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鏡頭聚焦兩岸假結婚現象,探究「大陸新娘」往事

2020-12-28 網易

  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

  
[短兵]系列專訪

  
短片是大部分導演最初開始電影創作時會選擇的形式,面對創作方式日趨自由化,題材越發多元化的電影製作環境,短片承載的價值也將更加開放和包容。[導筒directube]針對已完成短片,但暫無長片作品的新導演開啟主題訪談欄目——[短兵],每期將圍繞不同的短片作品和對應的話題進行詳盡的採訪和討論,希望為正在創作和籌備長片的新導演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參考。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研究生林偉彬執導的2020屆畢業聯合學位作品《南方姑娘》在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首映,並獲得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競賽短片單元最佳編劇獎等榮譽。這部氣質工整而沉穩的青年短片,用嚴謹的類型敘事手法,再現了十多年前一次兩岸人口遷移的微觀演繹。

  

  《南方姑娘》Marriage On The Border

  
林偉彬 | 短片/劇情 | 中國 | 2020 | 36min

  
劇情簡介:21世紀初,福建沿海村民盛行通過假結婚方式合法入臺打黑工。南方姑娘程雯靈和一名臺灣中年男子黃瀚真心相愛隨之面臨著嚴峻的入臺面談質詢。層層盤問之下,兩人離入臺只差一步之遙,然而隱藏在背後的陰謀逐漸吞噬著程雯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導演簡介

  
林偉彬,本科畢業於廈門大學廣告系,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2017級研究生。

  
《南方姑娘》預告片

  
導筒:片名為什麼叫《南方姑娘》?

  
林偉彬:這部電影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在福建南方小鎮生活的女孩子同臺灣中年男子假結婚合法偷渡去臺灣的故事。在香港電影史上,有一類電影被稱作北姑電影。這類題材聚焦在從內陸南下香港打工甚至賣淫的女性邊緣群體,比如說蔡繼光導演的《男與女》,陳果導演的《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二者有相似之處吧,所以片名才定了《南方姑娘》。英文譯名Marriage On The Border 有一語雙關的含義,字面上是一場跨越福建臺灣邊界的聯姻,又有婚姻中的裂痕隔閡的含義。

  

  《南方姑娘》部分參考影片

  
導筒:影片獲得北京電影學院畢業聯合作品項目的過程可以簡單介紹下嗎?

  
林偉彬:每年三四月份、六七月份各有一批次面向全校學生的畢業聯合作業劇本徵集,如期提交完整劇本及相關材料,通過劇本初選後方可進入畢聯答辯名單,最後再由畢聯委員會終審敲定。每年有13部名額左右,研究生有15萬的資金資助。此外學校還提供攝影燈光器材贊助,可以減輕學生創作的預算壓力。

  
導筒:畢業作品的攝影器材是如何配備的?

  
林偉彬:故事劇情的主體用了Alexa mini,鏡頭用的Master Prime鏡頭組。同時我又拿到了RED中國和廈門隱視傳媒的贊助,結尾女配角阿芸的戲份用了RED Gemini和安琴EZ變焦鏡頭。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攝影機影像風格做敘事基調的區分。

  

  

  《南方姑娘》片場

  
導筒:最後的字幕表裡有感謝王小帥導演,是因為在場景這塊王小帥導演有幫忙?片中女主角在海邊的小房子和《地久天長》裡出現的汽修鋪的家很像。

  
林偉彬:劇本裡的女主角生活在南方的沿海小鎮,於是堪景的時候迫切需要一幢面向大海的獨棟樓房。我在故事原型的發生地花了一周左右逛遍海島沿線十幾個村落,無奈現代化進展實在太快,窗外新修的環島路過於現代,室內老房早就破敗不堪,無人居住沒有生活氣息。對於一個學生劇組來說,將它重新翻修,成本實在不合算。

  
朋友偶然提起王小帥導演《地久天長》裡的海邊房屋很適合。一時毫無頭緒的我意外發現王源飾演的劉星的「尋人啟事」上面,赫然寫著地址——連江縣苔菉鎮北茭村,我就自己一個人趕到了福建的東北角去尋找這幢樓房。萬幸它還完好地保留著,地理位置、結構空間、下燈位、場景質感都非常符合拍攝需求。

  
我當時有試圖聯繫王小帥導演,但沒能直接聯繫到,只是託人傳達了這個需求。最後仰賴於苔菉鎮宣傳部的領導和當地村長的幫忙,我們走正規流程順利談下了場地。

  

  

  《南方姑娘》堪景照

  
導筒:這個房子的置景使用,會特意規避掉《地久天長》的感覺嗎,還是說不會刻意規避?

  
林偉彬:我在跟美術溝通時,都希望避免跟《地久天長》過於相似。但是同一年代同一地域同一空間的相似感覺很難完全消弭掉,我們是通過不同的置景配色和取景角度去區隔。在創作初期我們就定好青藍調-米黃色的撞色色彩方案,有別於《地久天長》的青綠主調,這恰好也是故事發生地特有的木工配色。美術組還搜羅了北茭村民居裡的老舊道具用於置景,強化生活感和年代感。鏡頭調度上更注重跟隨演員調度呈現多個空間,取景角度也儘可能有別於《地久天長》。

  

  

  靠海的窗子《南方姑娘》與《地久天長》

  
導筒:所以美術這方面,你會有什麼特別溝通嗎?

  
林偉彬:這次合作的美術是兩位美術系實驗影像創作的師弟師妹和一位北交大數媒藝術的朋友。不同於以往,我們這次在美術設計上會有較多的互文設計和意象設計。

  
人物造型上,男女主角主色系對應著影片的配色方案,黃瀚主色系是沉穩的深藍,符合其假定的律師身份;程雯靈主色系是和煦的米黃,映襯著她內斂平和的性格;女配角阿芸則是一身豔俗的紫色,暗示著她飽經蹂躪的風塵往事。程雯靈和阿芸都擁有的同款異色口紅是當年臺灣地區所流行的輕奢牌子,蘊藏著那個年代大陸女性對對岸繁華都市的憧憬。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我們還在反派馮叔的主場景船長室張羅了一張大漁網,搭配著閃爍的紅光,暗示著這樁假結婚的醜陋生意實際上是一場利益陰謀…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有趣的美術細節藏在影片裡。

  
最特別的設計還是審問空間的戲中戲設定。我們在拍攝警員審問程雯靈的戲份時,只用了兩個機位,程雯靈單人近景鏡頭和帶程關係警員外反打鏡頭。美術置景上,我們只布置了這兩個視角的辦公室場景,直到越軸環拍鏡頭呈現反派出場,我們才把景別放鬆至破敗倉庫的中全景,延拓戲劇空間,讓觀眾意識到原來剛剛所發生的面談審訊不過是一場戲。

  

  

  《南方姑娘》辦公室全貌

  
導筒:那個反轉空間裡有一些放映機的道具,是美術特意放的?

  
林偉彬:不是的,我們找的場地本就是一家老電影院「海豐俱樂部」,反轉空間正好是那裡廢棄的放映間,這些放映機是原本就存在的。我想這就是天意吧,老電影院讓戲中戲的概念更值得玩味。

  
導筒:您是攝影系的學生,在攝影方面,會把控更多嗎?

  
林偉彬:我是學電影攝影出身,所以對影像的質感會更苛刻。我的攝影指導是之前固定搭檔的師弟。堪景過程中,我們結合劇本確定了影像風格——以褪色的、潮溼的、蕭瑟的感覺為主。我們還詳細討論了攝影方案,主要涉及光學、光線、色彩、運動這四大造型手段。簡單說說,光學上,室外日戲用了Fog Filter強化海邊水汽豐沛的地域屬性;光線上,依據不同氛圍不同時段內外景需求做了偏向於自然寫實化的光效設計;色彩上搭配美術配色使用了特殊的色紙R376;運動上針對敘事節奏和表演調度做了相應的方案。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這些攝影設計都是要結合著場景討論才有價值。復景的時候我會確定場景布局和基本的演員調度,然後在美術組出的SU模型空間裡和攝影指導預演鏡頭機位、景別、角度、運動方式,最後再由分鏡師繪製分鏡,攝影師出配套的燈光方案。

  

  蛇頭據點模型

  
我是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這種工作方式讓我能夠較為精準地把控全局又不疏忽細節。我很看重「後期前置化」的製作理念,前期籌備越充分,中期拍攝效率和品質就越高,畢竟一味靠現場補救、後期彌補終究只是一種妥協的圓滿,不是極致的圓滿。

  
導筒:父女鬧矛盾的船上場景很關鍵,那艘船是特意找的嗎?

  
林偉彬:那艘船在石牌洋附近擱淺了幾年。我在勘景時就看上了它,我記得當時撕下了《南方姑娘》劇本首頁,附了一句特別誠懇的話和我的聯繫方式,然後掛在船板上。復景的時候,船還在,但紙已經不見了。特別失落,但我並不死心,厚著臉皮問了十幾戶村民,終於找到一位認識船主的大叔幫我談妥了拍攝許可,甚至還不需要費用。

  

  擱淺漁船

  
我覺得擱淺漁船的意象是值得玩味的,它契合著年邁的程父的形象,又是他們一家生活陷入困境的真實寫照。這場戲講的是男女主吵架後父親試圖重新撮合。擱淺的船體本身是傾斜的,不穩定的三角構圖映射著他們三者的關係也處於一種不安穩的狀態。

  
女主角抗拒父親的撮合,為了讓觀眾更能代入這種煩躁的情緒,鏡頭設計儘可能讓她一直在前景,通過調度讓她遠離父親貼近攝影機,從而拉近角色和觀眾的心理距離。而父親在這場戲雖然有非常多的臺詞,但我選擇讓他在焦外嘮叨。我更需要觀眾去關注女主的心理狀態。

  
這場戲拍到第五條的時候出了個小插曲。飾演女主的袁子芸在倒開水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生動的反應——不小心被開水濺到了眼睛,而她並沒有因為被燙到就停止表演,下意識的眉頭微皺延續著心事重重的狀態。我在大監前非常心疼她又不捨得喊咔,而她靠著過硬的演員素質和信念感完整演繹了這段劇情段落,成全了這段現場的神來之筆。

  

  《南方姑娘》中女主飾演者袁子芸被開水濺到

  
導筒:兩個男女主角是怎麼找到的?需要他們有什麼特殊氣質嗎?

  
林偉彬:我在北京、廈門、臺灣通過一些演藝資源陸續尋找適合的演員。北京地區的演員專業素養過硬配合程度高,可是選擇的話就得放棄方言,會缺失地域魅力,後來就把精力放在了閩臺地區。

  
在確定選用子芸和陳震之前,其實有一組非常理想的備選男女主。他們的試戲表演有滿滿的細膩細節,十分打動我。遺憾的是他們外形偏高,男生接近190cm,女生170cm,骨相有著天生的超模氣質,不是那麼南方人。而在和子芸的視頻面談中,她當下的拘謹內斂很契合小時候鄰家妹妹的氣質,時不時展露的笑讓我甚至有了心動的感覺。當時我就篤定我要讓觀眾也感受到。

  

  《南方姑娘》男女主角飾演者陳震、袁子芸

  
男主陳震一直是我心中男主角的第一人選。他把黃瀚的穩重憨厚、體貼暖心的一面呈現得淋漓盡致。短片中黃瀚有右眼白內障的設定,他為了更準確地把握角色,甚至提前過了個把月繃帶遮眼的生活。

  
導筒:警員的演員黃尚禾,當初是怎麼選定的?他的表演經驗應該也很多。

  
林偉彬:對,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表演研究所,在《醉·生夢死》《春潮》裡的表現都很不錯。其實我都沒有讓他試過戲,僅僅是看了他的資料集就敲定了他。因為他非常符合我對警員角色的硬性要求——外表看起來亦正亦邪,五官立體,造型多變,適合呈現警員和小馬仔雙重身份屬性。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導筒: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社會議題上前期做過什麼準備?

  
林偉彬:這個選題源於2012年廈門當地發生的一則新聞。

  
當時兩岸聯合執法打掉了一個拐騙大陸婦女到臺灣脅迫賣淫的犯罪團夥。他們在新世紀的前十年裡瘋狂作案卻從沒被揭發過。

  

  假結婚真賣淫新聞摘錄

  
我非常驚訝,小時候我就常聽說靠海的村子陸續有年輕女性通過假結婚打黑工的方式在臺灣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幾乎想像不到背後還有這樣的一層利益陰謀。

  
經過大量的新聞實證和相關論著考究,還有實地調研拜訪,我逐漸了解了這段被遺忘的過去以及那個特殊年代反覆上演的女性悲劇。

  
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為了更真實準確地還原那個年代的一些細節設定,參閱了李大剛主編的報告文學《大陸新娘》、臺灣學者陳美華《性化的邊境管理:「假結婚」查察與大陸移民性工作者的排除》、蔡崇隆導演的紀錄片《大陸新娘在臺灣》等,還觀摩了不少以移民犯罪為題材的影片,比如蔡繼光的《男與女》、宋海星的《白蘭》、趙德胤的《再見瓦城》還有王小帥的《二弟》等等。

  

  王小帥《二弟》 (2003)

  
導筒:劇本在創作時,有哪些比較大的改動?

  
林偉彬:最原始的版本我講述了一對假結婚卻產生真感情的陸臺夫妻愛情史。在開題時,我的導師穆德遠教授覺得這是一個長篇劇本的體量,於是他建議我把故事體量集束在一場入臺面談裡,做強戲劇衝突的短片。後來我在此基礎上設置了一個討巧的「戲中戲」敘事結構:把一出精心排練的入臺依親面談嵌套進一場前途險惡的聯姻偷渡之旅。

  
改至劇本第三稿的時候,我一直對片中面談流程的問題設置不滿意,真實的面談流程非常繁複瑣碎無聊,事無巨細一一盤問。在查閱到更早期的資料時,有了意外的收穫。2000年前後假結婚犯罪嚴重泛濫,以至於2004年臺灣被迫出臺相應的入臺面談審查,由於假結婚太難辨識,工作警員在盤問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大尺度隱私問題(身體胎記、性生活頻率、性癖好等等)。於是我把故事發生的年代往前追溯定在了2005年這個審問粗暴尖銳的時間點。這種審問非常不人道,值得關注的是,後續臺灣方面陸續立法完善了面談制度管理以保障入境夫妻的隱私和權益。

  
還有一處改動很大的就是結尾。如果要滿足觀眾的審美期待那麼英雄必須救美。這種落於俗套的結尾起初讓我異常痛苦。因為真實故事的背後是殘酷的,假丈夫無力同一整個蛇頭組織抗衡,假丈夫也大多因為貪財而泯滅了良心。最終我選擇引入了那個年代真正經歷一切悲慘遭遇的一個女性阿芸,以她的視角交代男女主的理想化結局。在我心裡,她就是那個年代「被迫下海的南方姑娘」的邊緣群像符號。她和程雯靈仿若互文凝成特殊時代下女性悲劇反覆上演的縮影。

  
導筒:你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曾描述,對這個短片有非常大的期待,「要麼殺進電影圈,要麼當做對電影最後的念想。」當時是怎麼想的?

  
林偉彬:許多人可能有著這樣的一個誤解:考上了電影學院就能拍電影了。作為一個親歷者,我曾經也是這麼憧憬著的。所以在對待畢業作業這件事情上,我可能比同級同學會更苛求自己。我希望能展現在電影學院紮實所學的視聽語言和攝影導演功底,以此給自己研究生生涯一個交代,同時也希望它能成為踏進電影圈的一塊敲門磚。全力以赴後還是沒有合適的機會,或者自己確實技不如人,那麼我也願意知足,這部《南方姑娘》的品相已經達成我的電影夢了,回我的南方小鎮踏實生活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南方姑娘》海報

  
事實上每年能有機會創作長片的年輕團隊寥寥無幾。尤其今年,面臨畢業、疫情和行業不景氣的現狀,我在這之前常常陷入對未來職業規劃的困惑和迷思,自嘲連當一個被資本裹挾的導演資格都沒。從某種角度來說,剛畢業的青年創作者拍長片太難了,它的路口終究是太窄了。相對實際可行的,要麼走創投,要麼自籌資金。路口就擺在那兒,我們需要先過了自己這關磨礪好劇本,還要去過資方那一關,即便通關了,還有後頭拍攝製作發行回本等問題。在踐行這條路之前,我會非常希望通過一個紮實敘事的電影短片證明自己拍攝長片的潛力和實力——不是靠所謂的特立獨行標新立異,也不是靠模仿名導的影像氣質。

  
《南方姑娘》創作紀實

  臺灣學者陳美華研究論文《性化的邊境管理:「假結婚」查察與大陸移民性工作者的排除》

  
原標題:《他將鏡頭聚焦兩岸假結婚現象,探究「大陸新娘」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兩岸通婚,更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人
    儘管兩岸民間交流仍然密切,但兩岸通婚人數卻急速降低。
  • 兩岸通婚臺灣男人魅力減 更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性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臺「內政部」統計顯示,2007年臺灣人登記與大陸人結婚者有14721人,2008年起連續五年下降,2015年首度低於萬人,到去年僅剩下7634人,約為2007年的一半。反觀來自東南亞的配偶,自2004年的1.8萬人逐年減少,隨後幾年都低於陸配,不過自2016年起又明顯增加,2017年達8569人,再度超越陸配人數。
  • 大陸新娘:一個女性群體的澀澀之苦與熠熠生輝
    【《大陸新娘》首篇評論,謝謝鄭斯揚、鄭潤良老師】大陸新娘: 一個女性群體的澀澀之苦與熠熠生輝    鄭斯揚  鄭潤良 愛為墩,婚姻為梁,臍帶為索,造一座祖國和平統一的橋。長久以來,「大陸新娘」都被認為是大批從內地「外銷」到臺灣的婦女,她們基本上都是為金錢嫁到臺灣,她們是一群勾引男人、破壞他人婚姻的壞女人。這樣的判斷魯莽粗暴。既然不能迴避其中的歧視,那麼就讓我們正視大陸新娘。顯然作者把「大陸新娘」作為書名,即為正名而來,他要讓人們透過文字重新認識大陸新娘這一特殊的女性群體,明確她們的主體地位、尊嚴、權利以及她們分享世界的機會。
  • 親情往事 兩岸共回味——舞臺劇《往事只能回味》再度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7月2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大陸知名歌唱家田浩江與臺灣知名製作人王偉忠聯袂主演的舞臺劇《往事只能回味》26日、27日再次與臺北觀眾見面。因為一首走調的《往事只能回味》,牽起了王偉忠與田浩江偷聽「短波」的記憶。王偉忠說,雖然海峽兩岸彼此隔絕,但通過互聽「短波」,兩岸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溝通,這樣的溝通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在這條無形的「短波」情感線上雖惹出了許多緊張、誤解,卻還是有許多難以言語的美好時光。
  • 聚焦親子教育 兩岸兒童公益微電影《紙飛機》杭州殺青
    楊韻儀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26日電 (見習記者 楊韻儀)26日,記者從兩岸兒童公益微電影《紙飛機》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微電影於當日結束拍攝,即將進入後期製作階段。該微電影聚焦兩岸共同關注的親子教育話題,旨在探討兒童心理健康等正向教育理念和模式。
  • 為拿香港身份假結婚!曝光香港假結婚全部流程,入港不成反坐牢
    因此,門檻相對較低的,通過與港人結婚從而實現拿香港身份則成為熱門渠道,一條隱秘的黑色「香港跨境假結婚」產業鏈也由此而生。那麼,這些「假結婚」都是怎麼個操作手法?結婚過程中,與外地男將分開居住,亦不會有私下接觸,無需擔心因要同居而吃虧。後面記者又來到深圳布吉一家名為「香港XX保健服務」的假結婚公司深入調查,該公司負責人一見面便主動提起之前香港入鏡處破獲假結婚集團事件,並聲稱其他公司的渠道容易出事,而本集團規模不僅大而且還有自己的律師,全程教你如何應對入鏡處。
  • 臺當局:緊張時,以陸配動向看大陸動向,和緩時,歧視陸配無極限
    「陸配」,是臺灣「大陸籍配偶」的簡稱,是指1987年臺當局開放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後,與臺灣居民結婚的大陸居民。由於95%的陸配是女性,所以臺灣媒體也將這一群體稱為「大陸新娘」。不過,臺當局將陸配視為大陸軍事動作的「風向標」,但一些綠營政客時常惡意詆毀陸配群體,兩岸關係緊張時,陸配群體就成了島內「反抗大陸」情緒的宣洩者。陸配被歧視,合法權益難保障在臺灣,陸配被歧視人所共知,及相關新聞也時常見諸媒體。
  • 中時電子報 臺北新娘巡演 大陸觀眾飆淚點讚
    演出現場「一個郵筒,封封家書,牽起兩岸幾代家庭的無限思鄉之情」,話劇《臺北新娘》作為大陸國臺辦對臺宣傳工作重點專案,以及大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劇碼,即日起至16日在大陸巡迴演出,日前在上海市劇院的演出場次獲得好評,甚至有觀眾含淚直指,「讓我想起嫁到臺灣的朋友!」
  •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大陸電影展映將於27日「登臺」
    新華社臺北5月17日電(記者陳鍵興、石龍洪)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大陸電影展映將於27日在臺北登場,屆時訪臺的大陸電影界人士名單於17日公布,其中包括開幕片《無問西東》主角黃曉明,《暴雪將至》導演董越、主角段奕宏,「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導演郭柯,《唐人街探案2》導演陳思誠等。
  • 曾經在大陸紅極一時的《廈門新娘》,原著竟是「臺獨」寫的?
    這部劇講的是在大陸臺灣逐步開放探親的時代背景下,廈門偷渡新娘嫁給一個臺灣「阿甘」的故事,同時植入兩岸人民渴望統一的主旋律。 據臺灣有關機構統計,從1987年至2002年4月,臺灣警方共查獲大陸非法入臺人員42342名。兩岸自1992年起執行《金門協議》以來至2002年 4月,臺灣遣返118批,共41101名非法入境人員。這僅僅是被臺灣執法部門查獲的數字,實際人數可能會更多。
  • 大陸女星頻嫁臺灣男星,兩岸電影圈是不是也該親密牽手了呢?
    徐遠翔還透露阿里正在製作關於「生於90後」的電影系列,李安小兒子李淳將出演電影,扮演一名90後少年。胡仲光指出了臺灣電影製作與市場的脫軌現象。近兩三年裡,臺灣每年生產60-70部片子,平均每年票房不到10億臺幣,不及內地票房的十分之一,臺灣製作人投資回收就有很大問題。通過李行導演為代表的兩岸三地電影人的努力,臺灣與大陸合拍片的限制減少了,《被偷走的那五年》外景拍攝就選在臺灣。相對而言,臺灣現在拍片的人力物力經費比較便宜,而當年李安導演在大陸拍攝美景時,臺灣還是扮演的投資方的角色。
  • 臺灣音樂人:大陸市場為兩岸音樂融合提供更好舞臺
    新華社廈門12月29日電(記者付敏)「你的聲音——對話兩岸音樂人」音樂沙龍28日在廈門舉辦。來自臺灣的多位音樂人表示,大陸巨大的音樂市場吸引了諸多島內音樂人前來逐夢,這為兩岸音樂融合提供了舞臺。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平2011年帶領團隊來到廈門發展。
  • 同宗同源兩岸情暖《臺灣往事》打造品質典範
    兩岸同根骨肉相親 「惠臺31條」試水佳作過去基於保護自有影視產業的發展大陸規定每部影視作品的幕前演員與幕後製作團隊,最多只能夠有五位境外人士演員,作為一部青春熱血的愛國大劇,《臺灣往事》旨在向年輕人傳遞歷史與使命、信仰與情懷、傳承與擔當,更被稱為「惠臺31條」試水佳作。根據該政策第十八條?,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
  • 另類默契 海峽兩岸軍艦同名現象小議
    兩岸軍艦同名是一種文化現象,說明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軍人都是中國軍人,起名字的思維模式是一樣的。大陸海軍大型艦艇用中國地名和中國歷史名人起名,臺灣地區海軍也是如此。如果算上兩岸已退役艦艇使用過的艦名,相同的就更多了,瀋陽、洛陽、太原、珠江……兩岸軍艦同名是一種政治現象,說明兩岸共同主張一個中國,起名字的政治意圖有相似之處。至少,臺灣當局曾長期明確主張一個中國,臺灣地區現行所謂「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
  • 媒體聚焦!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上熱搜
    原標題:央視直播,人民日報、新華社聚焦!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上熱搜 26日上午,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至此,平潭進入高鐵時代。為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央媒、省媒強勢圍觀,全方位聚焦平潭發展。
  • 兩岸媒體人聚焦網際網路產業:大平臺賦能青年新機遇
    兩岸媒體人聚焦網際網路產業:大平臺賦能青年新機遇 2018-07-10 21:38: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兩岸合拍賀歲片《大喜臨門》將在大陸上映
    本報臺北3月1日電 (記者王平、吳亞明)由兩岸電影人聯手打造的臺灣賀歲喜劇片《大喜臨門》,將於3月6日在大陸上映。   該片由臺灣導演黃朝亮執導,陳國華監製,邱黎寬、朱延平擔任顧問,林心如、李東學、豬哥亮等領銜主演,大年三十在臺灣上映起,至2月28日票房已經開出1.7億元新臺幣。
  • 陸配臺配愛在兩岸都般配 兩岸婚姻搭建特殊血脈之橋
    兩岸婚姻從最開始的老兵婚姻延續到如今自由戀愛而結婚,打破了許多偏見,回歸愛情本質,正如大陸新娘盧月香所說,「一切都是緣分」。  大陸新娘搭起溝通橋梁  1991年,在兩岸開放交流不久後,盧月香就嫁到了臺灣,成為了「破冰」的首批大陸新娘,她親歷了兩岸婚姻從「飽受偏見」到如今「收穫幸福」,也見證了「陸女嫁臺男」到「臺女嫁陸男」的發展歷程。遊走兩岸的陸配們,不僅寫下兩岸民間交流多姿多彩的篇章,更搭建了一座特殊的血脈之橋。
  • 為了綠卡兩個男生假結婚?
    往往故事都以男女主角「假結婚,真戀愛」的劇情為發展,最後經過一系列的事件,成為真情侶的俗套劇情。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兩位難兄難弟,為了拿到綠卡而「假結婚」的喜劇電影!故事講述了當在倫敦追求音樂夢想的音樂才子古大白(李治廷 飾),因為一場意外陷入籤證危機,將被遣送回國。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導活動啟動
    第二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導活動啟動。 人民網廣州12月4日電(魯揚)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導活動今日在廣州啟動。本屆活動以「兩岸同心圓,築夢大灣區」為主題,匯聚兩岸新媒體力量,用新鮮視角和新穎形式,講述新時代兩岸新故事,譜寫不忘初心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