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3)
《武松》矛盾衝突(4)
重新認識武大郎與潘金蓮
文/南山喬松
16
我們現在有必要弄清武大郎這個人,及其他看待、處理與潘金蓮的婚姻的態度,這有助於幫我們理解後面的故事情節。
那就讓我們再次回過頭來看《水滸》裡武大郎的出場:原文:看官聽說:原來武大與武松是一母所生兩個,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看武大郎,不滿五尺,三寸丁,短矮;面目猙獰,頭腦可笑,谷樹皮,就是枯樹皮。極其地醜。
我們再次回過頭來看《水滸》裡潘金蓮的出場:原文: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他即武大郎)。
潘金蓮「頗有些顏色」,顏色就是姿色,總之潘金蓮還是貌美的。
潘金蓮被迫嫁給武大郎後,人們形容這為「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好白菜讓豬給拱了」或者「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也就是說,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武大郎都不配潘金蓮。
既然這樣,那武大郎為什麼要接受這不可能的婚姻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17
這說明:一,武大郎沒有自知之明。明知不可為,非要作為,這不是勇氣,這是自尋煩惱,自作自受。
二,武大郎極其貪婪。武大郎明知潘金蓮不喜歡他,卻要逼著潘金蓮嫁給自己。大戶逼著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武大郎明知這樣還要接受,就相當於武大郎逼潘金蓮嫁給自己,一回事。這表明武大郎根本不尊重潘金蓮等女性。
武大郎為什麼不尊重女性?除了社會原因,更重要的就是武大郎貪婪的嘴臉。
武大郎知道以自己的條件娶不到女人。娶不到女人的男人,又不是沒有,照樣可以過生活。但是武大郎逮住那唯一一個機會肯定不會放過潘金蓮。貪婪至極!
因為武大郎的貪婪,他自然不會放手潘金蓮,一定會死死錮住她。
其實除了封建社會的頂峰明清兩朝,講究三綱五常,女子應該三從四德,歷史上其它朝代如秦漢唐宋民國等,社會還是開放開明的,夫妻合不來就互相休(即離婚)很正常的。
我們能想像出來這樣的場景應該在武大郎和潘金蓮之間經常發生:潘金蓮要求離婚,武大郎死不放手,就是不同意寫休書。
所以,武大郎最後的命運幾乎是註定的!而且並不值得多少同情。
只是武大郎這樣執著地綁住潘金蓮,卻不知最終害了自己從小相依為命的親弟弟武松。
所以,與其說潘金蓮的風流害了武松,不如說本質上是武大郎害了武松。
18
欲望就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寂寞難耐的潘金蓮拋掉了家庭、婚姻、忠貞,勾引小叔子不成,不僅沒有收斂,竟然鬼使神差地與西門慶產生了姦情。
其中王婆教唆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十步泡妞法,施耐庵施公還是寫得很精彩的。
原文:王婆道:「若是大官人肯使錢時,老身有一條計,便教大官人和這雌兒會一面。只不知官人肯依我麼?」
西門慶道:「不揀怎地,我都依你。乾娘有甚妙計?」
王婆笑道:「老身那條計,是個上著,雖然入不得武成王廟,端的強如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
①大官人,我今日對你說,這個人原是清河縣大戶人家討來的養女,卻做得一手好針線。大官人你便買一匹白綾,一匹藍綢,一匹白絹,再用十兩好綿,都把來與老身。我卻走將過去,問他討茶吃,卻與這雌兒說道:『有個施主官人與我一套送終衣料,特來借歷頭,央及娘子與老身揀個好日,去請個裁縫來做。』他若見我這般說,不採我時,此事便休了。他若說:『我替你做。』不要我叫裁縫時,這便有一分光了。
②我便請他家來做。他若說:『將來我家裡做。』不肯過來,此事便休了。他若歡喜地說:『我來做,就替你裁。』這光便有二分了。
③若是肯來我這裡做時,卻要安排些酒食點心請他。第一日,你也不要來。第二日,他若說不便當時,定要將家去做,此事便休了。他若依前肯過我家做時,這光便有三分了。
19
④這一日,你也不要來。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咳嗽為號。你便在門前說道:『怎地連日不見王乾娘?』我便出來,請你入房裡來。若是他見你入來,便起身跑了歸去,難道我拖住他?此事便休了。他若見你入來,不動身時,這光便有四分了。
⑤坐下時,便對雌兒說道:『這個便是與我衣料的施主官人,虧殺他!』我誇大官人許多好處,你便賣弄他的針線。若是他不來兜攬應答,此事便休了。他若口裡應答說話時,這光便有五分了。
⑥我卻說道:『難得這個娘子與我作成出手做。虧殺你兩個施主:一個出錢的,一個出力的。不是老身路岐相央,難得這個娘子在這裡,官人好做個主人,替老身與娘子澆手。』你便取出銀子來央我買。若是他抽身便走時,不成扯住他?此事便休了。他若是不動身時,事務易成,這光便有六分了。
⑦我卻拿了銀子,臨出門對他道:『有勞娘子相待大官人坐一坐。』他若也起身走了家去時,我卻難道阻當他?此事便休了。若是他不起身走動時,此事又好了,這光便有七分了。
⑧等我買得東西來,擺去桌子上,我便道:『娘子且收拾生活,吃一杯兒酒,難得這位官人壞鈔。』他若不肯和你同桌吃時,走了回去,此事便休了。若是他只口裡說要去,卻不動身時,此事又好了,這光便有八分了。
20
⑨待他吃的酒濃時,正說得入港,我便推道沒了酒,再叫你買,你便又央我去買。我只做去買酒,把門拽上,關你和他兩個在裡面。他若焦躁,跑了歸去,此事便休了。他由我拽上門,不焦躁時,這光便有九分了。
只欠一分光了便完就。這一分倒難。大官人,你在房裡,著幾句甜淨的話兒說將入去。你卻不可躁暴,便去動手動腳,打攪了事,那時我不管。
⑩你先假做把袖子在桌上拂落一雙箸去,你只做去地下拾箸,將手去他腳上捏一捏。他若鬧將起來,我自來搭救,此事也便休了,再也難得成。若是他不做聲時,此是十分光了。
他必然有意,這十分事做得成。這條計策如何?」
西門慶聽罷大喜道:「雖然上不得凌煙閣,端的好計!」不知羞恥的西門慶,竟把王婆的齷齪小計比作凌煙閣功臣。
俗話說,要想誰滅亡,先讓誰瘋狂。從上面西門慶和王婆的對話可以看出,這兩人真不是好東西!他們的命運自此已經註定。
從《水滸》誕生的第一天到今天,一直有人提一個問題,就是施耐庵為什麼會濃墨重彩地寫潘金蓮的故事?難怪有人會把這個故事改編成《金瓶梅》。
金瓶梅裡西門慶和潘金蓮以及武松的命運與《水滸》迥然不同,在此不做討論。
言歸正傳,其實該死的王婆齷齪計比上面還要奸詐陰險和不要臉得多。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