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位「百家講壇」主講,把大學課堂變成了「午夜書場」!

2020-11-17 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

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致力於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該節目播出時曾創造收視神話,從節目裡走出了易中天、王立群、於丹、孔慶東等眾多名人。2013年,由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士祥主講的《隋唐考場風雲》登陸《百家講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述他的精彩故事。

王士祥,2000年至2010年獲鄭州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現任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文課堂》主講嘉賓;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特邀專家、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樊登年輪主講專家;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名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原文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央視的"三顧茅廬"

從鄭州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到《百家講壇》的"新人",從三尺講臺到面對全國觀眾,8年間,王士祥曾三次接到《百家講壇》的邀請。

2005年,王士祥接到了《百家講壇》欄目編導的電話,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鄭大聽過一節他的課,想邀請他錄製節目。"那位編導電話裡說,就憑我講的課,包裝一下我就火了。我當時年輕,直接給拒絕了,我是搞學術的,我又不想火,憑啥要包裝。"年輕氣盛的他就這樣第一次跟《百家講壇》擦肩而過。

2006年,《百家講壇》到鄭州大學海選招募老師,"當時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事兒,到教室上課去了,一看教室空無一人,正在迷糊呢,我接到鄭大宣傳部長的電話,讓我去老校區參加海選。"王士祥去試講之後被欄目組看中,但因為課業原因他再次拒絕了央視的邀請。"自己也糾結,想去又不能去,不想去又捨不得。"他坦誠地說。之後幾天晚上睡覺前都在想:"我這樣對不對?錯過這樣一個機會到底好不好?"

一晃6年,2012年8月,《百家講壇》再次向王士祥發出邀請。"無論如何,這次我該去了,咱又不是諸葛亮,不能來一出三顧茅廬啊。"經過了8年的積累,他有了足夠的底氣上《百家講壇》。

把"午夜書場"搬上《百家講壇》

當被人問道:"你的課為什麼受同學歡迎,又為什麼被《百家講壇》相中?"他脫口而出一段相聲似的貫口:"一字長蛇旗,二龍出水旗,天地三才旗,四門兜底旗,五虎群羊旗,六丁六甲旗,七星北鬥旗,八門金鎖旗,九字連環旗,十面埋伏旗。"

在鄭州大學,王士祥的課被稱為"午夜書場"——"我的課有很多是晚上上的,整堂課基本上都是評書的風格,同學們就弄了這麼一個稱呼。"

初登講臺之際,王士祥並沒有今天課堂上的瀟灑自如。他邀請同學們聊天,大家一致反映課堂氣氛比較嚴肅,聽課很累,如果能像聽評書一樣輕鬆愉快就好了。於是他在網上找到了單田芳的《白眉大俠》,就這樣整整一個星期,300集聽完了,再到講課的時候,他一張嘴就是評書腔,惹得學生哄堂大笑。

為了讓課堂更有趣味性,王士祥幾乎看了唐宋以前所有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讀了數百萬字各類文獻筆記。語速快、故事多、評書腔,這是他講課的三大法寶。後來,他把"午夜書場"搬到了《百家講壇》,《隋唐考場風雲》基本上延續了他在課堂上的風格。"觀眾肯定會喜歡的,我有這樣的信心,畢竟是我擅長並且研究了這麼多年的領域。"他說。

守住歷史的真實

王士祥曾在他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辦公室中住了7年,每天晚上他都是在看電視劇和讀書中度過的。"看的都是歷史劇,都是跟我的課有關係的,唐宋我集中看,唐之前的會選擇看。因為這些對我的課都有支撐的作用,課堂的趣味性就在這兒。"王士祥感嘆道,比起以前,現如今的歷史劇太離譜了。"以前看的那些,也有演義的,但最起碼,故事脈絡和人物都有史料根據。現在的那些片方,一味地迎合目前大家需要放鬆的心態,可著勁兒地娛樂,不管真真假假,先把錢賺了再說。可若干年後,對我們的後代們終會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王士祥指指電腦說:"現在我幾乎找不到一部能看的電視劇了。"讓他欣慰的是,對於一直在做著歷史類選題的《百家講壇》,儘管也有故事,也有趣味性,但講述的史實都是有根有據的。由其主講的《隋唐考場風雲》則從文化、歷史、文學三位一體的角度帶來了新的內容。"在這樣一個大家都在娛樂歷史的時代,作為一個學者,應該注意文學的真實和歷史真實的區別,我會把觀眾對歷史的文學期待講出來,但守住歷史的真實,是我的底線。"他說。

《隋唐考場風雲》以隋唐時期科舉考試為主線,展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一個亂世離奇的世界。科舉是影響中國古代無數讀書人的制度,科舉為什麼會誕生在隋朝?隋文帝楊堅為何實施了科舉制度?王士祥以歷史為線索,生動系統講述了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創立與發展,描繪了隋唐時期科舉考場上五彩斑斕的眾生相,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17年11月,在卓越教育國學講堂暨第三屆中華之星國學大賽啟動儀式現場,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學博士後王士祥帶領現場觀眾再次鑽進歷史,從耳熟能詳的"大家"身上,揭秘何為"國士無雙"。

課外"老學究"和課堂"潮人"

2013年,朋友一直給王士祥打電話,讓他開通微博。"他一直在遊說我,說開了之後粉絲會飆升,會很快火起來。"只因需要安靜的生活,他屢次拒絕。"一天24小時不會多一分鐘,每多一件事,都會分走我的時間,我的事兒越多,科研的時間就越少,放在教學上的時間也就會越少。科研是根本,就像有些人,打了許多糧食,老炫耀這一點糧食,這點糧食會發黴,我的本在我的課堂上,我所有的根在我的科研上。"為此他刻意做一個"老學究",排斥所有新鮮的社交模式。

但在課堂上,他又是一個十足的"潮人"。"親們"、"江南style"等新潮的詞語,時不時地會從他嘴裡蹦出來。他說:"這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把課上好。"學生們很理解他在課外時刻意的"落伍","現在大家都知道我這個毛病了,有啥事一般都是打電話,這是最節省時間的一種方式。"他很感謝學生們的理解。

除了教學和科研,王士祥一直排斥所有影響他安靜的事情,不追求名與利。登上《百家講壇》對他來說,在略微欣喜之餘還心存一絲愧疚。"耽誤了學生不少課,畢竟教書才是我的本職工作,雖然一開始我跟學生解釋的時候,他們很興奮也很理解,但是我還是覺得有些對不起他們,作為一名老師,沒有任何理由任何藉口去耽誤學生上課的時間。"他真誠地說。

上《百家講壇》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榮譽,是一種"倍兒有面子"的事。可王士祥的妻子和女兒完全沒把這當回事。"媳婦兒和妮兒不僅沒有高看我一眼,反而開始打擊我了,也許她倆是為了讓我保持一顆平常心吧。"他開玩笑地說,再火的話日子就沒法過了。

王士祥總是在重複一句話:"我只是一名老師,或者說是一名稍微被同學們喜歡的老師。"他上《百家講壇》的消息一直沒有告訴校方,但是學生們已經開始奔走相告,"不斷有學生給我發簡訊,說做我的學生很有面兒,其實我想對學生們說,人家願意讓我去講,是因為你們的好評,是你們把我培養起來的。"

王士祥才思敏捷,博古通今,語言生動幽默,極具個人魅力和學者風範。從鄭州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到登上全國矚目的《百家講壇》,他淡泊名利,對學術與課堂永遠保留一份赤子之心。

在4月25日(19:00-20:30)和5月2日(16:00-17:30),王士祥教授將做客鄭州大學2020全國系列線上招生諮詢會直播間,根據古今範例講述作文寫作中的注意事項及寫作應有的品格。這兩堂生動的寫作課,只等你來!敬請關注,我們不見不散!

歡迎關注"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百家號,獲取關於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鄭州大學新聞網、鄭州大學文學院、東方今報、大河網、卓越教育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
  • 開學第一課 | 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為河大師生帶來音頻報告《歷史...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2月17日上午,河南大學「開學第一課」通過網絡如期而至,在這堂實實在在的「硬核」課中,120分鐘內,八位專家聯通了河南大學身在全國各地的近六萬名師生,共同走進了歷史上的瘟疫與防控,學習了疫情防控的響應與法治,感受到抗疫一線的艱辛與不易,體味到疫情面前的溫情與力量。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暢談故宮文化
    本報11月10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下午,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特別邀請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走進海南大學,開展《600春秋 芳華依舊》主題講座,暢談故宮文化。此次活動是第十二屆海南書香節「名家海南行」系列活動之一。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喜馬拉雅音頻主講人。
  • 32歲考入大學,在百家講壇成名,大器晚成的他如今退休還在努力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通往成功的路上總少不了一番磨難,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數,曾在百家講壇中一炮走紅的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便是如此,年少時因為種種原因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然而他沒有就此沒落,經年累月不斷學習蓄勢待發,32歲時考入河南大學,學問是經驗的不斷積累,王立群老師也因為常年累積而越來越有文化底蘊。
  • 百家講壇最成功的主講人之一「蒙曼」老師
    由於我非常喜歡中國歷史,百家講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此之前最迷的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了。所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我都習慣性地打開中央十頻道去看百家講壇的回放。那天晚上正巧看到蒙曼老師的長恨歌,立刻就被她所講的內容給吸引住了。蒙曼老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有一點面黃肌瘦的樣子,說話中氣不足。可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 「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來《贛圖大講堂》講述「孔子的智慧」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12月20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做客《贛圖大講堂》,以「孔子的智慧」為題,圍繞孔子和《論語》論述什麼是智慧,並引申著名的智仁之辨、智義之辨、智直之辨,對如何獲得智慧進行解析,用故事展現孔子的智慧
  •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蒙曼是一個出生於河北省平泉縣、無比平凡的人。她的外貌不出眾,性格內斂安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成績。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女性,走上了百家講壇,敘述歷史故事。
  • 「百家講壇」7大學霸級才女,個個都是教授級,你覺得誰最厲害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術帶頭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是我國研究《聊齋志異》的著名專家。2005年起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馬瑞芳說聊齋》(共24講)。觀眾評價為「最嚴謹」的主講人。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曾被年輕小夥掌摑,小夥為何還拒絕道歉?
    《百家講壇》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科普節目,在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主講人,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述讓很多人喜歡上了歷史。 出身平凡,熱愛歷史 這位專家名叫閻崇年,出生於1934年,他的父母的工作是捕魚,從小他就會幫助家人工作,他勤勞能幹,是家人眼中非常乖巧的孩子,在上學後,他開始對中國歷史感興趣。
  •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書法的神秘面紗 2020-11-0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盛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何走向沒落?
    沒有觀眾,沒有嘉賓,一個演播室,一張桌子,一個主講人,這就是《百家講壇》的基本班底,放到現在這可以說的上十分簡陋且毫無新意。《百家講壇》憑藉其獨特的立意和主講人豐富的歷史知識,輕鬆有趣的表現方式,硬生生的在眾多娛樂性的綜藝節目中殺出了一條血絡,備受關注。而這一切都源於《百家講壇》製作組深厚的製作功底,和製作團隊學以致用的能力。《百家講壇》最開始的節目內容非常枯燥,央視最先想要做的可能是一檔多方面、多層次的科普類節目,和市場上的其他科普類節目差距不大,還可能因為主講人的學識過於豐富而略顯枯燥。
  • 《百家講壇》開啟全民收聽模式創2億播放成有聲黑馬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百家講壇《太平公主》視頻合集
    《太平公主》是央視《百家講壇》於2008年推出的系列講座,主講人為蒙曼。太平公主(約670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則天。下嫁薛紹,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後被唐玄宗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僅僅因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而且幾乎真的成了「武則天第二」。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百家講壇》講史專家孫立群病逝
    原標題:《百家講壇》講史專家孫立群病逝 2月12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官網發表訃告,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專家孫立群教授,於2月10日病逝,享年70歲。 孫立群1950年4月15日出生,長期以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工作,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授中國古代史30餘年,其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課程,曾入選天津市精品課程。 2006年11月,孫立群曾在中央電視臺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上講《呂不韋》,開始為大眾所熟知。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開啟全民收聽模式 創2億播放成有聲黑馬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百家講壇《蘇軾》合集
    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百家講壇《蘇軾》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主講。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突破全網有聲格局 2億播放量成國民必聽節目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百家講壇《天地大儒王船山》節目即將開播
    前日衡陽市委宣傳部接到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通知:《百家講壇之天地大儒王船山》首播時間為每天約11:50-12:35午間黃金時段,重播時間約24:52-25:32、06:44-07:26,每天播出1期,合計播出6期。
  • 百家講壇|她在講述,北航!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百家講壇|她在講述,北航!2020年10月15日中午12:04分 CCTV-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付麗莎走進《百家講壇》精彩講述特別節目
  • 她才華橫溢,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45歲卻仍單身
    蒙曼老師是大家熟知的才女,曾多次參加過央視《百家講壇》和《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節目。從此很多人記住了這位年輕有才華,飽讀詩書的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很多人開始喜歡上了這位有才華的女教授。能成長這樣的才女,她是如何與書結緣?與父母有什麼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