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一種西日耳曼語,在中世紀早期的英國最早被使用。在現代,英語是說話人數最多的語言,是學習最廣泛的第二語言,也是近60個主權國家中的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與英語為母語的人相比,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人更多。有超過20億說英語的人。那麼學好英語重要嗎?千萬不要被「英語無用論」給欺騙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因為一切向蘇聯學習,國家急需大量的俄語人才,所以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甚至因為俄語師資奇缺,許多英語老師在經過短期培訓後改行教俄語。而1963年前後,由於中國與蘇聯關係惡化,許多學校不再開設俄語課程。此後,我國要求外語教學以英語為主,甚至將英語列入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自1979年恢復高考到如今,英語由滿分100分到現在的滿分150分,分值有所提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可即便教育部極其重視英語教育,英語本身也是高考必考的三大主科之一,依舊有人對這些視而不見,甚至振振有詞,「我是中國人,何必學英語?」甚至一旦英語成績不佳,就為自己辯解,「我是一個中國人,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學英語?有什麼用?」
學英語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的確,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之精深、璀璨,世間罕有,絕非一些國家可以相比的。但是故步自封,沉醉於祖先遺留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實在是不可取。反之,學習英語,了解外國優秀文化,趕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才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在未來的某一天登上世界舞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該追求的。
即便沒有宏大的理想,往小的方面說,平時在校測驗要考英語,中高考也擺脫不了英語,許多高校更是要求學生畢業至少有英語四級證書,甚至你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要用到英語的地方也是比比皆是。在這種社會趨勢下,又如何能說學英語無用?又有何理由告訴自己何必學英語?
追其源頭,不難發現凡是說「我是中國人,不要學英語」的人英語成績大多並不理想。可是,在你用一個可笑的原因安慰自己,放任自己的英語成績爛到了極致的時候,那些與你同齡的人,甚至比你小的人卻在努力地學習著你覺得無用的英語。因為覺得學英語無用,任由自己的英語差下去,甚至就是因為一門英語,讓自己錯過了去更好的學校的機會,失去了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的結果,難道就是你所想要的嗎?你可知道,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無數人在學習英語上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外語培訓又在整個培訓市場中佔有著多大的地位!而你卻因為一個可笑的念頭放棄學英語,這種做法當真的是對的嗎?
所以,請不要覺得學英語沒有用處,也不要再用一個可笑的理由欺騙自己了,更不要妄想用它來欺騙別人。而那些英語基礎不好的人,也別由著自己的英語成績就這樣一直差下去了,那怕從現在開始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也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