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2021-01-13 社會扒姐

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中文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是從小學到大的,小的時候從拼音開始學,然後開始認字,開始讀書,開始研究,不管是看還是說,我們都應該對中文十分熟悉。但也由於中華文化實在是太過博大精深了,很多時候一些字詞的讀音我們自己都會搞錯,有的時候錯著錯著,就變成對的了,這是為什麼呢?

近期網上盛傳一個帖子,內容是說現在一些拼音的變化,有的網友發現一些以前上學學的拼音到現在居然成了錯的,而以前被判定為錯的讀音居然有成了對的。不少網友都說,懷疑自己上了個假學。其中一些比較典型的譬如一騎紅塵妃子笑這句詩,裡面的騎正確來說應該是念jì,可是現在卻變成了qí。

還有什麼確鑿的鑿、蕁麻疹的蕁等字的拼音也都變了,對於這一種變化,不少網友,尤其是一些當老師的人十分無語,他們覺得錯的就是錯的,怎麼能因為很多人念錯了就將它改成對的呢?一位小學老師表示,現在她就十分尷尬,她教的是從前她認為正確的讀音,如果這麼改了,那她豈不是很尷尬?

有的網友甚至認為,文盲改變了世界。這件事不斷發酵,有媒體採訪了《咬文嚼字》的的雜誌主編黃安靖,作為這一方面的專家,他就表示他個人而言是同意改讀音應當少數服從多數的。他認為讀音不是亙古不變的,是動態的有規律可循的,一個讀音不可能全國人民都讀錯,既然全國人民都這麼讀就肯定有他的規律。

但同時黃安靖也表示,網上流傳出來的是還沒有發表的東西,也就是說目前拼音怎麼改,改哪些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而且即便要改,也不是一錘定音,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去讓大眾接受並且理解。他還表示,哪怕拼音真的這麼改了,也不代表以前的就是錯的,只是異讀而已。就扒姐個人而言,看到網上的拼音改動,才知道原來很多詞語自己都念錯了,感覺就像是一個帶一個,你這麼說我這麼說,這個詞就是這麼念了。

其實拼音改動未必是一件壞事,只是這件事就像專家說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去讓大家接受。不過有些拼音在特定的句子和詞語裡能代表不一樣的韻味,這些拼音就不要隨便去改了,不然就會破壞掉其中的意境。總而言之,拼音的改動還是得謹慎啊。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部分字詞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有微信公號2月18日發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 順應時代潮流!德雲社張雲雷重編《探清水河》,歌詞做出重大改變
    順應時代潮流!德雲社張雲雷重編《探清水河》,歌詞做出重大改變前兩天張雲雷參加了一個晚會,帶著自己的樂隊,唱了自己的四首歌,給大家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順應時代潮流!德雲社張雲雷重編《探清水河》,歌詞做出重大改變張雲雷之所以把歌詞做出了改變,就是因為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父母幹涉子女婚姻這些封建糟粕,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潮流了,所以張雲雷要把這些封建糟粕去掉,這也符合張雲雷的藝術理念,要讓自己的相聲和音樂作品上品,讓德雲社的相聲不再是下九流的東西。
  • 咬文嚼字主編回應改拼音事件,中華文字該如何走下去?
    導語:最近,《咬文嚼字》的雜誌主編回應了修改拼音事件,聲稱目前網上流傳的標準拼音只是根據尚未發布修訂稿。他認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改拼音應當少數服從多數。 修改拼音是一件大事,讀音一改變,有很多東西也會跟著改變。對於網絡上流傳得沸沸揚揚的改拼音事件,有許多網友表示反對。
  • 活久見,這些漢字的拼音,悄悄被改了
    機哥特意跑去書店,買了幾本最新的字典,經過一番查證,發現上面的拼音都是正確的。前幾天有一篇叫做《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甚至還鬧上了熱搜。裡面說,確鑿原本的讀法,是 què zuò;簞食壺漿讀 dān sì hú jiāng;呆板念 áibǎn,但拼音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悄悄被修改了。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大喊拒絕!專家:先別急…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最近這個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去年就有媒體對此進行過報導文中提到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後修訂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公開徵求意見↓↓↓ 最近這事兒又被翻了出來在這篇網上熱傳的文章《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網友大喊:我不同意!專家:先別急…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最近這個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呵護母語,慎改讀音
    好不容易被糾正了過來,當再次給小學生輔導功課的時候,竟然傻傻分不清,這還是以前小學課本嗎?難道我上的是假小學?一位語文教師在網上留言:文字改革從20多年前就開始了。每次教委組織語文老師培訓,類似培訓反覆多少次不記得了。革改後的文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效果如何無人問津?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了,你還在錯讀這些字嗎?
    用拼音輸入法,常常會鬧笑話。比如想說「出生證明」,打出來就是「畜生證明」;網購想說「我就下單」,結果變成「我就下蛋」;你知道「人獸表演」是說什麼嗎?其實,說的是「人壽保險」。正確的拼音可以寫出錯誤的字,錯誤的拼音也可能寫出正確的字。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如: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整個人都不好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這些字拼音改了?別緊張,還沒定呢
    其中有些字的讀音是否改變是有爭議的,有關方面應該聽取這些意見,或者不公布《徵求意見稿》也要做出說明。」語音的變化應符合其發展規律文章中也出現了一些並非來源於《徵求意見稿》的字,黃安靖認為對這些字要區別對待。
  • 也說苗圃轉型升級不可盲目跟風
    是所謂新常態,也是跌宕起伏的正常行情,在這樣的形勢下許多苗圃人在談論轉型升級,有的已經邁出了特色發展堅實的步伐,也有的在盲目跟風!        不知是老帥後知後覺還是事後諸葛亮,忽如一夜春風來,遍地起高幹!記得在去年初,老帥發文呼籲泰安櫻花應當順應潮流發展高幹,筆墨未冷,高幹勁風四起,這就是盲目跟風的問題了。辯證唯物論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主張。
  • 李嘉欣穿著過於「大膽」,帶兒子出行惹爭議,穿著潮流未必是好事
    李嘉欣穿著過於「大膽」,帶兒子出行惹爭議不管李嘉欣是從母親的角度,還是從公眾人物的角度,這種穿著都會給大家帶來許多的爭議。父母穿著潮流未必是好事要知道,身為孩子的母親,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內心,如果母親一旦失去了從前的典雅和端莊,那麼孩子的心裡也會產生負面的情感,甚至還要忍受外人異樣的眼光。
  • 成長是一種緩慢的過程
    成長是一種「緩慢」「向上」的過程,其中包括「自我意願」的影響和「外在環境」的影響。準確來說,「自我意願」的影響佔據主導因素。因為如果個人抗拒成長,外界環境不管有多麼有利,都會被白白的浪費。所以說,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側面來說就是「成長就是突破自我的過程。」有人說「我不想長大,不想成長」渴望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被庇護著。是因為你渴望父母一直的陪伴?還是因為只是想單純享受父母帶來的「好處」,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啃老」。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月18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叫做《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糟了,以後都沒辦法教娃學習了!」「感覺自己一輩子的書全部白讀了!」另外,在有稿主持的時候,主持人們都是進行了精心準備的,因此讀音的改變不會造成主持人太大的困擾,可能在出外景的過程中,外景主持有可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海光這樣說道。除了主持人的身份,海光也是一名經典誦讀的推廣者,因此他認為有些讀音的改變有一點遺憾,迎合大眾是在「媚俗」:「大家都念錯了就把它算做正確讀音,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種媚俗。它損失的是這個讀音的歷史淵源,文化元素。
  • 還是敗給了拼音!曾風靡全國的五筆輸入法,為何被年輕人拋棄?
    然而,打字又需要輸入法,如何研發一種合適且簡便的輸入法,當時這個問題可愁壞了國內的專家們,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背字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背下來之後還需要不斷練習才能快速打出字來,因此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都不願意費這個功夫去花時間記憶。事實上,五筆輸入法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普通話水平不高,拼音學不好,且拼音輸入法還處於初級階段,並不流行。
  • 我是一個「拼音人」,對中國的關心不曾改變
    在泰國,很多人認識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學習中文一定會大有用處,我就是其中一個。我從2001年開始自學中文,我有英文基礎,學習就從漢語拼音入手。當時,因擔任泰國國務院事務部長等職務,政府的工作越來越忙,我的中文學習時有停滯。
  • 鐵騎ji還是qi?小學生語文成難題,網友:我上了個假學?
    不過在陪讀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難題,隨著畢業年限的拉長,也隨著孩子年級逐年升高,家長輔導學習開始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態。特別是數學英語科學,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能就無能無力了,不過語文大家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是母語學科。事實上,很多家長在語文上也要出差錯,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小時候,上的是個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