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捷克女畫家巴博拉兩幅畫作光天化日下被偷走,警方展開調查並迅速找到了竊賊貝蒂爾。
然而庭審當天,畫家卻與竊賊化幹戈為玉帛,甚至邀請竊賊到家中為其作畫。
畫家此舉到底是何用意?是純粹的相見恨晚還是別有用心?
《畫家與賊》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就是由此事引發,導演班傑明·裡花了四年時間跟蹤記錄這個案件,深入走進兩位主人公的生活,見證了由畫家的驚人決定帶來的一連串奇妙故事。
這部片一問世就引來極佳反響,獲得了世界電影紀錄片特別評審團的創意故事獎。在豆瓣和imdb上也獲得了高分評價。
《畫家與賊》
故事的主角:一男一女,畫家與賊。
巴博拉與貝蒂爾的第一次見面是在法庭上。
雖然此前她一直怒火難平,但見到貝蒂爾的瞬間她卻忘記了一切,貝蒂爾的身上散發出的某種氣息很讓她著迷,一種藝術美浮現在眼前。
巴博拉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她並沒有追究這個賊,反而要為貝蒂爾畫像,而貝蒂爾竟也欣然應允。
畫像過程中兩人頻繁接觸,巴博拉逐漸了解到貝蒂爾是一個黑幫分子,也是一個癮君子。
他有著缺乏關愛的童年現在又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盜竊當天他磕了藥,已經無法回憶起當時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畫作去了哪。
而貝蒂爾對眼前這個陌生的女畫家也產生了同情,她是捷克人,曾被前男友暴力虐待。
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無望,最終被現男友拯救,一同遷來挪威。
伴隨著一段段推心置腹的交談,巴博拉完成了第一幅畫像,當他拿給貝蒂爾看時,後者一下子哭成了淚人。
畫中,貝蒂爾穿著白上衣,正從盛著紅酒的杯中清出汙穢。
貝蒂爾明白,紅酒是基督之血的象徵,巴博拉以此暗示他黑暗外表下渴望救贖的心靈。
這是他第一次從別人眼中看到了尊重和理解,也讓他找回了遺失已久的光明力量。
在巴博拉的感化下,貝蒂爾決定前往戒毒所戒毒,逃離毀滅之路。
這種意識覺醒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但也帶來了重重磨難,貝蒂爾在這次嘗試中遭遇了挫折,面臨癱瘓的可能與牢獄之災。
在貝蒂爾嘗試改變的時候,巴博拉也漸漸看清了自己的心魔,她總是沉迷於死亡氣息帶來的藝術靈感,為此不惜讓自己擔上被毀滅的風險。
長期忍受前男友的暴力是如此,愛上貝蒂爾的黑暗亦是。
如今,心懷感激的貝蒂爾正掙扎著重新爬起,試圖再次奔向光明。
而巴博拉則終於正視了自己的錯誤,她曾把貝蒂爾當成一件藝術品,真正熱愛的是他能帶來的藝術靈感。
一個意外的決定,讓兩個人開始正視自己的陰暗面,他們間由此產生的特殊情誼將是度過眼前困境的重要依靠。
巴博拉和貝蒂爾的人生已經來到了分岔口,是改變自己升華這段感情還是當作過眼雲煙重回成癮欲望,不論做何選擇,都代表著與另一方向的徹底決裂。
班傑明·裡
在《畫家與賊》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四年故事中,還有一個人至關重要——導演班傑明·裡,他不僅記錄了這個故事,更加推動了兩人的自我認知。
班傑明·裡是挪威紀錄片導演,在奧斯陸大學修讀新聞學,畢業後成為路透社記者,並開始嘗試製作紀錄短片。
2016年班傑明·裡正在研究藝術品搶劫的相關歷史,在挪威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而當他在新聞上看到巴博拉與貝蒂爾的新聞時,他驚訝於巴博拉做出的決定。
於是他前往奧斯陸,嘗試與兩人接觸,並在徵得同意後開始走進他們的生活進行拍攝。
在班傑明·裡來之前巴博拉與貝蒂爾已見過四次,他錯過了一些重要事件,但此時的他認為只需要拍短短十分鐘的新聞紀錄片,所以便沒有在意。
然而,在看到貝蒂爾初見自己畫像的反應時,班傑明徹底改變了想法,這種發自心底的悲慟讓他動容,也讓他意識到了這個故事的不平凡。
於是,班傑明開始著手製作長篇紀錄片,4年中,他以旁觀者的角度見證了2人間故事的發展,每當出現轉折,他會對巴博拉和貝蒂爾進行心理分析式的採訪。
這種採訪對貝蒂爾尤為重要,因為他是一個迷失已久的人。
班傑明的心理分析其實也幫助貝蒂爾加深了對自己的認知,而班傑明也在與貝蒂爾的接觸中真正地開始尊重這個生活在黑暗中卻沒有放棄良知的人。
對巴博拉來說,本蒂爾的心理分析讓她擁有了與身邊人的深度對話的機會。
她的藝術天賦與人格缺陷伴生,如果無法正確認知,很可能會傷害生命中重要的人,她在這些對話當中更加懂得身邊之人的重要。
這樣的跟蹤式拍攝班傑明不是第一次嘗試,在2016年他就完成了天才棋手馬格努斯的紀錄片,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拍攝。
每一次的拍攝都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他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時也需要盡力幫助對方,拍攝紀錄片的同時也是一場心靈治癒之旅。
拍攝《畫家與賊》的過程中,他與貝蒂爾成為了好友。
貝蒂爾曾告訴他非常希望能夠展示痛苦的真相,而在片子上映後這個目的也達到了。
貝蒂爾看後戲稱:「太可怕了,我只看了一次電影,但這就夠了,我再也不會看了」。
雖然《畫家與賊》中巴博拉和貝蒂爾的故事富於戲劇化,他們的經歷也不常見。
但本質上討論的內心掙扎卻是每個人生命中都必然會經歷的,與陰暗面的鬥爭結果也將決定一個人的心智走向。
在《畫家與賊》中旁觀巴博拉和貝蒂爾的故事時,也將是一次對自己內心的檢視,或許是閱盡鉛華後的回首往事,也或許是迷途困境中的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