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威
來源/壹娛觀察
在中美網友針對莫雷言論和NBA態度而吵得不可開交之時,北美娛樂圈同時正在上演一場「激烈的辯論大賽」。其核心辯論主題就是「漫威電影(Marvel Films)到底是電影(cinema)嗎?」
反對者以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肯·洛奇等老電影藝術大師為首,認為漫威電影並不是電影(cinema)。
維護漫威電影的,則是一眾漫威影片的主創人員(據報導90%的好萊塢電影人已經或將要參與了漫威宇宙作品)為主力軍。
其中也不免有「和稀泥」兩邊維護的,如「鋼鐵俠」飾演者小羅伯特·唐尼。
首先正方選手馬丁·斯科塞斯,10月4日消息,馬丁·斯科塞斯近日接受《帝國》採訪,談及到漫威影片(Marvel Films)時,馬丁·斯科塞斯言辭激烈的批判漫威影片並非電影(cinema)。(馬丁·斯科塞斯所用「cinema」即是「電影藝術」的意思。)
「我不看它們,我嘗試過,但那就不是電影。我覺得更像是「主題樂園」,它們(漫威影片)製作精良,演員在影片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角色。但它並不是那些嘗試向觀眾傳遞情感上與心理上體驗的電影(cinema)。」
針對馬丁·斯科塞斯的公開挑戰,「漫威影片」的相關主創人員很快就組成現實版「復仇者聯盟」,為自己「為之奮鬥」的影片據理力爭。
「復仇者聯盟」版郭敬明VS「北美電影教父」版李誠儒
《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最先發推表示:
「馬丁·斯科塞斯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人之一。當人們在沒看過《基督最後的誘惑》就去抗議他時,我感到憤怒。但他現在卻以同樣的方式評斷我的電影,我很難過。」
質疑馬丁,未看影片就發表嚴重負面評論,有失偏頗。
「神盾局長」飾演者塞繆爾·傑克遜表示:
「電影就是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很多人也會不喜歡他的電影,畢竟誰也阻止不了誰拍電影。」
提醒馬丁,你不要把自己高度拔太高,電影市場又不是你說了算。
「星雲」飾演者凱倫·吉蘭回應馬丁·斯科塞斯:
「我絕對認為漫威電影(Marvel Films)就是「電影」(cinema),cinema就是用視覺來講故事。而這其中包含了許多人的心血與靈魂,其中就有詹姆斯·古恩的靈魂。他為其注入了許多他自己的個性,幽默感……這是他作為個人的充分表達,所以它(《銀河護衛隊》)是非常電影化(cinematic)的。詹姆斯·古恩也是一個藝術家。」
回懟馬丁,別不懂裝懂。
「冬兵」飾演者塞巴斯蒂安·斯坦回應:
「我和漫威粉絲共同度過了很多年時光。大家經常告訴我:『很感謝你演的這個「超級英雄」,這部電影幫了我大忙,這部電影給了我靈感,讓我不再那麼孤單。』所以你怎麼能說這些電影沒有幫助到人們呢?」
反問馬丁,難道這些喜歡我們的電影觀眾,也稱不上「電影觀眾」嗎?
從「復仇者聯盟」成員的回應內容來看,頗有前幾天國內熱議的,郭敬明回懟李誠儒「著名」言論味道。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愛。」,「你可以先去了解它,《銀河護衛隊》其實是講的.........」。
這場「辯論賽」,不是電視節目秀場,面對「復仇者聯盟」強有力的言論攻勢,馬丁·斯卡塞斯並沒有退縮。
在10月13日倫敦電影節上他再次表示:
「電影院正受到『主題樂園』電影的入侵!那不是電影!我們需要電影院站出來,去放映那些敘事電影。影院已經變成了遊樂園。」「順便說一句,我了解他們現在做到的成就,也很欽佩他們的工作。但這不是我的風格,根本不是。它正在創造另一種(假象和模式),(讓觀眾)認為電影(cinema)就是那個樣子的觀眾。」
此時,正方其他的代表也陸續趕來助陣,10月20日,《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接受法媒採訪,並表達了對馬丁·斯科塞斯「漫威影片(Marvel Films)並非電影(cinema)」言論的贊同。
「他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期待從電影(cinema)中學到一些東西,獲得一些東西:一些啟蒙,一些知識,一些靈感。我不知道人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種如出一轍的電影能收穫些什麼。馬丁在說那不是電影(cinema)的時候,已經很善良了,他並沒有說那是卑劣的(despicable)電影。」
憑藉《我是布萊克》、《風吹麥浪》兩次獲得金棕櫚獎得主肯·洛奇也前來助陣,肯·洛奇的言論更加露骨。
「漫威影片是無聊的,它們被製作成了像漢堡一樣的快餐品,與觀眾沒有任何交流,與分享我們的想像力無關,這僅僅是大公司來獲取利益來而製作的商品,這些都是一種自私實踐的產物。與電影(cinema)藝術毫無關係。」
此時,還有很多重要角色深陷輿論漩渦之中,期望左右逢源。小羅伯特·唐尼就對馬丁·斯科塞斯的觀點很「曖昧」:
「任何事都是如此,我們就是需要所有不同的視角,這樣才能走到中心位,並繼續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復仇者聯盟4》很有可能再次為小羅伯特·唐尼帶來一次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但是他拒絕了這一申請。結合他上述的言論,並不難看出小羅伯特·唐尼還是很希望自己在馬丁所說的電影(cinema)中繼續奉獻表演。
「雷神嫂」飾演者娜塔莉·波特曼的回答更加「政治正確」:
「任何類型的電影(cinema)都有創作空間,並不只有一種方式。漫威電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確實讓人開心。人們在下班後,處理完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後,他們渴望娛樂。」
這場辯論拉鋸戰目前還在繼續。最新消息,昨日 馬丁·斯科塞斯在羅馬電影節宣傳《愛爾蘭人》時,再次發表公開言呼籲影迷支持自己此前的觀點。
「我希望電影院能夠支持電影(cinema),但是當下,電影院似乎更喜愛主題樂園那樣的漫改電影,我認為電影院該擁有其他的電影,我希望電影院能夠繼續支持這種敘事性的電影(cinema)我只是覺得不該變成,我們的年輕人認為那種才是電影(cinema),只是覺得不應該。」
從馬丁·斯科塞斯的幾次言論可以總結出,馬丁·斯科塞斯真正目的是期望院線和電影業界更加關注敘事電影(cinema),而非將全部目光、資源、創作模式都投入到「漫威影片」中。甚至讓青年電影觀眾和青年電影創作者認為,「漫威電影」才是真正的「電影藝術」。
馬丁為何突然炮轟漫威,北美市場是否迎來新趨勢?
可以被列入20世紀最偉大導演行列的馬丁·斯科塞斯突然炮轟「漫威影片」,多少讓人有些錯愕。不過細想起來也原因也顯而易見。「漫威影業」11年間在全球電影市場賺的盆滿缽滿,終究還是不僅滿足商業市場的成功。「漫威影業」進軍奧斯卡的野心近年也愈發膨脹。
▲ 漫威10周年海報
與往年「漫威影片」只受到技術獎項類獎項不同,今年2月24日第91屆奧斯卡上,奧斯卡首次破裂讓「漫威超級英雄影片」《黑豹》入選最佳影片的爭奪戰。雖然最終未獲得該獎項,但7項提名,並最終獲得3個獎項,首次為MCU捧回奧斯卡。
而且,今年熱映的《復仇者聯盟4》其」封奧」勢頭更加猛烈,10月3日迪士尼公布了《復仇者聯盟4》的「衝奧計劃」,共有包括最佳影片、導演、攝影等在內的12個主要獎項。
馬丁·斯科塞斯眼見自己的潛心藝術之作《愛爾蘭人》就要與「超級英雄電影」同臺競技,眼見全球電影工業體系都要被「漫威模式」所支配,馬丁老爺子在接受採訪時或深思熟慮有意為之,或憤憤不平牢騷抱怨,發出了這番極具攻擊性的言論。尤其是此時,「漫威影片」早已在北美深陷「審美疲勞」的輿論漩渦背景下。
馬丁·斯科塞斯與漫威「復仇者聯盟」」的口誅筆伐仍在不斷的升級,部分細心
網友還發現,馬丁·斯科塞斯其實並非完全沒有參與過「漫改超級英雄電影」。
▲ 《愛爾蘭人》劇照
在今年海內外熱議的《小丑》中,馬丁參與了影片的早期製作並擔任電影的製片人,甚至被曝出有很大意願成為《小丑》的導演。
後續因為對《愛爾蘭人》的創作,而退出了該項目。如此看來,馬丁老爺子也並不是完全反對「超級英雄電影」、「漫改電影」,而是針對「漫威創作模式」的抵制。
值得注意的是,看過《小丑》的觀眾都清楚,影片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漫改超英電影」,脫胎於DC漫畫的《小丑》,甚至顛覆了傳統的「超英電影」。
5500萬美元的超低投資是其他「超英電影」的三分之一,《小丑》正在探索「超英電影」的未來道路。甚至以《小丑》為起點,DC和華納還準備籌備「DC Black」工作室,專門創作「另類」並具有藝術性的電影(cinema)。
▲ 《小丑》劇照
馬丁·斯科塞斯的言論以及《小丑》在北美票房的成功,海內外高口碑的炸裂,對漫威影片來說都是一次次「警鐘」。在今年,隨著《復仇聯盟4》的結束,MCU第三階段的完結。北美甚至全球觀眾已經開始廣泛討論對「漫威影片」的審美疲勞。
在馬丁·斯科塞斯之前,2018年詹姆斯·卡梅隆已經對《復仇者聯盟》和漫威影片發出強烈質疑,並引發了北美觀眾的熱議。「我認為,全世界觀眾很快就會開始感到『復仇者』疲勞。」
此外,主打合家歡的漫威影片還要面臨著R級電影在北美市場的不斷崛起。《小丑》被評為R級,在北美獲得2.47億美元票房,全球票房7.38億美元。位列R級片榜第三位。《好萊塢往事》R級,北美1.4億美元票房,全球3.66億美元。《疾速備戰》北美1.7億美元,全球3.24億美元。今年後續值得的R級電影還有《愛爾蘭人》。
▲ 《好萊塢往事》劇照
在「漫威影片」受到審美疲勞同時,R級電影此時卻正在掙脫因為評級所帶來的束縛,不斷在商業市場上屢獲佳績,在配合本身所擁有的高口碑在海外傳遞,R級電影的新春或許正在開啟。
文本直接引語中文翻譯參考自「看電影官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