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就是你的鏡子 | 我們這一年

2021-03-05 南方人物周刊


本文作者 梁辰

我更多的記憶是關於拍攝的過程,而非某張具體的照片。在梳理過程中,我意識到每一張照片其實都是在揭示拍攝者自己——你的工作方式、觀察角度、審美偏好、心智模式,都決定著一張照片的走向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文、圖 | 本刊記者 梁辰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2179字,細讀大約需要5分鐘

2018年,憑藉攝影記者的職業身份,我透過鏡頭與一些人相遇。他們中有公眾人物比如娛樂明星,有知識分子,還有一些從未被採訪拍攝過的素人。通常的拍攝不會超過30分鐘,至多一小時,少則幾分鐘。我從不奢望從這短暫的過程中獲取「真實」——無論是妝發造型、拍攝姿勢都經過精密設計的明星,還是看到鏡頭就有些一反常態的普通人。我更多的記憶是關於拍攝的過程,而非某張具體的照片。在梳理過程中,我意識到每一張照片其實都是在揭示拍攝者自己——你的工作方式、觀察角度、審美偏好、心智模式,都決定著一張照片的走向,正如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家奧古斯特桑德所說,「照片就是你的鏡子,就是你」。

這幅最滿意的肖像作品嚴格來說並不是我的獨創,而是與津子老師靈感碰撞的結果。拍攝地點是津子老師非常熟悉的紅磚美術館,在拍攝前我詢問她最喜歡這裡的哪個角落,她不假思索地指出了這個「時光隧道」,並強調自己的頭部應該被放置在隧道環形最中央,類似「瞳孔」的位置,顯然她設想這個畫面已經很久了。記得讀《安妮在工作》時,我對人像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茲的工作方式記憶猶新,她通常會在拍攝前,提前到拍攝場地考察,並與拍攝對象交流:「你希望表現出怎樣的形象?」這種工作方式對我影響至今,我仍會在拍攝前聽聽拍攝對象的心聲——即便僅有幾分鐘的時間——因為一張「完美」的肖像往往早已成形於每個人心中。

點擊閱讀《高豔津子與<形隱·不離> 舞者是薩滿》

這組跟拍了一年的圖片,拍攝對象是因北京大興火災而從北京近郊簡易公寓舉家搬遷至河北廊坊的一戶河南家庭,記錄了他們一家老小六口人經過磨合與調整最終適應新環境的過程。這個選題涉及到住房、就業、教育、養老等一系列城市化進程中的熱點民生議題,因此在網絡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並被雜誌社評為年度最佳圖片故事。於我個人而言,早已和這家人彼此信任,成為經常聯繫的朋友。因為孩子們還小,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但今年奶奶生病提前回老家的醫院治療,孩子們也放假回河南了。唯獨路師傅因為工作原因還不能回去,自己待在平日裡擁擠的房間,心裡「空嘮嘮」的。我打算將這個家庭一直記錄下去。一年前的隆冬,我從眾多簡易房住戶中選擇拍攝這個家庭的原因,並非全部來自職業責任感,而是產後剛剛復工的我,在簡易公寓走廊,看到跟自己女兒一樣大的妞妞穿著開襠褲抹著鼻涕等爸爸媽媽找房子回來。

妞妞

妞妞和哥哥在廊坊家中

點擊閱讀《搬家廊坊這一年》

拍攝娛樂明星是最容易也最難的活兒。「容易」是因為從妝發造型到拍攝姿勢,甚至動作表情,都經過專業人士精心設計,很難出錯。「難」也是因為這種「設計」,導致拍攝很難有突破。拍攝吳秀波的場地在一個硬體設施齊全的攝影棚,拍攝前化妝間門口的衣架上已經掛滿了服裝和鞋子,造型師仔細與我溝通要拍哪幾套服裝,需要各搭配什麼樣的造型。緊接著吳秀波抵達:化妝、造型、影棚內循環播放著他自選的輕音樂,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拍攝到最後一個場景時,或許是為了來點新意,吳秀波突然將擺在一旁的狗模型挪到自己身邊,並開始模仿起它的神態表情,「我和它是不是很像?」他告訴我這些照片可以用在雜誌上,站在一旁的助理則向我搖頭示意。出於職業習慣,我並沒有選擇這些略顯誇張的照片發表。之後不久,吳的「完美」人設崩塌,或許近日很難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但這幾張出乎意料的照片,倒真成為我拍攝的明星照中的異數。

點擊閱讀《人性的摸索沒有盡頭》

由於採訪(包含現場翻譯)和拍攝的時間一共一個小時,所以拍照只有十分鐘。上一個採訪剛剛結束,巖井導演向我們走來,在窗邊的書架前落座,陽光透過白色百葉窗撒向他的臉龐,仿佛是藤井樹從電影撞進了現實,我被一下擊中,只需按下快門。回來整理照片發現,一共只拍了5張數碼和3張膠片。拍到最後,眼看時間已到,旁邊的助理已經在催了,導演卻通過翻譯對我說可以再補拍一張膠片,「因為剛才那張我可能閉眼了」。

點擊閱讀《你好,巖井俊二》

從業以來拍攝的藝術家不在少數,他們大多擁有寬敞明亮的天光畫室,工作室和生活起居嚴格分開。但這位來自韓國的藝術家則不然,他在中國的家就是一間位於宋莊某畫廊二樓的大屋。一張桌子隔開兩邊,一邊滿是畫和顏料,另一邊一席簡易蚊帳和單人床就算起居室。糊在窗戶上的紙已經被風吹開,嚴寒酷暑,他就在這裡住了八年。畫室裡滿噹噹的畫作是他勤奮的見證,以至於同在宋莊的藝術家朋友都不太敢踏入金佶煦的工作室,「一陣兒沒去,裡頭便擺滿了他的新作,鋪得滿屋子都是。他總是沒日沒夜地畫。」他絕非是經濟拮据的藝術界新人,他在韓國有獨立的工作室,還有私人藝術館,按道理完全可以不用過得這麼糟。但他堅持物質上的最低需求,吃飯經常就是白米飯就點鹽巴。這種苦行僧似的生活或許帶給他創造的靈感,於旁人而言,這種生活本身就是一門獨特的藝術。

由於房間高度有限,在畫大畫幅的作品時,金佶煦需要手持畫刷,蘸著顏料,從畫室一頭畫向幾米外的另一頭

金佶煦的畫室

點擊閱讀《金佶煦 悲傷需要通過更深的悲傷治癒》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 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相關焦點

  • 鏡子裡好看,照片卻難看。我們的顏值在別人眼中究竟是怎樣的?
    不知道你會不會和我一樣,不喜歡拍照,尤其是別人給我拍照。總是感覺自己在照片裡比平時要難看了很多。 為什麼照片中的自己和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相差甚遠呢?我們在別人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更接近鏡子中的自己還是照片中的自己呢?全文約2000字,有興趣的可以用三分鐘時間仔細閱讀。
  • 鏡子、照片、手機黑屏,哪個才是真實的你?
    無處理照片中的你(左)、鏡子中的你(中)和手機黑屏中的你(右) | 作者改編自慈禧皇太后光緒癸卯年照片之一及TR美術修復作品不過,好看程度見仁見智,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這套「選擇性失明+選擇性提取」的視覺信號處理模式意味著,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實的。此外,中學物理也告訴我們,鏡子裡的像是虛像,也就是說那個像是你自己身上發出的光碰到鏡子再被反射進你眼中的。但你的大腦會讓你覺得光線是從鏡子後面傳來的。
  • 鏡子裡好看的你和照片裡醜到爆的你是一個人嗎?
    朋友圈的你總是P之又P鏡子裡的你卻只需要稍微打扮就很漂亮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總是比照片好看一萬倍。這究竟是為什麼?是鏡子騙了我們還是照片騙了我們?別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壹照片裡的你和鏡子裡的你確實不一樣我們從小就知道,鏡子中的畫面是鏡面反射的結果。我們的臉看上去是對稱的,實際上,左臉和右臉差了很多。如果我們拿出一張照片,仔細對比,就可以發現事實如此。
  •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呢?
    但是大家應該都會發現鏡子裡的樣子總會比照片裡的樣子好看一些,而照片裡的樣子總是感覺有些不像自己,說難聽點,就是有些醜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照片裡的醜樣才是真實的自己,鏡子裡的都是美化和虛假的。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也未必。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長得不一樣?那麼到底哪個才是你最真實的樣子呢?
  • 20個用鏡子拍照片的新思路
    在攝影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頸,一個突破自我的好方法就是通過一些特殊的道具來拍出更具創意的畫面。  而鏡子,是一個能讓你拍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畫面的最好用的道具之一。好機友攝影總結了20種可以利用鏡子拍出的效果,相信可以讓你打開思路,找到攝影創意的新天地。
  • 為啥鏡子裡好看,照片上卻是醜?科學家:那不是你
    照鏡子、拍照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每天起床後都要照鏡子。睡覺前要照鏡子。外出之前必須在鏡子前照半天相。照片自不必說,現在幾乎所有人的手機都有很多自己拍的照片。但是,你發現問題了嗎?鏡子裡和照片裡的自己總是和現實中的自己不同,在鏡子裡感覺自己變漂亮了,照片裡覺得自己變醜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據某位專家說,其實我們的鏡子裡映照的並不是我們的真實面貌,而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漂亮美麗,我們的大腦把這樣的信息傳達給我們的眼睛,從我們的眼睛裡看到的,是和現實生活不同的自己。
  • 鏡子中的你和照片中的你,哪個更接近別人眼中真實的自己?
    但是如何定義一個人的顏值高低呢,我們通常都是通過照片來分辨一個人是否長得好看,可是有人卻說,明明我自己長得很好看,但是我的照片卻全都像表情包一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鏡子裡的你和照片中的你到底哪一個更接近於別人眼中最真實的你呢?當我們早上醒來,洗漱完之後都會對著鏡子讚美一下自己的驚世顏值,每天都會被鏡子前的自己帥到。
  • 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哪個更好看?哪個更接近真實的你?
    沒事拿個鏡子出來補補妝,或者舉起手機來個自拍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不過,你有沒有發現,明明在照鏡子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模樣還不錯,可是拿起相機拍張照片出來一看,感覺怎麼那麼醜?那麼明明都是同一個自己,為什麼你會覺得鏡子裡的你比較好看,而照片裡的你就沒鏡子裡那麼順眼呢?這個問題,我們又得從心理學上去找解釋了。
  • 科學證據表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並不是自己真實的相貌!
    科學證據表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並不是自己真實的相貌!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經常會照照鏡子,以此來檢查自己的儀容儀表,相信很多人你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在家照鏡子的時候覺得自己長得很好看,但是每次拍照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很不上鏡,大家都非常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最近有一項科學證據表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並不是自己真實的相貌,這是咋回事呢?
  • 照片和鏡子裡你的樣子,哪個才更真實
    不難說,我們每天都會抽點時間去照照鏡子,然後看看自己的臉,哈哈,尤其是愛美的妹子們,但是呢,有一個神奇的東西,就是在拍照的時候不加美豔的情況下,拍出照來的效果還不如在鏡子裡的效果好看,就有許多奇葩的想法,他們覺得鏡子是帶有「美化」功能的,鏡子裡不是真實的自己,照片裡才是真實的自己。
  • 如何巧妙利用鏡子反射,拍出創意照片!
    如果想要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來拍攝有趣的人像,則可以使用家中鏡子,如果你正在發揮創造力,則可以準備幾面鏡子,在鏡子中拍攝照片表現自己的構思和創意
  • 照片裡的自己為什麼要比鏡子裡的自己丑
    那麼照片裡的自己為什麼要比鏡子裡的自己丑呢?事實上前置鏡頭的你是最不真實的你因為現在手機裡的自拍鏡頭基本上都是廣角鏡頭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人像時會發生畸變拍出「肥鼻鼠耳」的既視感導致照片裡的自己和鏡子裡的自己有誤差研究表明「凍臉效應」也會導致誤差的意思是視覺上動態的人像比靜態的更好看因為人處在一個動態的狀態
  • 鏡子裡完美的自己,被照片醜哭了。心理學告訴你為何顏值忽高忽低
    為什麼照片中的自己和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相差甚遠呢?我們在別人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更接近鏡子中的自己還是照片中的自己呢?全文約2000字,有興趣的可以用三分鐘時間仔細閱讀。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基於鏡子中的自我形象。其次,多倍美顏外加精修的自拍照片,本文不予討論。
  •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那麼好看,拍照卻那麼醜?
    聚餐、團建……一群人拍合照,拍完之後,我們滿心期待地放大照片,卻驚慌失措地發現——怎麼自己又被拍得這麼醜!但這時,別人總是會說道——這就是你平常的樣子啊。可是,我們平時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明明比這照片要好看一萬倍。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的真實顏值又到底是怎樣?別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 你比鏡子中的自己至少醜30%,那鏡子裡的人是誰
    筆者-小文 無論你是不是愛美人士,都一定會有照鏡子的習慣,鏡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儀容,以一副更好的姿態去面對外界。
  • 妹子發來一張照片,鏡子裡的反光暴露的你的本性,好尷尬
    1、你這直接用咖啡潑妹子算是咋回事啊,等下是要借衛生間了吧。2、這頭牛是被拴著的,但是妹子也不要大意啊。3、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你去偷,我放哨,這才是真正的愛情!!11、分手三月,前女友發來視頻,這是什麼意思12、這反應太魔性了,看一次笑一次啊。13、這是喝了五兩白酒吧,走路都飄了!
  • 「你其實很醜,只是你自己不知道」,鏡子裡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是否有過覺得鏡子裡的自己更好看?一直存在這樣的說法,看鏡子裡的自己會美化30%以上,那麼這到底是真的嗎?我們首先來看,我們會認為什麼樣的「自己」好看。凍臉效應凍臉效應是指同一張臉,在視頻中會比照片中會好看很多,哪怕是群體視頻中也會看起來比照片好看很多,雖然到現在沒有一個確定的原因,據猜測是因為我們的眼睛更擅長捕捉動態的畫面。
  • 鏡子裡的我好看,還是照片裡的我好看? 別人看
    無論哪一種,實則就一個情況,照片中的、鏡子裡的、別人眼中的你都有出入,甚至出入還比較大。於是,網上鋪天蓋地便有了以下這樣的問題:鏡子裡和照片裡的,哪個才是真實的我?鏡子裡的我好看,還是照片裡的我好看?別人看到的我,是鏡子裡的我還是照片裡的我?
  • 你用鏡子來梳妝打扮,他用鏡子拍出鏡花水月,靠創意驚豔了全世界
    攝影師馬格納尼的《倒影》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小心翼翼地把鏡子放在地上,捕捉天空在地面上的倒影,一次拍攝兩個場景:「地面和天空」。這種效果令人著迷,因為地球和天空在一張圖像中,繞了一整圈,最終合為一體。並且,在不同的紋理和光影中,鏡子似乎變成了一個行星,就像一個落到地球上的外來物體,具有冷冽的,反噬的美感。因此,這些倒影很難不充滿詩意,因為所有的元素都敦促我們向內看。
  • 這一年,鄂爾多斯哪張照片給你的感動最多?
    那些被愛的瞬間 成了2020年裡最美的回憶 這一年 鄂爾多斯哪張照片 給你的感動最多?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