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字的拼音改了?網友大喊:我不同意!專家:先別急…

2021-02-19 遼瀋晚報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

最近這個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

網友紛紛表示拒絕:

我!不!同!意!

其實這個話題

算是「舊事重提」

去年就有網友發現

從小學習的一些字的讀音

在如今的字典裡

已經不知不覺地改了

↓↓↓  

網友臉上也是大寫的懵:

小時候學的規範讀音成了「錯誤讀音」;

一些苦苦背誦的多音字也沒了,

被讀錯的字音,反而成為了對的。

比如

去年就有媒體對此進行過報導

文中提到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後修訂的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公開徵求意見

↓↓↓  

最近這事兒又被翻了出來

在這篇網上熱傳的文章

《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舉了很多例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橙,統讀 chéng,取消 chén(橙子);

從,統讀 cóng,取消 cōng(從容);

脊,統讀 jǐ,取消 jí(脊梁);

跡,統讀 jì,取消 jī(事跡);

績,統讀 jì,取消 jī(成績);

框,統讀 kuàng,取消 kuāng(門框);

拎,統讀 līn,取消 līng(拎東西);

澎,統讀 péng,取消 pēng(澎湃);

繞,統讀 rào,取消 ráo(迴繞);

往,統讀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尋,統讀 xún,取消 xín(尋思);

蔭,統讀 yìn,取消 yīn;

咱,統讀 zán,取消 zá(咱們);

作,在「作坊、洗衣作、豆腐作、小器作」中讀 zuō,其他場合都讀 zuò,即取消 zuó(作料)和部分詞語中的 zuō(作弄、作揖、作死、自作自受)。

網友又一次炸了!

熱門評論裡

全是反對的聲音

↓↓↓ 


特別是針對古詩詞發音的改動

網友表示不能接受:

既不押韻也失去了意境

審音委回應:正在審核《修訂稿》

教育部語用所普通話審音委員會漢字與漢語拼音辦公室(隸屬於國家語委)的何副研究員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教育部就《<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修訂稿》中很多異讀詞的拼音打破了大眾原本認知,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時隔三年尚未正式發布。

何副研究員說,審音委已經對當初做的審音表的修訂工作做了提交,語委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相關部門的審核,(審核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還沒有正式對外發布。這個審音表徵求意見稿裡有些讀音還在調整,「有一些老師可能認為2016年的《修訂稿》是定稿,所以寫文章指向《修訂稿》,據此做出的引用和討論都不是特別準確。」

記者求證:有些讀音改了,有些沒改

記者今天專門跑了趟書店,在2016年9月最新修訂的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裡,發現網上流傳的確實有真有假,有些字的讀音是在之前的版本就改了,有些到目前還沒改。

有些字,舊音已經取消了

↓↓↓   


有些字,則是發音發生了變化

↓↓↓   

有些字,多音字還保留著

↓↓↓   


有些字,還維持原音

比如jing並沒有改成geng

↓↓↓   

專家觀點:語音變化要符合其發展規律

那麼要不要改?怎麼改好?古詩詞的讀音改了,不押韻了,怎麼辦?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差異實際上是由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舉個例子: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把「斜」讀為「xiá」似乎就押韻了。但西安人杜牧真的會把「斜」讀xiá嗎?這就又需要一番嚴格的學術考察了。

黃安靖說,從古音到今音(普通話)的變化原因和規律十分複雜,「很多古音都已經發生變化了,為何只改韻腳?實際上是改不勝改的」。從語言的統一規範來說,「從古不從今」的原則更為合理。

他同時也認為,語言也是約定俗成的,對於一些字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讀音變化,語言文字也要相對地做出適應與調整。比如,「說服」的「說」,中國大陸大部分人讀為shuō,「因為都這樣讀,就應該以它為標準音。而且原先shuì這個讀音的含義『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和shuō這個讀音中『解釋,解說』的含義是有聯繫的,因而這個字統讀為shuō,是符合語音發展規律的。」


幸好還沒有正式發布…

大家都來說說吧

你是反對還是支持?

 熱點推薦

來源:新聞晨報(shxwcb)綜合周到上海 記者 王丹 徐穎

編輯:趙瑩瑩

相關焦點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大喊拒絕!專家:先別急…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最近這個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其實這個話題算是「舊事重提」去年就有網友發現從小學習的一些字的讀音在如今的字典裡已經不知不覺地改了↓↓↓ 網友臉上也是大寫的懵:小時候學的規範讀音成了「錯誤讀音」;
  • 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拼音被改惹爭議,順應潮流還是盲目改變,專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中文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是從小學到大的,小的時候從拼音開始學,然後開始認字,開始讀書,開始研究,不管是看還是說,我們都應該對中文十分熟悉。還有什麼確鑿的鑿、蕁麻疹的蕁等字的拼音也都變了,對於這一種變化,不少網友,尤其是一些當老師的人十分無語,他們覺得錯的就是錯的,怎麼能因為很多人念錯了就將它改成對的呢?一位小學老師表示,現在她就十分尷尬,她教的是從前她認為正確的讀音,如果這麼改了,那她豈不是很尷尬?有的網友甚至認為,文盲改變了世界。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了,你還在錯讀這些字嗎?
    用拼音輸入法,常常會鬧笑話。比如想說「出生證明」,打出來就是「畜生證明」;網購想說「我就下單」,結果變成「我就下蛋」;你知道「人獸表演」是說什麼嗎?其實,說的是「人壽保險」。正確的拼音可以寫出錯誤的字,錯誤的拼音也可能寫出正確的字。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別急,還沒定論呢!
    最近一篇網文《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在網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在感嘆,我們是上了假語文課嗎?在新版字典和學生教材中,一些小時候被老師多次提點的古漢語生僻音的讀法改變了,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部分字詞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有微信公號2月18日發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整個人都不好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這些字拼音改了?別緊張,還沒定呢
    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當時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讀音,現在因為大部分人讀不對就改了?」「這事還有少數服從多數的?」還有的字的讀音則是該審未審,黃安靖提到坎城電影節的「戛」,雖然最初的刷屏文中未出現,但在傳播過程中也被很多網友提出。「戛」本讀jiá,但這與「坎城」的法文Cannes讀音不合,「這個字的讀音是應該審的。建議審為gā,專用於『坎城』。」「總的來講,我覺得這個新聞是個假新聞。
  • 這些字詞的拼音要不要改,《蒹葭》裡面有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新學期伊始,我帶著學生先熟悉了一下前三單元的詩詞。讀《蒹葭》的時候,有兩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但獨獨那個「湄」字特殊了,「湄」的韻母不是i,跟其它三個字不押韻。第三章按照格式押韻的字應該是:」已「、」涘「、」右「、」沚「。這時我們又發現,「右」和其他三個字是不押韻的。「湄」字好理解,形旁三點水錶意,聲旁「眉」表音,山西方言中常常把「眉眼」讀作「mí眼」。可見「湄」的韻母可能曾經是i。也就是說第二章都押的是i韻。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活久見,這些漢字的拼音,悄悄被改了
    今天,機哥不急著說事,咱們先來瞧幾個字。首先是確鑿的「鑿」,大家平常都是怎麼念的?念成 záo 的,請來機哥這裡報導。還有「簞食壺漿」,有誰讀了 dān shí hú jiāng 的?最後來個大殺器,呆板的「呆」。是不是都讀作 dāi 了?如果都像機哥所說的讀,恭喜你,讀對了。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呵護母語,慎改讀音
    好不容易被糾正了過來,當再次給小學生輔導功課的時候,竟然傻傻分不清,這還是以前小學課本嗎?難道我上的是假小學?一位語文教師在網上留言:文字改革從20多年前就開始了。每次教委組織語文老師培訓,類似培訓反覆多少次不記得了。革改後的文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效果如何無人問津?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吵翻了!
    這兩天,有關字詞拼音被改的話題突然上了熱搜截至今天下午3點,閱讀量已突破9300萬!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讀「shuō」一些讀了幾十年的字不知不覺換了個讀音青報君不禁感嘆「怕自己是上了個假學」「白記了那麼多年拼音,心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 咬文嚼字主編回應改拼音事件,中華文字該如何走下去?
    導語:最近,《咬文嚼字》的雜誌主編回應了修改拼音事件,聲稱目前網上流傳的標準拼音只是根據尚未發布修訂稿。他認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改拼音應當少數服從多數。 修改拼音是一件大事,讀音一改變,有很多東西也會跟著改變。對於網絡上流傳得沸沸揚揚的改拼音事件,有許多網友表示反對。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如: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這些字詞的拼音終於被改了!
    這些字詞的拼音終於被改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深處有人家。」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看完這些新改的讀音,你可能會去找自己的小學語文老師「吵架」!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別把孩子教錯了!近日,一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遠上寒山」要「石徑斜(xié)」了!「鄉音無改」然後就」鬢毛衰(shuāi)」了!「一騎(qí)紅塵」,才能「妃子笑」了!……不僅網友紛紛嗟嘆:「小時候的書都白讀了!」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拼音不難學,只要做好這些就能學好拼音
    我的體會是:  報班完全沒必要,提前接觸很有必要。1、為啥報班學拼音沒有必要?咱們先從拼音的本質來看:語言文字是閱讀與表達的一種工具,拼音本質上是方便識字的拐杖,它只是「工具的輔助工具」。  2、為什麼家長帶孩子提前接觸拼音很有必要?  這麼說吧,我跟大家講,沒必要花錢報班學拼音,這是從過來人的角度,理性誠懇地有一說一,不製造焦慮。但如果我講,完全沒必要費心,孩子零基礎入學一樣ok,就是脫離現實,端出了一碗「毒雞湯」。
  • 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這些字到底該怎麼讀?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這事兒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部分網友認為:語言就該尊重大眾的表達習慣。也有網友認為可以部分改,但古詩不應該改。但多數網友對此持反對意見:對祖國傳統文化當存敬畏之心。對於此事,不少專家和語文老師也各持己見。
  • 那些我們老讀錯的字,都悄悄改拼音了!連老師都教錯了……
    那些我們老讀錯的字,都悄悄改拼音了!老師們懵圈了……「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