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峰山有一種藤狀植物,多不為知,沒有多少人認識,它叫蝙蝠葛,蝙蝠葛不是常用中藥。一般認為蝙蝠葛藤明確的描述和藥用最早記載見於《本草綱目拾遺》。云:"此藤附生巖壁、喬木及入牆茨側,葉類蒲蕩而小,多歧,勁厚青滑,絕似蝙蝠形,故名。……治腰痛。瘰癧。"但是在《澹寮集驗方》(注1)中就有蝙蝠藤藥用的記載:「治腰疼:蝙蝠藤二兩(老人用三兩),酒煎服二劑」。說明藥用蝙蝠葛藤的時間遠早於《本草綱目拾遺》的成書年代。
根據《中藥大辭典》介紹:「本品在江蘇地區作清風藤使用,並外銷他省」,也就是說來自江蘇地區的清風藤可能就是蝙蝠葛。
蝙蝠葛是防己科蝙蝠葛屬落葉藤本植物。也有很多別名,其在本草著作的名字有:蝙蝠藤(《澹寮試效方》),金絲釣葫蘆(《國藥的藥理學》),黃條香、防己葛、黃根(《中國藥植志》),野雞豆子(《吉林中藥手冊》),爬山秧子、山地瓜秧(《東北藥植志》),小葛香、楊柳子棵(《山東中藥》),光光喳、狗葡萄秧(《遼寧經濟植物志》),小青藤、黃藤根、黃根藤、大葉馬兜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狗屎豆(《吉林中草藥》),馬串鈴(《陝西中草藥》),金線吊蛤蟆、什子苗(江西《草藥手冊》)。
一、《中華本草》:蝙蝠藤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藤莖。
【性味】苦;寒
【歸經】肝;肺;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腰痛;瘰癧;咽喉腫痛;腹瀉痢疾;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二、中藥大辭典》:蝙蝠葛根: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4~5月或8~10月間採挖,除去殘莖、鬚根及泥土,曬乾。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味苦辛,性寒,無毒。"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寒。"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理氣化溼。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風溼痺痛、麻木,水腫,腳氣,痢疾腸炎,胃痛腹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3錢。
【附方】①治痢疾,腸炎:蝙蝠葛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用蝙蝠葛根五錢,徐長卿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四肢麻木:蝙蝠葛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絛蟲病:蝙蝠葛幹根一至三錢。水煎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胃痛腹脹:蝙蝠葛根或莖藤二至三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扁桃體炎和咽喉炎:取蝙蝠葛根、鬼針草各2.5斤,磨粉過篩,製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次2~4片,日服3次。治療扁桃體炎16例,咽喉炎4例,除2例因高燒加用退熱藥外,均未用其它藥物。治程2~5天平均3.15天,皆愈。
我沒有果的照片借用《中國植物志》圖片
三、《中華本草》:蝙蝠葛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葉
【功能主治】散結消腫;祛風止痛。主瘰癧;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加酒燻洗。
《中國植物志》圖片:蝙蝠葛根
四、現代研究:《中藥大辭典》
我國東北及日本產蝙蝠葛含生物鹼山豆根鹼、漢防己鹼、蝙蝠葛鹼、木蘭花鹼。葉含青藤鹼、尖防已鹼、雙青藤鹼、光千金藤鹼、去羥尖防己鹼。
蝙蝠葛鹼為季銨化合物,有良好的肌肉鬆弛作用(兔垂頭試驗),其作用性質與箭毒同。對犬、貓、兔也有降壓作用,並能阻斷貓頸上神經節的衝動傳導,故與六烴季銨(C6)相同。對離體兔腸可使張力升高,阿託品可阻斷之。
注1:在《中華本草.蝙蝠葛》一篇中引用「《澹寮試效方》」,我對此書名甚是生疏,網上搜索也不得,到是搜到《澹寮集驗方》一書:簡介如下:本書是金元時期汝州僧人釋繼洪(號澹寮)所著。俗名不詳。著作有《嶺南衛生方》,《指要方續論》、《治瘴續說》、《蛇虺螫蠚諸方》、《治瘴用藥七說》等,《澹寮集驗方》約成書於元代,是作者晚年採集50餘種醫書,輯錄其中驗方千餘首,分中風、中氣、中暑、中溼等48門病症加以歸納和敘述。釋繼洪的很多著作都現存日本,唉!難怪這麼陌生。
萬榮縣中醫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院,是以中醫為主的綜合醫院,開設有外骨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理療推拿、針灸、眼科等臨床科室。有核磁、CT、彩超、電子胃腸鏡、血液透析、百萬級層流手術室等大型輔助檢查和設施。可以開展外科、骨科、婦產科、眼科等各類手術,包括微創手術治療,每個科室都可以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
外院專家坐診時間:
1、放射科專家:運城市中心醫院 周六早上。
2、彩超專家: 運城市第一醫院:周日早上。
3、婦產科:稷山縣人民醫院王轉愛 周日早上。
4、腫瘤、心內科徐天鎖 稷山縣人民醫院 周日早上。
5、骨科專家:運城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丁建峰 周日早上。
6、理療推拿科:唐都醫院康復理療科杜亞洲 逢8(8號、18號、28號)坐診。
7、兒科專家:山西省兒童醫院 張小學 不定期,看微信。
8、胃腸鏡:山西省中醫醫院 安彥軍團隊 每月2次 不定期,看微信。
9、腎病專家:山西省中西結合醫院 高繼寧副院長、教授。不定期,看微信公布時間。
運城市中心醫院腎病科主任:柳紅婷 不定期,看微信公布時間。
作者簡介:老陳,中醫本科畢業,畢業後先後在萬榮縣人民醫院、萬榮縣中醫醫院從事過中醫科、外科工作。目前開展內、外、骨科疾病的中西結合治療。
註明:中醫藥的單驗方雖然有很好的臨床的療效,但是也需要「辨證施治」。如需要使用中藥,請諮詢作者和中醫醫師,謹遵醫囑。本公眾號僅為傳承科普中醫藥文化,不做用藥和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