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百科】小龍女怎麼處理「大姨媽」? 史太long

2021-01-20 南都周刊

 史 太 Long 


感謝明代興起的豔情小說與劇本,讀這些小說,可以發現一些古代女性如何招待「大姨媽」的有趣細節。

文◈吳鉤


自從小南每周發一篇《金庸武俠百科》後,不少無聊的網友都很好奇:小龍女被困在絕情谷底,獨自生活了十六年,這麼長的時間,她該怎麼處理每月來訪的「大姨媽」呢?(害羞臉.jpg)

問題儘管無聊,不過倒也可以引導我們去了解女性衛生史方面的冷知識。

(敲黑板,以下是嚴肅科普,生理衛生課都學不到的乾貨,不準笑哦!)

月經是人類女性與天俱來的生理現象,即使是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婦女,也應該產生了處理月經的方法。我們從宮闈秘史與傳統醫書中可以找到一些關於古代女性月事的記載,如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記載了月經:「月事以時下,謂天癸也。」

司馬遷《史記》中有一段記錄:「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闢,不原進。」意思是說,景帝欲臨幸程姬,程姬有所避諱,沒有進御。唐代學者顏師古注釋說:程姬「不願進」,是因為有月事也。因此後人也將女性月經來潮委婉地稱為「程姬之疾」。

其實「月經」一詞,古人也使用,明朝高濂撰寫的《遵生八箋》,裡面就提到:「大喜大怒、男女熱病未好、陰陽等疾未愈,並新產月經未淨,俱不可交合。」

不過,古代女性究竟會如何處理月事,我們很難從史料找到相關記載,正史自然不屑於記錄這種隱秘、羞恥的事情,甚至連野史筆記也似乎不好意思提到「大姨媽」。說起來,真要感謝明代興起的豔情小說與劇本,由於寫豔情小說與劇本的落魄文人,關注點通常都是史家迴避的閨中秘事,難免要涉及女性月事,因而,讀這些豔情小說,可以發現一些古代女性如何招待「大姨媽」的有趣細節。


明代文人李梅實的劇本《精忠旗•銀瓶繡袍》裡面,有一段「貼角」與「丑角」(貼、醜均為傳統戲劇中的角色)的對白:

【貼】:我的心肝,今夜該我下班,要出來和哥哥好睡一覺了。不奈小姐只是繡袍、繡袍。她便念差她的老爺,我卻念著我的老公。我站得腳兒都酸了,想得裙兒都溼了。我又偷了一塊袍緞在此,拿與哥哥。

【醜】:好做陳媽媽。

【貼】:呸,這樣好緞子,留著做繡香囊兒才是。

對白中出現的「陳媽媽」,是什麼玩意呢?就是舊時女性處理月經的衛生巾,一般用絹、羅、布製成。近代之前,西方女性處理月事,也是用舊布,這一習慣在語言上留下了痕跡,英文中有一句俚語:on the rag,直譯的意思是「在破布上」,實則是「大姨媽來了」的隱晦說法。

說來真是有趣,今人將女性月經稱為「大姨媽」,舊人則將衛生巾叫成「陳媽媽」,不知這「陳媽媽」與「大姨媽」之間,是什麼親戚關係?

不少成書於明清時期的豔情小說與劇本,都提到「陳媽媽」。我們再來看另外幾個例子:

明代沈泰編輯的《盛明雜劇•相思譜》裡的一段對白:

【淨】:我曉得了。但是你有何表記與他?

【旦】:也說得有理。我有金鳳釵一隻、汗巾一條,都是我時常佩帶的。今勞你寄去,教他睹物思人。

【淨】:(接過金鳳釵、汗巾)呵呀!為何汗巾上都是鮮血?莫不是陳媽媽麼?

【旦】:不要取笑!你自寄去便了。

明代擬話本小說《石點頭》裡的一段描述:「方氏招眼望見孫三郎,已在面前,自覺沒趣,急急掩上遮堂門扇,進內去了。孫三郎隨口笑道:『再看一看何妨。還不曾用到陳媽媽哩!』」這意思是說,小娘子很嫩,還未初潮呢,不曾用到「陳媽媽」。

明末清初小說《醒世姻緣傳》的兩處情節:


「那伍小川在外面各處搜遍,只不曾翻轉地來。……床背後,席底下,箱中,櫃中,梳匣中,連那睡鞋盒那『陳媽媽』都翻將出來,只沒有什麼牌夾。


「偷兒又把第二個抽鬥扭開,卻好端端正正那百十兩銀子,還有別的小包,也不下二三十兩。偷兒叫了聲『慚愧』,盡數拿將出來。衣架上搭著一條月白絲綢搭膊,扯將下來,將那銀子盡情裝在裡面。又將那第三個抽鬥扭開,裡面兩三根『角先生』,又有兩三根『廣東人事』,兩塊『陳媽媽』,一個白綾合包,扯開裡面,盛著一個大指頂樣的緬鈴,餘無別物。


順便介紹一下,所謂的「角先生」、「廣東人事」、「緬鈴」,都是明清時期頗為流行的女用安慰器具。明清豔情小說常有提及。

清代世俗小說《姑妄言》中也有「陳媽媽」:「郟氏在褥子底下掏出塊陳媽媽來,同拭淨了,對面摟著睡下。」

讀這些清明豔情小說與劇本時,如果你不知道「陳媽媽」為何物,可能會感到莫名其妙。知道那是女性的衛生巾之後,大概會忍俊不禁。

「陳媽媽」又有一個別名:「陳姥姥」。姚靈犀的《思無邪小記》記述說:「陳姥姥,巾帕之別名也。《讀古存說》,詩無感我帨兮,內則注,婦人拭物之巾,嘗以自潔之用也。古者女子嫁,則母結帨而戒之,蓋以用於穢褻處,而呼其名曰『陳姥姥』。」

姚靈犀是一名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奇葩文人,對與性有關的知識十分感興趣,搜集了一堆春宮秘戲圖、宮闈秘辛與色情掌故,編為《思無邪小記》。《思無邪小記》裡還記錄了他在洋貨鋪中看到的進口「陳媽媽」:


「嘗于洋貨肆中見陳列匾形印花銅匣,標字條於上,則月經帶也,不禁忍俊。索而觀之,是以紙薄之皮所制,邊綴牛筋之繩伸縮自如。引之長尺許,寬約二寸。兩端緣橡皮,而結以線帶。此乙種也。其甲種類如短褌,有襠可解,襠之上可鋪棉絮,以承紅鉛。審匣上字,知為東方舶來品。當餘取閱時,有二三婦女腆然來購,並爭價之低昂。歸而遐想,頗覺新奇。


按姚靈犀的記述,清末民初的城市市場中已有從西方進口的月經帶,製作比較精良,一種為長約尺許、寬約二寸的帶狀,另一種類似於三角褲,有襠可解,上面可以墊放草紙、布條、棉絮等,用於吸納經血。



至遲在明代,「陳媽媽」的說法應該已經非常流行了。馮夢龍收集有一首明代山歌《陳媽媽》,歌詞詼諧,略帶顏色,以擬人的口吻自述:「陳家媽媽有人緣,風月場中走子幾呵年。小阿奴奴名頭雖然人盡曉得,只弗知我起先個族譜相傳……」可知「陳媽媽」的名頭,在當時已是「人盡曉得」。按歌詞透露的信息,「陳媽媽」很可能還是從風月場所率先叫出來的。

那麼明代之前的女性用不用「陳媽媽」呢?我沒有找到文獻方面的記載,但從出土文物看,宋朝女性毫無疑問是使用衛生帶的,南京花山宋墓、福州南宋黃升墓出土的女性衣物中,就有抹胸、衛生帶等。

小龍女生活在南宋後期,與黃升生活的年代剛好重合。她當然會有衛生帶,也許還隨身帶著哩。就算她什麼都沒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絕情谷底沒有第二個人,那裡又有一個水潭,清潔還是不成問題的。


✪ 轉自頭條號《吳鉤的鉤沉》。「吳鉤的鉤沉」系頭條號籤約作者專欄。


END



史太long(微信號:shitlong),南都周刊歷史欄目。中國的歷史很長很長,世界的歷史很長很長,我們負責打撈最生動火辣的歷史故事,提供你所不知道的歷史新知。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百科】36億元!韋小寶成金庸史上最貪大老虎 史太long
  • 【金庸武俠百科】郭靖與黃蓉是怎麼避孕的 史太long
  • 百度百科輸入『金庸』已是一片灰色,一個時代結束了,一路走好
    打開百度百科。輸入"金庸"。已是一片灰色。單田芳老師去世了,李詠老師去世了,金庸老師也走了,今年到底是怎麼了,躲在被窩裡壓低檯燈的日子仿佛還沒過去多久,書中的江湖恩仇兒女情長仿佛也還在延續,但那位最厲害的大俠怎麼就謝幕離開了呢?再見了,舊時光!
  • 另類的金庸名著《神鵰俠侶大結局》,續寫的狗血劇情實在讓金庸武俠粉絲難以接受
    金童的《誰是大英雄》和《神箭金雕》是金庸武俠小說續作中佼佼者作為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射鵰三部曲」中的佼佼者,故事在第二次華山論劍結束之後,神鵰大俠夫婦楊過小龍女歸隱終南山活死人墓而結束。在《倚天屠龍記》第一章,俠女郭襄和少年張三丰以及「琴棋劍崑崙三聖」何足道又短暫的出場,然後就是差不多一百年之後,《倚天屠龍記》正式開始。
  • 金庸武俠究竟好在哪兒(看《神鵰俠侶》)
    起初年紀小,看熱鬧,就喜歡看郭靖、金輪法王、楊過、李莫愁、小龍女、周伯通他們打架,喜歡看周伯通看被蜜蜂蟄,覺著好玩。現在年紀漸長,終於也看出些門道來。提到武俠小說,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可金庸武俠究竟好在哪兒?從這十來遍《神鵰俠侶》裡,我大概領會出兩點。小時候看武俠,重的是「武」,喜歡看各類武功招式,看人打架,熱血沸騰。
  • 《神鵰俠侶》小龍女為何沒名字,金庸的疏漏嗎?她的真名叫什麼?
    《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應該算金庸武俠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用美若天仙、貌美如花、明眸皓齒、冰肌玉骨、天生麗質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貌。但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不管是在小說還是改編的影視劇中,她只有,"龍兒"、"龍姑娘"、"小龍女"這幾個看起來不是"名字"的名字。作為《神鵰俠侶》第一女主,金庸武俠中最受歡迎的女子,竟然沒有名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金庸先生的失誤和疏漏,在創作過程中,小龍女、龍兒寫順了,寫著寫著就忘了給她取一個名字?
  • 【金庸的武俠】系列之:金庸武俠十大奇遇
    第七名:金庸武俠十大奇遇──狄雲上榜理由:奇遇從來不是自己選擇的,也許是快樂,抑或是痛苦奇遇指數:★★★ 對於金庸武俠中的主角來說,總會碰到一些奇遇,而且這些奇遇往往因禍得福,當塵埃落定,主角們回首從前,一定會感謝命運的安排,感謝其餘的發生。
  • 金庸武俠劇捧紅的10大美女,李若彤第三,第一驚豔了時光
    作為武俠小說的鼻祖,金庸先生的小說這些年以來也被多次搬上螢屏,也間接的捧紅了很多演員,下面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金庸武俠劇捧紅的十大美女。10、李一桐,在《新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李一桐的黃蓉,演得真的很有靈氣,既可愛又聰明機智。李一桐憑黃蓉一角獲得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新銳劇星獎」。
  • 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是金庸有意為之?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冰清玉潔,如世外散仙的小龍女失身於尹志平更是令無數讀者意難平。每每讀完,都要揪心揪心再揪心。向天問一句,為什麼?一向寫慣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金庸為什麼要寫小龍女會失身於尹志平,這種非君子所為的事情呢?事出必有因。
  • 「金庸武俠」 與 「古龍武俠」的區別
    在武俠小說界,金庸,古龍這兩位大師是公認的"泰山北鬥"。只要是武俠迷,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兩位大師的作品。那麼,兩位大師的武俠世界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1)主角的身世和成長路線金庸的作品中,基本上主角的身世背景,成長軌跡都是很清晰的。
  • 盤點六部無法超越的金庸武俠電視劇,每一部都是經典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金庸武俠電視劇,金庸的武俠劇大多都塑造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形象,而這些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成了經典,金庸更是寫出了很多讓人又愛又恨的反派角色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金庸武俠遊戲大盤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金庸武俠遊戲大盤點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巨匠金庸先生於香港辭世。"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先生所創造的瑰麗多姿的武俠世界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除小說以外,根據金庸先生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也是武俠文化能夠具有今天如此巨大影響力的重要推手。
  • 金庸武俠最經典的六部電視劇,每一部電視劇都無法超越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金庸武俠電視劇,金庸的武俠劇大多都塑造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形象,而這些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成了經典,金庸更是寫出了很多讓人又愛又恨的反派角色,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多都被拍成的武俠劇,這些武俠劇播出後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關注和喜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金庸武俠最經典的六部電視劇,每一部影視劇至今都無法超越
  • 金庸武俠人物「穿越」,是怎樣的體驗?
    真人秀也借著勢頭佔據各大衛視黃金時間,這幾日刷到一檔節目——《咱們穿越吧》,講的是魏晉南北朝的事情,與我寫作不謀而合。一看是武俠類,小宇宙就爆炸起來,點著我的雌(xiong)性荷爾蒙。不過,說到武俠,腦子裡一票都是金庸小說裡的人物,郭靖、黃蓉、楊過、令狐衝、韋小寶……等一大波人物畫面襲來。由於電視劇版本的演繹,我們心中的角色也大相逕庭,畢竟各有所長。
  • 金庸認可的武俠電影,究竟是什麼模樣?
    金庸提及劉亦菲版小龍女 儘管徐克的嘗試在業內獲得了極高的稱讚,但他的改編、創新卻讓金庸有些生氣,尤其是拍完第二部《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後,金庸對他把東方不敗改成女人感到很不滿意,說他不懂武俠錄音前,三人痛飲一場,結果錄完才發現有地方錄錯了,徐克說要重錄,黃霑大笑著走出錄音棚:「不錄了,這版最好!知己三兩,把酒言歡,這才叫笑傲江湖嘛!」
  • 在中國,武俠設定就等於金庸設定
    1955年2月8日的香港,《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的「天方夜譚」版開始連載,署名「金庸」。金庸「出生」。       從此世人往往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鏞。       隨著金庸武俠深入人心,各路遊戲廠商也看中了這塊市場,把起伏跌宕的武林故事帶到了電腦遊戲玩家的眼前。
  • 金庸先生走了,後金庸時代來了,武俠死了
    其實也勿怪非金庸系遊戲裡有金庸要素,憑良心說,不會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的丐幫怎麼能叫丐幫?沒有六脈神劍和一陽指的大理怎麼能叫大理?沒有乾坤大挪移和聖火令的明教怎麼能叫明教?大網遊時代結束後大手遊時代來了,而這個時代,可忙壞了金庸先生。2013年八月,金庸同上面咱提到的兩家授權遊戲公司開始了對侵權遊戲進行維權行動,半年就下架了一百餘款侵權手遊。
  • 重溫經典:走進金庸的武俠世界
    讀金庸的小說每每讓人身臨其境,眼前、心中有無數的想像空間,電影、電視劇是極難演繹出來的,故此,大凡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基本不願看原著拍成的電影或電視劇,總覺得不過癮,不解渴,儘管演員賣力,儘管俊男靚女、大咖雲集、光怪陸離,但熟讀小說的金庸迷們並不買帳,總覺得緣木求魚,相去甚遠。
  • 俠之大者丨金庸武俠經典回顧
    金庸創作了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橫掃華人世界,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金庸曾說:「寫這種小說,自己當做一種娛樂,自娛之餘,復以娛人。」但也是在他手上,武俠真正成了中國通俗小說的大類別。他顛覆傳統武俠的走向,在現實世界中構建了仗劍江湖的成人童話。而這次,金庸真的退出江湖了。
  • 金庸武俠當中武功最強的十大女俠,周芷若排名第九
    金庸武俠當中的高手都是以男性為主,女性高手屈指可數,大概是因為體質的差距吧,許多武功秘籍都不太適合女性修煉,所以就造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雖然女性高手不多,但其中的佼佼者的武功仍能夠媲美各大男主角。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金庸武俠當中十大女俠武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