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到電影,劉震雲在濟南"布"編劇之"道"

2020-09-28 經濟導報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21日至26日,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在濟南市萊蕪區進行編劇公益課程,邀請了作家劉震雲,編劇述平、陳文貴、劉浩良和汪海林等5位導師前來授課。

  給青年影視人提供舞臺

  「今年在報名初選階段,我們收到了600多青年編劇的報名資料,最終有200人進入研習班。其中有幾位學員曾是第一期參與過吳天明導演培訓的編劇,他們都感慨通過參與培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24日,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負責人吳妍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談起「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兩個特點——公益性和高端性。

  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認為,雖然編劇是影視作品故事內容創作的核心,但相較於導演、演員等「高光職業」,編劇行業相對低調和邊緣。尤其年輕編劇在沒有代表作的初期,只能進行有限制的創作或改編,影視產業也因此出現編劇青黃不接的境況。

  參與此次研習班的編劇、導演大飛表示,自己是第二次參與研習班,相較於傳統的師徒傳承,目前大批量院校培養的青年編劇人才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此次研習班對青年編劇而言,是極佳的學習機會。

  濟南漫博通動畫有限公司總導演賈傳玉曾參與國際多部動漫作品的製作。他介紹,以好萊塢為例,影視方面的高級技術人員儲備非常多,而且是全球吸納人才,對於年輕影視學員的培養也形成了體系。「濟南未來的方向應該是成為一個國際優質電影人才的港口,吸納海內外的優質影視人才,並且形成青年影視人才培養的窪地。」

  「作為山東的文化、教育中心,濟南市有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新建了山東電影學院,每年輸出大量電影專業人才。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郅良表示,下一步將組織青年電影人才與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影視團隊及專業影視院校的溝通交流,將一批山東的新銳青年電影人推向更高舞臺。

  激活影視人才新動能

  日前,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影視文化產業孵化基地揭牌,首批9家影視文化企業籤約落地,籤約後已有多部影視作品進入籌備拍攝或製作階段。

  「作為影視企業,我們趕上了自貿區的潮流。在這次籤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濟南市對影視文化產業的重視,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更驅使我們年輕影視人把更多山東和濟南元素融入到拍攝作品中,這也成為我們身上的責任和使命。」山東抖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瑩瑩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落戶企業,他們特地來參與研習班。疫情之下換個角度練好內功,這個階段更是一個整理沉澱、斟酌打磨、創造精品的好時機。

  「《山東省推進影視創作及產業發展「三個創新」的工作措施》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名家工作室,對名家工作室給予重點扶持』。在2019年,濟南市就通過開展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吸引影視名人到濟南開辦工作室,註冊公司,到濟南創業發展;還有劇組到濟南選景拍攝,通過影視推介濟南,使濟南更多地方因影視成為旅遊網紅打卡地。此次研習班後,我們將充分發揮吳天明、管虎、李玉、杜江等山東電影人的影響力,做家鄉電影發展的代言人。」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蘇文表示。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據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銀幕9708塊,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國內生產電影故事片850部,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其中山東省共有城市影院575個、銀幕3592塊,票房收入28.82億元。

  「大熱新片《八佰》正式上映首周末連續3天票房佔比近9成,推動大盤在復工以來首次破億、首破兩億。濟南的電影市場也很火爆。7月20日復工首日,全市23家電影院安全有序開放,復工率排名全國第二。」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電影處處長張宏介紹,截至9月9日,濟南市電影院恢復營業59家,復工率91%,累計觀影人次103萬人,總票房3731萬元,主要指標居全省前列。

  用鏡頭講好中國故事

  「此次研習班我們特地增加了外出採風的環節,帶領所有學員到萊蕪的幾個影視拍攝地和景區考察,其中大家對原709人民印刷廠保留下的廠區印象最深。山東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內容將豐富國內影視業的創作。」吳妍妍介紹說。

  如何利用鏡頭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將作品很好地「翻譯」成國際化語言,讓海外受眾客觀、真實地認識中國?

  濟南譯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菲正在「跨界」服務影視行業。25日,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毛雪菲介紹,目前很多國內的影視作品都有志於「走出去」,但現實是諸多專業影視從業人員並不熟悉海外發行。「影視『出海』是需要多種條件綜合判斷的營銷藝術,需要有專業的企業從前期就介入,全程服務,否則僅承擔後期翻譯和發行很難實現整體熱度。」

  近年,以《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為代表的山東影視劇走紅,創造了山東影視傳媒在業界的輝煌,以山影集團、魯信傳媒、沃爾德影視、橙果影業等為代表的影視企業不斷壯大。「目前,濟南市擁有註冊影視企業300餘家。產業是有聯動效應的,當整體環境優化了,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的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山東影視作品『出海』,更將集聚全球頂級影視資源要素。」張宏介紹,近年來,山東影視企業先後推出了《中國推銷員》、兒童系列電影《寶貝不哭》《生死30分》《沃土仁心》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電影作品,並逐步形成「濟南創作」「青島製作」等協同互補、錯位發展的影視產業發展新格局。

  蘇文還介紹,下一步,濟南還要深入挖掘電影發展資源,從電影相關高峰會、論壇、劇本孵化、版權交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發揮出濟南市作為省會城市的文化優勢,打造體驗式、互動式、電影、演藝相互滲透的文旅產業項目,逐步向電影全產業鏈資源集聚地的產業格局發展,讓優秀的「山東故事」「中國故事」擁有越來越豐富的國際化表達和全球關注點。

相關焦點

  • 從文學到電影,總共分幾步?聽編劇劉震雲一一揭秘
    而伴隨著這場秋雨一起而來的,還有著名編劇劉震雲。今天,他出現在了「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導師席上,與在場的200名編劇,共同探討了偉大文學作品與電影之間的關係。&電影:各自獨立 各有不同在這次的「大師之光」編劇分享課中,劉震雲首先闡述了文學小說和電影語言的不同。
  • 關於文學和電影創作目的,劉震雲這樣說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
    電影中的文學元素被溶解:一旦影片完成之後,它就不再成其為文學」。——《雕刻時光》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導師劉震雲,在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課程上,向學員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並圍繞【從文學到電影】,對偉大文學作品與電影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研習班曝導師 劉震雲等加盟
    1905電影網訊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包括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五位文學巨擘和著名編劇將在吳天明導演的祖籍濟南市萊蕪區和200位中國青年創作者匯聚一堂,共同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編劇公益課程學習。
  • 劉震雲的一堂電影文學課
    電影中的文學元素被溶解:一旦影片完成之後,它就不再成其為文學」。——《雕刻時光》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導師劉震雲,在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課程上,向學員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並圍繞【從文學到電影】,對偉大文學作品與電影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 "編劇之道" 第五期 助推電影產業格局發展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9月21日正式開班,兩百名國內年輕編劇與兩岸三地的五位導師相聚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旅遊度假區,正式開啟為期一周的編劇公益課程學習。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閉幕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日前在濟南萊蕪落下大幕,在這裡年輕的編劇們遇見大師,碰撞靈感,揮灑熱血,結下友誼。正如導師陳文貴的寄語:中國的編劇隊伍,後繼有人。      「在疫情之中,我們沒有放棄對打造好作品的探索,沒有失去對影視行業一以貫之的熱忱,這也是我們五年如一日的舉辦「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初衷。」
  • 「大師之光」研習班9月開班,導師有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等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包括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五位文學巨擘。
  • 劉震雲:40年前靠作弊考上北大,有時候人精到人渣僅僅一步之遙
    劉震雲說,《朋友圈》或者《手機2》只是書不是電影,而且是出版社編輯的暫定名。 可是馮小剛發布電影海報一字一句的寫著: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劉震雲怎麼解釋呢?  劉震雲是誰? 劉震雲,1958年出生於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是著名的作家和編劇,寫過《一地雞毛》等等,是馮小剛多部電影的金牌編劇,比如《手機》、《1942》等等。 2016年,以160萬版稅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排行版,可謂我國日進鬥金的一線作家。
  • 劉震雲等五位導師亮相「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9月5日,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正式宣布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將在吳天明導演的祖籍濟南市萊蕪區和200位中國青年創作者匯聚一堂,共同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編劇公益課程學習。
  • 《文學的故鄉》賈平凹、莫言、劉震雲讀書改變命運
    接連有兩個朋友提到這部講述作家成長之路的紀錄片《文學的故鄉》,上周我看完了自己感興趣的賈平凹、莫言、劉震雲這3集。看得過程中就有很多觸動,因此邊看邊寫,最後整理出這篇觀看筆記。無論是賈平凹還是莫言還是劉震雲,他們的裝束活脫脫就是廣大農村地區生活好一點的農民的形象。儘管他們成名後見過了那麼多大世面,但他們底子裡還是帶著農村生活的印記。如果不是從事文學創作,他們可能就是廣大中國農村最普通的人,毫不出挑。賈平凹自己說,要是自己在農村,60多歲可能也要出來打工了。
  • 愛奇藝原創電影《風華正茂的我們》開機 韓三平監製劉震雲任藝術...
    韓三平監製 劉震雲擔任藝術總監 劉雨霖自編自導擔任該片監製的韓三平是著名電影人,他擔任總導演的電影《建國大業》、《建黨大業》,籌劃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監製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和《無證之罪》,都是品質爆款的優秀作品。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班開班 《包青天》編劇主講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活動現場1905電影網訊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9月21日正式開班,兩百名國內年輕編劇與五位導師相聚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旅遊度假區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班開班《包青天》編劇主講
    由於疫情影響以及國內影視格局的蛻變,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回歸本土和市場,以創作環境為視角,力邀著名編劇陳文貴、劉浩良、著名作家劉震雲、著名編劇述平、汪海林五位導師前來授課。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秦蕾坦言,萊蕪區作為吳天明導演的故鄉,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一直關注支持萊蕪的發展,而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首次落地萊蕪,更是對萊蕪的信任和厚愛。而首次落地濟南萊蕪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無疑對濟南的影視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 劉震雲:世界上重要的人不止是川普、希拉蕊,我也很重要
    微信ID:ibookreview『閱讀需要主張』
  • 劉震雲嘲諷莫言,恭維王朔險鬧翻,馬未都:劉王都不是「正經人」
    憑藉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而一炮而紅的除了「京圈朔爺」魯迅」,在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作家,後來結識了馮小剛,他又成了一名編劇,好友王朔曾經這樣評價劉震云:「我很善於自省,所以活得比較辛苦。我不像劉震雲老師,他總是讓別人辛苦。」在好友馮小剛的鬼斧神工下,劉震雲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其中《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最為成功,劉震雲身價也水漲船高,如今的劉震雲,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股東,可謂是文商「兩開花」。
  • 劉震雲任藝術總監,劉雨霖新片正式開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10月2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劉雨霖執導的愛奇藝原創電影《風華正茂的我們》正式在深圳開機,劉雨霖是著名作家、編劇劉震雲的女兒,該片由韓三平監製,劉震雲擔任藝術總監,韓家女任策劃,黃璐、郭濤領銜主演,張國立特別出演,段博文、陸思宇、薛昊婧、張瑤、王佳佳、吳玉芳、龔珏睿等聯合主演 2011年,河南籍作家劉震雲憑作品《一句頂一萬句》獲得茅盾文學獎,2018年榮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其擔任編劇的《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等電影作品,也都是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優秀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
  • 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展現了生活的荒謬
    劉震雲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生互動後合影。  昨天,劉震雲以原著小說作者和編劇身份,帶著電影《一句頂一萬句》(以下簡稱《一萬句》)主演毛孩、李倩來杭路演。這是劉震雲第二次為該片來杭宣傳,這一次女兒劉雨霖(該片導演)缺席,但這絲毫不影響劉老師「一人頂一萬人」的氣場全開。  11月4日上映的《一萬句》和11月18日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以下簡稱《潘金蓮》)都是根據劉震雲小說改編,劉震雲也是兩部電影的編劇。  對此,他笑稱:11月是「劉震雲月」,由於宣傳檔期擠在一塊兒,有時上臺會犯暈,不知是哪部片的場子。
  • 塑造電影的靈魂 | 導演青睞的電影編劇大佬們
    || 「上帝視角」是電影創作者的一種自謂,在電影的世界裡,編劇就是那個最初的「上帝」。 在電影創作中,編劇的工作可不僅僅是給導演提供故事板、拍攝元素、人物角色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編劇可以幫助導演提升電影的文學性、哲理性,讓作品更接地氣,更具真實感。也可以給創作者在電影影像、設計鏡頭、演員表演等提供想像空間。
  •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聽聽劉震雲父女怎麼說
    58歲的作家劉震雲眼睛細長,平時表情帶著種似笑非笑的威嚴,張口就來的是河南普通話。29歲的導演劉雨霖大眼睛,秀氣臉型,一口標準的播音腔。兩人互相稱呼「雨霖導演」「劉老師」。他們合作了電影《一句頂一萬句》,11月4號全國公映。劉雨霖導演,劉震雲編劇。
  • 薦讀 | 那個惹惱了崔永元的劉震云為什麼不說話?
    在那個剛剛吃飽肚子的年代,寫作其實是件特別高奢的事兒,劉震雲跟阿城不一樣,阿城是個雜家,寫作只是他諸多手藝中的一種,平時拿出來玩兩把,掙點散碎銀子,供他繼續笑傲江湖,阿城這樣的作家瀟灑,骨子裡透著物我兩忘的英俠之氣。而對於劉震雲來說,寫作是他的夢想,更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他要用寫作養家餬口,免去妻子的後顧之憂,支持女兒留洋深造,甚至接濟老家貧苦的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