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了要不要立即抱?看看兩個讓人心碎的實驗,寶媽別再糾結啦

2021-01-17 星星育兒記

5個月大的林林在床上哭的撕心裂肺,可是離他近在咫尺的媽媽卻依然狠心不去抱他。鄰居被寶寶的哭聲引來,一邊說著寶寶真可憐,一邊勸說林林的媽媽去抱抱孩子。

然而這位新手媽媽卻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不哭的時候才能抱,這叫做哭聲免疫法,眼下非常流行的。林林媽媽還告訴鄰居,孩子不能慣著,一旦父母向孩子的哭聲妥協,他們便會變本加厲。

01什麼是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提出來的,簡單的概括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他當時做了一個非常有名但同時也臭名遠揚的實驗。

他把一名 9 個月大的名叫小阿爾伯特的嬰兒,放在了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體旁邊。小阿爾伯特起初對小白鼠很好奇,可是每次他一靠近小白鼠,華生就會人為的製造出巨大的噪音,一直都沒有中斷過。

後來華生停止了噪音,可是即便如此,小阿爾伯特對小白鼠和毛茸茸的物體已經產生了非常恐懼的心理,認識甚至。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崩潰大哭。這種恐懼心理一直存在孩子的心裡很久,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正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華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孩子是可以被訓練的,於是便提出了哭聲免疫法。可怕的是竟然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視之為真理,認為只有當孩子不哭的時候抱起他們,才能讓孩子更獨立。

華生把哭聲免疫法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可是兒子和女兒在成年後卻相繼自殺,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們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所以哭聲免疫法到底是否真的有用,其實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也許孩子暫時會變得聽話,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遲早會有反抗。

02孩子一哭就抱,真的會慣壞他們嗎?

英國心理學家哈利 ·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完美的給出人們答案:當然不會。

他給一個小猴子找來了兩位代理媽媽,一個是用鋼絲做成的媽媽,外表冷冰冰的,可是身上卻掛著奶瓶;而另一個代理媽媽是用絨布做成的,只是雖然溫暖,卻無法給小猴提供食物。

測試長達165天,在這段時間裡哈利發現除了小猴產生飢餓會尋找金屬媽媽之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絨布媽媽旁邊,尤其是當它感到害怕的時候,更是會緊緊的依偎著絨布媽媽。

由此不難看出,小猴對媽媽有著一種天生的依賴感,媽媽的溫暖和愛會讓它捨不得離開,只有在媽媽的懷抱裡,自己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更好的生活。

03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寶寶?

寶寶哭會有著不同的原因,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只要寶寶哭就是因為要喝奶,只有真正的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哭,才能夠對症下藥,儘快的找出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從而緩解他們的情緒。

父母不能對孩子的忽視而不見,而是可以通過做一些親子互動的遊戲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如果寶寶的哭漸漸的有所緩和,那麼父母便可以放心,但是如果寶寶越哭越厲害,那麼不妨把他們抱在懷裡輕輕安慰,相信寶寶一定能夠儘快平靜。

哭了不抱,其實是對寶寶的一種情感忽視,這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容易依賴他人當寶寶哭的時候,如果父母對寶寶選擇忽視,那麼寶寶必然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沒有被發現,所以他們會繼續哭,而且聲音越來越大,這其實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暗示。但是如果父母遲遲不作出回應,那麼寶寶的心態自然會崩塌,這會讓他們感到既害怕又無助,反而會因為缺失愛導致對愛格外依戀,從而成為一個習慣性依賴他人的人。

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當寶寶無法感覺到父母的關愛時,寶寶會出現情感缺乏,這會影響他們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這時的寶寶會更在易於生存,所以如何生活下去才是他們真正面對的問題,而身高等方面的身體發育則是被拋之其後。

影響寶寶的認知如果寶寶在出生後的三個月內成為了父母哭聲免疫法訓練的犧牲品,那麼很有可能產生認知上的錯覺,在成長過程中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認為自己非常差勁。同時也會導致他們的智商有所下降,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能不能抱?兩個心理學實驗告訴你答案:抱就對了!
    寶寶的哭的時候,不管你的選擇是抱還是不抱, 第一念頭幾乎都是「抱」。哭喊是一種原始的求生信號。所有人類在聽到哭聲的時候,都會心跳加速、身體隨之分泌應激的荷爾蒙,本能地想做點什麼,讓哭聲停止。所以說,寶寶一哭家長就頭大、糾結,是有原因的。
  • 寶媽輸液室獨自照顧兩個寶寶,網友看得鼻頭髮酸,孩子爸爸呢?
    淑儀是一個二胎寶媽,和很多寶媽一樣,淑儀自從生了寶寶以後就辭了職,她每天在家裡負責照顧寶寶們的生活起居。 生寶寶前,她也曾許下過豪言壯志 ,一定不會做全職媽媽,她可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
  • 寶媽秘籍|還在圖省事抱睡寶寶?長期抱娃是會影響寶寶脊柱發育的!
    媽媽就喜歡把小伊伊抱在懷裡入睡,如果媽媽發現小伊伊睡著之後,就會把孩子抱到床上,但是她又開始哭起來。媽媽索性就把小伊伊一直抱在懷裡睡覺,長時間如此,這也就導致了孩子輕微脊椎變形。寶寶們總喜歡在媽媽的懷抱裡睡覺,一旦放下便會哭鬧不停。
  • 蒙臉實驗:寶寶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意思?寶媽了解下
    但是如果有父母的參與,會更好的刺激孩子的成長發育,例如蒙臉實驗就是讓父母用跟孩子做遊戲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這樣既可以拉近親子關係,也得以讓父母及時掌握孩子的發育進程。小戴在跟幾個寶媽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了解自己孩子的發育情況。
  • 看完我哭了,以後再累也要抱一下
    當媽後的每一天,都是在母愛爆棚和母愛歸零之間來回切換。前兩天,陶子突然找上我,跟我分享了這麼一件事:類似的場景,在陶子家已經上演了不知多少回。陶子這次找上我,只為一個問題:陶子的這個問題,問出了不少寶媽的心聲。好像自打孩子會走後,就再也不肯使用這項好不容易習得的技能了,動不動就伸手要抱抱。
  • 改掉寶寶抱睡習慣,三天時間就夠了,看90後寶媽的妙招
    許多新生寶寶都有要家人抱睡的習慣,讓許多家庭都很苦惱。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個90後寶媽如何在三天裡改掉寶寶抱睡習慣的,受益匪淺哦。蘭蘭的寶寶兩個月大,當初月嫂為了讓寶寶能睡個好覺,時常抱著寶寶睡覺,讓他覺得安全一點,睡得香一點,久而久之,養成了抱睡的習慣。
  • 寶寶在這個年齡段一哭要馬上抱:有些傷害,難以彌補
    剛出生的小嬰兒不會說話, 無論是拉、尿、渴了、餓了、 不舒服了,通通用哭來表達。可寶寶們撕心裂肺的哭聲,無疑會讓寶媽們心疼又焦慮,怎麼又哭了?怎樣能讓孩子不哭,成為無數人探索的問題。
  • 寶寶睡覺寶媽煲湯,回頭發現孩子「沒了」,奶爸:可能在鍋裡
    寶媽聽到聲音後趕緊跑到廚房裡,原來奶爸進門時懷裡抱的滷好的豬肉被寶寶看到了,奶爸進門不久,趁著寶媽取水的功夫,寶寶就跟了進去。放豬肉的盆正好跟寶寶的身高差不多,寶寶衝著豬肉就咬了一口,而這一幕正好被急哭的媽媽看到了。「你這孩子,真是的!」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心裡肯定會有恐懼感,哭正是他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寶寶在1歲以後會出現「分離焦慮」,而這種情緒會在3歲時達到頂峰,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寶寶鬧的這麼「兇」。寶寶的哭實際上是一種「道別」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說寶寶是專門哭給父母看的,事實上他們正是用這種方法給家長告別。
  • 三個月嬰兒趴睡窒息,別把孩子當實驗那是讓孩子遭罪寶媽們醒醒吧
    直到兩個小時後,才去看孩子,發現孩子已經沒有呼吸了。年輕媽媽們的自私,害了孩子們我跟小區的奶奶們說起這件事時,她們都很氣憤。說這個做媽媽的太自私,不就是因為孩子吵到他們睡不好覺嗎?拿那麼小的嬰兒去訓練睡眠,這簡直是胡扯。三個月大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就說訓練。三十歲的人拿去訓練都訓練不了,還拿三個月的孩子去做賤,遭罪。
  • 「孩子一哭我就抱,錯了嗎」嬰兒哭泣求抱抱的背後,不是無理取鬧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嬰幼兒時期的寶寶,通常都是最難帶、最磨人的,嬰兒每天的生活很簡單,除了吃睡最多的就是哭鬧,但站在寶媽的角度來講,卻著實令人頭疼得很。尤其是當寶寶哭鬧不止的時候,他表達不出來也聽不懂安慰的話語,此時「媽媽抱」就成了一招「制勝法寶」。
  • 奶水不足別著急,寶媽做到「4保證」,讓寶寶喝到充足母乳
    有些女性認為寶寶出生後,自己就能夠輕鬆一些了,不用像孕期那樣各種注意,但是當寶寶出生後,寶媽會發現「挑戰」才剛剛開始。對於一些新手寶媽來說,照顧寶寶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奶水不足」就是其中一個,看到寶寶餓得哇哇直哭,自己卻沒有足夠的母乳,寶媽會特別著急。其實奶水不足並不是大問題,找對方法就能夠讓寶寶喝到充足母乳。
  • 一哭就抱就餵奶?天使寶寶是這樣煉成的,安撫的6個級別你知道嗎
    韜韜爸爸逛評論經常看到一些寶媽的留言,文章建議少抱,寶媽們說不抱就哭啊;文章說不要奶睡抱睡,寶媽們說不奶睡不著啊!對於很多家長看來,天使寶寶都是別人家的,自己家孩子天生就是高需求,只能硬著頭皮熬。其實啊,天使寶寶也有很多是後天練成的,如果家長有充足的育兒知識,寶寶的安全感會逐步提升,需求也能一步一步降低,成為傳說中的天使寶寶。
  •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只要媽媽一抱就不哭,這裡的原因,真的很神奇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從懷孕到生娃的那一刻,就是感知生命神奇的時刻,因為這個過程會發生很多有趣兒的事情,尤其是生完寶寶之後,寶寶的一舉一動都在媽媽的眼中,有的時候孩子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媽媽們都會覺得特別的暖心,其中讓很多媽媽覺得神奇的一件事是孩子剛出生似乎就知道誰是媽媽
  • 家有要「抱睡」的「睡渣」寶寶讓人崩潰!四大錦囊,糾正抱睡不是夢
    攤上個一天24小時隨時要「抱睡」的「睡渣」寶寶,分分鐘讓人崩潰:然而,除了哄睡,還有什麼辦法?沒有。於是,爸爸媽媽們幾乎每天都在家上演花式哄睡法,最常見最費勁的哄睡大法就是抱睡。不過,一直抱睡,讓不少媽媽擔心對寶寶有影響。所以,今天,科大大就來給寶爸媽們捋一捋抱睡這件事。抱睡是否需要糾正?
  • 不知道寶寶是否腸絞痛?三個方法都寶媽甄別,四個方法緩解疼痛
    這時候寶媽要用手去探探寶寶的肚子以及腹部,看看是不是有明顯的鼓漲感,把寶寶反趴過來,壓住小肚肚,看看寶寶是不是會哭聲稍小。新手媽媽有可能經驗不足,還不能區分這一步驟,那就進行下一個排除法。三、排除其他哭鬧的原因滿月的寶寶還不會說話,有什麼需求只能通過發出哭聲來吸引媽媽注意力,滿足自己的需要。寶寶哭的時候,媽媽首先看看寶貝是不是大小便了,尿布該換了,排除了大小便之後,看看寶貝是不是餓了,渴了。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 冬季給娃洗澡,寶寶總是哭鬧抗拒?過來人教你兩個技巧,寶媽收藏
    後來我才知道,寶寶抗拒洗澡不是叛逆、也不是怕水,而是寶媽們給娃準備的水溫太高了。 在我的建議下,這位寶媽準備了一個水溫計,每次洗澡都把洗澡水控制在38℃,慢慢地,寶寶就不再抗拒洗澡了,甚至還有一點小享受的樣子。
  • 寶媽輕鬆省力抱寶寶,科學又簡單的方法,試過都說好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延續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所以每個寶寶都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每個寶媽都是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焦慮的等待十個月,等到瓜熟蒂落,胎兒已蛻變為嬰兒時了,父母終於見到了你,寶貝,你是我一生的寄託。
  • 「金鼠寶寶」什麼時候出生有福氣?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別錯過
    前言告別了2019年,迎來了2020年,2020年是鼠年,很多父母都在策劃著生一個鼠寶寶,很多父母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要一個鼠寶寶才是最有福氣的,在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千萬別錯過了。媽媽笑著說金鼠寶寶能夠帶來福氣,並且跟小潔解釋了以前的屬相跟生辰是能夠給人的一生帶來好運的,也能夠給人帶來大作為,聽完媽媽的話,小潔才瞬間恍然大悟,也立即回家跟丈夫商量著準備備孕,爭取在鼠年生一個金鼠寶寶。分析金鼠寶寶在這3個時間點出生最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