中一位。上了這麼多的年學,雖然會讀,但是兩個字疊加在一起以後,還真沒有想過讀音發生了變化。原來錯誤就在自己身邊發生啊!正確的讀音如下:當看到正確的讀音之後,雖然覺得自己一直念錯了,但是也情有可原,比原這樣的讀法實在是很少人在用了。
  • 便秘的正確讀音是「biàn mì」還是「biàn bì」?很多人都讀錯了
    前段時間,尿尿的讀音衝上熱搜,很多人表示我讀了二十年,竟然是讀錯了。尿尿的正確讀音是「niào suī」,而不是「niào niào」,有字典為證。不過對於這個冷門讀音,專家也表示不必太在意,兩個讀音都可以。也有網友堅信,有一天這個讀音可能會消失,新華字典上會改正過來。
  • 讀音調整體現時代變遷
    浙江在線杭州2月20日訊 這幾天,一則《注意了:這些字新華字典裡讀音都改了!》的舊聞又躥紅了。雖是舊聞,很多讀音的變化還是讓大家有點不適應,比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一騎(qí)紅塵妃子笑」,又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
  • 「說(shuō)客」「坐騎(qí)」才是正確讀音!這麼多年都念錯了?
    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懵」,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下面,就來看看那些被大家發現修改了讀音的字——比如道別的時候。經常說的「拜拜」(bái bái)。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終究成了標準讀音,文盲取得最終勝利
    圖片:00後上課劇照2、漢語言文字背景隨著人類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舉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倘若現代人真的能夠穿越回古代社會的話,一個問題就足夠讓現代人在古代社會寸步難行,這個問題就是語言壁壘。
  • VLOG正確讀音怎麼讀
    到底啥是正確的發音呢?來跟VLOG教授一起看看吧….vlog這個詞到底咋讀?可別像關曉彤一樣讀錯!在關於vlog讀音的話題衝上熱搜之後,網友們馬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了讀音,還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投票。雖說第一個選項「vo嘮各」基本發音是對的,但VLOG教授還是不太建議用這種漢字來拼湊讀英文單詞的「洋涇浜」念法,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跑偏,而且還容易有口音。所以,大家可以去看歐陽娜娜這段視頻,她的vlog一詞讀音是對的,不會的小夥伴可以學一下。
  • 古詩詞讀音究竟怎麼定?語言學家:審音並不涉及文言詞古詩詞
    的文章,對古詩詞教學中「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讀「shuāi」還是「cuī」)、「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讀「qí」還是「jì」)、「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讀「xié」還是「xiá」)等讀音問題進行討論,引發公眾熱議。「普通話異讀詞審音」這樣一個專業的概念隨之躍入了公眾的視野。現代漢語的讀音規範究竟是如何制定的?對群眾口頭表達中存在不同讀音的詞,為什麼要進行審定?
  • 「一些字改讀音」竟是假的?教育部回應來了!
    據界面報導,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 近日,網上熱傳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不少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變化。
  • 「尿尿」的正確讀音不是「niào niào」?都衝上熱搜了!
    「尿尿」的正確讀音不是「niào niào」?3月9日,一位微博網友貼出尿尿的正確讀音應該是「niào suī」,讓不少網友難以置信,一時引發熱議,讓「尿尿的正確讀音」衝上熱搜榜,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尿尿」的讀音真的是「niào suī」嗎?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呆板」本來讀 ái bǎn,但是後來為了尊重大眾的習慣,所以從1987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第六版 )的條目(第1225頁)  「說」字有四種讀音。  一是讀「shuō」,主要的意思有:  1、解釋,解說;2、告訴,講話;3、言論、主張(作名詞,如「學說」、「歪理邪說」)等等。  二是讀「shuì」,意思是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比如「遊說」。
  • 坐騎走了,說服也走了……這些字讀音在悄悄發生變化
    所以,語文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多音字、異讀詞的讀音。比如:參差、確鑿、呆板、說客、顫慄、強迫、軋鋼、骨殖……為什麼?因為這些看起來書寫難度並不大的字,在歷史上讀音卻不斷發生變化。不同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父母教給你一個讀法,老師教給你另一個讀法。所以,很多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怎麼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字始終存在不同的讀法。
  • 古裝劇的錯讀音與「約定俗成」
    《宮心計》切換了粵語,聽著還是「yan」,可能香港不像大陸,大陸電視上一度不少清宮秘史類的講座,厭勝這個詞被提到的頻率不低。對TVB的一個好感來源是,《洛神》裡兩個後來屢屢被念錯的字,在裡面都是對的,就是女主甄宓(fu2)和女二郭嬛(xuan1)。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很容易就想起「莞嬪甄氏」吧。
  • 風塵僕僕、牽強附會,你知道它們的正確讀音嗎?
    由於成語本身的特殊性,成語的讀音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請閱讀下面4個句子,看您能否把黑體字成語的音讀準確吧。1、她年輕的時候就愛乾淨,現在年齡大了,屋裡每天還是窗明几淨,空氣清新。2、你這是從哪兒來啊?
  • 隨意更改漢字讀音,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褻瀆以及文化多樣性的破壞
    》的文章,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不少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變化。道別常說的「拜拜」,不少人發音為bái,但實際上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它的正確讀音是bài。然而在第6版,「拜」增加了注音b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