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翻起愛恨,
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相親竟不可接近,
或許應該相信是緣分。
——《一生所愛》
文丨舊故麻袋
∨
身邊有很多小夥伴都在追《風犬少年的天空》,這是一部有哭有笑的青春劇,搞笑的部分能讓你開懷大笑,傷感的部分能讓你淚流滿面。
青春是殘酷的,這與我們常說「成長是殘酷的」是同一道理,我們從不懂事到長大,或許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成長的理由,而那個理由大概只有自己才懂。
《風犬少年》前三分之一的故事基本都是由劉聞欽和李安然的虐戀推進的,但從一開始,我就猜到了這兩人的結局,不會是偶像劇那種讓人甜膩的happy ending,而是敗給現實的bad ending。
這場愛情的開端,本就是李安然一個人憧憬的愛情,一次英雄救美後的心動,一次次籃球場上的怦然,都恰如其分的正中李安然的紅心,她可以為愛奮不顧身,也可以為愛全力以赴,因為她有足夠的退路和後盾。
為了追愛轉學,為了追愛放下身段,安然的這些舉動看起來是個男人都會很感動,然而這些感動只是感動了安然自己,對於劉聞欽而言,這樣的安然是壓力也是負擔,因為他給不了她想要的愛情,也給不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劉聞欽和李安然的距離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經濟差異,而是無法跨越的階級差異,也就是因為兩人之間的距離太大,這場本該轟烈的愛情最後才會慘澹收場。
安然在《風犬少年》裡,住最豪華的雙層獨棟別墅,母慈父愛,父親外出有司機接送,有著優越的家庭條件和家庭環境,服飾也盡顯品味和價值,鞋子更是多多益善,日常開銷用度完全不用操心是否會超支,只顧吃喝玩樂盡興就行,可以說她就是生長在城堡裡的公主。
反觀劉聞欽,和父親租著一室一廳的破舊房子,腳上一直蹬著一雙非常舊的山寨AJ白色籃球鞋,日常著裝沒有種類,基本都是運動服,家中有個生了重病的父親,父親為了買藥還會問他要壓歲錢,家庭條件極其拮据,別說考大學,連正常上高中的開銷都足以逼得他們走投無路。
為了和安然約會,劉聞欽第一次鼓起勇氣走進了必勝客,但一頓飯卻花了他攢了一年多的400塊錢。
和安然逛街,安然隨隨便便就能送他一雙1400元的正版AJ。
為了給安然買聖誕禮物,去打野球,用身體和前途換回了一條心儀的項鍊,可沒想到自認為是奢侈的禮物,不過就是安然帶他去吃自助餐廳抽獎的五等獎獎品。一個人內心的破碎很容易,在那一刻,劉聞欽的自尊被鞭笞稀碎,於是他明白了自己和安然的距離,不該奢求的距離。
所以當安然跟著劉聞欽回到劉聞欽的住所被發現時,劉聞欽對安然說:「我奮力以赴的終點,還不如你的起點。」而安然說:「我不在乎。」
年輕的他們,眼裡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對劉聞欽來說,打敗他的是現實,但對安然來說,愛情比天大。劉聞欽想到的是未來,安然只想把握此刻、現在。從那一刻開始,兩人註定就是兩條無法相交的平行線。
即便後來老狗出於對安然的私心,安排了多次安然與劉聞欽的相見,不過也只是徒增兩人的煩惱罷了,短暫的美好終究是短暫的。
劉聞欽沒能選上籃球隊,為了貼補家用,索性輟學,開起了燒烤鋪,混起了社會。
他的十八歲,沒有無憂無慮,全是焦頭爛額,就像他喊出的那句心底話:生活何時給過我十八歲!
生活的無奈,家庭的無奈,讓小小年紀的劉聞欽過早接觸到了社會的冷暖,他深知自己無法給安然一個美好的明天,所以他儘可能的遠離,一首貫穿這段愛情始末的《一生所愛》,唱出了劉聞欽內心的煎熬,他不是不愛,只是不敢愛,因為這就是他的命運。
劉聞欽和安然在一起,他只能用仰視的眼光看著她,注視著她的純潔與美好,這樣的安然一旦和他一起生活,會失去這層光亮,很難說未來她不會後悔,所以不存在的可能,只能在開端掐滅,他用《一生所愛》與安然告別,走時,他說:其實人各有命,希望下次見你的時候,可以運氣好一點。
「門當戶對」聽起來屬於封建主義的那套說辭,但放在當下的現實中也透露著淡淡的憂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若兩戶家庭的差距太大,即便兩人最後真的走到一起,在未來的道路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有覺悟的還好,沒有覺悟的怕是最後會越走越遠。
劉聞欽的離開,是他對這份感情的放下,同時也希望安然能夠放下,所以他從監管所出來後,毫不猶豫選擇去了另一個城市。安然雖然在短時間內難以放下,但好在身邊有老狗這幫人的陪伴,慢慢的也從傷感中走了出來。
河裡的蝦和海裡的蝦是不可能生活在一起的,除非是被燉在鍋裡。青春會留有遺憾,因為一些事比我們想像中要複雜,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不是感情,而是生活。
希望現實生活中,類似劉聞欽和李安然這樣上半城和下半城的距離能少一些吧,真愛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