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珠穆朗瑪峰上的無聲較量,我們贏了印度,卻飽受質疑

2021-02-18 軍武次位面


做人生路上的攀登者

隨著國慶70周年慶典的臨近,2019年中國電影的「國慶檔大戰」也即將拉開帷幕,作為2019國慶檔最被看好的「種子選手」《攀登者》無疑是最受觀眾矚目的電影。

▲坐擁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

等一線大牌的《攀登者》

還未上映就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為了提前觀賞到這部反映中國登山運動員不畏艱險,勇攀世界第一高峰壯舉的電影,軍武特意組織影迷在9月26日於北京地區舉辦了軍武專屬的觀影活動。

▲軍武觀影專場

《攀登者》這部電影質量如何?

看完點映場的軍武觀眾紛紛表示「大讚」,《攀登者》絕對算是一部特效一流,動作火爆,劇情連貫,情節緊張的優秀探險電影。

▲《戰狼2》改寫了中國動作電影的歷史

《流浪地球》改寫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歷史

《攀登者》也將在中國探險類電影領域裡

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壯舉

《攀登者》的故事原型來自中國1960年、1975年兩次組織登山隊員攀登珠峰的歷史史實。它既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攀登的故事,也為我們闡述了一個英雄面對質疑的故事。

▲1960中國登山運動員在

珠峰大本營宣誓

1960年,為了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登山事業,對珠穆朗瑪峰展開科學考察活動並在當時的邊境劃界問題談判當中獲得更多的主動,中國組織自己的登山隊伍開展了攀登珠峰的挑戰。

對於1956年才剛剛成立的年輕的中國登山隊來說,攀登珠峰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活動,一方面當時中國登山隊員雖然已經攀登了幾座知名山峰,但畢竟經驗還不是很充足,原定的中蘇聯合登山計劃,因局勢變動難以成行,另一方面1959年西藏地區剛剛發生過武裝叛亂,有些地區的殘存匪徒尚未肅清,難以保證絕對安全。

▲1959年解放軍平定叛亂之後

西藏的奴隸制度徹底成為了歷史

儘管困難重重,但是1960年的登山活動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為就在中國登山隊準備的同時,在更加容易攀爬的珠穆朗瑪峰南坡腳下,印度陸軍組織的登山隊也在躍躍欲試了。

▲尼泊爾作為一個夾在中印兩大國之間

的小國,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尼泊爾總體而言受印度的影響非常大

在當時正在持續推進的「中國-尼泊爾」邊境問題談判當中,雖然尼泊爾政府方面對中國的態度比較友好,但是印度卻並不樂見中尼達成協議,如果印度陸軍登山隊先行登頂珠峰,很可能會對當時的邊境問題談判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中印之間的登山競賽,就成為了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

▲有一說一,事實上當時談判的阻力

並沒有來自尼泊爾國王及政府方面

而是來自印度及尼泊爾國內的反對派

截圖自《芻議中尼邊界談判中的焦點

「珠峰」問題的處理》

▲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

▲雖然珠峰是屬於中國、尼泊爾兩個國家的

本應由中、尼兩個國家解決

但是印度卻從中作梗

1960年2月,由214名來自諸多行業的隊員組成的中國登山隊來到珠峰腳下開啟了攀登珠峰的徵程。在幾次適應性行軍後(攀登珠峰需要多次適應性行軍才能最終發起登頂突擊),登山隊發起了登頂行動,在登山隊來到海拔8100米的地方時全隊只剩下29人。

為了保證安全,登山隊從這29人中選出了15名隊員組成突擊隊發起突擊,5月24日,能在海拔8700米以上高度執行最終突擊登頂任務的隊員只剩下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四個人了

▲海拔8100米處,中國登山隊員在吸氧休息

背景裡最高的那座峰就是珠穆朗瑪峰

擋在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四個人面前最難以逾越的天塹是第二臺階處的一處峭壁,之前從北坡挑戰珠峰的外國登山隊及中國登山隊之前的嘗試,都是在這裡失敗的。

▲當年擋在登山勇士面前的天塹

圖中的梯子是1975年中國登山隊

第二次登頂珠峰時架設的

這個梯子成為了後來各國的登山者

由北坡登上珠峰峰頂的必經之路

劉連滿是四個人中經驗最豐富的隊員,也是登山教練,他在這裡耗費了最多的體力,為了徵服最後的難關,劉連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階梯,將屈銀華架了上去,也正是在這一過程當中,屈銀華為了不讓自己穿著的帶有冰爪的登山靴扎傷隊友,毅然決然地脫靴攀爬,這一舉動雖然保護了隊友,攀上了巖壁,但是卻致使自己的雙腳被嚴重凍傷,落下了終生殘疾。


▲登山英雄屈銀華晚年的回憶

他在登上峭壁之後,固定好繩索

拉上了剩餘的隊員

劉連滿付出的努力透支了他的體力,在越過峭壁後不久不得不停下,靠在一塊巖石旁休息,在半昏迷的狀態下,劉連滿將自己的氧氣給三名隊友留了一部分,這一善意的舉動在之後下山回撤的過程中,不但救了三位隊友也救了自己。

▲登山英雄劉連滿(左一)

北京時間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終於登上了珠峰峰頂,在下山回撤的過程中三人用劉連滿剩下的氧氣延續了生命,劉連滿也因三名隊員的幫扶得以下山。

順帶一提,幾乎與中國登山隊登頂同時,印度陸軍由吉安·辛格 (Gyan Singh)準將領導的登山隊在距離峰頂223米的地方遭遇惡劣天氣,不得不鎩羽而歸,之後在1962年,印度陸軍的第二次珠峰攀登活動也失敗了,在1965年印度終於登頂成功。

1961年10月5日,「中尼邊界條約」籤字生效。中尼兩國的邊境爭議問題全部解決。

▲中尼邊境雙方邊檢人員友好交流

面對質疑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的登頂壯舉雖然創造了中國登山運動的紀錄,是一項壯舉,但是那次登山活動在勝利之餘卻留下了很多遺憾,這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由於三人衝擊頂峰的時間是凌晨4時,天還很黑,所以沒能用攝影器材留下在頂峰的影像(除了這一時段,其他的登山過程都有記錄),這也成為了一段時期之內外國一些登山運動者質疑的焦點。

▲王富洲、貢布、屈銀華

三位登山英雄的合影(左圖,從右向左)

他們帶上山的五星紅旗和毛主席石膏像(右圖)


電影《攀登者》在為我們展現登山壯舉的同時也將三位運動員受到的質疑用藝術化的手法呈現了出來

▲在冰雪中奮勇前進的中國登山隊隊員

在現實中,1960年之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同西方國家的關係轉向友好,西方登山運動員在詳細查看了當年中國登山運動員發布的記錄之後,結合自身登頂珠峰的親身體驗和所見所聞,相互核對,承認了中國登山運動員1960年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記錄。

▲後來西方登山界逐漸承認了

中國1960年成功登頂珠峰的記錄

圖片截取自維基百科

在電影《攀登者》中,中國登山運動員因為少了最後一段影像資料而飽受質疑的內心煎熬與自責被表現得十分充分,吳京、張譯等演員的精彩演繹,讓在場的觀眾們感同身受。

這世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搶在他人之前,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這世上最簡單的事情莫過於對他人取得的成就展開「嘴炮」攻擊。

《攀登者》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些生活中的格言早已為我們總結了人性的特點。

不僅是沒留下照片的中國首次珠峰登頂行動受到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質疑,即使是留下了照片及其他影像資料的人類創舉也總是飽受質疑,比如:美國著名的登月工程「阿波羅」計劃,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堅定的認為這就是假的,中國近些年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總是被人質疑,儘管這些工程不但留下了大量的資料,甚至有些還是在直播當中完成的。

▲有趣的是,中美雙方的專業航天機構

從來沒有質疑過對方的成就,不但不質疑

甚至還經常為對方舉證

提出質疑與批判都是業餘選手

當一個人,一個團隊站在巔峰的時候,質疑和批判的聲音總是如影隨行,要澄清所有的質疑不但費時費力,有時甚至還會讓被質疑者付出生命的代價。

▲還記得《讓子彈飛》裡的「六爺」嗎?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生活當中或多或少也會遇到相似的問題,「你真的做到了嗎?」、「我覺得你就是在吹牛X」、「別胡咧咧了,就你也配?」。

由於學識、眼界、經歷和心態的差別,我們所從事的一些事業可能永遠都不能被一部分人所理解,所接受,對於誤解與善意的批評,我們可以去解釋、接受,但對於那些透過「有色眼鏡」投來的偏見,則不必太過介意,與其停下來徒費口舌,不如整理著裝,昂首向前,繼續做自己人生路上堅定的「攀登者」!

▲在看過電影之後,相信大家

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圖自電影《攀登者》

▲9月30日震撼上映

參考資料:

《芻議中尼邊界談判中的焦點_「珠峰」問題的處理》

《登山英雄王富洲》

《中國登山隊首登珠峰的遺憾》

《紀念中國首次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50周年》

維基百科中、印登頂珠峰相關詞條

相關焦點

  • 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進入攀登測量階段
    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進入攀登測量階段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攀登團隊出發儀式於6日在珠穆朗瑪峰攀登大本營舉行。同一天,30多名隊員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始珠穆朗瑪峰的登頂調查。隊員們正努力抓住最近的好天氣,在合適的時間進行一次登頂調查。
  • 犀牛說|印度成為2019年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始祖鳥推出二手...
    登山印度成為2019年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第二根據外媒消息,2019年珠峰登山季,共有61名印度登山者成功登頂珠峰,印度也因此成為2019年成功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緊隨其後的則是中國,有54名登頂珠峰。珠峰擁堵場面。圖片來源:explorersweb.com數據顯示,中國人的攀登成功率高於印度人。
  • 國防科技大學紀錄片《較量無聲》觀後感
    《較量無聲》觀後感 看完這段視頻,感到太震撼了太吃驚了!這部視頻明顯和其他的記錄片有很大不同,不但立場鮮明言辭鏗鏘,而且有明顯的針對性,完全區別於此前的遮遮掩掩。應該是政府有意識先在網絡上傳播。網上的視頻沒有臺標也不知道有沒有在電視臺播出過?聽解說是我們熟悉的中央電視臺的御用名嘴。
  • 印度遭納薩爾武裝全面圍攻,內憂外患,這還怎麼和巴基斯坦較量
    印度作為南亞的頭號大國,一直是以主導者自居。印度也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為此不惜花重金購買全球最昂貴的武器裝備,打造了一個龐大的軍隊。印度希望自己可以變成有聲有色的大國,而且還公開聲明要打贏雙線戰爭。最近與鄰國巴基斯坦爆發了嚴重的邊境衝突,人力財力都受到很大的損失。而這時國內的納薩爾遊擊隊卻又發動襲擊。
  • 謝霆鋒王菲被曝早已分手,這場無聲的較量中,張栢芝最終扳回一城
    謝霆鋒和王菲被一些所謂的知情人士爆料稱早已分手,而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張栢芝最終還是扳回一城。而且她手裡面還有兩個兒子做支撐,就連謝霆鋒的父親謝賢對於兩個孫子也都非常喜愛,還表示自己的兒媳只能是張栢芝,這樣一看雖然明面上王菲處於優勢,但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其實還是張栢芝扳回一城啊。
  • 【反間諜法·專刊】國家安全微電影《夜鶯之較量無聲》
    今天為大家推送一部來自新疆國家安全廳的微電影《夜鶯之較量無聲》。影片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講述了境外間諜設下「色誘」圈套,對保密科研單位人員施以威逼利誘手段,套取情報的手法。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境外間諜的陰謀早已在國家安全機關的掌握之中。
  • 甘迺迪總統1960年勝選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場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接近的一次選舉,整個過程也是跌宕起伏,戰局膠著,質疑聲四起,有些過程與今年類似,而且,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紐約時報》在1960年11月8日午夜前「官宣」當時的參議員甘迺迪勝選。NBC新聞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才發表了自己的「官宣」。
  • 百花獎電影提名,《我不是藥神》眾望所歸,《少年的你》飽受質疑
    其中,《我不是藥神》乃是眾望所歸,而《少年的你》飽受質疑。單單從豆瓣評分上來講,由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評分9.0分,而由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評分8.3分。《我不是藥神》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小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 百花獎電影提名,《我不是藥神》眾望所歸,《少年的你》飽受質疑
    其中,《我不是藥神》乃是眾望所歸,而《少年的你》飽受質疑。這兩部影片都是屬於現實主義社會題材,聚焦民生熱點話題,影片播出之後的討論熱度也十分強烈。單單從豆瓣評分上來講,由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評分9.0分,而由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評分8.3分。
  • 佐佐木和傳次郎之間的較量,誰會贏呢?
    大傢伙,我是新晉小編生活有放鬆,茶餘飯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圈內都有哪些資訊。今天的題目:佐佐木和傳次郎之間的較量,誰會贏呢?
  • 印度電影崛起令人矚目 眾佳作贏在第二起跑線上
    《調音師》無疑在情節的設計上可以說拔得了今年電影中的頭籌,而主要人物也很明顯有較為令人信服的性格發展,次要人物也可稱非常豐滿:即使是壞人,也有其可憐可恨之處。不僅僅是《調音師》,近幾年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大片,在情節和人物這兩項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秀,比如去年引入的《起跑線》、前年的 《神秘巨星》和 《摔跤吧!
  • 《調音師》《一個母親的復仇》……贏在第二起跑線上的印度電影你看了嗎
    不僅僅是《調音師》,近幾年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大片,在情節和人物這兩項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秀,比如去年引入的《起跑線》、前年的  《神秘巨星》和  《摔跤吧!如今,在好萊塢慢慢丟掉這些傳統的時候,印度電影似乎靠著敘事技巧的高度嫻熟,形成了一次華麗的逆襲,贏在了第二起跑線上。
  • 大批T90現身河谷後,印度真的能打贏戰爭嗎?衛星圖暴露最大硬傷
    圖為印度T90坦克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將大批坦克運送到邊境前線地區,然而在大批T90現身河谷後,該地區卻因暴雨導致河水泛濫橋梁被衝垮,對此有網友發問:泡過水後的印度T90還有多大威懾力意外頻發的印度真的能打贏戰爭嗎?實際上衛星圖已經暴露了印軍最大硬傷,T90在山地地形很難發揮真正實力,再不撤退或將全軍覆沒。
  • 1960年的世界十大人口大國:中印美俄過億,英國第九
    萬人【歐洲】6、印尼:8775.11萬人【亞洲】5、日本:9250.06萬人【亞洲】4、俄羅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1989.70萬人【歐洲】3、美國:18067.10萬人【北美洲】2、印度
  • 暗戰,真正的較量永遠都是無聲的!
    (嵌入式類似SARS病毒的出現讓科學家討論功能性研究的風險) 為了確保嚴謹,我把原文刊登出來,並配上翻譯。(由於我的專業不是生物領域,可能不夠精準)。 為了進一步證實我的推測,我繼續貼上原文,並配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