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紀錄片《較量無聲》觀後感

2021-02-16 巴彥淖爾市智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較量無聲》觀後感

看完這段視頻,感到太震撼了太吃驚了!這部視頻明顯和其他的記錄片有很大不同,不但立場鮮明言辭鏗鏘,而且有明顯的針對性,完全區別於此前的遮遮掩掩。應該是政府有意識先在網絡上傳播。網上的視頻沒有臺標也不知道有沒有在電視臺播出過?聽解說是我們熟悉的中央電視臺的御用名嘴。像這樣的內容以前只能在論壇上以文字表達,我大吃一驚的是居然提到了LIUSI!本片儼然是一篇雄糾糾的宣戰書,看來新一屆政府已經做好了迎接美國挑起的全面對抗包括軍事鬥爭的準備.如果真是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這個視頻的話,那說明中國政府的韜光養晦的政策會做出重大調整,同美國的碰撞會更加公開化白熱化。

本片開篇就闡述了蘇聯倒臺的歷史背景以及全過程,對葉爾欽及戈巴契夫導致的這場世紀大變局作了準確定性,完全否定了葉爾欽。正是葉爾欽的政策推動了蘇聯的垮臺,分裂了蘇聯也把中國推上和西方對抗的前沿!這和江胡時代對蘇聯倒臺定性模糊的概念觀點完全不同。看看這些解說詞:一個放棄了政治旗幟放棄了理想信念放棄了思想武裝和敵我意識,最終迷失了自己又迷失了對手的政黨;一個不是自我完善而是自我否定,不是銳意進取而是固步自封,不是相信人民的力量而是相信西方的神話進而失去了執政根基的政權,一步步走向衰落和覆亡則是必然的。說明新一屆政府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迫性!內部的問題再不解決,將來的結果就是亡黨亡國!重蹈蘇聯覆轍。
這部視頻對國際局勢也有很清醒很理智的闡述:對中國在中美博弈中所處的被動處境有深刻的認識,前有"蘇東波"解體及顏色革命之鑑,和埃及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這些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更能使國人看清美國披著民主外衣搞顛覆分裂打壓圍堵的假面.視頻對近年來爭議非常大的轉基因問題所持立場也很肯定:美國動員國家戰略資源強力推廣的轉基因食品,實際上就是美國控制世界糧食生產,然後控制中國控制世界的手段………看來政府對轉基因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前幾天崔永元專門就轉基因爭議赴美實地考察,獲得大量有力證據.證實美國本國對食用轉基因食品是相當謹慎的。)
視頻真正的警醒之處是終於發現GCD內部出現的問題導致政府失去公信力,在輿論陣地失去了話語權,沒有話語權如何保證政權的穩固?(毛主席的槍桿子筆桿子理論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在意識形態上,年輕人已經被精英人士、被普世價值、被眾多親美媒體成功洗腦,在宣傳這塊陣地上,執政者完全處於下風.從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陳永洲事件可以看出政府正在清理網絡輿論環境,如果中國的幾大門戶網站的意識形態能被政府扭轉,中美輿論博弈態勢,輿論導向才會朝有利於我方去發展。
最近這一年多,中國周邊的國防形勢愈加嚴峻,釣魚島朝鮮南海印度,包括臺灣(前幾天謝長廷拋出了一個類似於兩國論的東西)始終是摩擦不斷此起彼伏。以及國內的經濟民生狀況不樂觀,腐敗墮落貧富差距信仰缺失等等,讓新一屆執政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中國人從來都是不缺智慧的,相信我們的政府一定會力挽狂瀾!我們作為每天關注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時事的國家一份子,也充分確實的感受到,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絕不是哪一個黨的事情,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劇烈碰撞,是無法迴避只能勇於面對的歷史宿命!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前段時間對釣魚島局勢還保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但是這幾天形勢急轉直下,國防部發言人的態度,一天比一天更加明確清晰,戰爭這個詞也頻繁的出現在國防部發言人的發言中。如果日本真敢擊落我方的無人機,我想中國軍隊絕對會正面應對戰爭挑釁!
不過中國最近在民生問題上也出現了一系列不和諧的聲音:包括延遲退休,提高養老金繳費年限,以房養老,遺產稅等等。現在提這些事肯定不合時宜,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執政者還是應該把心思放在打擊貪汙腐敗提高民生的重大國策上,現在的中國需要的是凝聚人心而不是相反!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這個片子,讓國人對當前的形勢有清醒認識。它的內容應該引起每一位懷有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愛國者的警惕!也讓國人能同仇敵愾奮發圖強。為中國的崛起添磚,為大中華復興加瓦!

相關焦點

  • 強強聯手:北京大學與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加強交流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關於「強強聯手:北京大學與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加強交流」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近日,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率團赴國防大學訪問,與國防大學校長鄭和、政委吳傑明座談交流。
  • 國防科技大學:辦直通戰場的教育
    在湘江之畔的國防科技大學,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的號角已經吹響,一系列舉措正穩步推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軍隊院校是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的主戰場。國防科技大學黨委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主席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開班式講話精神作為學校工作的主線,圍繞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組織專題議教議訓,深入研究完善辦學定位與目標,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研究論證,形成學校人才培養中長期發展藍圖。
  • 軍校中唯一的985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堪稱「軍中清華」,有多恐怖
    作為我們國家唯一個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的學校,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名聲是赫赫在外的。有人說它是軍校當中的清華大學,這可能一點也不為過,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毛主席老人家親自創立的國家科技學校呢?這裡面被寄予了國家政府對於國民科技發展的深厚希望。很多人講國防科技大學恐怖,大概也與此有關。
  • 國防科技大學究竟厲害在哪?看完就知道了!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國防科技大學究竟「恐怖」在哪?或者說國防科技大學究竟厲害在哪?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國防科技大學是最好的軍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究竟恐怖、厲害在哪些方面,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所以其實真正想考軍校的人,有非常多的人都是想去國防科技大學讀書的,這也就導致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分數非常高。想要能夠去國防科技大學讀書,除了分數要超級高以外,還有嚴格的體檢和政審,因為國防科技大學是屬於軍校,到這裡去讀書,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到這裡已經算是入伍了,那麼就必須要經過軍隊的體檢和政審工作。
  • 國防科技大學與西部戰區籤署人才聯合培養戰略合作協議
    9月29日下午,國防科技大學與西部戰區人才聯合培養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劉念光政委代表國防科技大學與西部戰區趙宗岐司令員籤署協議。西部戰區政委吳社洲、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戎貴卿,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沈林成參加籤約儀式,西部戰區副政委兼政治工作部主任趙瑞寶主持儀式。
  •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一場關鍵較量的立體呈現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一場關鍵較量的立體呈現■任振傑 韓徵天>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劇照。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向著未來戰場衝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  向著未來戰場衝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新華社長沙11月10日電 題:向著未來戰場衝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新華社記者王逸濤、張金娟
  • 國防科技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國防科技大學強基計劃」)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國防科技大學:以研促教 自主創新助力「人才航母」
    ,它們在國防科技大學軍事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攻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3年11月5日,習主席在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時指出,要努力把國防科技大學辦成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高地、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在接見科技創新團隊代表時,習主席勉勵大家埋頭苦幹、再接再厲,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取得更大成績。殷殷囑託成為激勵國防科大人投身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事業的「動員令」,凝心聚氣,催人奮進。
  • 選擇電子科技大學讀研,感受「國防七子」另一種情懷
    近期有人私信問,電子科技大學怎麼樣?因為考慮到西安這座城市很有歷史和景點,想去一邊讀研,一邊旅遊,也長長見識。我的天啊,這麼出名的大學,難道就了解到這個程度?電子科技大學不在西安,有些名字看來真的不能簡化,容易引發笑話。
  • 國防科技大學持續推進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
    使命如磐 初心依舊——國防科技大學持續推進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側記■陳林峰 吳 雙 解放軍報記者 賽宗寶115、275、812,分別是國防科技大學2017年至2019更可喜的是,學校現有千餘名轉改文職人員中,博士學歷佔70%、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佔27%、40歲以下科技人才佔90%。
  • 紀錄片《幼童》觀後感
    在出去的120名幼童中,最終回國的有94人,由於留學計劃的提前終止,這94人中只有兩人完成了大學學業。其實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人們對於新事物或是與自己不同的見解和行為的接受能力都在阻礙著發展。這群受過西式教育的孩子們回國後被國人所排斥,受到各種質疑和嘲諷,國人認為他們忘祖,認為他們浪費國家經費,在外不知自好,這種譴責讓人悲哀。
  • 國防科技大學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講師陳雷
    我們的星座叫北鬥■解放軍報記者 程 雪 通訊員 陳路輝 湯 超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能做得更好今年是陳雷步入國防科技大學的第14個年頭。陳雷早就聽說過北鬥團隊的傳奇故事,並心嚮往之——1995年,國防科大3名年輕博士用薄薄的幾頁寫著一些攻關思路的紙,令陳芳允院士和孫家棟院士眼前一亮。後來,他們一舉突破制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工程的技術「瓶頸」。2007年,我國北鬥二號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後,遭遇強烈電磁信號幹擾,無法正常通信。面對困境,國防科大北鬥團隊用3個月打造出衛星電磁防護「盾牌」。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後,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於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
  • Nature Physics:國防科技大學在量子弱測量到強測量過渡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歡迎課題組投遞中文宣傳稿,投稿方式見文末撰稿| 由課題組供稿近日,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物理系張杰、吳春旺和陳平形與以色列威茲曼研究所、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合作,在量子弱測量到強測量過渡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紀錄片杜甫BBC觀後感 導演談杜甫紀錄片創作與感受
    紀錄片杜甫BBC觀後感 導演談杜甫紀錄片創作與感受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播出單集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引起廣泛關注。作為該片製作者和主持人,伍德在片中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同時對中國詩歌和文化的悠久傳承給予很高評價。  伍德認為,這部紀錄片在英國播出「恰逢其時」,在疫情陰霾下發出微弱光芒,為西方觀眾提供新的視野,「讓他們看到中國,去了解中國人的感受和想法」。
  • BBC紀錄片《原子》之觀後感
    本片由薩裡大學核物理學教授吉姆·阿爾·哈裡裡給我們講述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物質世界由原子組成」的歷史。當科學家們深入研究到最小的物質單位——原子時,見識了大自然最令人震驚的秘密。他們不得不放棄已知的自然規律,而再創造一門新的學科。今天該學科支撐著整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
  • 暗戰,真正的較量永遠都是無聲的!
    在https://www.the-scientist.com/網站上,有一篇發布於2015年11月16日的科技新聞,讓我有了探索的方向。 該網站是《科學家》雜誌的官方網站,這個雜誌主要是致力於涵蓋與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以及其他生命科學領域相關的廣泛主題。
  • 又有五所大學被美國制裁,國防七子已全部上榜,是實力更是榮光
    、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工信部七校聯盟在名單內匯集,「國防七子」全被列入!這七所大學在1961年劃歸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被確定為國防工業院校,直屬於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中西北工業大學是中國唯一的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中心2個,國防科技工業研究應用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3個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另設有
  • 基於妥了網實踐論文在《國防科技》專業期刊發表
    《國防科技》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主辦的科技軍事類學術期刊,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集指導性、學術性、綜合性、信息性於一體的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