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課堂
海上大明
公元1405年,鄭和帶領船隊開啟史無前例的七下西洋,航程萬餘裡,歷經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是世界航海史上偉大的壯舉,也是一場傳播東方文明的探索之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閱讀之聲《人文課堂》推出《海上大明》, 更多完整音頻,歡迎移步「雲聽」APP。
中外交往史上,漢代到元代外國使團的來華記錄中,使者的最高級別為王子。創下外國元首訪華記錄的獨有大明王朝,並且全部出現於鄭和下西洋之後。
更有一些外國元首最終長眠於中華大地,兩國間的關係也呈現出「血盟級」色彩。
明代元首來華訪問多達八次,共計四個國家、九位國王。第一個來到大明的是渤泥國國王,史料上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找不到比他更早的。所以,他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
浡泥國,就是今天加裡曼丹島北部的汶萊達魯薩蘭國,是當時東、西洋海上交通的樞紐。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就訪問了浡泥國,並封前國王世子為浡泥國王,授予印符、誥命。
建文四年(1402年),老國王病逝,二十三歲的世子次年繼位,並取得了大明的認同。鄭和代表大明封他為浡泥國王。這位浡泥國王很年輕,見識也少。他從鄭和的講述中對大明充滿了嚮往。於是,他決定跟隨鄭和船隊到大明進貢,親自到大明看個究竟。
浡泥國王這一去,還真把大明國嚇了一跳——他這一行,一共來了150餘人!
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浡泥國王帶著王妃、子女、弟妹、陪臣等來到了中國福建。明成祖特派大臣趕往福建迎接,並讓沿途府、縣盛情接待。
浡泥國王一行到了南京,明成祖親自接見。中國歷代帝王中,在自己的宮殿接見外國元首,明成祖是第一位。
明成祖命人將浡泥國贈送的禮品陳列在宮中,以示珍重。同時,給予浡泥國國王、王妃和其他來賓厚重的賞賜。考慮到浡泥國國王的辦公條件,明成祖特意賞賜了國王一把座椅。
浡泥國國王一行在南京享受著等同大明王侯的豪華儀仗及宮廷生活,居住在專門接待外賓的「會同館」。明成祖還譴派大明高級官員接待陪同,每天到會同館過問外賓的起居。酒食經御膳房備好後,由重要官員負責送往,並派太監陪同外賓參觀遊覽,安排各種娛樂活動。
在南京,浡泥國王遊覽一個多月後不幸染病,明成祖命御醫調治,但最終醫治無效。
浡泥國王臨終前囑咐王妃:自己死後,要「體魄託葬中華」,意思就是要埋在中華大地。永樂六年(1408年)十月,浡泥國王病逝。根據浡泥國王「體魄託葬中華」的遺願,明成祖以親王的禮制在南京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南京安德門外的石子崗將其安葬,並樹碑立祠。南京浡泥國王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播講人簡介:
章憲法,明史學者,安徽省銅陵市作協副主席,著有《明季閒譚》《明朝大敗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央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