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及遊客的個性化需求,於4月起推出「夜遊龍門」參觀項目。
「夜遊龍門」活動採取遊客線上預約的方式,由旅行社統一組織參觀遊覽。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這裡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陸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其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石雕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它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而龍門石窟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景區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個景點組成,其內的造像多為皇家貴族營建。
當時為更好地統治北方、尋找更優越的自然環境,孝文帝不僅遷都洛陽,同時也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
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
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新華社圖(李嘉南 李安 攝)
來源 新華網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