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21日至26日,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在濟南市萊蕪區進行編劇公益課程,邀請了作家劉震雲,編劇述平、陳文貴、劉浩良和汪海林等5位導師前來授課。
給青年影視人提供舞臺
「今年在報名初選階段,我們收到了600多青年編劇的報名資料,最終有200人進入研習班。其中有幾位學員曾是第一期參與過吳天明導演培訓的編劇,他們都感慨通過參與培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24日,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負責人吳妍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談起「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兩個特點——公益性和高端性。
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認為,雖然編劇是影視作品故事內容創作的核心,但相較於導演、演員等「高光職業」,編劇行業相對低調和邊緣。尤其年輕編劇在沒有代表作的初期,只能進行有限制的創作或改編,影視產業也因此出現編劇青黃不接的境況。
參與此次研習班的編劇、導演大飛表示,自己是第二次參與研習班,相較於傳統的師徒傳承,目前大批量院校培養的青年編劇人才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此次研習班對青年編劇而言,是極佳的學習機會。
濟南漫博通動畫有限公司總導演賈傳玉曾參與國際多部動漫作品的製作。他介紹,以好萊塢為例,影視方面的高級技術人員儲備非常多,而且是全球吸納人才,對於年輕影視學員的培養也形成了體系。「濟南未來的方向應該是成為一個國際優質電影人才的港口,吸納海內外的優質影視人才,並且形成青年影視人才培養的窪地。」
「作為山東的文化、教育中心,濟南市有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新建了山東電影學院,每年輸出大量電影專業人才。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郅良表示,下一步將組織青年電影人才與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影視團隊及專業影視院校的溝通交流,將一批山東的新銳青年電影人推向更高舞臺。
激活影視人才新動能
日前,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影視文化產業孵化基地揭牌,首批9家影視文化企業籤約落地,籤約後已有多部影視作品進入籌備拍攝或製作階段。
「作為影視企業,我們趕上了自貿區的潮流。在這次籤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濟南市對影視文化產業的重視,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更驅使我們年輕影視人把更多山東和濟南元素融入到拍攝作品中,這也成為我們身上的責任和使命。」山東抖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瑩瑩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落戶企業,他們特地來參與研習班。疫情之下換個角度練好內功,這個階段更是一個整理沉澱、斟酌打磨、創造精品的好時機。
「《山東省推進影視創作及產業發展「三個創新」的工作措施》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名家工作室,對名家工作室給予重點扶持』。在2019年,濟南市就通過開展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吸引影視名人到濟南開辦工作室,註冊公司,到濟南創業發展;還有劇組到濟南選景拍攝,通過影視推介濟南,使濟南更多地方因影視成為旅遊網紅打卡地。此次研習班後,我們將充分發揮吳天明、管虎、李玉、杜江等山東電影人的影響力,做家鄉電影發展的代言人。」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蘇文表示。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據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銀幕9708塊,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國內生產電影故事片850部,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其中山東省共有城市影院575個、銀幕3592塊,票房收入28.82億元。
「大熱新片《八佰》正式上映首周末連續3天票房佔比近9成,推動大盤在復工以來首次破億、首破兩億。濟南的電影市場也很火爆。7月20日復工首日,全市23家電影院安全有序開放,復工率排名全國第二。」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電影處處長張宏介紹,截至9月9日,濟南市電影院恢復營業59家,復工率91%,累計觀影人次103萬人,總票房3731萬元,主要指標居全省前列。
用鏡頭講好中國故事
「此次研習班我們特地增加了外出採風的環節,帶領所有學員到萊蕪的幾個影視拍攝地和景區考察,其中大家對原709人民印刷廠保留下的廠區印象最深。山東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內容將豐富國內影視業的創作。」吳妍妍介紹說。
如何利用鏡頭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將作品很好地「翻譯」成國際化語言,讓海外受眾客觀、真實地認識中國?
濟南譯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菲正在「跨界」服務影視行業。25日,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毛雪菲介紹,目前很多國內的影視作品都有志於「走出去」,但現實是諸多專業影視從業人員並不熟悉海外發行。「影視『出海』是需要多種條件綜合判斷的營銷藝術,需要有專業的企業從前期就介入,全程服務,否則僅承擔後期翻譯和發行很難實現整體熱度。」
近年,以《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為代表的山東影視劇走紅,創造了山東影視傳媒在業界的輝煌,以山影集團、魯信傳媒、沃爾德影視、橙果影業等為代表的影視企業不斷壯大。「目前,濟南市擁有註冊影視企業300餘家。產業是有聯動效應的,當整體環境優化了,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的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山東影視作品『出海』,更將集聚全球頂級影視資源要素。」張宏介紹,近年來,山東影視企業先後推出了《中國推銷員》、兒童系列電影《寶貝不哭》《生死30分》《沃土仁心》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電影作品,並逐步形成「濟南創作」「青島製作」等協同互補、錯位發展的影視產業發展新格局。
蘇文還介紹,下一步,濟南還要深入挖掘電影發展資源,從電影相關高峰會、論壇、劇本孵化、版權交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發揮出濟南市作為省會城市的文化優勢,打造體驗式、互動式、電影、演藝相互滲透的文旅產業項目,逐步向電影全產業鏈資源集聚地的產業格局發展,讓優秀的「山東故事」「中國故事」擁有越來越豐富的國際化表達和全球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