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的《新聞周刊》十一特別節目:黎光波情緒記錄館

2020-12-20 劍鳴濤聲

2020年10月4日,星期日。

雖然法定的8天假期被削減了一半,但由於不能出遠門,回家轉了一圈之後,閒下來,也就倍感無聊!上午在家看電視,無意中看到了上周的《新聞周刊》節目。

一說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新聞周刊》,在廣大觀眾的心目中,片頭閃過,出現在螢屏上的,一定是該節目主持人白巖松那張一本正經的臉,或者說,一臉嚴肅的表情。

但這一次,卻沒想到,竟是個例外!——因為,這是一期《新聞周刊》的國慶特別節目!在我看來,特別接地氣!特別煽情!特別淚目!

也是在這一次,我認識了獨立攝影師黎光波,記住了他的忠實記錄了七年的情緒記錄館!

2019年底,他帶著幾年來一直未變的幾個常見問題:今年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情?有什麼遺憾的事?難過的事?對明年有什麼願望?——拍攝了100多位武漢市民的幸福與悲傷,這碰巧記錄了疫情暴發前,武漢市民的模樣。開心、難過、遺憾、希望,四個關鍵詞叩開接受採訪者的心靈門窗——

「有啊,我去年體檢重度脂肪肝,今年體檢我變成輕度脂肪肝了。」

「今年最開心的是我女兒考取了安徽大學,屬於國家的211學校。」

「遺憾當然是跟男友分手了,我倒是覺得挺可惜的。」

「有,我想變魔法。」

「明年想帶男朋友回家。」

「我希望明年我一定要把我2019年立的flag給實現了。」

……

這是去年——2019年底被採訪者的回答!

黎光波說,當時拍攝完以後,其實整個狀態就覺得武漢人真的好樂觀。「他們都會覺得來年家裡人健康,自己工作順利,多賺一點錢買個房子,這樣的人生就夠了。」

9個月之後,黎光波回到武漢,重訪那些老朋友,同樣的提問,答案的色彩卻不相同。

2019年的時候,共有100多人參與了情緒記錄館;可是今年,最終有20幾位接受了回訪。

這期節目,以「回到武漢」為主題,製片人以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以黎光波在他的情緒記錄館拍攝去年接受他採訪的普通民眾的鏡頭為依託,平靜地講述在這個紅塵滾滾的大千世界裡,一些平常百姓、普通家庭在這場重大變故中遭遇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生離死別等等。

人,依然是2019年的一些人;攝影師黎光波提出的依然是七年來一直未變的幾個常見問題:

——今年有沒什麼開心的事情?

——有什麼遺憾的事?難過的事?

——有什麼願望對明年?

今年的回答多與疫情有關——

「開心的事,好像感覺沒有什麼開心的事。」

「反正今年活著就是很開心的事。」

「難過的事情就是疫情的時候,隔壁樓道就是總聽見別人有人哭,就是家裡有人得了新冠,有人病了。」

「家人每天就不停地打電話。多的時候有四五個,不停地視頻,打電話。」

「是,還有堂妹,疫情的時候她突然給我轉一千塊錢,我說你幹嗎啊,她說你天天在家裡,怕你沒錢買菜了。」

「期待再找個好工作。」

「這口罩蠻好看的,你看,上面有個I Love Wuhan,也是我今天特地準備的一個。」

更讓人淚目的是,黎光波說,他知道有些人真的可能不會來了——因為有微信的,都給他傳遞了絕對不會來的信息,因為這個事情他們(的情緒)現在還沒辦法緩過來。

曾經80多個可以打通的電話,近一半聯絡不上。

黎光波說:「也得知了有很多人因為疫情的原因,選擇離開了武漢,去了廣州、深圳。當然我也猜測,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是因為疫情原因感染了,或者說有一些生命上的變故。」

在接受回訪的武漢人中——

劉先生,婚姻走向危機,「過好自己的生活吧,該搬磚就去搬磚。」

張先生失戀半年,「努力工作,看能不能跟有緣的女孩子共同生活。」

善女士去年的遺憾是沒生二胎,「現在很慶幸沒生二胎」。

徐小姐想要一個「能夠自己支配時間」的工作。

柴女士一家如願買了新房,「是個江景房,可以看江」。

……

新聞周刊,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一起大型一周新聞綜述類節目,撇開國內重大時政新聞事件不談,鏡頭向下,目光向下,深入基層,深入百姓的內心世界,忠實紀錄,真實表達,不遮不掩,無拘無束,正應了那句當下較為時髦的流行語:關注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

但這句話裡不含貶義!

這是這期特別節目特別感動人、打動人、激動人的地方!而獨立攝影師、重慶人黎光波,未來想把情緒記錄館帶到長江沿岸的更多城市。

這樣的新聞周刊,咱們老百姓都喜歡!

相關焦點

  • 影廊 | 黎光波:我前方一米
    獲獎:2017年《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2017年青年藝術100+入選藝術家2017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策展人獎2016年《情緒記錄館》榮獲2016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攝影藝術基金新人出版:《自然生長-百名85後中國攝影師個案剖析》(第一卷)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 「LIGHT UP藝柒發光」,龍湖成都北城天街以光映射情緒開啟2020年...
    以這三個問題作為切入點,2020年11月27日晚,天街歡樂季亮燈之夜,即將迎來自己7周歲生日的龍湖成都北城天街,與同樣創立7周年,由知名藝術攝影師黎光波打造的人物藝展品牌情緒記錄館,二者共同企劃的「LIGHT UP
  • 龍湖成都北城天街以光映射情緒開啟2020年天街歡樂季和7周年慶
    以這三個問題作為切入點,2020年11月27日晚,天街歡樂季亮燈之夜,即將迎來自己7周歲生日的龍湖成都北城天街(開業時間:2013-12-19、已籤約296個品牌),與同樣創立7周年,由知名藝術攝影師黎光波打造的人物藝展品牌情緒記錄館
  • 英媒:誰殺了《新聞周刊》?
    這是美國第二大新聞雜誌《新聞周刊》(Newsweek)印刷版最後一期的封面。 那墓碑般的大樓,是2010年和雜誌本身一同被收購的前新聞周刊大廈。如今,這承載著《新聞周刊》80年光榮與夢想的建築,是其兄弟媒體新聞網站野獸日誌(The Daily Beast)的辦公地。
  • 十一特別節目 | 傳頌經典,唱響新時代開播
    高清看有線 今天《2020唱響新時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檔大型主題文藝節目,節目用主場加分場的展現手法「唱響新時代」。傳頌經典,唱響新時代十一特別節目今日開播
  • 《中國新聞周刊》副總編輯陳曉萍:找到那個「一針見血」的問題,為...
    創刊於1999年的《中國新聞周刊》至今已走過了二十個年頭,從SARS事件到孫志剛案,再到伊拉克戰爭,每逢新聞大戰,《中國新聞周刊》都能把握住時代的脈動,並以此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報導。
  • 鄭州教育新聞周刊版權資訊
    《鄭州教育新聞周刊》本期焦點 dfadsf 鄭州教育新聞周刊版權資訊 總 顧 問:李陶然 顧 問 團:
  • 大兵小將藝人受邀參加北京電視臺「十一特別節目」錄製
    值祖國71周年華誕,北京電視臺推出十一特別節目,大兵小將藝人:莊易淼、張峻源、高子涵、Daisy、韋鈺、周源、葛桑朵、鐵一翔
  • 我來了》十一特別節目在北京電視臺錄製
    我來了》十一特別節目在北京電視臺錄製近日,北京電視臺青年頻道大型少年成長勵志欄目《報告!我來了》「喜逢金秋」十一特別節目在北京電視臺成功錄製!來自全國各地的才藝少年和嘉賓參與到了此次晚會的錄製中!節目現場更是邀請到了著名相聲演員何雲偉、聲樂博士、中國音樂學院聲樂副教授榮世傑、箏文化學者閆墨三位重量級嘉賓擔當造夢師,為所有演員們保駕護航!
  • 央視【新聞周刊】「本周人物」聚焦南昌大學校友李佳琦
    央視【新聞周刊】「本周人物」聚焦南昌大學校友李佳琦 2020-07-05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普被德國《明鏡》周刊評為「年度失敗者」;據美國《新聞周刊...
    川普被德國《明鏡》周刊評為「年度失敗者」;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10日報導,德國《明鏡》周刊在一篇題為《年度失敗者》的文章中對美國總統川普的2020年作出令人難堪的評價。這篇超過3300字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川普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應對和他拒絕接受選舉失敗,還對他今年作為總統的其他行為進行抨擊。
  • 《中國新聞周刊》戰"疫":全景式報導 全平臺傳播
    經中新社社長陳陸軍同意,我們提前一天商定了一個「特別策劃」,即《中國新聞周刊》(以下簡稱周刊)將全文刊發採訪實錄。 其實,這只是周刊及其新媒體在整個疫情報導中堅持「全景式報導、全平臺傳播」策略的一個縮影。 2019年12月31日,周刊首批記者前往武漢採訪,元旦前後連續發出3篇有關「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稿,是國內傳統媒體和全網最早報導疫情的媒體之一。2020年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之後,《中國新聞周刊》雜誌社社長夏春平和記者分期分批「逆行」抵達武漢。
  • 「十一」假期可以放心出遊嗎?吳尊友在央視節目給了答案……
    9月8日,央視《新聞1+1》節目就連線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吳尊友:在中國的環境當中已經沒有病毒
  • 《瞭望》新聞周刊今日刊文 詳解「南京更新」
    原標題:《瞭望》新聞周刊今日刊文,詳解「南京更新」   深厚的
  • 老牌「紙媒」《中國新聞周刊》成功轉型秘訣何在?
    編者按:2020年《中國新聞周刊》迎來了20周年紀念日,這家老牌「紙媒」交出了營收過億,新媒體貢獻70%利潤的靚麗成績單。這背後是《中國新聞周刊》以內容為核心優勢,尊重新媒體傳播規律,不斷創新的新媒體轉型。
  • 美國《新聞周刊》:美國面臨「最敵對」權力過渡期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美國《新聞周刊》11月27日(提前出版)封面報導稱,在選舉日的前兩周,唐納·川普總統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震驚了華盛頓官員。該命令可能會破壞該國已有140年歷史的公務員體系。
  • 元旦特別節目
    歡迎收聽本期炫彩之音元旦特別節目,我是主播菘子。回看2020,波瀾起伏的這一年在平凡生活上劃開了一道又一道長長的傷口。但慶幸的是,一切不幸可以都在零點鐘聲敲響的一剎那被清零,我們可以站在2021的全新起跑線上,被2021撲面而來的歡騰撞個滿懷。稜鏡樂隊曾說過:「一切的事情,都是在你沒準備好的時候就開始,在你準備好的時候就結束。」
  • [法制宣教]別開生面的少年模擬法庭——漢川法院體驗式法制教育進...
    [法制宣教]別開生面的少年模擬法庭——漢川法院體驗式法制教育進校園 2020-12-15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新聞周刊》:衛星監測助力鄱陽湖防汛
    首頁 > 視頻 > 氣象局 > 央視《新聞周刊》:衛星監測助力鄱陽湖防汛  用戶:wcm1  上傳:綠鏡頭發現中國走進臨澤 · 用戶:wcm1  上傳:秋日航拍 大美中國 · 用戶:wcm1  上傳:氣象探探上甸子大氣本地站 · 用戶:wcm1  上傳:晚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