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賈玲贏得很徹底。
票房已經破了30億,《福布斯》從商業角度報導說,如果《你好,李煥英》票房超過《神奇女俠》的53億,賈玲將成為世界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能不能達成先不說,但賈玲的成功有目共睹,有人把她這次的成功歸於真誠,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她的溫柔。
賈玲鏡頭裡的媽媽李煥英,真的太溫柔了。
白底藍點的襯衣,水藍色的長裙,兩根麻花辮,嘴角上揚,眼裡有光,那句「媽媽曾經也是花季少女」「媽媽是她自己」,終於不再是空洞的溫情雞湯。
她這種全程對媽媽溫柔的注視,讓我時不時就鼻頭髮酸,那種細細碎碎的珍惜和愛,溢出屏幕,沒幾個人遭得住。
我之前意識不到賈玲是這麼細膩柔和的人,而這種細膩,甚至不止專屬於她的媽媽。
同時,我又知道賈玲這些年並不容易,只好奇她為什麼吃過那麼多苦,還這麼溫柔?
我所熟悉的賈玲,跟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差不多,大大咧咧,豁得出去,無所顧忌,卻有著奇高的國民度和路人緣。
賈玲是鵝組女明星好感度第一
只是,賈玲一開始並不像現在這樣,被全世界溫柔以待。
關於她,最大的笑點有兩個,一是身材,瘦不下來,二是感情,找不到對象。
每個人都可以拿這兩個梗調侃賈玲,不用擔心她會生氣。她也每次都和氣以對:是,感謝觀眾朋友們對我的包容。
而在自己的作品裡,她也總是在自黑,演繹的角色,要麼胖,要麼笨。
她演聶小倩,就是九塊九包郵的版本,演小龍女,就是史上最胖小龍女。
《百變大咖秀》,她可以模仿光頭的火風、周曉鷗,也能模仿各種貼著大鬍子的男人,觀眾們都大呼「像!」,舞臺上的她,也笑得很開心,
《王牌對王牌》裡,嘉賓們通過模仿來猜詞,其中一個詞是「賈玲」,於是嘉賓擺出大猩猩的樣子。
結果揭曉後,大家都在笑,賈玲自己也在笑。這一題,還是賈玲自己猜對的。
和張小斐站在一起,她永遠是那個胖的、醜的、沒人喜歡的。
在春晚上備受爭議的小品裡,她甘當綠葉襯託瞿穎,一句句賣力自稱「女漢子」。
在搞笑面前,賈玲自己的形象一點都不重要。一次次放低姿態的自黑後,她收穫了笑聲和掌聲,同時也面臨侮辱女性、裝瘋賣傻的爭議。
因為賈玲既是喜劇屆難得的女主角,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平凡的女孩子,但是,她卻一次次在鏡頭前「作踐」自己,把女性的身材、感情焦慮放大給所有人看。
有人愛賈玲,也有很多人煩賈玲。喜劇演員這碗飯,她身為女人吃起來格外心酸。
要好笑,但不能太過,要看起來蠢,但最好有點小聰明,又不能太刁太精明——賈玲一直在拿捏這之間的分寸,在笑聲和罵聲的縫隙中,艱難前行。
所以她說剛進喜劇圈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別像一個女人走錯了澡堂子,特別特別累。
她要在滿是男人的行當裡爭得一席之地,就算是稀有的女相聲演員,也不會被特殊對待。
在男女搭配的相聲裡,她依舊要為自己的男搭檔服務,而不是發出女性的聲音。
郭德綱說過,女孩不要出來說相聲,而這個女孩,他指的其實就是賈玲。
對此,賈玲是一邊贊同,一邊堅持。
因為堅持做喜劇,毫不在意地自毀形象,男友離她而去,「我奔向了事業,那個男人也沒有回來。」
賈玲曾把這段親身經歷改編成小品,面對男友質問「你為什麼要做啊?你是個女孩兒。」,賈玲只回答「我真的喜歡」。
我們都只看了舞臺上賈玲的沒心沒肺,被嘲笑,被欺負,卻很少想到,她有時候也需要被接納、被看見,被照顧。
她說「哪個女孩不希望自己站在臺上是光鮮靚麗、美美的。」只是,她從來不是被溫柔以待的那一個。
就是這樣不被溫柔相待的賈玲,卻對每個人都極盡溫柔。
細節周到妥帖,還能顧全大局,我不想稱之為「高情商」,只認為那是骨子裡的善良和體諒。
節目裡,有人在關曉彤面前cue鹿晗,賈玲立刻一個走位,站到手足無措的關曉彤面前,「提到鹿晗看我幹什麼?」。
解了關曉彤的圍,也免了全場死寂般的尷尬。
在那次著名的「拯救柳巖落水事件」中,她的溫柔也是讓人不得不服。
那麼慌亂的場面,她先是堅定地坐在摔倒的柳巖身前,擋住了她即將走光的上半身。柳巖也死死抱住她的腰,避免了被拖走。
等大家差不多停手了,賈玲又出聲圓場:「這事兒其實很簡單,紅包就能解決了。」
事後,她也不願再提及這件事,只說「那個別問了,我是覺得事情過去了,再給它撩起來,反倒……」
在這些時刻,賈玲就不再是沒心沒肺的諧星,而是化身保護弱者的騎士,身披萬丈光芒,得體,仗義。
她經常以解圍者、救場者的姿態,出現在各種尷尬、緊繃的場合。
有一年金鷹節後臺群訪,滿場的記者等著,嘉賓卻遲遲沒到,主辦方讓賈玲上臺去救場。
她上臺了半天都沒人提問,只能分分鐘反問一句:「都沒有問題啊?我已經不火成這樣了嗎?沒點緋聞要問的嗎?」全場爆笑。
所以我特別能夠理解沈騰對她的那句評價:「男人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
男人喜歡她的直率、敞亮、真實,女人欣賞她的溫柔、體貼、善良。男女通殺,多少年難得一遇的寶貝啊。
賈玲的溫柔,不是那種和稀泥式的老好人溫柔,也不是照顧到每個人的中央空調式的暖。她的溫柔,是打抱不平,是拔刀相助。
也許,正是吃過類似的苦,所以更能體會他人的不易,嘗過人情冷暖,才懂適時挺身而出的可貴。
但是,光是吃過苦,不足以撐起一個人這樣設身處地的溫柔。賈玲,還被親近之人深深善待過。
賈玲說,有兩個人,是她感謝一生的衣食父母。一個是姐姐賈丹,一個是師父馮鞏。
姐姐賈丹,在家庭條件有限的時候,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賈玲,自己出去打工掙錢。母親去世後,她負擔了賈玲大部分的生活費,
賈玲和姐姐賈丹
賈玲從中戲畢業後,北漂最艱難的那幾年,去跑劇組、去酒吧打工,都掙不了多少錢,是姐姐持續的接濟,讓她苦哈哈的日子不再那麼苦。
那時候,賈丹每個月800的工資,500給賈玲,自己留300。時隔多年,當得知賈玲從前在北京吃的苦,她只後悔沒能多給她一點錢,讓她過得稍微再好一點。
畢業後,賈玲住在東四十條的小胡同裡,房子破敗不堪,還是每天都要出來倒尿盆的老房子,雖然她調侃「沒事,王菲不也倒過嗎」,也難掩那時生活的窘迫。
就算房租只要三四百,她還是交不出來,為了躲房東,她好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敢開燈,
賈丹知道妹妹在北京過得不好,心疼之下,幫她在老家找好了月薪3000的工作,讓她回家。
這時,不想回老家的賈玲鼓起勇氣,第一次在課外打通了師父馮鞏的電話。
賈玲和師父馮鞏。她上的是中央戲劇學院和馮鞏合作的第一屆相聲大專班,這次的《你好,李煥英》,馮鞏也現身客串。
馮鞏明白賈玲專業上的才華,也希望她能留在北京接著闖,就勸賈丹安她的心:「沒地兒住,我給她找地兒住,沒錢吃飯,我管她幾頓飯還是管得起的。」
馮鞏自那開始,帶著賈玲四處演出,攢舞臺經驗,混臉熟,先立了個小目標:幫賈玲掙個一年的房租。
平時賈玲演出也就一兩百的演出費,馮鞏給賈玲三五千,公益演出,還會自掏腰包給她一些酬勞。
很快,小目標就被超越了。賈玲掙夠了10年的房租,終於住進了帶暖氣的房子。
就這樣,在姐姐和師父的全力扶持下,畢業7年後,賈玲終於迎來的人生的轉機——春晚。那年,她28歲。
姐姐和師父,是她這條路上的恩人。而父母,更是不遺餘力地支持和愛著她。
家裡為了供賈玲讀學費高昂的藝術專業,可以說過得捉襟見肘。
媽媽心心念念的冰箱,捨不得買,那件喜歡的綠皮衣,終究還是沒能穿上身。爸爸為了供她讀書,賣掉了家裡的房子。
舉家之力,只為成全她一個人。
賈玲這一路走得辛苦,但同時,她也一直擁有親人毫無保留的善待和支持。這是她的命,也是她的緣。
所以有人問賈玲,回想起當初會覺得苦嗎,她沒有猶豫:「不苦,多的是人比我付出更多,但機會沒我好,我哪好意思說自己苦。」
一貫的賈玲式溫柔語錄。
賈玲經歷過冷眼與嘲笑,也被人深深地愛過,她的溫柔,來自愛裡長出的善意,苦裡生出的慈悲。
真正的溫柔,從來不是單純從苦難中淬鍊出來的,只吃苦而不被愛,會生戾氣;也不是被蜜糖澆灌出來的,只被愛而不懂他人的苦,會缺乏共情。
賈玲的難得,是剛好二者兼得。
人最可貴之處,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在賈玲這裡,這句話應該是:人最可貴之處,是經歷生活的惡意後,依然心懷愛和善意。
惡意,讓我們長出堅硬的盔甲,抵禦傷害,最終,是愛讓我們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和他人。
這次沈騰來支持《你好,李煥英》,賈玲對他這個角色慎之又慎,因為她不想消耗他,想保護好他辛辛苦苦長出來的羽毛。
那個快樂又歷經辛酸的賈玲,一直保有著溫柔的底色,在行自己之事時,還能想他人之所想。
賈玲被問到這些年最感謝誰,她的答案是感謝自己,感謝自己的善良。
我想說,還要感謝她的溫柔,在這種自掃門前雪都顧不過來的當下,能心懷溫柔渡人渡己,就是最稀缺的特質。
·END·
崔老闆,這一世為女人,單程票請好好珍惜。關心自己,不論是心情還是皮膚。我們終將穿江過海,走上通往心智成熟之路。公眾微信號:VOGOO崔老闆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