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中學生如何提高成績和思維能力?課堂中老師要善於這樣做

2020-12-25 軍軍工作室

關注認識難度較低的陳述性知識,對淺層知識照搬照用,不能滿足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提高教學效果。了解學生是如何學會在更高層次上理解事物,如何掌握高級認識技能,以及如何開發、獲取加工信息所需要的智力,是教師所需要具備的高水平教學技能的核心所在。問題法是常見的教學方法,它將教學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拓展認識。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深度,提升認識精準度。在"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學中,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將課堂提問區分為事實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反思性問題、假設性問題和辯論性問題。

1、 設計事實性問題,鞏固認識基礎

實性問題聚焦於課程內容的基礎信息和概念。美國教育家諾爾曼·韋伯提出"知識深度模型",用以表徵學生的知識深度。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回憶和再現。該層次涉及的內容包括:誰、是什麼、是何地、是何時。可以說,事實性問題屬於此認識層次,屬於基礎性知識,但可之後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提升奠定基礎。以統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例,圍繞課堂的教學目標,將教材內容問題化,設計事實性問題。本框的第一個教學目標為:"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通過易混淆知識點的辨析,知道基本經濟制度中經濟成分,明辨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據此可以設計以下事實性問題:什麼是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經濟經濟制度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確立?什麼是公有制?什麼是非公有制?什麼是多種所有制經濟?什麼是國有經濟?什麼是集體經濟?什麼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什麼是個體經濟?什麼是私營經濟?什麼是外資經濟?通過事實性問題的提問,學生可以掌握課程的基礎的信息和概念。

2、 設計分析性問題,加強知識應用

分析性問題聚焦於學科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學生能夠使用概念來回答和解決問題,能夠對事物進行區分、描述和歸類。此類問題屬於諾爾曼·韋伯提出"知識深度模型"中的第二層——技能與概念的基本應用。該層次涉及的內容包括:怎麼發生的?怎麼運作的?如何體現的?有何區別?分析性問題屬於此認識層次。事實性問題為學生建立了背景性知識,為分析性問題的展開提供了必備的基礎信息和概念。分析性問題則是對事實性問題的深化,指向知識的應用和遷移。根據"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以下分析性問題:公有制為主體是如何體現的?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如何體現的?國有企業屬於哪種經濟成分?華為屬於哪種經濟成分?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成分有何區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有何區別?公有制為主體與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有何區別?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有何區別?通過分析性問題的探究,學生可以區分概念之間差異,能夠知識遷移解釋經濟現象。

3、 設計反思性問題,拓展思維視界

反思性問題側重於拓展思維,深度思考事件的原因、結果和影響。反思性問題要求學生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而引發精準認識。此類問題屬於諾爾曼·韋伯提出"知識深度模型"中的第三層——策略性思維和推理。該層次涉及的內容包括:為什麼是這個結果?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影響?可以說,反思性問題屬於此認識層次。"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個教學目標為:"以中美貿易戰為議題,通過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原因、經過,運用相關知識,理解各有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自覺堅持和維護基本經濟制度。"根據此教學目標,可以設計以下反思性問題:結合中美進出口數據,分析導致中美貿易戰的原因。中國政府會接受禁止補貼國企的條件嗎,為什麼?美國圍剿華為的原因是什麼?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通過反思性問題,學生能夠深度思考、分析、解決經濟問題。

4、 設計假設性問題,激發創造能力假設性問題側重於激發創造,運用掌握的基礎性知識進行創造性思考,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此類問題屬於諾爾曼·韋伯提出"知識深度模型"中的第四層——拓展性思維。該層次涉及的內容包括:如果……會怎麼樣?可能發生什麼?還能怎麼樣?可以說,假設性問題屬於此認識層次。假設性問題,通過採用的句式是"如果……會怎樣",這種疑問句式會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預測、推斷和檢測,提升認知精準度。以"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學目標為根據,可以設計以下反思性問題:如果是我國的貿易談判的代表,你將採取什麼樣的立場?如果中國政府接受禁止補貼國企的條件,會怎麼樣?如果華為沒有晶片"備胎計劃",會怎麼樣?通過假設性問題,學生能夠創造性預測、推斷,來分析經濟現象,體悟基本經濟制度對保障對於人民當家作主的作用。

5、 設計辯論性問題,提升思辨水平辯論性問題聚焦於思辨力,通過收集和呈現證據,來論證觀點的合理性,駁斥他人的觀點,提升思辨能力。辯論性問題的目的不是在於掌握辯論取勝的技巧,而在於讓學生通過呈現自己的觀點和提供論據,訓練思辨能力,成為批判性思考者。根據"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個教學目標,可以設計以下辯論性問題:美國將中國的經濟體制理解為"國家資本主義"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通過辯論性問題,學生能夠運用論據來論證或駁斥觀點,在思辨中明辨是非,增強對基本經濟制度的政治認同。

善於提問題,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認知精準度的有效途徑。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避免提出質量差、認識挑戰低和答案單一的問題。在確定教學目標後,教師要圍繞目標,優化問題設計,可以從事實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反思性問題、假設性問題和思辨性問題角度,分別擬定課堂問題。再根據選定的議題,有邏輯的進行串聯,形成問題鏈。學生認真思考和解答問題時,學生不但能掌握知識,而且能鍛鍊思維能力,提升認知精度。

相關焦點

  • 音樂課堂中提高學生的準確歌唱能力的方法
    準確地歌唱,在音樂能力培養中非常重要。不可想像一個唱歌總是「跑調」的人能對歌曲有完美的表現,或是能在合唱中與別人有好的配合。準確歌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音樂能力。接下來,廣西中公教師網帶大家認識一些音樂課堂中提高學生的準確歌唱能力的方法。
  • 鬧哄哄的課堂,費嗓又費心,聰明的老師這樣做
    很多老師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備課時,辛辛苦苦準備了很多很多。結果進了教室,面對鬧哄哄的課堂,面對嘰嘰喳喳不聽招呼的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備受打擊,最後只想早早結束本堂課,下課鈴聲響了以後,只講了備課內容的三分之一,掃興又無奈地離開了教室。
  • 體育中考提高分值,體育受重視:如何提高學生體育課堂挫折能力?
    那麼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風險很多,如何做好體育課堂教學安全防護,如何預防學生體育課堂出現的心理障礙,省重點高中市第四中學高級體育教師楊發煒老師,談了自己的看法:1、意志磨練法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提高難度變換要求等方法
  • 學生階段如何提高自身的創意思維能力
    孩子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最起碼來說是離不開一節節數學課的訓練的。我想只有培養孩子創新獨立能力才能有更多的創意思維,那麼必須做到:一、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學習者的重要品質。
  • 課堂實施「模塊化教學」,快速提升教學成績,每位老師都應知道
    如何少走彎路,有效地提高教學成績呢?實施課堂「模塊化教學」可能就是最好的辦法。    所有學生站起來讀,背會後給老師過關,學習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必須會背會默寫,組員會背就算過關,程度較差的學生會讀就算過關。其中學習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必須給老師過關,組員可以給組長過關,老師要對組員過關情況進行抽查,所有過關內容必須在20分鐘內拿下,過關後把名字寫在老師的英語課本上,如果一些小組過關較快,要求自動進入預習新課、做新課習題環節。
  • 高三老師經驗:課堂就能把一部分同學刷下去,認真聽課很有必要!
    有一部分同學不會聽課,雖然和別人一樣坐在教室裡聽,但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據興趣對老師的講述有選擇性地聽講,四十五分鐘的課聽得斷斷續續、支離破碎;或是不善於觀察和思考,只是被動地聽,頭腦這個思維的「湖」十分平靜,激不起任何思維的浪花。
  • 改進教學方法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
  • 高校老師課堂放髒話PPT:這樣的大學生不如狗
    據了解,事件起源於成都某高校14級電商係數學思維老師與學生發生矛盾,老師決定取消該系平時成績,要求單獨進行閉卷考試,而學生對此決定表示反對,並在《致領導、老師的一封請求信》中反映,老師之前在課堂上放髒話PPT。
  • 這些體育課堂評價用語,你會用嗎?
    這個方法真不錯,很有創意——創新能力 01 創新意識,是課堂教學要特別重視的地方,一個動作,有的孩子會用另一種方式來展示出來,大多時候,老師會直截了當的說:你這樣做不對/這個動作不是這樣的。其實,有時候學生的這些動作,可以成為我們教學的輔助動作。
  • 想在中考中獲得勝利,提高自己潛力科目的成績很關鍵,這樣做
    同學們要想在中考之中超越自己,全面豐收,就一定要考慮整體,考慮總成績,一定要使各科齊頭並進,否則就會出現拖後腿的現象。而現實中,總是有不少同學會有1-2科是薄弱科目,會拉低他們的總分,使之最終於自己的理想學校失之交臂。
  • 老師課堂上評講試卷時,同學們千萬別忽視,注意這六點成績提高快
    但是往往同學們在上習題講評課時,都是一副我講你聽的現象,老師講得滔滔不絕,下面的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學生不重視,覺得意義不大,只要把錯題改了即可,所以通常一堂習題講評課的效率常常比較低下。實際上,習題講評課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如何用思維導圖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經過十幾年的習慣養成,現在只要出去學習聽課,都會帶著筆記本電腦打開思維導圖軟體邊聽邊梳理學到的內容,有時候甚至能發現講師的很多邏輯錯誤。影響學習能力的底層邏輯學習能力有高低,刨除智力不同,最根本原因是對待知識的主被動關係,也就是面對知識你是接收者,還是轉述者。
  • 老師這樣講,學生這樣聽,成績提升快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魚和牛的知識有偏差。知識偏差每天都在我們的課堂中上演。老師勤懇的教學,但學生卻聽不明白,更為讓人擔心的是,當學生聽不懂時,我們會更加賣力地講。老師巨大的付出,和學生微小的收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老師,不僅要明白自己要講什麼,更重要的是明白學生想聽什麼,怎麼樣才能聽進去。真正的聽課,應該是老師講的與學生聽到的是彼此緊密關聯的。
  •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此,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掌握其相關規律,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方法和習慣。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就如何進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深入整合利用資源,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發掘整合文本。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經典之作,都是當之無愧的範文。
  • 在好課堂裡實現教學相長
    課堂的活躍與否最直接的體現是參與度,同學們應該全程參與、全體參與、有效參與到課堂中,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敢於質疑和提問。作為學生,我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是展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鍛鍊的過程,是交流提高的過程,是樹立榜樣的過程,是有益於師生評價的過程。同時,發表見解與評價本身就是我們與老師進行思維碰撞、智慧交流與情感溝通。
  • 老師搞活課堂必備的100個妙招,總有一招適合你!
    31.在問題解決中精彩展開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35.在隨堂練習中精彩展開 名師課堂教學中隨堂練習的設計以落實雙基、發展智力、提高學科素質為目標,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有利於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 有的老師講課好不出成績,有的老師講課一般但成績突出,為什麼?
    我是老李侃教育,在現實教學當中的確存在有的老師講課很好但不出成績,有的老師講課一般但成績突出,歸納起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課堂管理問題從事20年教學,我認為管理比教學其實更重要。有的老師講課很好或許那是表演課,看起來課堂氣氛很活躍,但實際效果就不怎麼樣了。
  • 老師將"話劇"搬上課堂 幫助學生練習溝通技巧
    如何為面試加分? 大學老師教你幾招   重慶工商大學鄧輔玉老師將「話劇」搬上課堂 幫助大學生們練習溝通技巧   如今,鄧輔玉在她教授的《管理溝通》課程中,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溝通基礎知識,還通過思維訓練和技能提升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溝通意識。她說,溝通技巧是「術」,做人方式是「道」,只有道術相濟,才能發揮大學教學的育人功能。   「學會溝通,大到商業談判,小到日常生活,都是一項特別重要的能力。」
  • 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能力,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聽可以說是四項技能中最基礎的一項,但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也是最難的一項。對於農村地區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由於資源、設備等有限,學生只能在課堂上進行聽力練習,而課堂上需要對聽、說、讀、寫進行全面的練習,對於聽力這一項來說時間真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導致學生聽力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愛聽,最終導致遇到聽力就頭疼。因此,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教育部在2019年發布的《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中提出,要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