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2月17日上午,河南大學「開學第一課」通過網絡如期而至,在這堂實實在在的「硬核」課中,120分鐘內,八位專家聯通了河南大學身在全國各地的近六萬名師生,共同走進了歷史上的瘟疫與防控,學習了疫情防控的響應與法治,感受到抗疫一線的艱辛與不易,體味到疫情面前的溫情與力量。
疫情時期,如何把疫情災難變成教材?都說讀史明智,鑑往知來,開學課上,在北京參與中央電視臺節目製作的著名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老師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音頻報告《歷史視角看瘟疫》。
王立群從我國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對於疾病疫情的記錄開始追溯,例舉了東漢末年(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區一次瘟疫帶來的既真實全面又細節到人的場景。「『建安七子』一朝凋零,令人傷感。」他講道,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但先人們也充滿了智慧和力量,通過藥物治療、免疫治療、隔離傳染源等多種方法控制疫情,這些都成為後代子民寶貴的財富。
「以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的張仲景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為例,該書醫方治病救人,成為中醫醫方的鼻祖。書中很多驗方,一直到今天,為中醫學者所尊奉。」王立群表示,歷史上,人類不斷地和瘟疫等流行性傳染病做鬥爭,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傳染病。傳染病並不可怕,只要認真對待它,只要能夠正確隔離傳染源,增強自身免疫力,就能夠最終戰勝瘟疫。
面對洶湧疫情,14億中國人民聯防聯控,充分發揮了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效能和制度威力,探索出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路。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馬翠軍老師與師生分享了《堅信制度優勢,厚植愛國情懷》,要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
新冠肺炎疫情是場災難,但也可以變成我們的課堂。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表示,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大家不斷傳承和弘揚河大精神,培養堅毅品格和頑強意志,在災難面前始終保持勇敢的心和必勝的信心,以應對這場中華民族的大考。
在這個不平凡的年份裡,「珍惜」成了一個熱詞,河大學子說:「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的力量,我們要學著付出,更要學會擔當,疫情在繼續,但世界卻永遠向前。」
開學第一課後,河南大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聯合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即將推出河南大學「思政第一課」,該課將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祖國強、人民安:新時代經典戰『疫』紀實為主題」,推出專題系列課堂,加強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不斷融合,推動思政課建設走向深入。
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表示,各教學單位和部門要切實做好疫情防控預案,同時做好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因為疫情耽誤生產、教學、研究和發展。在最困難的時候,做好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