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CFO 蔡崇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by知乎

2021-02-15 進擊的怒怒

人窮志短就是形容一些人即便看到一個長期看好的項目,但是為了當下果腹可能不得不放棄。

而一些家底殷實的人,才是真正可以為了自己認定的終身事業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的人。

今天我們覺得他很成功,但是當年以他的背景,能接受那麼低的收入起步不是很多人能做得到的。

by 璐璐

一位神秘臺灣囝仔,如何成為馬雲最重要的合伙人?沒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撐不過電子商務泡沫;沒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軟銀資金、吃不下雅虎中國。他讓臺灣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願意掏錢投資!

  這位「臺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他,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麼?「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雲)都可以,就是不能談他!」這位臺灣囝仔為什麼能在阿里巴巴內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今天分享此文,還原這位阿里巴巴的資本操盤手。

  旗下擁有淘寶網、天貓、支付寶等購物網站的亞洲第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即將掛牌上市,這個上市案,成了紐約、香港、倫敦全球三大證券交易所,今年開春最重要角力拔河的目標。

  但能夠拍板決定阿里巴巴花落何處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另外還有一個人,他叫「Joe蔡,蔡崇信」,他的英文名是Joseph,朋友都叫他「Joe蔡」。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正與香港證交所隔空爭論之際,阿里巴巴決定向港交所遞出一封信,說明他們所堅持的「合伙人制度」理念;但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馬雲,而是「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

  蔡崇信是誰?2013年10月上旬,一架從浙江杭州起飛的班機,準時在桃園機場降落。戴著黑框眼鏡的蔡崇信下機,立刻驅車直奔位於臺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的阿里巴巴臺灣分公司開會;一直到晚上,他才回到位於中正區的住宅休息。

  一路馬不停蹄,蔡崇信對臺北街道的熟悉度,不亞於任何長住臺北的你我;他身邊的一位好友說:「Joe蔡當然熟悉,臺北就是他的家啊!」蔡崇信這位道地的「臺灣囝仔」,竟是馬雲身邊的頭號人物,阿里巴巴內部人士甚至透露,他的實際持股,可能在馬雲之上;如果按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重新上市後市值達一千五百億美元計算,蔡崇信的身價逼近新臺幣一千億元。

  和馬雲平起平坐 他的身分很敏感 連員工都不敢談

  今年電子商務預估將佔全中國消費比重的一二%,其中,「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就佔有八成江山、獨攬全中國近一成的消費;亦即中國每十元消費,就有一元是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平臺上產生,換算之後,一家阿里巴巴交易總額等同於臺灣GDP的四成。

  當阿里巴巴的風潮正在席捲改變全中國的消費零售市場,顛覆傳統的貿易行為之際,一位「臺灣囝仔」竟然能夠堂而皇之進入阿里巴巴總部,並且與馬雲並肩開會——而且這個位子,他已經坐了十四年之久。

  蔡崇信是道道地地的臺灣人,在臺北出生、在臺北長大,就讀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十多歲出國念書。他的家人都在臺北,臺北就是他的家;而蔡崇信的另一個「家」,則是阿里巴巴。

  這位「臺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Joe蔡」,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麼?「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雲)都可以,就是不能談Joe蔡!」這位臺灣囝仔為什麼能在阿里巴巴內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

  過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擔任阿里巴巴的財務長,直到最近才交棒,轉而擔任「集團執行副主席」;但無論職銜如何改變,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員工都清楚,「只要是財務、投資的事,找Joe蔡就對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務、投資「總負責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資金調度、轉投資、募資入股,甚至到近期阿里巴巴即將重新掛牌上市,全部由他統籌負責。蔡崇信身負的業務敏感性,不言而喻。

  但比業務還要更敏感的,是持股。透過公開資訊顯示,到2012年7月,阿里巴巴最後要從香港股市下市之前,馬雲的個人持股是7.43%,而蔡崇信的持股是經營團隊的第二多,僅次於馬雲,為2.15%。

  在2012年《富比世》雜誌的「億萬富豪候選人排行榜」上,蔡崇信以8億美元、約新臺幣250億元的身價,名列第二。如果以市場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重新上市之後,總市值將達到1500億美元以上計算,那麼蔡崇信的身價將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這個數字還可能隨著電商業務不斷擴大,持續快速成長。如果再相較《富比世》臺灣富豪排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的身價約33億美元,蔡崇信的身價幾乎與尹衍梁相當。

  不過,多位了解阿里巴巴股權結構的人士直指,馬雲的持股其實是一個「stock pool」(股權集中處),因為當時包括馬雲在內,總共有「十八羅漢」一起創辦阿里巴巴,據聞這些創始人的持股,現在都掛在「馬雲」底下,才有7.43%之多;但如果要論真正的個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應該超過馬雲!」這就難怪阿里巴巴內部員工談到「蔡崇信」三個字要如此謹慎敏感了!

  此外,阿里巴巴一路走來,好幾度經營面臨風雨飄搖,岌岌可危,都是靠蔡崇信高超的籌資能力,檯面上下運籌帷幄,協助度過難關,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籌資高手出馬 低調牽線臺灣企業家投資阿里巴巴

  把時間拉回到六年前,2007年11月4日晚上,當天中信集團的大家長辜濂松正在臺北天母的家中宴客,而主客正是馬雲和蔡崇信兩人。若不是非常重視的客人,辜濂松不會把宴席設在家裡。根據與會貴賓轉述,當天賓主盡歡,餐桌上,蔡崇信秉持一貫的風格,話不多,多半都是在聽,大部分的時間是馬雲在講;但宴席上每個人都知道,他和馬雲近乎是「合伙人」的合作關係,沒有他,就沒有馬雲,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隔天,11月5日,本來應該是阿里巴巴要在香港掛牌的日子,但馬雲硬是為了這趟臺灣行,把日子往後挪了一天,挪出的這一天,馬雲在臺灣-中國信託舉辦的「領袖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說,贏得滿堂喝採。

  但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會有這一趟臺灣行?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這是一場蔡崇信和馬雲的「感恩之旅」。因為2004年前後,阿里巴巴曾經有資金周轉問題,危急一時,當時蔡崇信以財務長的身分四處奔走找錢,第一個想到的地方,當然就是他從小長大的臺灣。

  除了中信辜家,據了解,當時透過蔡崇信的居中牽線,還有富邦蔡家等好幾家知名的臺灣企業家族,都私人掏錢參與增資。由於阿里巴巴是中國企業,所以這些臺灣企業家都希望這筆投資能夠「低調處理」,分別透過香港等海外的私人管道投資。因此,2007年阿里巴巴掛牌前,向來重感情、講義氣的馬雲和蔡崇信,為了答謝當年伸出援手的「救命錢」,寧可將掛牌日期延後一天,也要在阿里巴巴掛牌之前,專程來臺道謝。

  事實上,蔡崇信的身影經常出現在臺北街頭。中等身材,斯文的外表,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年近五十的他,走在路上還有著幾分學生味,在街頭擦身而過也不會引起太多注意。即使在難得露臉的公開場合上,也常因站在身形有些特殊的馬雲後面,所有鎂光燈全部聚集在馬雲一人身上,多半不會注意到蔡崇信,這也是個性非常低調穩重的他最希望的結果。

  但無論他再低調、不多話,以阿里巴巴如今對中國,甚至全世界消費市場的影響力,蔡崇信,都是一位外界難以忽視的重要人物。

  蔡崇信與馬雲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兩人從家世、學經歷到個性,幾乎沒有一樣相同,甚至是南轅北轍。馬雲開朗活躍,擅長演講,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靜低調不多言,人很隨和。兩人一動一靜,一外一內,卻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龐大帝國的最佳拍檔。

  在臺灣提起蔡崇信,也許企業界認識他的人並不算多,但如果提起他是「常在法律事務所的第二代」,相信許多人都會有印象;因為蔡崇信的父親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國際法律事務見長的「常在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早期在臺灣律師界,「常在法律事務所」與「理律法律事務所」可說是臺灣獨佔鰲頭的兩大律師樓,而蔡崇信,從小就在這個充滿法學素養的世家長大。

  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後,蔡崇信便在海外工作,1996年,與臺南幫大老、也是南紡創辦人吳三連的孫女吳明華結婚,由於蔡中曾的政商人脈廣闊,他還是乖乖回臺,在晶華酒店辦了一場世紀婚禮。

  實力雄厚 蔡家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

  蔡家政商實力深厚,根據「常在」早期的合伙人、現任華通律師事務所所長劉振瑋表示,蔡崇信的祖父當年還曾經接受過上海黑幫教父杜月笙的法律諮詢,地位可見一斑,來臺後,也經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託;父親蔡中曾則是臺灣取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第一人,還擔任耶魯大學的校董。後來蔡崇信和父親一樣取得耶魯法學博士學位,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曾經是臺灣法律界的一則佳話。

  但接下來人生的路,父子倆就完全不一樣了。「蔡爸爸」個性開朗活躍,還是橋牌好手,在好友口中的蔡中曾是位「天才」,很多新事物一學就上手,因此也把常在律師樓經營得有聲有色。當年臺灣國際性的司法案件還不多見,「常在」很早就接辦這類型案件。

  蔡崇信和父親的個性大不相同,他外表謹慎嚴謹,不多話,但事情一旦決定,絕對是破釜沉舟使命必達。例如當年蔡崇信要辭掉在歐洲投資銀行的工作,進入阿里巴巴,就上演了一番「家族爭執」,才順利過關。

  耶魯畢業之後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負責亞洲業務。1998年,Invester AB計劃參與阿里巴巴的增資,於是代表人蔡崇信和當時的馬雲有了「第一次接觸」,沒想到,幾次談下來,蔡崇信自己「愛」上阿里巴巴,向馬雲毛遂自薦,而且還帶著太太同行,以示決心。

  據媒體報導,當時的阿里巴巴還是一家前途茫茫,「錢」景不知在哪的網絡公司,能得到外資金童蔡崇信的「青睞」,馬雲第一時間還不敢接受,直說只付得起人民幣500元的月薪,哪請得起「年薪300萬港幣」的蔡崇信?

  一動一靜 馬、蔡「完美搭配」成致勝關鍵

  同一時間,就連一向開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蔡中曾也搖頭,當時蔡中曾問身邊幾位經常進出中國市場的好友,據說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對票」;但最後,蔡崇信心意已決,蔡中曾仍然放手,讓蔡崇信自己選擇。

  就這樣,蔡崇信捲起袖子,把名牌西服收進衣櫃,踏入總部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開始埋鍋造飯的工作。

  如果以現在資本市場的標準看待,當時的阿里巴巴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蕪」來形容,別說沒有制度、標準,就連最簡單的公司登記都沒有,蔡崇信到了之後,把阿里巴巴的員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溼熱的夏夜裡,拿著一塊小白板,揮汗如雨地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教起,接著又幫創始的「十八羅漢」,擬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股份合同,從這一刻開始,阿里巴巴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雛形。

  緊接而來的最大難關就是「錢」,也是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之後最艱鉅的任務,尤其2000年前後,網絡泡沫折損了一堆網絡公司,蔡崇信要幫阿里巴巴在市場上找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從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經歷了3次的重要增資,每一次,都讓阿里巴巴脫胎換骨,有了嶄新的面貌與股東成員,背後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資是2000年,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資2500萬美元。當時正值網絡泡沫,網絡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當時蔡崇信和馬雲兩人赴軟銀在東京的辦公室談判,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即使兩人明知當時的阿里巴巴體質羸弱,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籌碼,但一坐上談判桌,馬雲發揮獨有的個人魅力,大談阿里巴巴美麗前景,一旁的蔡崇信雖然不多話,卻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讓孫正義點頭答應拿出2000萬美元。這一仗,蔡崇信幫阿里巴巴度過最危險的難關。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絡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驚無險挺過這場世紀風暴。蔡崇信的運籌帷幄,當然得在功勞簿上記一大筆。

  此後,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別替阿里巴巴籌資8200萬美元,並合併雅虎中國,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合併雅虎中國,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一位投資銀行人士分析,一路走來,蔡崇信操盤的最大難度,就是以馬云為首的經營團隊「根本沒有錢」,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對市場,卡對位置」。

  主導權在握 IPO將成2014年各界關注焦點

  蔡崇信必須在「引進市場資金」和「掌握主導權」之間,充分折衝拿捏,如何引進資金,又不能經營權旁落,行進間,還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電子商務王座,其中馬雲和蔡崇信,一動一靜,一外一內,天衣無縫的搭配,是致勝關鍵。難怪馬雲要說,這輩子他要感謝四個人,前二位是讓阿里巴巴引進資金和資源的孫正義和楊致遠,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最後一位,就是蔡崇信。

  一位蔡中曾的好友說,蔡崇信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看著蔡中曾對事情冷靜的策略分析能力,對父親極為崇拜。早期的大牌律師不只承作法律業務,包括大型投資案、財務規劃等也都是主要業務,工作性質就是類似蔡崇信現在的工作。如今他在事業上表現傑出,蔡中曾對其影響最大。

相關焦點

  • 一個臺灣仔的阿里巴巴之旅
    這個道道地地的臺灣人,在臺北出生、在臺北長大,就讀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十多歲出國念書。他的家人都在臺北,臺北就是他的家;而蔡崇信的另一個「家」,則是阿里巴巴。一位「臺灣囝仔」竟然能夠堂而皇之進入阿里巴巴總部,並且與馬雲並肩開會——而且這個位子,他已經坐了十四年之久。這位「臺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
  • 三送阿里上市,中國最優秀CFO切換新賽道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CFO交流圈關於阿里巴巴CFO,更多人比較熟知的是蔡崇信,這個馬雲背後神一樣的男人,既精通法律又精通財務,一次次讓阿里巴巴從風雨飄搖中重回正軌。而蔡崇信之後,馬雲背後的女人武衛,到今天為止也為阿里巴巴貢獻了自己的十多年時間,是後阿里巴巴時代的奠基人。
  • 人物:你不知道的蔡崇信,阿里帝國的「臺灣軍師」
    當阿里巴巴的風潮正在席捲改變全中國的消費零售市場,顛覆傳統的貿易行為之際,一位「臺灣囝仔」竟然能夠堂而皇之進入阿里巴巴總部,並且與馬雲並肩開會——而且這個位子,他已經坐了十四年之久。  蔡崇信是道道地地的臺灣人,在臺北出生、在臺北長大,就讀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十多歲出國念書。他的家人都在臺北,臺北就是他的家;而蔡崇信的另一個「家」,則是阿里巴巴。
  • 重慶山洞小學校長獲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獎
    9月8日,在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正式公布了首屆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的10名獲獎校長名單,為來自全國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創新體育教育的「新教育家」點讚,並同時宣布第二屆評選正式啟動。
  • 網際網路秘史馬雲背後的神秘男人蔡崇信:身份太敏感員工不敢談
    沒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撐不過電子商務泡沫;沒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軟銀資金、吃不下雅虎中國。他讓臺灣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願意掏錢投資,馬雲說:我最感謝的人是他!  這位「臺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他,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麼?「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雲)都可以,就是不能談他!」
  • 地位在阿里僅次於馬雲,為什麼蔡崇信一點螞蟻集團股份都沒有?
    蔡崇信確實沒有出現在任何一份與螞蟻集團上市相關的持股人名單裡。這確實值得討論一下,畢竟蔡崇信在阿里巴巴裡地位僅次於馬雲。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難理解。要知道,蔡崇信當初可是從華爾街大投行放棄百萬年薪,來阿里巴巴的。
  • 馬雲與阿里巴巴
    馬雲的第二次創業,相當成功,他創辦的公司就是今天的阿里巴巴。馬云為什麼給公司取名阿里巴巴呢?是因為這個名字可識別性很高,馬雲在1998年的時候就在國外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他問那些餐廳裡的服務員:「你們知道阿里巴巴的故事嗎?」服務員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到:「知道呀,芝麻開門嘛!」他又問了很多人,也都說知道。
  • 蔡崇信:當年我為什麼敢放棄580萬年薪,跟著馬雲拿500塊工資?
    阿里上市前董事會有四個席位,其中一個就是蔡崇信;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兩個是永久合伙人,一個是馬雲,另一個就是蔡崇信。如果讓馬雲選一個最信任的人,恐怕也還是蔡崇信。原本蔡崇信是代表AB投資公司去看要不要投資馬雲的,結果去到杭州才發現,馬雲連公司都還沒有,只有個運行了幾個月的網站。第一次參觀阿里,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黑壓壓坐著20多人,地上滿是床單,一群著了魔一樣的年輕人在那裡喊叫著、歡笑著,翻佛一個吃大鍋飯的大家庭。蔡崇信很喜歡這種氛圍,也佩服馬雲從中展示的領袖魅力。
  • 蔡崇信1/3身家投向NBA:科技新貴們的「奢侈愛好」
    阿里巴巴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蔡崇信正在迎來一個新頭銜——美國NBA球隊首個華人大老闆。2019年8月16日籃網隊的公告顯示,蔡崇信從俄羅斯富商普羅霍洛夫購得美國紐約NBA籃網隊全部股權。1999年,蔡崇信放棄私募的金領生活加入草根團隊阿里巴巴,被媒體稱為阿里巴巴的頭號「外人」。20年後,蔡崇信開始探索一片新的未知之地,並出手果決。
  • 蔡崇信向紐約捐260萬口罩+17萬護目鏡+2000呼吸機
    網易體育4月5日報導:根據CNN消息,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籃網隊老闆蔡崇信與他的妻子吳明華向紐約捐贈了260萬個口罩、17萬副護目鏡和2000臺呼吸機。這批物資會分兩批抵達紐約,第一批會在當地時間周四抵達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第二批則會在當地時間周六抵達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
  • 首屆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30強出爐!這位女校長強勢入選
    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由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發起,在2019年7月31日首次啟動項目評選。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  項目旨在尋找中國最具體育精神的新教育家,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10位「體育校長」,激勵、支持他們在體育教育創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 你不知道的馬雲和阿里巴巴:馬雲套現百億,大股東是外國的,年淨利潤...
    今天,我們一起盤點下巨無霸阿里巴巴:員工10萬人以上,年淨利潤破1000億,市值50000億港幣。最最不可思議的,竟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是外國的。而創始人馬雲和蔡崇信,也陸續從股市套現幾百億。 阿里巴巴的員工和利潤
  • 傳蔡崇信擬收購布魯克林籃網主場球館 或為當球隊老闆鋪路
    據外媒報導,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正與俄羅斯億萬富翁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Mikhail Prokhorov)進行談判,準備收購NBA布魯克林籃網隊主場巴克萊中心(Barclays Center)和位於尤寧谷城的新拿騷體育館(Nassau Coliseum)。
  • 從蔡崇信到統一鮮橙多,可知臺灣有個臺南幫
    當年,蔡崇信說服帶著有孕在身的妻子訪問杭州,他與馬雲泛舟西湖,共同討論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規劃;此後,蔡崇信放棄了在Investor AB年薪70萬美元的高薪崗位,提出無償為阿里巴巴工作,成了阿里巴巴18位聯合創始人。而那位帶著身孕支持丈夫的蔡崇信妻子,就是臺南幫大老吳三連孫女吳明華。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財神」
    阿里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大約是在晚間7點半上臺的,露臉之前,阿里CMO王帥講了一段串場詞:今天的(銷售)數據證明馬雲背後千千萬萬的女人很有力量,但馬雲背後其實還有一個低調的男人,他在阿里從創辦到如今走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他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這應該是第一次和國內媒體見面。  話語至此,候場的蔡崇信有些靦腆地低頭微笑,然後走上臺。
  • 阿里巴巴和百度大佬紛紛冠名斯坦福
    他生於臺灣,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為公司的起步騰飛立下了汗馬功勞。蔡崇信和馬雲遙想當年,蔡崇信為阿里在創業期拿下了高盛的500萬天使投資,成為公司做大的第一桶金。有人說,阿里從類似家族生意轉化為一個巨無霸的現代企業,靠的就是蔡用他從耶魯學到的學識和在跨國大公司的經驗。
  • 千金難買蔡崇信!CEO和CFO如何協作創新?
    我們第一次把CEO和CFO兩個群體放到一個班級融合學習。我們已經看到,在快速變化的不確定環境下,財務已成為企業內外信息和資金交互的關鍵節點。通過讓CEO建立財務思維、CFO建立戰略思維,我們希望能助力企業發掘價值創造的核心動力、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實現進化。
  • 「時運決定一切」:林書豪、蔡崇信和楊安澤的故事
    一個階層的時運:從蔡崇信到富商們林書豪的故事,和接下來要講的故事息息相關,故事角色代表的則是一個階層——富豪/富商。林書豪曾經效力過的NBA球隊籃網隊最近更換了控股股東,他是一名華人,和林書豪一樣來自中國臺灣,這人叫做蔡崇信。
  • 軟銀要建日本的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加LNE真能再造一個阿里?
    兩者的用戶在日本國內合計超過1億人。涵蓋電商、金融、社交網站(SNS)等網絡服務各大領域的IT企業將誕生。最終協議將在下月籤署,到明年10月完成合併。在運用雅虎和LINE擁有的大數據和各項服務吸引客戶方面的疊加效應備受期待。雙方表示,將以人工智慧(AI)等為對象推進每年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的開發投資,「力爭打造一個從亞洲引領世界的AI企業」。
  • 人美氣質好學歷高,老公助馬雲成中國首富,爺爺竟然是臺南幫領袖
    人美氣質好學歷高,老公助馬雲成中國首富,爺爺竟然是臺南幫領袖 幾天前,有一個中國企業家花了幾十億買下了一支NBA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