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和演變

2020-12-20 英山人餘夢雲

端午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河中的點綴,是民族傳統的文化節日。朔源於上古時期人們對天象的崇拜,對天龍的虔誠。據傳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天現異象。「角、亢、氏、房、心、尾、箕」七星宿顯現在正南中天,形成飛龍形狀,正印《易經-乾卦》之第五爻「飛龍在天」之象。

龍是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布雨。出於對天象的膜拜,對天龍的虔誠。古人們在天現飛龍在天之象,五月初五這天開壇設祭,拜求龍王為人間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到春秋戰國末期,政治大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壯烈之舉,為五月初五端午節,增添了厚重的一筆。讓五月初五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時,更富民族精神之髓。

屈原生於戰國末期,湖北姊歸人。為楚懷王的大臣,三閭大夫。在朝力舉富國強兵,舉賢納能、聯齊抗秦之「美政」遭到奸佞之流的排擠打壓,被貶流放至沅、湘流域。期間未忘憂國憂民,忠心報國之志。屈辱中寫下了《天問》《九歌》《離騷》等絕世愛國詩篇,成就了他愛國詩人的英名。

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郡都。惡耗傳來,眼看郡都淪陷,悲憤自己的忠良之策不被採納,以致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情難自禁,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奮筆寫下《懷沙》之後,憤然抱石投身汨羅江。以身明志,以死報國。

屈原的壯烈之舉,感動了千千萬萬的楚國百姓。紛紛奔至汨羅江邊,沿江呼喚大夫,數日不去。漁夫們划起木船,在江上反覆搜尋屈原之身未果。便拿來飯糰,雞蛋、用楝樹葉包飯,外纏絲線(後來變化為粽子)投入江中,餵食魚蝦,等等能想到的辦法來保護屈原肉身,使其不被水中食肉動物吞食。

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沿江百姓都會包好粽子投入江中,以此懷念屈原。傳承至今,五月初五端午節,融入了更多的民俗色彩,人們愈加重視端午節。

每逢節至,人們舉行划龍舟,祭拜天龍,祈福祛災。包粽子,吃粽子。投粽子入江河,懷念屈原,紀念屈原。吃「五黃"(黃酒、黃魚、黃鱔、黃瓜、蛋黃等帶黃字的食物)寓意不會青黃不接,豐衣足食。門頭插艾草、菖蒲,驅邪避晦,健康安泰。佩香囊,驅蚊祛蟲,趨吉避兇。等等活動。讓五月初五端午節,富有民俗文化色彩,民族精神之髓,演繹地方風俗的重大節日。

個人觀點,不喜見諒!請留下寶貴意見。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手抄報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快到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吧!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之季度,從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 「粽」情蜜意|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起源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以下我為大家介紹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 《端午節》的由來與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與意義🔥   文(錄製):袁亞囡/白陽火苗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簡介 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2020年6月25日便是端午節了,很多老師也會布置端午節相關的手抄報作業,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手抄報內容,希望能幫到小朋友們。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涉及的地理歷史文學知識!讀《離騷》憶古思今!
    快到端午節了,除了關注放假回家吃粽子賽龍舟,你要告訴孩子端午節的由來,已經涉及到地理歷史文學知識,讓孩子對中國歷史感興趣,了解中國版圖,以後學地理歷史都不用愁了!端午又叫端陽,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2008年開始,端午節被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2009年9月,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 入選世界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 「南鑼文化」端午節的由來
    2000年的歷史讓這個節日擁有著獨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端陽節的習俗有許多,我們熟知的食用粽子和龍舟只是其中之一,在我國各地,還有這諸如採藥、沐蘭湯、飲雄黃酒、採茶以及制涼茶等等具有各地特色的習俗。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2006年將端午節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國家將它納入國家法定節日,2009年也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端午節國家非常重視,因為端午節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的節日,以端午節最為有名,端午節也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臺灣南部習慣稱為五月節。北部叫做五日節。
  • 端午節的起源和故事
    端午節是在漢字文化圈中在中國和其他國家流行的傳統文化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它最初是祭祀部落的圖騰祭的節日,這些部落在古老的白月地區(長江中下遊和長江以南)崇拜龍圖騰。在白月之地的春秋戰國之前,該部落以農曆五月初五的龍舟競賽形式舉行。圖騰祭祀習俗。
  •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時間:2020-06-25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就是代表夏季的節日。 端字的本義是正,所以我們常說端正,一個人如果品性不正我們會說他品行不端。端午即正午之意。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