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中文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是從小學到大的,小的時候從拼音開始學,然後開始認字,開始讀書,開始研究,不管是看還是說,我們都應該對中文十分熟悉。但也由於中華文化實在是太過博大精深了,很多時候一些字詞的讀音我們自己都會搞錯,有的時候錯著錯著,就變成對的了,這是為什麼呢?
近期網上盛傳一個帖子,內容是說現在一些拼音的變化,有的網友發現一些以前上學學的拼音到現在居然成了錯的,而以前被判定為錯的讀音居然有成了對的。不少網友都說,懷疑自己上了個假學。其中一些比較典型的譬如一騎紅塵妃子笑這句詩,裡面的騎正確來說應該是念jì,可是現在卻變成了qí。
還有什麼確鑿的鑿、蕁麻疹的蕁等字的拼音也都變了,對於這一種變化,不少網友,尤其是一些當老師的人十分無語,他們覺得錯的就是錯的,怎麼能因為很多人念錯了就將它改成對的呢?一位小學老師表示,現在她就十分尷尬,她教的是從前她認為正確的讀音,如果這麼改了,那她豈不是很尷尬?
有的網友甚至認為,文盲改變了世界。這件事不斷發酵,有媒體採訪了《咬文嚼字》的的雜誌主編黃安靖,作為這一方面的專家,他就表示他個人而言是同意改讀音應當少數服從多數的。他認為讀音不是亙古不變的,是動態的有規律可循的,一個讀音不可能全國人民都讀錯,既然全國人民都這麼讀就肯定有他的規律。
但同時黃安靖也表示,網上流傳出來的是還沒有發表的東西,也就是說目前拼音怎麼改,改哪些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而且即便要改,也不是一錘定音,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去讓大眾接受並且理解。他還表示,哪怕拼音真的這麼改了,也不代表以前的就是錯的,只是異讀而已。就扒姐個人而言,看到網上的拼音改動,才知道原來很多詞語自己都念錯了,感覺就像是一個帶一個,你這麼說我這麼說,這個詞就是這麼念了。
其實拼音改動未必是一件壞事,只是這件事就像專家說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去讓大家接受。不過有些拼音在特定的句子和詞語裡能代表不一樣的韻味,這些拼音就不要隨便去改了,不然就會破壞掉其中的意境。總而言之,拼音的改動還是得謹慎啊。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