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古大人和磨魯古郎君,是《燕雲臺》裡的一對魯莽父子組合,光從外表形象看,就知道這爺倆是主角打怪升級路上的炮灰,果不其然,隨著劇情的推進,當兒子的欺負男主角韓德讓,還肖想女主角蕭燕燕;當爹的則在朝堂上給男女主使袢子,最終被雄起的主角當堂錘死。
看過劇的人都會覺得虎古父子咎由自取死得好,卻不知道,這個在朝堂上被韓德讓錘死的虎古大人實在是冤枉,人家明明是良臣、賢臣,卻和潘仁美一樣被電視劇黑成狗,只為了美化主角韓德讓。
01,落魄宗室耶律虎古
耶律虎古,字海鄰,出身宗室,是六院部夷離堇耶律覿烈(音敵烈)的孫子。
契丹遼國的皇室也分遠宗近宗,就像清朝把宗室分為宗室黃帶子和覺羅紅帶子一樣,遼國的皇室也分五院部、六院部和橫帳三父房,肅祖以下宗室為院,玄祖、德祖以下號孟、仲、季三父房,稱橫帳。
從追尊的始祖遼肅祖耨裡思(音nou裡思)往下算,肅祖長子是大宗懿祖撒剌德,老二就是五院部夷離堇房,老三就是六院部郎君房;懿祖除了兒子玄祖勻德實以外,又分六院部夷離堇房和六院部舍利房。
耶律虎古的高祖父蒲古只就是六院部夷離堇房,也就是說虎古大人是懿祖的五世孫,太祖阿保機的遠房族孫,他和遼世宗耶律阮是同輩兄弟,也就是遼景宗明扆的叔叔輩。
虎古的祖父覿烈在《遼史》也有傳,他這一支人才輩出,覿烈的父親偶思是迭剌部的夷離堇,阿保機在擔任于越的時候,就和覿烈兄弟關係非常好,契丹建國時,覿烈這一支沒少出力氣,覿烈的哥哥就是被阿保機視為腹心的耶律曷魯,覿烈的弟弟則是東丹國的無冕之王國相耶律羽之。
光從耶律曷魯到耶律羽之的威名,就足見耶律虎古這一大支的興旺,而後來的契丹名將耶律斜軫就是耶律曷魯的孫子,是虎古的堂弟。
明明耶律虎古和耶律斜軫與皇室的關係一樣遠近,為何看上去虎古大人沒有堂弟的身份顯赫呢?原因則出在虎古的親伯父耶律牒臘(音蝶臘)身上。
牒臘是太宗朝的功臣,為太宗入主中原沒少立功,最後又支持世宗繼位,被封燕王,出任南京留守,天祿五年祥古山之亂時,牒臘的妻子因為支持泰寧王察割,就把醉酒的牒臘送到察割帳中,牒臘就這麼稀裡糊塗成了察割的支持者,被凌遲處死,也連累他這一支遠離政治核心。
02,讓庸臣韓匡嗣丟臉
耶律虎古小時候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長大後也是個非常重承諾的契丹漢子,但因為被伯父的事牽連,在整個穆宗朝都鬱郁不得志,並不像電視劇《燕雲臺》裡演的傍著太平王作威作福。
直到景宗耶律賢稱帝後,虎古才得到一個御盞郎君的職務,御盞郎君屬於御盞局,歸屬著帳局統署,都是為皇帝服役的。
保寧十年(978),耶律虎古受命出使宋朝,回來後提醒景宗說,宋有奪取河東的意圖,需要多加防範。當時的新貴寵臣燕王韓匡嗣不相信虎古的推測,當著景宗的面駁斥他:「你怎麼知道宋人有北上的意圖?」
耶律虎古說:「中原那些稱王稱帝的割據國家,都已經被宋人吞併,只剩下河東還沒有被宋攻下,如今宋人天天厲兵秣馬,意圖必然在漢,這是多麼明顯的事啊!我們得有所防範,才不能讓宋人得逞。」
見識平庸、並沒有什麼軍國大才的韓匡嗣認為虎古危言聳聽,堅決反對景宗對北漢增兵防範,這一刻,我覺得韓匡嗣有點趙三胖臥底的意味。在虎古和韓匡嗣之間,景宗當然相信外臣而不信宗室,因此不把虎古的提醒當回事。
第二年,保寧十一年(979,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果然北伐滅漢,面對如此結果,遼景宗不禁瞠目結舌,對料事如神的虎古感嘆說:「你預料的沒錯,是朕和匡嗣沒有想到啊!」因此,授虎古為涿州刺史,出鎮南邊,從而非常器重這個遠房族叔。
03,被韓德讓冤殺立威
乾亨四年(982)四月,景宗耶律賢丟下孤兒寡母駕崩,12歲的聖宗隆緒繼位,年輕的小寡婦蕭燕燕當國,非常倚重韓匡嗣之子韓德讓,還有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為了籠絡各方勢力,蕭燕燕也是費盡心力,終於站穩了腳步。
統和初年,身為涿州刺史的耶律虎古被太后蕭燕燕召回京師任職,有一次,在朝堂議事時,虎古因為和韓德讓持不同意見,兩人就起了爭執 。
虎古不過是個落魄皇室遠宗,被景宗提拔才出鎮一方,他性格持重,實為一代良臣,所以才被愛才的蕭燕燕調回京師;而韓德讓此時正是意氣風發之際,太后是情人,皇帝成繼子,朝廷由他發號施令,要多威風就有多威風,怎麼能容許有人違逆自己?
就是這個耶律虎古,過去曾讓自己的老父親韓匡嗣在景宗面前丟臉,如今又與自己相爭,在太后面前不給自己面子,真是叔可忍嬸不能忍,心生驕橫的韓德讓一時惡向膽邊生,拿過朝堂上護衛所執的戎杖,就去擊打虎古的頭部。
從韓德讓的行為看,他這是故意殺人,如果是洩憤打人不會直接往腦袋上打,操起傢伙就向人腦袋上招呼,這可不好往失手上圓,總之,倒黴的耶律虎古當場被打死,就這麼因為同事之間意見不同的爭執,被無端打死,實在是太冤枉了。
虎古之死也足見韓德讓的霸道蠻橫,挾私怨而妄殺大臣,人家還是宗室,擱到那朝,韓德讓的行為都是要被譴責懲罰的,但是 ,因為韓德讓的權勢,以及太后蕭燕燕的偏向倚重,此事完全沒有下文就不了了之了,韓德讓沒有受到任何、哪怕是口頭上的處罰,耶律虎古真的是白死了,從而可見韓德讓的權勢之盛。
歷史上的耶律虎古不是壞蛋,他的兒子磨魯古也不是矮胖挫,而是一名有勇有謀、精通騎射的文武全才、沙場悍將。
磨魯古,字遙隱,統和初就拜為南面林牙,在統和四年 (986)宋太宗北伐時,磨魯古跟隨太后蕭燕燕親徵,出任先鋒官,與宋軍交戰時,手上中箭也不過是把箭拔掉繼續作戰,殺到滿身受創還不下戰場,可見其人的兇悍,實為宋軍勁敵。
就是憑藉軍功,磨魯古一路升職做到南院大王,就是天龍八部蕭峰曾坐過的職位,在之後的侵宋戰爭中,磨魯古一直充任先鋒,穿梭在戰場第一線上,後來病死在軍中。如此悍將,哪裡有《燕雲臺》裡那麼挫慫啊!
04,猴格說
電視劇和小說都犯一個毛病,為了美化主角,總要犧牲一些人物,比如為了抬高楊家將,宋初名將之一的潘仁美成了賣女求榮的大奸臣;為了抬高呼家將,抵禦西夏有宰相之才的龐籍就成了人見人罵的龐太師。
在《燕雲臺》裡,為了美化韓德讓,讓他和女主角蕭燕燕順理成章給遼景宗織青帽子,耶律虎古父子就成了大反派,被黑成狗,真是太冤了,在歷史上,人虎古大人父子哪有這麼不堪入目?
其實,歷史上的韓德讓也勉強算是完美無瑕的人,而他唯一的黑點就是在朝堂妄殺耶律虎古,還在蕭燕燕的包庇下沒受任何懲罰,但,當時的血腥明明是可以避免的,韓德讓卻因私怨殺人,足見權勢對人的腐蝕有多嚴重。
更有點諷刺的是,在《遼史》中,人耶律虎古父子還和韓德讓在同一卷有傳,都屬於良臣賢臣的行列,不曾想,在一千多年後的電視劇裡,韓德讓和耶律虎古卻被編劇整成一個正面人物,一個反面人物。
可憐的耶律虎古,本來是有勇有謀的一代良臣,卻被電視劇黑成缺心眼還鬧叛亂的奸賊,成為韓德讓掌權路上立威的大炮灰,大概會和潘美、龐籍一樣被觀眾辱罵多年吧!
真有點為耶律虎古叫屈,炮灰工具人在編劇哪兒沒人權啊!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