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
[短兵]系列專訪
短片是大部分導演最初開始電影創作時會選擇的形式,面對創作方式日趨自由化,題材越發多元化的電影製作環境,短片承載的價值也將更加開放和包容。[導筒directube]針對已完成短片,但暫無長片作品的新導演開啟主題訪談欄目——[短兵],每期將圍繞不同的短片作品和對應的話題進行詳盡的採訪和討論,希望為正在創作和籌備長片的新導演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參考。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研究生林偉彬執導的2020屆畢業聯合學位作品《南方姑娘》在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首映,並獲得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競賽短片單元最佳編劇獎等榮譽。這部氣質工整而沉穩的青年短片,用嚴謹的類型敘事手法,再現了十多年前一次兩岸人口遷移的微觀演繹。
《南方姑娘》Marriage On The Border
林偉彬 | 短片/劇情 | 中國 | 2020 | 36min
劇情簡介:21世紀初,福建沿海村民盛行通過假結婚方式合法入臺打黑工。南方姑娘程雯靈和一名臺灣中年男子黃瀚真心相愛隨之面臨著嚴峻的入臺面談質詢。層層盤問之下,兩人離入臺只差一步之遙,然而隱藏在背後的陰謀逐漸吞噬著程雯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導演簡介
林偉彬,本科畢業於廈門大學廣告系,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2017級研究生。
《南方姑娘》預告片
導筒:片名為什麼叫《南方姑娘》?
林偉彬:這部電影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在福建南方小鎮生活的女孩子同臺灣中年男子假結婚合法偷渡去臺灣的故事。在香港電影史上,有一類電影被稱作北姑電影。這類題材聚焦在從內陸南下香港打工甚至賣淫的女性邊緣群體,比如說蔡繼光導演的《男與女》,陳果導演的《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二者有相似之處吧,所以片名才定了《南方姑娘》。英文譯名Marriage On The Border 有一語雙關的含義,字面上是一場跨越福建臺灣邊界的聯姻,又有婚姻中的裂痕隔閡的含義。
《南方姑娘》部分參考影片
導筒:影片獲得北京電影學院畢業聯合作品項目的過程可以簡單介紹下嗎?
林偉彬:每年三四月份、六七月份各有一批次面向全校學生的畢業聯合作業劇本徵集,如期提交完整劇本及相關材料,通過劇本初選後方可進入畢聯答辯名單,最後再由畢聯委員會終審敲定。每年有13部名額左右,研究生有15萬的資金資助。此外學校還提供攝影燈光器材贊助,可以減輕學生創作的預算壓力。
導筒:畢業作品的攝影器材是如何配備的?
林偉彬:故事劇情的主體用了Alexa mini,鏡頭用的Master Prime鏡頭組。同時我又拿到了RED中國和廈門隱視傳媒的贊助,結尾女配角阿芸的戲份用了RED Gemini和安琴EZ變焦鏡頭。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攝影機影像風格做敘事基調的區分。
《南方姑娘》片場
導筒:最後的字幕表裡有感謝王小帥導演,是因為在場景這塊王小帥導演有幫忙?片中女主角在海邊的小房子和《地久天長》裡出現的汽修鋪的家很像。
林偉彬:劇本裡的女主角生活在南方的沿海小鎮,於是堪景的時候迫切需要一幢面向大海的獨棟樓房。我在故事原型的發生地花了一周左右逛遍海島沿線十幾個村落,無奈現代化進展實在太快,窗外新修的環島路過於現代,室內老房早就破敗不堪,無人居住沒有生活氣息。對於一個學生劇組來說,將它重新翻修,成本實在不合算。
朋友偶然提起王小帥導演《地久天長》裡的海邊房屋很適合。一時毫無頭緒的我意外發現王源飾演的劉星的「尋人啟事」上面,赫然寫著地址——連江縣苔菉鎮北茭村,我就自己一個人趕到了福建的東北角去尋找這幢樓房。萬幸它還完好地保留著,地理位置、結構空間、下燈位、場景質感都非常符合拍攝需求。
我當時有試圖聯繫王小帥導演,但沒能直接聯繫到,只是託人傳達了這個需求。最後仰賴於苔菉鎮宣傳部的領導和當地村長的幫忙,我們走正規流程順利談下了場地。
《南方姑娘》堪景照
導筒:這個房子的置景使用,會特意規避掉《地久天長》的感覺嗎,還是說不會刻意規避?
林偉彬:我在跟美術溝通時,都希望避免跟《地久天長》過於相似。但是同一年代同一地域同一空間的相似感覺很難完全消弭掉,我們是通過不同的置景配色和取景角度去區隔。在創作初期我們就定好青藍調-米黃色的撞色色彩方案,有別於《地久天長》的青綠主調,這恰好也是故事發生地特有的木工配色。美術組還搜羅了北茭村民居裡的老舊道具用於置景,強化生活感和年代感。鏡頭調度上更注重跟隨演員調度呈現多個空間,取景角度也儘可能有別於《地久天長》。
靠海的窗子《南方姑娘》與《地久天長》
導筒:所以美術這方面,你會有什麼特別溝通嗎?
林偉彬:這次合作的美術是兩位美術系實驗影像創作的師弟師妹和一位北交大數媒藝術的朋友。不同於以往,我們這次在美術設計上會有較多的互文設計和意象設計。
人物造型上,男女主角主色系對應著影片的配色方案,黃瀚主色系是沉穩的深藍,符合其假定的律師身份;程雯靈主色系是和煦的米黃,映襯著她內斂平和的性格;女配角阿芸則是一身豔俗的紫色,暗示著她飽經蹂躪的風塵往事。程雯靈和阿芸都擁有的同款異色口紅是當年臺灣地區所流行的輕奢牌子,蘊藏著那個年代大陸女性對對岸繁華都市的憧憬。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我們還在反派馮叔的主場景船長室張羅了一張大漁網,搭配著閃爍的紅光,暗示著這樁假結婚的醜陋生意實際上是一場利益陰謀…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有趣的美術細節藏在影片裡。
最特別的設計還是審問空間的戲中戲設定。我們在拍攝警員審問程雯靈的戲份時,只用了兩個機位,程雯靈單人近景鏡頭和帶程關係警員外反打鏡頭。美術置景上,我們只布置了這兩個視角的辦公室場景,直到越軸環拍鏡頭呈現反派出場,我們才把景別放鬆至破敗倉庫的中全景,延拓戲劇空間,讓觀眾意識到原來剛剛所發生的面談審訊不過是一場戲。
《南方姑娘》辦公室全貌
導筒:那個反轉空間裡有一些放映機的道具,是美術特意放的?
林偉彬:不是的,我們找的場地本就是一家老電影院「海豐俱樂部」,反轉空間正好是那裡廢棄的放映間,這些放映機是原本就存在的。我想這就是天意吧,老電影院讓戲中戲的概念更值得玩味。
導筒:您是攝影系的學生,在攝影方面,會把控更多嗎?
林偉彬:我是學電影攝影出身,所以對影像的質感會更苛刻。我的攝影指導是之前固定搭檔的師弟。堪景過程中,我們結合劇本確定了影像風格——以褪色的、潮溼的、蕭瑟的感覺為主。我們還詳細討論了攝影方案,主要涉及光學、光線、色彩、運動這四大造型手段。簡單說說,光學上,室外日戲用了Fog Filter強化海邊水汽豐沛的地域屬性;光線上,依據不同氛圍不同時段內外景需求做了偏向於自然寫實化的光效設計;色彩上搭配美術配色使用了特殊的色紙R376;運動上針對敘事節奏和表演調度做了相應的方案。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這些攝影設計都是要結合著場景討論才有價值。復景的時候我會確定場景布局和基本的演員調度,然後在美術組出的SU模型空間裡和攝影指導預演鏡頭機位、景別、角度、運動方式,最後再由分鏡師繪製分鏡,攝影師出配套的燈光方案。
蛇頭據點模型
我是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這種工作方式讓我能夠較為精準地把控全局又不疏忽細節。我很看重「後期前置化」的製作理念,前期籌備越充分,中期拍攝效率和品質就越高,畢竟一味靠現場補救、後期彌補終究只是一種妥協的圓滿,不是極致的圓滿。
導筒:父女鬧矛盾的船上場景很關鍵,那艘船是特意找的嗎?
林偉彬:那艘船在石牌洋附近擱淺了幾年。我在勘景時就看上了它,我記得當時撕下了《南方姑娘》劇本首頁,附了一句特別誠懇的話和我的聯繫方式,然後掛在船板上。復景的時候,船還在,但紙已經不見了。特別失落,但我並不死心,厚著臉皮問了十幾戶村民,終於找到一位認識船主的大叔幫我談妥了拍攝許可,甚至還不需要費用。
擱淺漁船
我覺得擱淺漁船的意象是值得玩味的,它契合著年邁的程父的形象,又是他們一家生活陷入困境的真實寫照。這場戲講的是男女主吵架後父親試圖重新撮合。擱淺的船體本身是傾斜的,不穩定的三角構圖映射著他們三者的關係也處於一種不安穩的狀態。
女主角抗拒父親的撮合,為了讓觀眾更能代入這種煩躁的情緒,鏡頭設計儘可能讓她一直在前景,通過調度讓她遠離父親貼近攝影機,從而拉近角色和觀眾的心理距離。而父親在這場戲雖然有非常多的臺詞,但我選擇讓他在焦外嘮叨。我更需要觀眾去關注女主的心理狀態。
這場戲拍到第五條的時候出了個小插曲。飾演女主的袁子芸在倒開水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生動的反應——不小心被開水濺到了眼睛,而她並沒有因為被燙到就停止表演,下意識的眉頭微皺延續著心事重重的狀態。我在大監前非常心疼她又不捨得喊咔,而她靠著過硬的演員素質和信念感完整演繹了這段劇情段落,成全了這段現場的神來之筆。
《南方姑娘》中女主飾演者袁子芸被開水濺到
導筒:兩個男女主角是怎麼找到的?需要他們有什麼特殊氣質嗎?
林偉彬:我在北京、廈門、臺灣通過一些演藝資源陸續尋找適合的演員。北京地區的演員專業素養過硬配合程度高,可是選擇的話就得放棄方言,會缺失地域魅力,後來就把精力放在了閩臺地區。
在確定選用子芸和陳震之前,其實有一組非常理想的備選男女主。他們的試戲表演有滿滿的細膩細節,十分打動我。遺憾的是他們外形偏高,男生接近190cm,女生170cm,骨相有著天生的超模氣質,不是那麼南方人。而在和子芸的視頻面談中,她當下的拘謹內斂很契合小時候鄰家妹妹的氣質,時不時展露的笑讓我甚至有了心動的感覺。當時我就篤定我要讓觀眾也感受到。
《南方姑娘》男女主角飾演者陳震、袁子芸
男主陳震一直是我心中男主角的第一人選。他把黃瀚的穩重憨厚、體貼暖心的一面呈現得淋漓盡致。短片中黃瀚有右眼白內障的設定,他為了更準確地把握角色,甚至提前過了個把月繃帶遮眼的生活。
導筒:警員的演員黃尚禾,當初是怎麼選定的?他的表演經驗應該也很多。
林偉彬:對,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表演研究所,在《醉·生夢死》《春潮》裡的表現都很不錯。其實我都沒有讓他試過戲,僅僅是看了他的資料集就敲定了他。因為他非常符合我對警員角色的硬性要求——外表看起來亦正亦邪,五官立體,造型多變,適合呈現警員和小馬仔雙重身份屬性。
林偉彬《南方姑娘》劇照
導筒: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社會議題上前期做過什麼準備?
林偉彬:這個選題源於2012年廈門當地發生的一則新聞。
當時兩岸聯合執法打掉了一個拐騙大陸婦女到臺灣脅迫賣淫的犯罪團夥。他們在新世紀的前十年裡瘋狂作案卻從沒被揭發過。
假結婚真賣淫新聞摘錄
我非常驚訝,小時候我就常聽說靠海的村子陸續有年輕女性通過假結婚打黑工的方式在臺灣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幾乎想像不到背後還有這樣的一層利益陰謀。
經過大量的新聞實證和相關論著考究,還有實地調研拜訪,我逐漸了解了這段被遺忘的過去以及那個特殊年代反覆上演的女性悲劇。
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為了更真實準確地還原那個年代的一些細節設定,參閱了李大剛主編的報告文學《大陸新娘》、臺灣學者陳美華《性化的邊境管理:「假結婚」查察與大陸移民性工作者的排除》、蔡崇隆導演的紀錄片《大陸新娘在臺灣》等,還觀摩了不少以移民犯罪為題材的影片,比如蔡繼光的《男與女》、宋海星的《白蘭》、趙德胤的《再見瓦城》還有王小帥的《二弟》等等。
王小帥《二弟》 (2003)
導筒:劇本在創作時,有哪些比較大的改動?
林偉彬:最原始的版本我講述了一對假結婚卻產生真感情的陸臺夫妻愛情史。在開題時,我的導師穆德遠教授覺得這是一個長篇劇本的體量,於是他建議我把故事體量集束在一場入臺面談裡,做強戲劇衝突的短片。後來我在此基礎上設置了一個討巧的「戲中戲」敘事結構:把一出精心排練的入臺依親面談嵌套進一場前途險惡的聯姻偷渡之旅。
改至劇本第三稿的時候,我一直對片中面談流程的問題設置不滿意,真實的面談流程非常繁複瑣碎無聊,事無巨細一一盤問。在查閱到更早期的資料時,有了意外的收穫。2000年前後假結婚犯罪嚴重泛濫,以至於2004年臺灣被迫出臺相應的入臺面談審查,由於假結婚太難辨識,工作警員在盤問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大尺度隱私問題(身體胎記、性生活頻率、性癖好等等)。於是我把故事發生的年代往前追溯定在了2005年這個審問粗暴尖銳的時間點。這種審問非常不人道,值得關注的是,後續臺灣方面陸續立法完善了面談制度管理以保障入境夫妻的隱私和權益。
還有一處改動很大的就是結尾。如果要滿足觀眾的審美期待那麼英雄必須救美。這種落於俗套的結尾起初讓我異常痛苦。因為真實故事的背後是殘酷的,假丈夫無力同一整個蛇頭組織抗衡,假丈夫也大多因為貪財而泯滅了良心。最終我選擇引入了那個年代真正經歷一切悲慘遭遇的一個女性阿芸,以她的視角交代男女主的理想化結局。在我心裡,她就是那個年代「被迫下海的南方姑娘」的邊緣群像符號。她和程雯靈仿若互文凝成特殊時代下女性悲劇反覆上演的縮影。
導筒:你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曾描述,對這個短片有非常大的期待,「要麼殺進電影圈,要麼當做對電影最後的念想。」當時是怎麼想的?
林偉彬:許多人可能有著這樣的一個誤解:考上了電影學院就能拍電影了。作為一個親歷者,我曾經也是這麼憧憬著的。所以在對待畢業作業這件事情上,我可能比同級同學會更苛求自己。我希望能展現在電影學院紮實所學的視聽語言和攝影導演功底,以此給自己研究生生涯一個交代,同時也希望它能成為踏進電影圈的一塊敲門磚。全力以赴後還是沒有合適的機會,或者自己確實技不如人,那麼我也願意知足,這部《南方姑娘》的品相已經達成我的電影夢了,回我的南方小鎮踏實生活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南方姑娘》海報
事實上每年能有機會創作長片的年輕團隊寥寥無幾。尤其今年,面臨畢業、疫情和行業不景氣的現狀,我在這之前常常陷入對未來職業規劃的困惑和迷思,自嘲連當一個被資本裹挾的導演資格都沒。從某種角度來說,剛畢業的青年創作者拍長片太難了,它的路口終究是太窄了。相對實際可行的,要麼走創投,要麼自籌資金。路口就擺在那兒,我們需要先過了自己這關磨礪好劇本,還要去過資方那一關,即便通關了,還有後頭拍攝製作發行回本等問題。在踐行這條路之前,我會非常希望通過一個紮實敘事的電影短片證明自己拍攝長片的潛力和實力——不是靠所謂的特立獨行標新立異,也不是靠模仿名導的影像氣質。
《南方姑娘》創作紀實
臺灣學者陳美華研究論文《性化的邊境管理:「假結婚」查察與大陸移民性工作者的排除》
原標題:《他將鏡頭聚焦兩岸假結婚現象,探究「大陸新娘」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